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27章 赵玉娥拍了拍妹妹肩膀:刚刚那些人说是赵匡义。不是咱爹

一字之差,一线生机

软榻上的锦缎被赵玉燕攥得发皱,她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胸口因急促的呼吸起伏不停。太医刚把完脉,轻声对守在一旁的赵玉娥说:“公主殿下只是悲痛过度,气血攻心,喝些安神汤静养片刻便无大碍,只是切不可再受刺激。”

赵玉娥点点头,示意宫女送太医出去,转身时,见赵玉燕正睁着眼睛望着帐顶,眼神空洞得让人心疼。她走过去,坐在软榻边,拿起一旁的薄毯轻轻盖在妹妹身上,声音放得极柔:“燕儿,感觉好些了吗?太医说你得好好休息。”

赵玉燕没有说话,只是眼角又滑下一滴泪,砸在锦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刚才柴宗训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赵叔叔不肯归顺”“娘下令把他杀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得她心口发疼。她想起父亲临走前,蹲在她面前,笑着说“燕儿乖,爹去南方处理点事,很快就回来陪你”,可现在,那个答应会回来的人,却永远回不来了。

“姐,”过了许久,赵玉燕才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爹真的……不在了吗?”

赵玉娥的心猛地一揪,她看着妹妹泛红的眼眶,忽然想起刚才太监议论时说的“赵匡义”,而她们的父亲,名叫赵匡胤。一个念头突然在她脑海里闪过,她连忙握住妹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又带着几分不确定:“燕儿,你先别慌,咱们再想想——刚才那两个太监说的,是‘赵匡义’,对不对?”

赵玉燕愣了一下,茫然地看着姐姐:“赵匡义……那不是爹的弟弟,咱们的二叔吗?”

“对!是二叔!”赵玉娥眼睛一亮,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燕儿,你仔细想想,他们说的是‘赵匡义’,不是‘赵匡胤’!咱们爹叫赵匡胤,是‘胤’字,不是‘义’字!这两个字不一样,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个人!”

赵玉燕的身体僵了一下,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她皱着眉头,努力回忆刚才太监的话,那些碎片般的语句在脑海里重组——“赵匡义,负隅顽抗”“被太后下令斩了”。没错,他们说的确实是“赵匡义”,不是父亲的名字。

“可……可柴宗训说,他听到太后说‘赵叔叔’……”赵玉燕还是有些犹豫,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宫里都叫爹‘赵叔叔’,二叔很少来宫里,他们怎么会叫二叔‘赵叔叔’呢?”

赵玉娥叹了口气,伸手擦去妹妹眼角的泪,耐心解释道:“也许是训儿听错了,或者是太后他们说的‘赵叔叔’,本就指的是二叔?你想啊,二叔一直驻守在江南,之前就不太赞同爹归顺后周,说不定真的是二叔在江南起兵叛乱,被太后处置了。而爹……爹说不定还好好的,只是太后怕咱们担心,没跟咱们说清楚!”

这番话像是一道光,照进了赵玉燕灰暗的心里。她猛地坐起身,抓住姐姐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真的吗?姐,你说的是真的?他们说的真的是二叔,不是爹?”

“我不敢肯定,但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赵玉娥用力点头,语气坚定了几分,“你想,太后要是真的处置了爹,为什么还把咱们留在宫里,还让咱们跟着先生学习,给咱们送云锦寝衣?要是她想斩草除根,早就对咱们动手了,怎么会还这么善待咱们?”

赵玉燕仔细想了想,姐姐说的确实有道理。符祥瑞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对她们一直很温和,上个月还特意让人从汴梁送来新鲜的荔枝,说知道她喜欢吃;先生讲课的时候,也从未因为她们是前宋的公主而怠慢。如果父亲真的被处置了,符祥瑞没必要对她们这么好。

“那……那爹现在在哪里?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来看咱们?”赵玉燕的声音里还是带着一丝担忧,她怕这只是姐姐为了安慰她编造的谎言。

赵玉娥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安抚道:“说不定爹是被太后派去做重要的事了,不方便来看咱们。你忘了,之前爹在宋朝的时候,也经常领兵在外,好几个月不回家,每次回来都会给咱们带好多礼物。这次说不定也是一样,等他忙完了,就会来看咱们了。”

赵玉燕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锦被上的花纹。她愿意相信姐姐的话,愿意相信父亲还好好的,可心里那股不安还是挥之不去。她想起刚才符祥瑞的样子,虽然语气平静,但眼神里似乎藏着什么,让她看不透。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宫女的声音响起:“公主殿下,太后派人送来了安神汤和点心。”

赵玉娥连忙起身,让宫女把东西端进来。青瓷碗里的安神汤冒着热气,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旁边的碟子里放着赵玉燕最喜欢的桂花糕。赵玉娥端起汤碗,吹了吹,递到妹妹面前:“快喝了吧,喝了好好睡一觉,等醒了,说不定就有爹的消息了。”

赵玉燕接过汤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汤药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暖意,也让她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了些。她看着碟子里的桂花糕,想起以前父亲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她带这种糕点,眼眶又有些发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姐,咱们什么时候才能知道爹的消息啊?”赵玉燕放下汤碗,轻声问道。

赵玉娥想了想,说:“等下午御花园设宴的时候,咱们可以试着问问训儿。训儿年纪小,心里藏不住事,说不定能从他嘴里问出点什么。不过你要答应我,到时候不许激动,更不能提今天的事,不然要是被太后发现了,咱们就再也没法知道爹的消息了。”

赵玉燕重重地点点头:“我答应你,姐,我不激动,我听你的。”

看着妹妹终于平静下来,赵玉娥松了口气。其实她心里也没底,刚才的推测只是她根据“一字之差”做出的最乐观的判断,她甚至不知道赵匡义是否真的在江南叛乱。但她不能让妹妹绝望,只能先稳住妹妹,再想办法打探真相。

与此同时,洛阳宫的偏殿内,符祥瑞正和几位大臣议事。紫檀木案几上摊着一份密报,墨迹未干的字迹详细记录着江南叛乱被平定的经过,以及赵匡义被处死的消息。殿外的玉兰花瓣被风吹得落在窗台上,却没人为这份景致分心。

“太后,赵匡义已伏诛,江南残余势力也已肃清,接下来是否要召赵匡胤回洛阳?”兵部尚书李从善躬身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毕竟赵匡胤曾是宋朝的大将,手握兵权,留在邢州始终是个隐患。”

符祥瑞端起面前的青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的缠枝纹,眼神平静无波:“暂时不用。赵匡胤虽与赵匡义是兄弟,但他一直主张归顺后周,此次叛乱并未参与。况且他现在驻守邢州,防备辽人南下——若贸然召他回洛阳,邢州防务空缺,耶律璟必会趁机来犯。”

户部尚书周明远皱了皱眉,上前一步:“可放任他在邢州,臣仍有顾虑。赵匡义是他亲弟,如今伏诛,他心里未必没有怨气。若暗中与辽人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符祥瑞放下茶杯,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缓缓说道:“这一点朕早有考量。已下令将赵匡胤的兵权削减一半,另派殿前司都虞候赵承业兼任邢州副守,暗中监视他的动向——若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太后英明!”众人齐声躬身应道。

符祥瑞微微颔首,指尖却无意识地收紧。她想起上月在洛阳宫见赵匡胤时的场景:他一身戎装跪在殿下,语气诚恳地说“臣愿为太后效力,镇守边疆,绝无二心。若臣的家人有任何异动,臣愿亲手处置,以表忠心”。那时她信了他的忠诚,可赵匡义叛乱的消息传来,她才明白,血脉亲情终究是难以割舍的。她不敢赌,只能先削权监视,再观后效。

“对了,两位宋室公主那边,可有异常?”符祥瑞忽然问道,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她知道这两个孩子年纪尚小,若骤然听闻亲人离世,怕是难以承受。

御史大夫王彦连忙回道:“回太后,方才收到消息,两位公主在宫道上听闻太监议论赵匡义之事,赵玉燕公主悲痛过度昏了过去,现已苏醒。赵玉娥公主一直在旁安抚,似未起疑心。”

符祥瑞松了口气,还好赵玉娥懂事,没让局面失控。她看向站在身侧的符琳,吩咐道:“琳儿,你下午去趟两位公主的寝殿,代表朕去看看她们。顺便透些消息——就说赵匡胤在邢州一切安好,只是军务繁忙暂不能回,免得她们胡思乱想。”

符琳点头应道:“臣遵旨。”

议事结束后,大臣们陆续退出偏殿,符祥瑞独自留在殿内。她走到墙边的舆图前,指尖落在邢州的位置上,眉头微蹙。处置赵匡义只是权宜之计,赵匡胤才是真正需要留意的人——若他真心归顺,便是后周之幸;若他心怀怨恨,便是最大的隐患。

“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符祥瑞轻声呢喃,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也带着几分警惕。

而在洛阳宫的书房里,赵玉燕已经喝完了安神汤,靠在软榻上睡着了。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让她苍白的脸颊多了几分血色。赵玉娥坐在一旁的圆凳上,看着妹妹熟睡的模样,心里却思绪翻涌。她不知道下午能否从柴宗训口中问出真相,也不知道父亲是否真的安全,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她是姐姐,得护着妹妹。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到了下午。御花园里早已布置妥当,汉白玉石桌旁摆着精致的食盒,海棠花与玉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柴宗训早早便来了,正蹲在石凳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小兵打仗的图案。

赵玉燕和赵玉娥慢慢走过来,赵玉燕的脸色比上午好了些,但眼底仍藏着一丝疲惫。柴宗训听到脚步声,立刻站起身,笑着迎上去:“玉燕姐姐,玉娥姐姐,你们可算来了!娘说今天有你喜欢的桂花糕,还有蜜渍樱桃!”

赵玉娥拉着妹妹在石凳上坐下,笑着问道:“训儿今日这么开心,可是有什么好事?”

柴宗训挠了挠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也没什么,就是昨天娘跟我说,邢州那边一切都好,还夸赵叔叔做得好,说等他忙完了,就叫他回洛阳来看咱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玉燕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抓住柴宗训的衣袖,急切地问道:“训儿,你说的是真的?我爹在邢州?他真的一切都好?”

柴宗训用力点头:“当然是真的!娘亲口跟我说的,还说赵叔叔在邢州防备辽人,可厉害呢!”

听到这话,赵玉燕再也忍不住,眼泪又流了下来——只是这次的眼泪,是喜悦的。她转头看向赵玉娥,声音带着哽咽:“姐,你看!我说爹没事的,他真的在邢州!”

赵玉娥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就说嘛,爹怎么会有事。咱们不用再担心了。”

就在这时,符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两位公主殿下心情这么好,看来是知道赵匡胤将军的消息了?”

赵玉娥连忙拉着妹妹起身行礼:“多谢姑姑告知,我们确实放心多了。”

符琳笑着摆摆手:“不用谢我,这都是太后的意思。太后知道你们惦记父亲,特意让我来说一声——赵匡胤将军在邢州一切安好,只是最近要防备辽人,暂时回不来。等忙完这阵子,太后自会让他回洛阳来看你们。”

赵玉燕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谢谢太后,谢谢姑姑!我们会好好听话,等爹回来的!”

符琳看着她们雀跃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便恢复了笑容:“好了,宴席要开始了,太后还在主位等着呢,咱们过去吧。”

赵玉燕和赵玉娥跟着符琳、柴宗训,一步步走向御花园的主位。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明亮。赵玉燕手里攥着帕子,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父亲穿着戎装,笑着朝她走来的模样。

只是她不知道,这份“希望”,不过是符祥瑞为了稳住她们编织的谎言。赵匡胤虽未被处死,却已被削去半数兵权,一举一动都在赵承业的监视之下;而赵匡义被处死的真相,也只是暂时被掩盖。

御花园的宴席热闹非凡,宫女们端着精致的菜肴穿梭其间,银质酒壶里的佳酿散发着醇香。符祥瑞坐在主位上,看着不远处说说笑笑的赵玉燕和赵玉娥,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她知道这个谎言迟早会被揭穿,但此刻,她没有更好的选择——她得先稳住这两个孩子,再处理赵匡胤的事。

宴席进行到一半,符琳悄悄走到符祥瑞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太后,汴梁传来消息,耶律璟派了使者来,说是要议和。”

符祥瑞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议和?耶律璟野心勃勃,怎会突然求和?定有阴谋。你去安排一下,明日在洛阳宫的正殿见使者,朕倒要看看他想耍什么花样。”

“臣遵旨。”符琳躬身退下。

符祥瑞轻轻抿了一口酒,目光望向远方。赵匡义已除,江南已平,如今最大的威胁便是辽人。耶律璟突然议和,背后必定藏着算计,她必须小心应对。

而在宴席的另一角,赵玉燕正拿着一块桂花糕,小口小口地吃着。她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心里全是对父亲归来的期待。赵玉娥看着妹妹开心的模样,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哪怕这是谎言,她也希望能多维持一会儿,让妹妹多一点快乐。

御花园里的花香依旧浓郁,宴席上的笑声也依旧欢快。但平静的表象下,一场新的风暴已在悄然酝酿:耶律璟的议和使者即将到来,赵匡胤在邢州的处境愈发微妙,而赵玉燕和赵玉娥,还不知道她们即将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残宋的余音尚未消散,后周的危机已在眼前。在这场新旧王朝的交替中,每个人的命运都被紧紧缠绕,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转折点会在何时出现。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