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30章 赵匡胤看着夫人走后,呆愣原地:我要找太后。我认罪。

监狱使:嘿!赵匡胤,你家夫人来看你来了(二)

鲁氏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时,赵匡胤还僵在探视室的木桌旁,指尖残留着她掌心的温度,那温度透过冰冷的铁链,竟在他手心里焐出了一层薄汗。桌上的桂花糕还剩两块,素色绢帕叠得整整齐齐,藏青色护腕搭在膝头,每一样东西都带着家人的气息,像一团暖火,裹着他冰凉的四肢百骸。

“哐当——”

狱卒的鞭子在门框上敲了一下,粗哑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怔忡:“发什么呆?看完了就回牢房!别在这儿磨磨蹭蹭的,耽误老子交差!”

赵匡胤没动,目光还黏在鲁氏离去的方向。方才鲁氏回头时的眼神还在眼前晃——那眼神里有牵挂,有期待,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惶恐,像根细针,一下下扎着他的心脏。他想起鲁氏说“娥儿缝帕子缝哭了”,想起她说“娘总盼着你做的胡饼”,想起她说“我们回涿州种地也认”,那些话像潮水似的涌上来,把他心里最后一点关于“忠臣尊严”的执念,冲得干干净净。

“走啊!聋了?”狱卒不耐烦地上前,伸手就要推他的肩膀。

这一推,倒让赵匡胤猛地回过神来。他踉跄着后退一步,铁链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哗啦”声,膝头的护腕掉在地上,绣着小马的那面朝上,针脚歪扭的马耳朵,倒像极了玉燕小时候画的画。他弯腰去捡,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眼眶又热了——玉燕连夜缝这护腕时,是不是也像现在的他一样,一边缝一边掉眼泪?

“我……”他张了张嘴,声音还带着未散的沙哑,却比刚才多了几分急切,“我不回牢房。”

狱卒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手里的鞭子又扬了扬:“你说啥?不回牢房?你以为这是你家殿前都点检府?想在哪儿待就在哪儿待?”

“我要见太后。”赵匡胤抬起头,眼神里没了之前的决绝,也没了绝望,只剩下一种近乎执拗的恳切,“我认罪。你帮我通报一声,我要见太后,我愿意认下所有罪名。”

这话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水里,狱卒的眼睛瞬间瞪圆了,手里的鞭子僵在半空。他守这监狱三年,见多了嘴硬的犯人,有的宁死不认罪,有的哭着喊冤,却从没见过像赵匡胤这样的——前一刻还在为“忠诚”红着眼眶,转眼就说要认罪。他上下打量着赵匡胤,见他乱蓬蓬的头发下,眼睛亮得吓人,不像是在说胡话,倒像是真的下定了决心。

“你……你没疯吧?”狱卒试探着问,“方才你还跟你夫人喊‘没做错什么’,这会儿怎么就认罪了?”

赵匡胤没理会狱卒的疑问,只是往前走了一步,双手抓住监狱的铁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我没疯。我是真的认罪。当初我不该听兄弟们的劝,不该黄袍加身,更不该建立宋朝——我反了后周,反了柴荣陛下,这就是我的罪。你帮我通报,我要见太后,我愿意受罚,哪怕是发配边疆从军,我也认!”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喊出来的。走廊里本就安静,这喊声顺着石壁反弹回来,竟引来了其他牢房的动静——西头牢房的张屠户扒着栏杆探头:“兄弟,你说啥?发配边疆也能认?真能出去?”南巷的李秀才也凑过来,推了推掉在鼻尖的破头巾:“大人,要是认罪能发配从军,我也认!我早年读过兵书,能给军队记账!”

狱卒被这阵仗闹得手足无措,正要呵斥,走廊尽头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走过来,腰间挂着铜制的腰牌,正是这监狱的监狱长。他方才在值班室听见动静,特意过来看看,刚走到拐角,就听见赵匡胤喊“愿意发配边疆”。

“你说你愿意发配从军?”监狱长走到赵匡胤面前,眼神锐利地盯着他,语气里满是怀疑。他早就听说过赵匡胤的名头——当年黄袍加身,一夜之间改朝换代,是何等威风?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发配边疆?莫不是想先认下罪,出去后再招揽前朝旧部,趁机造反?

赵匡胤迎上监狱长的目光,没有躲闪,声音反倒比刚才更坚定:“是。只要能让我活着见到家人,只要能让我们一家人团聚,发配边疆也好,种地也好,我都愿意。我知道大人担心什么——我若出去后敢有二心,任凭太后处置,死无葬身之地。”

这话掷地有声,倒让监狱长愣了一下。他看了看赵匡胤通红的眼睛,又看了看地上的护腕和桌上的绢帕,心里忽然有了几分动摇。方才他在拐角,也听见了赵匡胤和鲁氏的对话,知道这犯人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家里的老母亲和两个女儿。若是为了家人,倒也不是不可能放下过往的荣光。

可怀疑的念头还是没散。监狱长在这位置上待了五年,见多了人心险恶,多少犯人嘴上说得好听,出去后转眼就翻了脸。他若是轻易信了赵匡胤,万一出了差错,别说官职保不住,恐怕连脑袋都要搬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人!我也愿意发配从军!”张屠户的声音又响起来,他扒着栏杆,脸上满是急切,“我家里还有两个娃等着上学,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当兵,绝不闹事!”

“我也愿意!”李秀才跟着喊,“我能写能算,能给军队当文书,求大人给我个机会!”

一时间,走廊里的犯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有的说愿意去边疆种地,有的说愿意去当伙夫,原本死气沉沉的监狱,竟变得热闹起来。监狱长被这阵仗闹得头大,皱着眉头摆了摆手:“都闭嘴!吵什么吵!这里是监狱,不是菜市场!”

等走廊里安静下来,监狱长才转向赵匡胤,语气沉了沉:“你说你愿意认罪,愿意发配从军,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可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真心?万一你们出去后造反,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匡胤知道监狱长的顾虑,也不着急,只是缓缓松开抓着栏杆的手,弯腰捡起地上的护腕,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怀里:“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盯着我。我出去后,若是敢和任何前朝旧部联系,若是敢有半句怨言,大人可以立刻把我抓回来,我绝无二话。”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监狱长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牢房里满是期待的犯人,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这些犯人里,有不少是因为战乱没了活路,才犯了些小偷小摸的罪,若是真能发配从军,倒也能给朝廷添些兵力。只是这事太大,他做不了主,必须得请示太后。

“行了,”监狱长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你们的话我记下了。但这事我做不了主,得等我明天去宫里跟太后禀报,看太后怎么定夺。今天你们先回牢房,安分点,别再闹事。”

赵匡胤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他猛地跪下去,铁链“哗啦”一声拖在地上,膝盖磕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谢谢大人!谢谢大人!只要能让我和家人团聚,我什么都愿意做!”

这一跪,倒让监狱长吓了一跳。他连忙上前扶他:“快起来!你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怎么说跪就跪?”

赵匡胤却没起来,只是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早就不是皇帝了。现在的我,只是个想活着回家的爹,想陪着娘的儿子。大人肯帮我禀报太后,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一跪,您受得起。”

周围的犯人也跟着激动起来,张屠户在牢房里喊:“谢谢大人!我们一定安分!”李秀才也跟着说:“大人若是需要证词,我们都能证明,我们是真心愿意发配从军!”

监狱长被这阵仗弄得有些不自在,连忙扶起赵匡胤,又瞪了一眼周围的犯人:“都别喊了!安分回牢房!若是明天太后同意了,你们再高兴也不迟;若是不同意,谁再闹事,我就把谁关禁闭!”

说完,他转向之前的狱卒:“把赵……把他带回牢房,好生看着,别让他受委屈。其他人也都看好了,别出什么岔子。”

狱卒连忙应了声“是”,上前想扶赵匡胤,却被他摆摆手拒绝了。赵匡胤自己站起来,整理了一下怀里的护腕和绢帕,又拿起桌上的里衣,紧紧抱在胸前——这些东西是鲁氏带来的,是他在这监狱里唯一的念想。他跟着狱卒往牢房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铁链的“哗啦”声,竟也不像刚才那样沉重了。

走到牢房门口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探视室的方向,心里默念着:鲁氏,玉燕,娥儿,娘,等着我,我一定会出去的,一定会回家的。

狱卒打开牢门,把他推了进去,“哐当”一声锁上了门。赵匡胤没在意狱卒的粗鲁,只是走到石壁旁,把里衣铺在地上,又把护腕和绢帕放在里衣上,像宝贝似的护着。他靠在石壁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涿州老家的小院——鲁氏在院子里摘月季花,玉燕在练骑射,箭靶上插着几支歪扭的箭,娥儿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书,娘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嘴里哼着小时候的童谣。

那画面太清晰,太温暖,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眼泪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滴在护腕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抬手抹了把眼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明天一定要有好消息。

而走廊另一头,监狱长还站在探视室门口,看着桌上残留的桂花糕,若有所思。他掏出腰间的令牌,对身边的随从说:“去,把今天的事记下来,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去宫里见太后。”

随从应了声“是”,转身去了值班室。监狱长又看了一眼赵匡胤牢房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只希望这些犯人真的能安分,只希望太后能网开一面,让这些想家的人,能有个回家的机会。

夜色渐渐深了,洛阳城的风还在吹,穿过监狱的石墙缝隙,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寒冷。牢房里,赵匡胤抱着鲁氏带来的东西,靠在石壁上,慢慢睡着了。这一次,他没有梦见牢房的黑瓦顶,而是梦见了涿州老家的小院,梦见了鲁氏递过来的热汤,梦见了玉燕和娥儿喊他“爹”,梦见了娘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梦里的他,笑得很开心,眼角却还挂着泪。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