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43章 符太后看向柴宗训:训儿,等你到16岁。我就禅位给你。恐

符太后看向柴宗训:训儿,等你到16岁,我就禅位给你

韩通领命退下时,脚步轻快了许多,甲胄碰撞声远了,紫宸殿内反倒显得空旷起来。符太后拿起案上的官员名册,指尖在“李谷”“王溥”的名字上反复摩挲,方才被韩通点透的迷雾彻底散去,可心底又升起另一股沉甸甸的凉意。她转头看向软榻,柴宗训正攥着个玉制的小麒麟玩得入神,那是柴荣生前给儿子留的玩物,边角早已被磨得光滑。

“训儿。”符太后轻唤一声,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柴宗训立刻放下玉麒麟,扑进她怀里,小脑袋在她衣襟上蹭了蹭:“母后,韩将军的办法能救赵将军吗?能保住我们的江山吗?”

符太后搂着儿子温软的身子,鼻尖微微发酸,指尖轻轻梳理着他额前的碎发:“能的,那些爷爷都是你父皇当年最信任的人,他们会帮我们的。”

柴宗训仰起小脸,一双眼睛亮得像星子:“就像父皇以前保护我们那样吗?”

“嗯,就像你父皇那样。”符太后笑着点头,可眼底的苦涩却藏不住。她望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里翻涌着无人可说的酸楚——训儿今年才七岁,明明是该在院里追蝴蝶、读童谣的年纪,却要穿着不合身的龙袍,坐在朝堂上听那些晦涩的军策,被人尊称为“陛下”。可这声“陛下”背后,又藏着多少不怀好意的打量?在外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握着权柄的是她这个太后。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符太后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她猛地收紧手臂,将柴宗训搂得更紧,仿佛这样就能隔绝那些看不见的恶意。她想起半年前,有个刚入仕的小官在酒肆里喝醉了,口无遮拦地说“幼帝临朝,太后摄政,柴氏江山不过是个空架子”,这话隔天就传到了她耳朵里。那时她刚掌权不久,根基未稳,听到“傀儡”二字,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冻住了。她当即下了懿旨,将那小官拖到闹市腰斩,还传话说“再有妄议帝后者,诛九族”。

那道懿旨确实镇住了所有人,从此朝堂内外、市井之间,再也没人敢提“傀儡”二字,连私下议论都带着十二分的小心。可堵住了嘴,堵不住人心。符太后清楚,那些大臣上朝时对着柴宗训跪拜,眼神里敬的是“柴氏”的名号,惧的是她手里的制衡之术,而非眼前这个七岁的孩子。有次她带着柴宗训去太庙祭拜,跪在柴荣的牌位前,她听见身后两个老臣低声嘀咕“幼主难立,太后怕是要撑到帝成年啊”,那语气里的担忧,藏着的何尝不是对“主少国疑”的焦虑。

“母后,你怎么了?”柴宗训察觉到她的僵硬,伸出小手摸了摸她的脸颊,“你的脸好凉。”

符太后回过神,连忙拭去眼角的湿意,勉强挤出笑容:“没事,许是殿里风大了些。”她拿起软榻上的玉麒麟,塞进儿子手里,“训儿,你要好好长大,等你到十六岁,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母后就把这江山交还给你,禅位给你做真正的皇帝。”

柴宗训眼睛瞪得更大了,握着玉麒麟的小手紧了紧:“真的吗?就像父皇以前那样,能亲自带兵打仗,能给百姓分粮食吗?”

“当然是真的。”符太后郑重点头,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到时候母后就陪着你,看你把后周治理得越来越好。”

看着儿子欢呼雀跃的模样,符太后的心却沉得更深。她多希望这承诺能兑现,可后周如今的局势,哪里容得下她慢慢等儿子长大?方才韩通说“兵马雄厚”,可这雄厚的兵马,真正握在柴氏亲信手里的有多少?赵匡胤麾下的禁军占了京畿兵力的大半,各州郡的团练使里,一半是他的旧部,另一半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先前为了制衡赵匡胤,她才答应和辽、北汉演那场“逼宫戏”,想借外力挫他锐气,再趁机收回兵权。可现在想来,这简直是引狼入室——耶律璟和刘钧哪里是来“演戏”的,他们分明是想借着这场战乱,啃下后周的半壁江山。

她想起盟会上耶律璟的模样,那辽主斜倚在虎皮椅上,盯着舆图上的襄州冷笑:“只要能削弱赵匡胤,本汗不介意帮太后一把,只是事后,河间府的地盘可得归我大辽。”当时她只想着制衡赵匡胤,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如今才后知后觉地后怕。辽人对中原的土地觊觎了多少年,北汉更是一直以“复汉”为名蠢蠢欲动,他们哪里会甘心只做个“看戏人”?襄州的防线破了三道,耶律璟的兵马却半点没有收手的意思,恐怕就算赵匡胤真的交了兵权,他们也会找借口继续南下。

“母后,你又在想事情了?”柴宗训拉了拉她的衣袖,“是不是还有烦心事呀?”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乱,将儿子抱到腿上:“没有烦心事,母后只是在想,等赵将军回来了,要让他给你讲战场上的故事。”她顿了顿,又道,“训儿,以后上朝的时候,你要多听韩将军和那些老臣的话,他们说的都是对江山好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头:“我知道,就像上次韩将军说要加固城墙,我就点头了。”

符太后笑了笑,心里却泛起苦涩。儿子以为“点头”就是做皇帝,可这背后的权衡、算计、凶险,他哪里懂?她想起柴荣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护好训儿,护好江山”,那时她只觉得凭着柴荣留下的基业,凭着自己的小心谨慎,总能守住。可如今才明白,江山从来不是靠“守”就能稳住的,尤其是当手里没有足够的兵权,身边没有绝对的亲信时。

先前闲置那些老臣,何尝不是她的失误?柴荣在世时,李谷、王溥这些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肱骨之臣,可赵匡胤崛起后,她担心老臣们倚老卖老、不好掌控,又想借着提拔新臣来制衡各方,反倒把真正忠于柴氏的力量推到了边缘。若不是这次襄州告急,韩通拼死进谏,她怕是还陷在“用新人防旧臣”的误区里。

“太后,延寿女姑娘求见。”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

符太后松开柴宗训,理了理衣襟:“让她进来。”

延寿女走进来时,手里还捧着那封未送出的信笺,神色依旧有些拘谨,见了符太后便屈膝行礼:“太后。”

“起来吧。”符太后的语气柔和了许多,比方才在大殿上的厉色判若两人,“方才哀家心急,语气重了些,你莫往心里去。”

延寿女连忙摇头,将信笺递过去:“太后是为了后周的安危,奴婢明白的。只是这信……还送吗?”

符太后接过信笺,随手放在案上:“先不送了。韩将军刚献策,要启用李谷、王溥几位老臣前往襄州,你且再等等,待老臣们动身,你再给耶律璟写信,就说‘朝廷已派援军,望可汗按约定行事,莫要真伤了赵匡胤’,先把他稳住。”

“奴婢遵旨。”延寿女应声答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柴宗训,见他正拿着玉麒麟偷偷看自己,便露出个温和的笑容。

符太后看着这一幕,心里又松了些。延寿女虽是辽人,但这些年在宫中待着,对柴宗训向来和善,有她在中间斡旋,或许能多拖几日。她又想起韩通说的“暗中联络军中忠良”,便对延寿女道:“你且退下吧,有什么消息立刻来报。”

待延寿女走后,柴宗训又凑过来:“母后,寿女姐姐会帮我们说服她可汗吗?”

“会的。”符太后摸了摸他的头,“所有人都会帮我们的。”

话虽这么说,可她心里清楚,真正能依靠的,只有那些柴荣留下的老臣。她起身走到案前,拿起笔,亲自给李谷、王溥写手谕。笔尖落在宣纸上,力道却有些不稳——她写的是“协理军务,共解襄州之围”,可真正想写的,是“护我儿,守我柴氏江山”。

烛火摇曳中,符太后看着手谕上的字迹,忽然想起柴荣生前常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忠良者安天下”。以前她只当是寻常道理,如今才懂其中的分量。后周的兵马再雄厚,若握在异心人手里,便是悬在头顶的刀;朝堂的臣子再多,若没有几个真正的忠良,便是一盘散沙。

“母后,你写好了吗?”柴宗训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思绪。

符太后放下笔,将手谕折好,放进锦盒里:“快了。训儿,你要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信任那些真心对你好的人,就像信任韩将军,信任李爷爷、王爷爷那样。”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头,抱着玉麒麟靠在她身边:“母后在,我什么都不怕。”

符太后搂着儿子,望着殿外渐亮的天色,心里默默祈祷。她不知道这场博弈最后会走向何方,不知道儿子十六岁时能不能真正握住这江山,可她知道,自己必须撑下去。为了柴荣的嘱托,为了柴宗训的未来,也为了那些还在为后周拼死奋战的忠良。

这时,殿外传来韩通的脚步声,他手里捧着拟好的名单,神色振奋:“太后,名单拟好了,这三位老臣皆是世宗皇帝心腹,定能不负所托!”

符太后接过名单,目光扫过上面的名字,指尖终于有了力气。她抬头看向韩通,声音坚定:“即刻派人去请三位老臣入宫,哀家要亲自嘱托。”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殿内,落在柴宗训熟睡的脸上,也落在符太后紧握的拳头上。这场以江山为赌注的棋局,才刚刚开始真正的对弈,而她,已没有退路。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