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142章 赵匡胤依靠在鲁夫人肩膀:我容易吗?辛苦苦养两个女儿现

第142章 帝心诉与枕边人

偏屋的烛火被晚风卷得晃了晃,将赵匡胤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满是刀痕的木桌角上。他手背的牙印刚涂了药膏,清凉感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烦躁,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桌沿——那是他当年征战时,用腰间佩剑刻下的纹路,如今却成了这深宫宅院里唯一能触摸到的“过往”。

鲁夫人端着刚温好的黄酒进来时,就见他歪在椅上,月白常服的领口还敞着,平日里挺得笔直的脊背竟弯了些,连鬓角的发丝都乱了。她把酒杯轻轻放在他面前,刚要伸手替他拢衣领,就被他攥住了手腕。

“夫人,你说我容易吗?”

赵匡胤的声音很哑,像被砂纸磨过,连带着呼吸都沉了几分。鲁夫人愣了愣——她认识他二十多年,从他还是个投奔郭威的落魄校尉,到后来执掌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再到如今端坐龙椅的大宋天子,他从未说过“容易”二字。当年在滁州城下中了流矢,箭簇穿透肩胛,他咬着牙亲手拔出来,眉头都没皱一下;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时,他虽有犹豫,却也很快定了心神,有条不紊接管后周江山。可现在,他竟像个受了委屈的孩童,攥着她的手,眼底翻着红。

“国家层面的事,咱先不说。”赵匡胤松开她的手腕,端起酒杯却没喝,任由酒液在杯里晃荡,“就说这‘家’——你还记得吗?当年先祖柴荣登基,我刚从滑州调回汴梁,手里就三百亲兵。后来跟着先帝南征北汉,在高平之战里,右翼军都溃了,是我带着两千骑兵冲上去,把北汉的中军冲得稀碎。那时候我胸口挨了一刀,血都把铠甲浸透了,我还想着‘不能退’,退了先帝就完了,柴家的江山就完了。”

他顿了顿,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酒液溅出几滴,落在刻满纹路的桌面上。“后来先帝病重,把禁军交给我,说‘赵点检忠勇,可托后事’。我当时对着先帝的病榻发誓,一定护着宗训,护着柴家的天下。可你看看现在——”他手指指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夜色,看到柴宗训那间屋子的烛火,“那孩子心里,从来没认过我这个‘陛下’,眼里只有他那个后周的娘,只有他那个‘亡国之君’的身份!”

鲁夫人坐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她知道他的委屈——当年符太后捧着传国玉玺来见他时,哭着说“宗训年幼,难当大任,愿将江山禅让于点检”,可转身就派密使去孟州调兵;那些后周旧臣,表面上臣服大宋,暗地里却还和符太后有往来,连石守信的家眷被软禁在汴梁,他都是三个月后才知道——还是因为晋州急报,说北汉联合辽军来犯,他领兵出征,击退三万敌军后,才收到符太后“即刻撤军”的密令,那时候他才明白,自己这个“天子”,在有些人眼里,不过是个“篡权的逆臣”。

“我不想当天子。”赵匡胤忽然说,声音低得像耳语,“陈桥驿那天早上,兄弟们把黄袍披在我身上,我是真的慌了。我想着‘我只是个将军’,能领兵打仗,能护着一方百姓,就够了。是石守信他们跪在我面前,说‘点检若不登基,我等便是谋逆之臣,满门抄斩’;是范质那些老臣捧着玉玺来劝,说‘天下无主,非点检不能安’。我没办法啊——”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眼底的红更甚了。“我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善待柴氏子孙,不准任何人伤害宗训。我把他接到赵府,让玉娥玉燕陪着他,好吃好喝供着,想着等他长大了,明白这天下换了主人,也就安分了。可你看看玉娥和玉燕——今天我要教训宗训,她们倒好,一个抱着我的腿哭,一个挡在宗训前面,说‘要杀就杀我’!”

说到这里,赵匡胤的声音忽然哽咽了。“她们是我的女儿啊!是我从襁褓里抱大的,玉娥小时候发烧,我守了她三天三夜,连盔甲都没脱;玉燕喜欢银铃,我跑遍汴梁的银楼,给她打了一串最响的。可现在呢?她们胳膊肘往外拐,帮着柴家的人,跟我这个爹作对!”

鲁夫人把他的头轻轻靠在自己肩上,像哄孩子似的拍着他的后背。她能感觉到他肩膀的颤抖,能听到他压抑的呜咽——这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将军,这个在朝堂上威严赫赫的天子,此刻却像个无助的孩子,把所有的委屈都卸在了她的怀里。

“大不了,我这个天子不当了。”赵匡胤的声音闷闷的,带着股破罐子破摔的狠劲,“下野就下野,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是当年那个赵匡胤,能拉弓射箭,能领兵打仗。到时候,我带着你,带着玉娥玉燕,远离汴梁,远离柴宗训,远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咱们去边境,去雁门关,我还当我的将军,你还当你的夫人,孩子们在身边,安安稳稳过日子,不好吗?”

鲁夫人没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他说的是气话——他心里装着天下百姓,装着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怎么可能真的放下江山?当年杯酒释兵权时,他握着石守信的手说“咱们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后来为了让功臣们安心,他给了他们最丰厚的赏赐,让他们回家养老;他下令减免赋税,让百姓能吃饱饭,连汴梁街头的乞丐,都能领到官府的粥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真的“下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拿起桌上的黄酒,递到他嘴边:“夫君,先喝口酒暖暖身子。”

赵匡胤张嘴喝了一口,酒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心底的寒意。他看着鲁夫人,眼里满是疲惫:“夫人,你说我是不是错了?我不该答应登基,不该管柴家的事,不该把宗训留在身边。要是我还是殿前都点检,现在是不是就不用这么累了?”

“夫君没错。”鲁夫人握着他的手,声音很坚定,“当年你登基,是为了不让天下大乱,不让百姓遭殃;你善待宗训,是为了信守对先帝的承诺,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你仁厚。这些,都没错。”

她顿了顿,又说:“玉娥和玉燕年纪小,她们不懂什么‘后周’‘大宋’,只知道宗训是她们的朋友,是她们喜欢的人。等她们长大了,就会明白你的苦心。至于宗训——他现在心里有气,有恨,是因为他还小,还不懂‘江山’的重量。等他再大些,看到你把天下治理得好好的,看到百姓都安居乐业,他就不会再想着‘复国’了。”

赵匡胤沉默了片刻,又喝了一口酒。他知道鲁夫人说得对,可心里的委屈还是散不去。他想起白天柴宗训那倔强的眼神,想起女儿们哭着护着柴宗训的模样,想起符太后在孟州调兵的消息,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可符太后那边……”他皱着眉,“她手里有兵,有后周旧臣的支持,要是真的打过来,汴梁就危险了。到时候,不仅江山保不住,咱们一家人,还有那些跟着我的兄弟,都要遭殃。”

鲁夫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夫君别担心。耶律延寿女既然能给宗训送锦囊,说明她心里是向着咱们的——她是辽国公主,要是她能帮咱们说服辽国,不让辽国帮符太后,那孟州的兵就不足为惧。再说,咱们还有石守信、高怀德那些兄弟,他们手里有兵,只要夫君一声令下,他们肯定会来帮咱们。”

赵匡胤点了点头,心里的烦躁稍稍散了些。他看着鲁夫人,忽然笑了——这辈子,他最幸运的就是娶了她。当年他还是个穷校尉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了他;后来他征战四方,她在家照顾孩子,打理家事,从不让他分心;现在他当了天子,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在他最累、最委屈的时候,陪着他,安慰他。

“夫人,有你在,真好。”他握着她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

鲁夫人笑了笑,替他拢了拢衣领:“咱们是夫妻,我不陪着你,谁陪着你?夫君,别想那么多了,明天还要上朝呢。先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咱们明天再想。”

赵匡胤点了点头,靠在她肩上,慢慢闭上了眼睛。烛火渐渐暗了下来,映着他疲惫的脸庞,也映着鲁夫人温柔的眼神。窗外的风还在吹,石榴树的叶子“沙沙”响,可偏屋里的气氛,却渐渐暖了起来。

而此刻,柴宗训的房里还亮着烛火。他坐在桌前,手里拿着鲁夫人给的药膏,又摸了摸袖管里的锦囊——锦囊里的地图,标注着孟州到汴梁的路线,还有耶律延寿女写的小字:“符太后不日攻孟州,可伺机逃往孟州,与太后汇合。”

他把药膏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锦囊,看着里面的地图,眼里满是坚定。他想起白天赵匡胤举着他的模样,想起赵玉燕抱着赵匡胤的腿哭,想起鲁夫人护着他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娘,我一定会等着你的。”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倔强,“等你来了,咱们一起夺回后周的江山,让赵匡胤知道,柴家的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他把地图放回锦囊,贴身藏好,又拿起桌上的药膏,往自己后腰的擦伤处涂了些。药膏的清凉感传来,缓解了些许疼痛,也让他心里的恨意更甚了。

夜色越来越深,汴梁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赵府的烛火,还在亮着——一边映着天子的委屈与疲惫,一边映着遗孤的倔强与恨意。而孟州的方向,符太后正站在城楼上,看着手里的密信,眼里满是坚定。她对着身边的副将说:“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力攻打孟州!”

副将躬身领命,转身离去。符太后看着远处的夜色,心里暗暗说:“宗训,娘很快就会来救你了。等着娘,娘一定会带你回家,一定会夺回咱们柴家的江山!”

汴梁的风,吹向孟州;孟州的兵,剑指汴梁。一场关乎江山、关乎家族、关乎爱恨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身处这场战争中心的人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命运,早已被牢牢绑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