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36章 赵匡胤:我们现在还剩多少人马?

赵匡胤:我们现在还剩多少人马?

绛州城外的破败驿站里,篝火噼啪作响,映着满室疲惫的脸庞。赵匡胤刚解开肩上的包扎,暗红的血渍已经浸透了内层布条,随军郎中正用烈酒清创,刺痛让他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却始终没哼一声。

“将军,喝口热汤暖暖身子。”石守信端着一碗野菜汤进来,碗沿还沾着雪沫,他自己的盔甲也没卸,护心镜上的凹坑在火光下格外醒目。

赵匡胤接过汤碗,指尖刚触到温热的陶土,就听见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他掀开门帘一角,风雪卷着寒气扑进来——驿站院子里、墙根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士兵,有的裹着单薄的铠甲蜷缩着,有的靠在树干上打盹,伤口渗血的布条在寒风中微微晃动。

“我们现在还剩多少人马?”他转过身,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淡,目光扫过帐内几个将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石守信手里的汤勺顿了顿,低下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麻纸,上面用炭笔写着潦草的数字:“将军,突围时带出七千三百余人,一路奔逃又折损了九百多——有的中了流矢,有的冻僵在雪地里,还有三十多个弟兄跟不上队伍,落在后面了。现在能战的,满打满算六千出头。”

“六千……”赵匡胤重复着这个数字,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汤碗边缘。出发时晋州守军一万二,加上后续增援的三千,不到半月就折损了近半。他看向张琼,对方正用布巾擦着大刀上的血污,左臂缠着厚厚的绷带。

“断后的弟兄呢?”

“张将军带的三百死士,回来的不到五十人。”石守信的声音低了下去,“最后撤出来的弟兄说,张将军为了烧辽军的冲车,被箭射穿了胳膊,硬是砍倒五个辽兵才突围。”

张琼闻言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牙的牙床:“屁大点事!比起高平之战,这点伤算挠痒痒。就是可惜了那二百多弟兄,没能跟咱们一起喝上这口热汤。”话虽豪迈,眼底却掠过一丝黯然。

赵匡胤没接话,走到帐外。雪已经小了些,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惨白的光。他望着晋州的方向,腰间的佩剑硌得慌,那是柴荣赐的,剑鞘上的刻痕还清晰可辨。那时柴荣拍着他的肩膀说:“赵点检,朕的禁军,是保家卫国的刀,不是自残的刃。”可如今,这把刀却折在了“保民”的名义下。

“将军,汴梁的快马应该已经出发了吧?”石守信跟出来,“太后知道辽军以百姓为盾,定会体谅我们撤兵的苦衷。”

“体谅?”赵匡胤自嘲地笑了笑,“李重进在京里盯着呢,晋州失守的消息一到,他定会参我‘作战不力、丧师失地’。符太后就算信我,也得给朝堂一个交代。”他顿了顿,又道,“派去汴梁报信的人,特意嘱咐了‘保民’二字?”

“放心,都按将军的意思说了。”石守信点头,“弟兄们也都明白,咱们不是逃兵,是为了不伤及百姓才撤的。”

正说着,帐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士兵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个皮囊:“将军!代州方向来的信使,说是李筠将军派来的!”

赵匡胤眼睛一眯,快步迎上去。信使浑身是雪,冻得嘴唇发紫,递过皮囊便瘫倒在地。赵匡胤倒出里面的纸条,借着篝火的光细看——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粮草被辽军劫,暂难动。”

“好一个‘暂难动’!”赵匡胤将纸条攥成一团,扔进火里。火苗窜起一瞬,映出他眼底的寒意,“他李筠守着代州,手握两万精兵,竟连袭扰辽军粮草的胆子都没有!”

张琼霍地站起身,大刀往地上一拄:“将军,不如我们回师代州,逼着那老东西出兵!”

“不可。”赵匡胤立刻否决,“我们只剩六千人马,若去代州,绛州空虚,辽军趁机西进,后果不堪设想。”他看向帐外的士兵,“现在最重要的,是守住绛州,等飞骑营来。”

话音刚落,又一个亲兵跑进来,神色慌张:“将军!西门外发现辽军斥候!大约有十几骑!”

赵匡胤心头一紧——耶律璟不是故意放他走吗?怎么又派了斥候来?他立刻抄起佩剑:“张琼,带两百骑兵去看看,若只是斥候,驱走即可,别追太深。石守信,整顿队伍,加固城防,绛州城不能再丢了!”

“遵旨!”两人立刻领命而去。

赵匡胤走到驿站门口,看着张琼带着骑兵消失在风雪中。寒风刮得他脸颊生疼,肩上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六千人马,守一座残破的绛州城,还要等不知何时能到的飞骑营,他就像站在薄冰上,稍不留神就会坠入深渊。

“将军,郎中说您的伤口得好好养着,不然会发炎。”一个小卒端着换药的布条过来,正是去年在代州给老汉递汤时,跟在他身后的少年兵。

赵匡胤看着他冻得红肿的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

“小人叫王小六,家在晋州城郊。”小卒低着头,“去年将军征北汉,还喝了我爹递的热汤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匡胤一愣,随即想起那个捧着粗瓷碗的老汉。他抬手拍了拍王小六的肩膀:“等仗打赢了,带你回家看爹娘。”

王小六眼睛亮了起来,用力点头:“嗯!小人跟着将军,一定能打胜仗!”

看着小卒跑远的背影,赵匡胤深吸一口气。他忽然明白,自己守的不是一座城,是这六千弟兄的命,是王小六这样的百姓回家的盼头,更是柴荣留下的大周根基。

半个时辰后,张琼带着骑兵回来,身上沾着血迹:“将军,是辽军的斥候,被我们驱走了,没追太远。不过看他们的方向,像是往晋州回了。”

“看来耶律璟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赵匡胤松了口气,“传令下去,夜间加强巡逻,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夜色渐深,风雪又大了起来。赵匡胤坐在帐中,对着舆图发呆。绛州城小墙薄,粮草只够支撑十日,飞骑营还有两日才能到,这两日,便是最关键的考验。他拿起笔,在舆图上圈出绛州周边的村落:“石守信,明日派些弟兄去周边村落,告知百姓辽军可能来犯,让他们暂时撤进城里,咱们派兵保护。”

“将军,咱们人手本就不够……”石守信有些犹豫。

“百姓是大周的根,不能再让他们落入辽军手中。”赵匡胤语气坚定,“分出一千人护民,剩下的五千人守城墙,足够了。”

石守信不再多言,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赵匡胤一人,篝火渐渐弱了下去。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闪过符太后赐剑时的眼神、宗训含泪的脸庞、王小六期待的模样。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鸡叫。赵匡胤睁开眼,天已蒙蒙亮。他起身推开帐门,雪停了,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远处的城墙下,士兵们正冒着寒气加固城防,王小六和几个少年兵正搬着石头,脸上满是劲。

“将军!”一个士兵指着东方,“那是什么?”

赵匡胤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串黑点,越来越近,隐约能听见马蹄声。他心头一震,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是骑兵!”石守信跑过来,神色紧张,“看旗帜,不像辽军!”

黑点渐渐清晰,一面“周”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匡胤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是飞骑营的旗帜!

“是飞骑营!援军到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城墙上的士兵瞬间沸腾起来,疲惫的脸上满是狂喜。

赵匡胤望着越来越近的骑兵,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他抬手按住肩上的伤口,那里还在疼,却比不上此刻心头的暖意。六千人马,守了一夜,终究是等来了希望。

飞骑营的将领翻身下马,快步跑到赵匡胤面前,单膝跪地:“末将慕容延钊,奉太后之命,率两万飞骑营驰援!”

“慕容将军,辛苦你了!”赵匡胤扶起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慕容延钊起身,递过一封密信:“太后有旨,让将军与末将汇合后,即刻商议收复晋州之事。另外,太后还说,李筠若再不出兵,便夺他兵权,由将军兼任代州节度使。”

赵匡胤接过密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忽然笑了。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积雪上,泛着耀眼的光。他看向身边的石守信和张琼,又看向城墙上欢呼的士兵,朗声道:“弟兄们!援军到了!三日之后,我们回晋州!”

“回晋州!回晋州!”欢呼声穿透晨光,在绛州城上空回荡。

赵匡胤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刻痕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知道,这场仗还没结束,但他不再是孤军奋战。有这两万飞骑营,有六千不离不弃的弟兄,有汴梁的支撑,晋州终究会回来,那些失去的,也终究能夺回来。

远处的晋州城方向,辽军的旗帜还在飘,但赵匡胤的眼底已没有了迷茫。他转过身,对着慕容延钊道:“慕容将军,随我去看城防——三日之后,我们给耶律璟送份‘回礼’。”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