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顾玉玉看了父亲的来信之后,便拿着信去找夫人杨谨商量,问她有什么意见。
杨谨也把公公的来信也详细地看了一遍。
公公在信中所说的让杨谨心里乐开了花。
但她不是喜形于色的人。
她把书信递回给顾玉玉,说道:“相公,这是个大事。
杨谨是一个女流之辈,这事应由相公来做出决定。”
顾玉玉伸手把杨谨搂入怀中,说道:“如此说来,这事便由为夫自己来决定啦!
今后夫人可不得反悔哦。”
杨谨眉梢微笑地说道:“为妻绝不反悔!”
顾玉玉便回书房给父亲写了回信,说自己和妻子完全同意父亲的决定。
顾玉玉也是一个言行一致的男人。
后来他和杨谨真的生了三个儿。
他给大儿子起名为吕继,继承吕家的香火。
他给二儿子起名为杨健,继承杨家的香火。
他给三儿子起名为顾前,继承顾家二房的香火。
──此都是后话。
晒盐场。
木明绚在晒盐场生活的时候,吕倩倩每天都写一首词。
木明绚去世之后,吕倩倩依然每天都写一首词。
虽然都是习作,况且都是刻画东河两岸的实景、民俗以及扒盐工们在生活中喜怒哀乐的真实写照。
顾玉生看了,虽然不算很好,但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意。
于是从中选出一百多首来进行整理分类,又悄悄地拿到阳城的坊肆印刷出来,名为《金石集》,作者吕倩倩。
这天是吕倩倩的四十二岁生日。
顾玉生亲自下厨作了一桌好菜给吕倩倩庆寿。
席间,他拿出《金石集》献给了吕倩倩。
吕倩倩捧着《金石集》看了一遍又一遍,除了感激便是感激。
他流着眼泪对顾玉生说道:“夫君,你对倩倩如此深情,倩倩这辈子能还得清吗?”
顾玉生双手紧握着吕倩倩的双手,说道:“请夫人别急!
这辈子还不清下辈子接着还。”
春天,顾玉生和吕倩倩扩建了东坡的粮食仓库。
这几年,雄才大略的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南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国库金银充足,而且各地的粮库都是满满的。
顾玉生在东河两岸有千亩稻田,每年可收稻谷五千石。
这是一项无小的收入,足够让东河两岸的人们眼红了。
尤其是盐道两边一些村庄的首领和财主,看着这千亩金灿灿的稻谷,也把自己的算盘打得叮当响。
他们纷纷效仿顾玉生,投资购地并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