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64章 南唐显德七年冬朝会论天下

金陵宫城的紫宸殿内,寒雪初霁,檐角垂挂的冰棱折射着微弱天光,铜鹤香炉中升起的檀香被穿堂冷风搅散,却压不住殿内沉滞的气息。

南唐元宗李璟身着加厚赭黄常服,腰背比两年前更显佝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头那方刻了三年的“建康新筑”玉印——玉上纹路已被磨得发亮,建康城的城墙却仍未能挡住江北的兵锋。殿中两侧,文官的绯色官袍拢了拢领口,武将铠甲上的霜雪尚未拭尽,六十余双眼睛齐齐落在御座前的舆图上——那幅重绘的《天下形势图》,朱笔圈出的后周疆域已越过淮河,像一片烧红的烙铁,在长江北岸烫出刺眼的痕迹。

“显德七年,周师于寿州整兵半载,复夺光、舒二州。”枢密使陈觉手持象牙笏板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他俯身指向舆图上蜷缩的南唐疆界,“周世宗以赵匡胤为淮南道行营都部署,兵锋已抵长江北岸的瓜洲渡,昨日斥候回报,周军战船三百艘已在汴口集结,渡江之势已成。”

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便响起一声怒哼。镇南节度使林仁肇跨步出列,玄色铠甲上的冰碴簌簌掉落,他按在腰间横刀的手青筋暴起:“赵匡胤黄口小儿!昔年随李重进攻寿州,不过是帐下偏裨,如今仗着周世宗宠信便敢窥我金陵?臣请提兵五万,北渡长江直捣瓜洲渡,定叫周军尸骨填江!”

“林将军勇则勇矣,却未免失之鲁莽。”户部尚书冯延巳收起了常年不离手的折扇,绯色官袍的下摆因起身仓促扫过阶前积雪,“淮南六州沦陷后,我朝岁入锐减五成,府库中存粮仅够支用三月。去岁冬寒早至,楚、泗二州饥民逾三万,若强征粮草北伐,恐民变先于敌至。”

“冯大人是要我等坐视周军渡江不成?”林仁肇怒目圆睁,头盔上的红缨因激动微微晃动,“南唐立国三十有二,烈祖、中主皆未向中原称臣!如今敌兵压境,不思抵抗反言苟安,难道要学后蜀孟昶献土投降吗?”

“非是苟安,乃是蓄力。”冯延巳拱手道,指尖点向舆图西南,“今岁南汉三遣使来金陵,愿以三十万斤硫磺、八万匹生丝换我朝茶盐。臣以为可许其盟约,借岭南之利补府库之缺,再募泉州留从效之兵为外援,待开春后粮草稍足,再议收复之事不迟。”

“南汉?”龙椅上的李璟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刘鋹那小子,前年还遣使求购我朝秘色瓷,如今倒想起结盟了。他朝中宦官当政,宗室屠戮殆尽,能靠得住吗?”

“陛下明鉴,南汉虽弱,却有岭南山险可守,周军若南征,必先破我南唐,再图岭南。”中书侍郎韩熙载出列奏道,他素以风流闻名,今日却裹着厚棉披风,长发用玉簪束得紧实,“刘鋹虽昏聩,其麾下老将潘崇彻去年虽被贬,仍有旧部数千屯于贺江,周军若攻岭南,潘崇彻或可袭其后路。我朝与南汉结盟,实乃唇齿相依之举。”

“韩侍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礼部尚书徐铉上前一步,展开袖中带着墨香的奏折,“臣近日得岭南细作回报,南汉主刘鋹自去岁杀枢密使邵廷琄后,更沉迷方术,将兵权尽付宦官李托。潘崇彻已被流放欢州,旧部多遭清洗,如此朝廷,何谈屏障?”

殿内一时寂静,檀香与寒气交织,缠绕着众人眉宇间的愁绪。李璟抬手按了按发紧的太阳穴,目光扫过殿中诸臣:“显德五年周世宗遣使来,要朕去帝号,称江南国主,朕未应允;今岁周使复来,言若不称臣,便要兵临金陵。诸卿以为,当战当和,当联谁抗谁?”

“陛下,万万不可去帝号!”御史中丞江文蔚叩首道,额头触在冰凉的金砖上,“帝号乃国本所在,一旦去之,民心必散。臣以为,可遣使西联后蜀,东结吴越,三方共抗后周。后蜀孟昶有天府粮草,吴越钱俶与我朝有姻亲之谊,必不会坐视周军南下。”

“江大人太过乐观了。”陈觉摇头道,“后蜀显德六年刚与周世宗议和,割秦、凤、阶、成四州,怎会再与我结盟?吴越钱俶显德五年便遣使入周朝贡,去年更送其子钱惟濬为质,指望他出兵相助,无异于与虎谋皮。”

林仁肇再度出列,单膝跪地,铠甲与金砖相撞发出闷响:“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半月之内,若不能焚毁周军汴口战船,臣提头来见!府库无粮,臣愿将家中私粮、财物悉数捐出,供军需之用!”

“林将军忠心可嘉,但战事非儿戏。”韩熙载上前扶起他,指尖触到对方铠甲的寒意,“周军水师有楼船五十艘,皆配投石机,且赵匡胤麾下‘义社十兄弟’皆骁勇善战,我朝水师虽有战船千艘,却多是轻舟,难敌其巨舰。若周军以骑兵袭我江防粮道,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当暂忍一时,遣使者携重金入周,许以岁贡,拖延时日。同时加固采石矶、京口防线,督造楼船,待周世宗移兵北伐契丹,再图收复淮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岁贡?称臣?”林仁肇气得须发皆张,“当年烈祖创业,以数千之兵大破吴越十万众于常州,何曾向人低头?如今陛下尚在,我等身为将相,却要劝陛下屈膝,他日有何面目见先主于地下!”

冯延巳叹了口气:“林将军,昔日烈祖时有淮南十四州,如今只剩七州。我朝水师战船虽多,却缺冬日破冰之具,周军战船皆裹铁皮,若趁寒渡江,我军恐难抵挡。去岁光州之战,我军损兵三万,精锐尽失,此时再战,与以卵击石何异?”

“冯大人此言差矣!”殿前都虞候朱令赟出列道,“臣麾下有水师健儿七万,战船四百艘,已在采石矶凿冰练兵,若周军渡江,臣必以火攻破之。南汉虽不可靠,但泉州节度使留从效向来亲我南唐,可遣使令其出兵袭扰吴越,牵制周军侧翼。”

李璟沉默良久,目光落在舆图上金陵城的位置,那方小小的墨点,正被朱笔勾勒的周军疆域步步紧逼。他想起显德五年周军围攻寿州时,守将刘仁赡杀子明志,城破时阖门自尽;想起去年扬州城破时,百姓扶老携幼渡江,江面上浮尸连片,哭声震彻寒江。

“传朕旨意。”李璟的声音陡然坚定,却难掩疲惫,“其一,遣工部尚书严续为使者,携锦缎两千匹、茶叶两万斤入周,见周世宗,许以岁贡二十万缗,求罢兵休战,暂保长江以南疆域。其二,命林仁肇为沿江招讨使,督造楼船,加固采石矶、京口防线,水师将士全员枕戈待旦,不得有误。其三,命韩熙载为岭南宣谕使,出使南汉,许其茶盐专卖之利,若刘鋹愿共抗后周,可嫁六公主于其子。”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敲在舆图上的金陵城,指节因用力泛白:“告诉严续,朕可去帝号,称江南国主,但周军必须退至淮河以北。若周世宗不允,朕便与金陵共存亡!”

“陛下圣明!”诸臣齐齐叩首,檀香在叩拜声中与寒风纠缠,殿外的积雪被风吹起,落在紫宸殿的琉璃瓦上,无声堆积。李璟望着殿外铅灰色的天空,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扬州城外看到的杏花,那时春风和煦,天下虽乱,却尚有无限生机。而如今,长江以北的杏花,怕是早已在寒雪中凋零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南汉兴王府,南宫的长春殿内却暖意融融。南汉主刘鋹斜靠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怀里抱着波斯进贡的白猫,听宦官龚澄枢宣读南唐的国书。殿中两侧,站着二十余位身着锦袍的宦官,宗室大臣早已屠戮殆尽,朝堂之上,竟无一位同姓宗亲。

“南唐要嫁公主过来?还要朕共抗后周?”刘鋹嗤笑一声,将国书扔在铺着绒毯的地上,白猫受惊跃起,扑向案上的蜜饯,“周世宗离岭南十万八千里,打不打得过南唐,关朕何事?倒是南唐的茶盐,朕确实缺得很。”

“陛下圣明。”龚澄枢躬身捡起国书,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南唐如今自身难保,哪有精力帮我朝?不如假意应允,先索茶盐十万斤,再遣使去汴京,将南唐联我抗周之事告知周世宗,既得实利,又能讨好中原,岂不是两全其美?”

“还是你懂朕。”刘鋹拍手大笑,拿起一块蜜饯喂给白猫,“传朕旨意,遣内侍省李托出使金陵,答应南唐的盟约,但要他们先送茶盐过来。再遣薛崇誉出使后周,把南唐想联我抗周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周世宗。”

“陛下英明!”龚澄枢躬身应道,眼角余光扫过殿外——凤凰花早已落尽,唯有寒风吹过宫墙,卷起细碎的枯叶。

金陵的紫宸殿内,朝会已散,诸臣各自离去,唯有韩熙载仍站在殿中。李璟望着他,轻声道:“韩卿,你说刘鋹会应允盟约吗?”

韩熙载躬身道:“刘鋹虽昏聩,但龚澄枢等人贪利忘义,见我朝许以茶盐之利,必会假意应允。但要他们出兵抗周,绝无可能。臣此去岭南,只求稳住南汉,不让其倒向周军便足矣。”

李璟点点头,拿起案头的玉印,在一份奏折上盖下,印泥在寒风中迅速凝固:“朕知道。乱世之中,能守得住江南一隅,已是不易。但愿严续能在汴京说服周世宗,给朕些许喘息之机。”

寒风从殿门缝隙中吹入,卷起案上的舆图边角,朱笔勾勒的后周疆域,在风中仿佛活了过来,正一步步向南逼近。韩熙载望着那晃动的朱痕,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洛阳求学,曾见后唐明宗的仪仗经过朱雀大街,那时的中原,虽有战乱,却尚有一统之志。而如今,南唐与南汉,这两个偏安江南的小国,只能在中原王朝的兵锋下,于寒冬中艰难求生。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