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 第1661章 灵能稻种与荒芜星的共生

荒芜星的绝境信号

银河系边缘的“枯寂带”存在着一颗被联盟标记为“G-73”的荒芜行星。这颗星球曾因富含灵能矿石被寄予殖民希望,却在百年前的一场磁暴中失去大气层,地表沦为寸草不生的赤红色荒漠,仅在两极残留着微量液态水。然而这一日,炎夏设在枯寂带的远程监测站突然捕捉到G-73发出的异常信号——一段由灵能波动构成的求救代码,其频率竟与炎夏古法中的“稼穑符”有着微妙的同源性。

负责信号解析的是农业科学院的年轻研究员楚禾,她的祖父曾参与过地球时代“灵能水稻”的培育。当信号被转化为可视化波形图时,楚禾的指尖在屏幕上微微颤抖:“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波动,你看这组脉冲——和我们实验室里灵能稻种在缺水时发出的求救信号,相似度高达92%。”她调出G-73的行星档案,眉头紧锁,“可这颗星球根本不具备植物生存的条件,除非……”

消息传到林烨案头时,他正与苏瑶调试能模拟地球重力场的“地脉矩阵”。这段灵能信号被输入矩阵模拟器后,原本稳定的能量场突然泛起涟漪,矩阵核心的全息投影中,竟浮现出G-73地表的三维图像,其中一处峡谷的阴影里,隐约可见淡绿色的微光在规律闪烁。

“是人为投放的种子。”苏瑶迅速锁定微光坐标,“信号源深度约30米,周围的土壤样本显示有被改造过的痕迹,其中含有炎夏特有的‘息壤’成分——那是陈老当年主导的‘星际农耕计划’研发的改良土壤,能在极端环境下锁住水分。”林烨忽然想起陈老临终前的嘱托:“枯寂带藏着炎夏的后手,当灵能与生机共振时,荒芜也能开出花来。”

三日后,搭载着楚禾与农业团队的“丰饶号”补给舰抵达G-73。登陆舱刚打开,赤红色的沙尘就如潮水般涌来,便携式检测仪显示地表温度高达78℃,紫外线强度是地球的17倍。楚禾穿着特制的灵能防护服,跟着信号指引走向那处峡谷,当她用探测仪穿透30米厚的沙层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数据:“检测到**植物信号,灵能波动稳定,品种:炎夏灵能稻V3型。”

灵能稻种的逆天生存

沙层下的景象让整个团队震惊——一片约半亩地的空间里,数十株灵能稻正顽强地生长着。稻秆呈淡青色,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根系盘根错节地扎进息壤中,每一条根须都缠绕着细小的“聚水符”纹路,将沙层深处的微量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穗部。更神奇的是,稻穗上凝结的不是普通谷粒,而是半透明的晶体状颗粒,里面流转着微弱的灵能光芒。

楚禾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株样本,发现稻秆内部的纤维结构竟与炎夏古法中的“锁灵阵”高度吻合:“它们在自我进化!”她指着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这些稻细胞能将紫外线转化为灵能储存起来,聚水符纹路是根系自主生成的,就像……像在修炼我们炎夏的吐纳术。”

随行的地质学家发现,这片息壤下隐藏着一条断裂的地脉。虽然能量微弱,但足以支撑灵能稻的基础生长。而那求救信号,正是稻穗在灵能充盈到临界值时,自动向宇宙发出的“共鸣波”——这是陈老在稻种基因中植入的特殊机制,当作物在陌生星球实现稳定繁殖时,便会发出信号呼唤人类。

然而危机也随之浮现。夜间,团队的监测仪突然发出警报,沙层外传来异动。楚禾通过夜视仪看到,数十只形似蜥蜴的本土生物正试图挖穿沙层,它们的鳞片能吸收灵能,显然是被稻种的能量吸引而来。更麻烦的是,检测仪显示,地脉的能量输出正在衰减,若不加以干预,一周后这片息壤将彻底失去活力。

“不能用常规武器驱赶。”林烨的通讯影像出现在指挥屏上,“这些生物是G-73的原生消费者,破坏它们可能引发连锁生态崩溃。楚禾,想想《农桑要术》里的‘共生之道’。”楚禾猛然醒悟,祖父留下的手札中记载着炎夏古代“稻田养鱼”的智慧——利用不同生物的习性形成生态闭环。

古法与科技的共生闭环

团队连夜制定出方案:在息壤周围布设三层“引灵阵”,第一层引导地脉能量向深处延伸,扩大灵能覆盖范围;第二层将灵能稻释放的多余能量转化为温和的“滋养波”,吸引本土生物前来;第三层则用改良后的“固沙符”加固沙层,形成一个直径百米的生态圈。同时,楚禾从稻种中提取出灵能晶体,与G-73的本土藻类混合,培育出一种能在高温下繁殖的“灵能藻”,作为蜥蜴生物的替代食物。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沙尘时,奇迹发生了。引灵阵激活的地脉能量在沙层下形成淡金色的网络,灵能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稻穗上的晶体颗粒愈发饱满。那些本土蜥蜴被滋养波吸引,却不再攻击稻根,转而啃食周围人工培育的灵能藻。更意外的是,它们的排泄物落入息壤后,竟与聚水符产生反应,生成了一种能缓慢修复地脉的微量元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炎夏纪元:星际新星请大家收藏:()炎夏纪元:星际新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就是陈老的深意。”苏瑶通过远程数据分析后激动地说,“他留下的不仅是稻种,更是一套完整的‘星际农耕模板’——用古法阵法构建能量循环,用生物链实现资源转化。G-73的地脉衰减,很可能就是因为原生生物缺乏足够的能量来源,导致地脉能量无法正常循环。”

一周后,当丰饶号准备返航时,那片半亩地的灵能稻已扩展到三亩。楚禾在生态圈中心埋下了新的“种子库”,里面包含着经过基因优化的12种炎夏作物,每一种都植入了与灵能稻相似的“共鸣机制”。临行前,她最后一次检测灵能波动,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是来时的五倍,且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返程的星舰上,楚禾望着舷窗外逐渐缩小的G-73,手中捏着一枚灵能稻结出的晶体。晶体在掌心微微发烫,仿佛握着一颗跳动的绿色心脏。林烨的声音再次响起:“记住,宇宙殖民从来不是征服,是共生。炎夏的脚步走到哪里,就要让生机在哪里扎根——这才是比任何武器都强大的文明力量。”

远处的G-73上,引灵阵的淡金色光芒在赤红色荒漠中格外醒目,像一枚镶嵌在枯寂带上的绿宝石。那片由灵能稻、本土生物和人类智慧共同构成的小小生态圈,正用最温柔的方式,宣告着炎夏文明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不是索取,而是共生;不是征服,而是滋养。而这,或许正是陈老留给后辈最珍贵的星际启示。

喜欢炎夏纪元:星际新星请大家收藏:()炎夏纪元:星际新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