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175章 洛阳忧思与镇州暗流

洛阳行宫的晨雾还没散,偏殿里的檀香已燃到了第三炉。符太后坐在铺着素色锦缎的坐榻上,指尖捏着镇州送来的密信,信纸边缘被反复摩挲,起了毛边,唯独“太子令前锋营拂晓攻西门”“联合后蜀、南唐、南汉三国出兵”这两行字,墨色依旧浓得刺眼。

“他连商量都不跟我商量,就敢赌这么大?”她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怒意,指尖无意识地掐进掌心,留下几道浅浅的红痕。殿内静得只剩下铜漏滴水的声音,女官青芜跪在阶下,头埋得更低,连呼吸都放得极轻——自世宗皇帝驾崩后,太后虽常因国事蹙眉,却从未有过这般失态。

青芜跟着符太后近十年,最清楚她的软肋。太后不是怕柴宗训打仗,而是怕他在乱世里摔跟头——八岁的孩子,本该在宫里读《论语》、学骑射,却被推上了“复国”的悬崖,身边连个能全然信任的老臣都没有。韩通被囚镇州,王彦升投宋,后周的旧部早已人心涣散,柴宗训这一步“联合三国”,看似走得险,实则是孤注一掷。

“太后,”青芜斟酌着开口,声音轻得像雾,“镇州那边还说,殿下……殿下待赵氏姐妹极好,不仅送了棉被和吃食,还常去偏帐与她们说话。”

“赵氏姐妹?”符太后猛地抬眼,目光锐利如刀,“就是赵匡胤麾下赵彦徽的两个女儿?”

“是。”青芜点头,“听说前几日,姐妹俩还曾有过逃跑的念头,后来不知为何,又歇了心思。”

符太后冷笑一声,将密信扔在案几上,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地图前。地图是用粗绢绘制的,上面用朱砂标着后周、大宋、三国的疆域,“汴梁”“镇州”“洛阳”几个地名旁,还粘着细小的木牌,标注着兵力分布。她的指尖落在“镇州”的位置,指甲几乎要嵌进绢布的纹路里:“他倒会收买人心。一边对敌人的女儿心软,一边把韩通的生死抛在脑后——韩通在镇州绝食三日,只求见他一面,他倒好,忙着跟小姑娘画地图、说闲话!”

这话里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委屈。符太后想起柴宗训三岁时的模样,那时世宗还在,孩子总喜欢黏在她怀里,抱着她的脖子说“娘最好”。可如今,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连“联合三国”这么大的事,都要瞒着她这个母亲。她知道柴宗训想证明自己,想撑起后周的江山,可他太急了,急得忘了“稳妥”二字,忘了后周的家底早已禁不起折腾。

“备车。”符太后忽然转身,语气斩钉截铁,“我要去镇州。”

“太后!”青芜猛地抬头,脸上满是惊惶,“镇州离汴梁不过百里,如今宋兵正盯着那边的动向,您亲自去,太危险了!再说,洛阳行宫也需要您坐镇,若是您走了,宫里的人心……”

“人心?”符太后打断她,走到案边拿起一支狼毫笔,在一张素笺上快速书写,“后周的人心,早就被赵匡胤搅散了。如今能稳住人心的,不是洛阳的行宫,是宗训——可他现在像头脱缰的小马,我若不去拉一把,他迟早要摔进悬崖里。”

她写完,将素笺递给青芜:“这是给镇州守将郭崇的手谕,你让人快马送去,告诉他,我到镇州之前,务必看好韩通,不许他出事;另外,让他多派些人手盯着赵氏姐妹,若她们再敢有逃跑的念头,不必禀报宗训,直接押去大牢——别让两个小姑娘,坏了后周的大事。”

青芜接过素笺,看着上面力透纸背的字迹,心里一阵发紧。她知道太后的脾气,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更改。可镇州毕竟是前线,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她还想再劝,却见符太后已走到妆台前,开始卸头上的金钗——平日里,太后总爱穿绣着鸾鸟的锦裙,戴累丝嵌宝的金钗,可今日,她却换上了一身素色的布裙,只在发髻上插了支银簪。

“太后,您这是……”

“去镇州不是去赴宴,穿得太张扬,反而惹眼。”符太后对着铜镜理了理衣领,声音平静了些,“我此去,不是要夺宗训的权,是要帮他——他还小,不知道‘联合三国’背后的风险。后蜀孟昶、南唐李煜、南汉刘鋹,哪一个不是心怀鬼胎?他们今日能帮后周打大宋,明日就能为了利益,反过来咬后周一口。宗训只看到了眼前的‘援军’,却没看到背后的‘刀子’。”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铜镜里自己的倒影上。这些日子,为了后周的事,她鬓角已添了几根白发,眼角也有了细纹。可她不能倒下,宗训还小,后周的江山还需要她撑着。

“对了,”符太后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青芜,“把我妆奁里那支‘子母扣’带来。”

青芜连忙去取。那“子母扣”是世宗皇帝生前送给她的,用和田玉雕刻而成,分为“母扣”和“子扣”,母扣上刻着“周”字,子扣上刻着“宗”字,寓意“母子同心,共守后周”。符太后接过母扣,握在掌心,冰凉的玉温透过指尖传来,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了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见到宗训,把这个给他。”她轻声道,“告诉他,娘不是要拦着他做事,是怕他受委屈、吃大亏。他是后周的太子,可他也是我的儿子——娘只想护着他,护着我们的家。”

青芜看着太后眼底的红血丝,鼻子一酸,连忙点头:“奴婢记下了。”

辰时过半,洛阳行宫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辆不起眼的乌篷车从宫里驶出来,车帘紧闭,只有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在晨雾里显得格外清晰。车外跟着十几个便装的侍卫,腰间藏着弯刀,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们要走的是小路,避开宋军的眼线,争取在三日内赶到镇州。

车厢里,符太后靠在软垫上,手里捧着那封镇州送来的密信,反复看着“殿下一切安好”那几个字。她知道,这“安好”是假的——一个八岁的孩子,要指挥千军万马,要应对朝堂的权谋,要防备敌人的算计,怎么可能“安好”?她仿佛能看到宗训在主营帐里,对着攻城图纸皱眉的样子,能看到他握着狼毫笔,一笔一划写军令的样子,能看到他强装镇定,对士兵说“别怕,有朕在”的样子。

“我的儿……”她轻声呢喃,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滴在密信上,晕开一小片墨痕,“娘来了,娘不会让你一个人扛着的。”

与此同时,镇州大牢的一间囚室里,韩通正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双目紧闭。他已经绝食三日,嘴唇干裂起皮,脸色苍白如纸,只有那双眼睛,偶尔睁开时,还带着几分倔强的光芒。囚室外,守牢的士兵端着一碗稀粥,劝道:“将军,您就喝一口吧,太子殿下肯定会来救您的。”

韩通缓缓睁开眼,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太子……他还知道有我这个老臣吗?”

他想起三日前,自己被押进大牢时,曾托人给柴宗训送信,说王彦升投宋是个圈套,赵匡胤故意让王彦升假意归降,实则是为了里应外合,夺取汴梁。可信送出去后,却石沉大海,连一点回音都没有。后来他才从牢卒的闲聊中得知,太子不仅没来看他,反而下令攻打汴梁西门,还联合了三国出兵。

“殿下是被猪油蒙了心啊……”韩通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两行浊泪从眼角滑落。他跟着世宗皇帝南征北战,为后周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成了阶下囚,连提醒太子提防圈套的机会都没有。他不怕死,怕的是后周的江山,毁在赵匡胤的阴谋里,怕的是世宗皇帝的心血,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囚室的门忽然被打开,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对着韩通道:“韩将军,太后有令,让您好生休养,待她到了镇州,自会为您做主。”

“太后?”韩通猛地睁开眼,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太后要来看我?”

“是。”那人点头,“太后已从洛阳出发,不日便到。她还说,让您放心,太子殿下年轻,有些事考虑不周,她会帮殿下纠正的。”

韩通看着那人手里的纸,上面盖着太后的印玺,字迹是他熟悉的太后笔迹。他忽然觉得心里一暖,眼泪流得更凶了——他知道,太后是后周的定海神针,只要太后在,后周就还有希望,太子就不会走偏。

“好……好啊……”他声音颤抖,“请替我谢过太后,我韩通,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会护着后周,护着太子殿下!”

那人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囚室里又恢复了安静,韩通靠在墙壁上,慢慢睁开眼,看向窗外。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却隐隐有一缕阳光,正从云层的缝隙里透出来,照在冰冷的地面上,带来一丝微弱的暖意。

他想起年轻时,跟着世宗皇帝攻打北汉的情景,那时也是这样的天气,却比现在热闹得多。士兵们围着篝火唱歌,将领们在一起商量战术,世宗皇帝坐在中间,意气风发地说:“等我们平定了北汉,就去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后周的百姓,都过上安稳日子。”

如今,世宗皇帝不在了,可他的心愿还在。韩通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只要太后能帮太子稳住局面,只要他能从大牢里出去,他就会带着老部下,跟赵匡胤拼到底,就算是死,也要为后周挣一条生路。

而此刻,汴梁宋军大营里,赵匡胤正坐在主营帐里,手里拿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信是从后蜀传来的,说后蜀已命两万大军向兴元府进发,看样子是要袭扰宋军的后方。旁边的赵普走过来,道:“陛下,后蜀、南唐、南汉突然出兵,定是柴宗训搞的鬼。我们得尽快调整兵力,防备三国的进攻。”

赵匡胤放下密信,走到地图前,指尖落在“兴元府”的位置:“柴宗训这小子,倒有几分本事,能说动三国出兵。只是他太小看我大宋的兵力了——就算三国出兵,也未必能撼动我们的根基。”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你让人去镇州,告诉王彦升,让他尽快想办法,把韩通给我杀了——韩通是后周的老臣,有他在,镇州的后周旧部就不会安分。另外,再让人去洛阳,盯着符太后的动向,若是她有什么动作,立刻禀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赵普躬身应下,转身离开。

主营帐里只剩下赵匡胤一人,他看着地图上“汴梁”与“镇州”之间的连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柴宗训联合三国出兵,是想让他腹背受敌,可他不会给柴宗训这个机会。只要他杀了韩通,稳住镇州的局面,再派人拦住符太后,柴宗训就成了孤家寡人,到时候,后周的江山,就会稳稳地落在他的手里。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帐帘猎猎作响,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无论是洛阳行宫的符太后,还是镇州大牢的韩通,无论是汴梁宋军大营的赵匡胤,还是后周联军大营的柴宗训,都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后周与大宋的战争,三国的介入,母子间的政见冲突,老臣的忠诚与背叛,所有的矛盾,都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一爆发。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那个八岁的后周太子柴宗训,还不知道,他母亲正从洛阳赶来,要帮他“纠正”错误;还不知道,韩通在镇州大牢里,正等着他去救;还不知道,赵匡胤已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他掉进陷阱。他此刻正坐在主营帐里,手里拿着一块炭头,在纸上画着大雁——他答应了赵玉燕,要画大雁给她看,他不能食言。

烛火跳跃,映着他小小的身影,也映着纸上那只刚画完的大雁。大雁的翅膀歪歪扭扭,却朝着代州的方向,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也像是在期待着什么。没有人知道,这只小小的大雁,会不会在这场乱世风暴里,带着后周的希望,飞向远方。

ps:文章里赵匡胤麾下的赵彦徽写错了。是赵匡胤的女儿。作者不想改了。这里提醒一下。不是赵彦徽的女儿是赵匡胤的女儿!!!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