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629章 少年意气约将来,书房议事定行止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剑影与杨再兴温情相依,盼为杨家添嗣。次日清晨,吕雯得知关、张等将到访未迎,心有不安急着赔罪,却与甄宓笑谈间被杨再兴与剑影撞见。之后,杨再兴向三女讲述金光洞内奇遇与身世,并提及将来入金光洞修行之事,得众人应允。朝食时,众人聚首,定下数日后与杨再兴率军赴临淄的行程。

前厅内暖意融融,笑语喧然。甄宓话音方落,诸葛瞻脸上已泛起几分赧色,抬手挠了挠头,略显局促地应道:“小侄昨日刚到,一路劳顿,尚未来得及安顿妥当。待用过朝食,便去拜望继祖兄长。”

杨再兴听了这话,恍然似想起什么,忙转头看向甄宓,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问道:“哦,对了,怎的不见继祖?莫不是还未起身?”

甄宓忙笑着摆手解释:“夫君这可就冤枉继祖了!这孩子心性沉稳得很,每日卯时天刚蒙蒙亮,便准时起身到院中练枪。一套枪法舞下来,汗水能浸透两层衣衫,却从不曾见他喊累。”

“待练完枪,继祖便会去书房晨读半个时辰,经史子集轮换着看,遇着难解之处,便自己在纸上勾勾画画、批注注解,常常一看就忘了时辰。这会儿估摸还在书房里钻研那些拗口的典籍呢!我这就打发人去唤他前来。”

说着,她转向身边的侍女低声吩咐了几句,侍女忙敛衽躬身,轻步退了下去。

杨再兴闻言,面色微微一沉,语气也添了几分严肃:“勤勉虽是好事,可凡事总得有个轻重缓急。这孩子性子是实诚,却也得懂些变通才好——明知诸位长辈在此,原该先来见礼问安,怎能只顾着自己埋头用功?”

不等杨再兴把话说完,张飞已粗着嗓子嚷起来:“振武!这便是你的不是了!”他大手一挥,脸上带着几分不赞同,“继祖这孩子,打小俺老张就打心眼里喜欢!勤勉好学本就是顶好的事,怎么到了你嘴里倒挑出不是来了?”

他顿了顿,眼珠子一瞪,带着点玩笑似的嗔怪:“依俺看呐,你就是没把我等当成自家人,否则哪会这么计较这些虚礼,反倒显得生分了!”

“翼德所言不差。”关羽放下手中的碗筷,碗底与案几相碰发出一声轻响,语气里带着几分长辈的持重,“振武,并非二叔要数落你——你待继祖,确实是严苛了些。往日里你难得着家,如今好不容易见着孩子,正该多与他亲近才是。”

杨再兴听了这话,脸上的严肃之色渐渐褪去,对着关羽微微欠身,语气也缓和下来:“二叔教训的是,是我一时太过较真了。”

诸葛亮在旁捻着胡须,眼角眉梢带着温和笑意,缓缓开口打圆场:“继祖今日来得迟些,想来是真遇上了什么棘手的难题。方才我从书房外经过,见窗纸上他的影子不时晃动,想来是正为哪个典故纠结得紧呢。”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赞许:“小小年纪便有这等钻硏的韧劲儿,将来必是栋梁之材。振武虽面上严厉,说到底也是望子成龙心切,诸位也不必往心里去。”

正说着,便见方才那侍女引着杨继祖走了进来。少年身着一身青色短打,腰间系着根素色腰带,衬得身形愈发挺拔。

许是刚从书房出来,袖口尚沾着几点墨渍,脸颊因快步赶路透着层健康的酡红,却丝毫不显慌乱。

他刚踏入前厅,便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继祖见过二叔祖、三叔祖、诸葛伯父、伯母,见过父亲、母亲,见过影姨娘、雯姨娘。”

杨再兴看着他稳稳当当的模样,心中的那点不快早已烟消云散,微微点头道:“起来吧。继祖,今日晨读可是遇上了什么难题?你诸葛伯父学贯古今,上知三皇五帝,下晓诸子百家,有何不懂的尽可请教与他。”

杨继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上前一步对着诸葛亮躬身道:“诸葛伯父,侄儿近日读《商君书》,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句颇为不解。若说变法能强国,为何孔圣人又说‘克己复礼’?这两者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

诸葛亮闻言,眼中赞许之色更浓,抚着长髯朗声笑道:“好一个‘如何取舍’!继祖能想到这一层,可见并不是死读书。”

他略一沉吟,缓声道:“这两句话,看似相悖,实则各有其理。商君之言,是乱世求变之法,如医者对症下药,不拘泥于古方;孔圣之言,是治世守常之道,如匠人筑屋,需先立规矩。治国如掌船,既要有变向的舵,也要有定锚的石——你可明白了?”

杨继祖凝神想了片刻,眉头渐渐舒展,又问道:“那侄儿再请教伯父,若遇着百姓流离失所,是该先开仓放粮,还是先丈量土地定赋税?”

“你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诸葛亮不答反问。

“侄儿以为,该先开仓放粮。”杨继祖朗声道,“百姓若没了活路,便是再好的法度也无人遵从。唯有先让他们活下去,才有气力谈后续的治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抚掌笑道:“说得好!民为水,君为舟,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继祖有这份体恤百姓之心,日后治理封地,定能得民心。”

说罢,他意味深长地望向杨再兴:“振武啊,继祖这孩子确实早慧,不仅读得进书,更能将书里的道理往实处想。日后,你大可不必担心后继无人喽!”

诸葛亮话音刚落,张飞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拍大腿,粗声喊道:“好小子!数年不见,竟长这般高了!比俺上次见着时,竟足足高了两个头!来,快让三叔祖好好瞧瞧,是不是又壮实了些!”

待杨继祖走到近前,张飞伸出蒲扇般的大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力道却拿捏得恰到好处:“继祖,枪法练得如何了?前次教你的那招‘横扫千军’,可有长进?你可莫要丢了你爹的脸面,更不能辱没了杨家枪法的威名!”

杨继祖挺直脊背,朗声道:“侄孙每日勤练不辍,枪法不敢说精进,却也未曾懈怠。只是缺了些实战印证的机会,招式总觉得有些生硬。不知三叔祖得闲可否指教一二,让侄孙开开眼界?”

“这有何难!”张飞哈哈大笑,声音震得屋顶的瓦片都似在颤动,“待用过朝食,俺便在演武场陪你比划比划!好叫你瞧瞧,你三叔祖这杆丈八蛇矛,可不是吃素的!”

甄宓忙笑着说道:“三叔,继祖还要读书呢,可别只教他整日舞枪弄棒的,将心思都用偏了。”

张飞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是是是,读书要紧,练枪也不能落下!将来做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上马能领兵打仗,下马能提笔安邦,那才叫厉害!”

众人说笑间,朝食渐渐收尾。侍女们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案几,空气中还残留着米粥的清香。杨再兴见日头已过辰时,便对关羽道:“二叔,三叔,孔明兄,临淄前线的军务,还有些细节需得细细商议,不知三位可有空闲?”

关羽点头道:“正好,吾与孔明也有些想法,正欲与你细说。昨日在宫中,人多耳杂,许多话不便深谈。”

关羽话音刚落,杨再兴便对甄宓道:“你等且带着孩子们去院中转转,月英嫂子难得来一次,你可得陪着她好好聊聊家常。我与二叔、三叔、孔明兄便先去书房议事了。”

甄宓笑着应下:“放心去吧!此处有我呢。”说着,便转身引着吕雯、剑影、黄月英与孩子往后院走去。

杨继祖本想跟着去书房旁听,却被杨再兴一个眼神制止了:“继祖,你与思远许久未见,该多亲近亲近才是。”

杨继祖微微一怔,但很快便领会了父亲的意思,脸上那点怅然一闪而逝,随即躬身应道:“是,父亲。”

书房内,四人身分宾主坐下,李彦奉上刚沏好的茶水,便退到房外,轻轻带上了房门。

杨再兴率先开口,语气间带了几分疑惑:“孔明兄,适才在前厅您那番话究竟是何意啊?继祖不过是问了些书本上的事,怎就扯到后继有人上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落在袅袅升起的茶烟上,缓缓道:“振武,你可知继祖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

杨再兴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回道:“这倒是未曾细问,我原想着叫他涉猎广泛些,不必过早拘泥于一类。许是……经史子集都有看吧!孔明兄为何会有此问啊?”

“昨夜分别后,我闲来无事曾去书房看过,”诸葛亮放下羽扇,端起茶盏浅啜一口,“继祖这孩子案头常放的,多是《管子》、《商君书》这类务实的典籍,而且上面早已批注得密密麻麻。”

“而那些兵书典籍,反倒是极少翻阅。方才在前厅,我观这孩子问得多是内政治理、赋税刑律方面的问题,句句皆往实务上靠,倒像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摆足了要接你爵位、打理封地的架势啊!”

张飞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这有啥不好?杨家的小子,就该有这等气魄!总不能只学振武舞枪弄棒吧,将来若是管不好封地,被百姓戳了脊梁骨,那才丢人呢!俺瞧着继祖这孩子有心气,做人也坦荡,是好事啊!”

关羽却面色沉凝,缓缓道:“继祖有此心是好事,只是振武你需得好好引导。少年人锐气太盛,容易急功近利。你要教他,治理封地不仅要懂法度,更要懂民心;不仅要知进取,更要知退让。一步一个脚印,方能走得长远。”

杨再兴若有所思地点头,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二叔说的是。我原想着让他自由生长,不必过早背负这些,看来是我疏忽了。日后是该多教他些实务,带他去封地走走,让他看看百姓的日子究竟是啥样的。”

四人随即转了话头,细细商议起临淄军务。杨再兴铺开一张地图,手指点在临淄的位置:“近日,曹芳在青州又屯了三万兵马,虽说多是新兵,战力不足为惧,但阎柔在幽州的五万铁骑却是心腹大患。那阎柔常年与鲜卑人打交道,骑兵战法刁钻得很,若是他趁机南下,子龙兄长怕是难以应对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关羽沉声道:“振武此去临淄,可将前线飞影骑所部尽数抽走。飞影骑皆是轻骑,机动性强,若阎柔真敢异动,你便可星夜北上驰援子龙。临淄这边,我与翼德看着,再调两万步兵增援,定保无虞。”

张飞拍着胸脯道:“二哥说得是!俺老张这杆丈八蛇矛,也许久未曾饮血了,正好让那帮魏军尝尝厉害!”

杨再兴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粮草需提前备好,我已让李伯清点军中存粮,不够的便从建业军仓调拨,务必保证行军路上粮草不缺。”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纸清单,递了过来:“我已让人草拟了一份粮草与军械清单,战马三千匹,弩箭五万支,还有疗伤的金疮药百箱,你看看是否妥当。”

杨再兴接过清单,逐条细看,眉头渐渐舒展:“孔明兄考虑周全,就依此准备吧。”四人又商议了些行军路线与联络暗号,这才将诸事敲定妥当。

此时后院里,甄宓正与黄月英、吕雯、剑影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说着家常。葡萄藤爬满了架子,绿叶间挂着一串串青紫色的葡萄,沉甸甸的,偶尔有熟透的果子掉在地上,引来几只麻雀啄食。

“月英嫂子,你家瞻儿真是越长越俊了,瞧着跟他父亲年轻时,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仅模样像,连这沉稳性子都像。”甄宓笑着剥了颗葡萄,递到黄月英面前。

黄月英笑着摆手:“哪及得上继祖懂事?瞻儿这孩子,看着沉稳,实则执拗得很,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前几日还为了一幅舆图,跟他父亲争了半宿,非说孔明标错了一处山谷的位置,定要亲自去勘察才肯罢休。”

吕雯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笑道:“男孩子有这股执拗劲儿才好,做学问、练本事,不都得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吗?我瞧着思远那孩子,将来定能像他父亲那般,成为栋梁之材。”

剑影也笑着附和:“可不是嘛!适才听继祖与思远说话,两人皆有自己的想法,不像寻常孩子那般只知玩耍,这般年纪便有如此见识,真是难得啊。”

几人说说笑笑,从孩子们的启蒙谈到江东的蚕丝收成,又说到北方的战事,话语间满是平和。

此时,不远处的草地上,杨继祖与诸葛瞻正在比试拳脚。片刻后,两人收了拳脚,相视一笑,各自在石凳上坐下,拿起帕子擦汗。

杨继祖望着面前的诸葛瞻,见他虽有些气喘,眼神却依旧明亮,便看似随意地问道:“瞻弟,你我有数年未见了吧!记得上次见面,还是在成都皇宫吧。不知近来你都在看些什么书?将来又有何志向啊?”

诸葛瞻闻言,脸上露出羞赧笑容:“我近来除了看父亲批注的《孙子兵法》,还在看《水经注》,总觉得舆地之学很是有趣。”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本册子递了过去:“你看,这是我这些日子画的几幅山川地形图,照着振武伯父讲述画的,只是总觉得少了些神韵。”

杨继祖接过图册,细细翻看,只见上面山川河流标注得清清楚楚,连何处有险关、何处有渡口都标得明明白白,笔触虽略显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他指尖划过纸上的江河峡谷,点头道:“笔法已很精细了,比例也把握得不错,只是少了些实地勘察的灵气。若是能亲自到那些地方走一走,画出来的图定会大不一样。”

诸葛瞻眼睛一亮:“兄长说得是!我也这般觉得,只是父亲总说我年纪尚小,不让我随意远行。”

“日后总有机会的。”杨继祖将图册还给他,话锋一转,“方才你还未说将来志向呢。”

诸葛瞻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神色一正道:“至于志向,自然是学父亲那般,辅佐君王,安定天下。父亲常说,生逢乱世,当以天下为己任,不能只想着独善其身。”

杨继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道:“那你可要努力喽!朝中人才济济,且不说你面前挡着蒋琬、费祎这几座大山——便是庞宏兄,其父庞司空当年在荆襄何等风采,他耳濡目染,才干也不容小觑啊,怕是将来会是你仕途上的劲敌啊!”

诸葛瞻脸上掠过一丝黯然,随即又哼了一声,不服气道:“他们厉害,我便更要努力!便是做不到父亲那般,做个尚书或是侍中,为陛下处理些文书,总还是可以的吧!”

杨继祖听了,笑着摇了摇头:“尚书、侍中这些官职,虽也算位高权重,却终究是在他人麾下做事,处处受限,怎配得上瞻弟大才!”

“依我看,你倒不如另辟蹊径……”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了些,“将来我若袭了父亲的豫王爵位,你来与我做个国相如何?”

“豫地虽不算大,却地处中原要冲,百姓富足。你我兄弟联手,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再办些学堂,让百姓子弟都能读书识字。不出十年,定能将豫地治理得蒸蒸日上,百姓安乐,五谷丰登。”

“到那时,陛下见了你的才干,自会将你调回中枢,委以重任。这岂不是比在朝中慢慢熬资历要好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瞻听后,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这……父亲向来希望我留在朝中,辅佐陛下,若是我去了豫地,他未必肯允啊。”

杨继祖见状,幽幽一叹,语气里带着几分惋惜:“也是,伯父的话,你自然是要听的。你放心,你若不愿,我自不会强求。只是……可惜了。”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院墙,似有深意:“我杨继祖向来眼界颇高,咱这一辈人里,论才干、论心性,除却瞻弟外,我实在想不出有何人能担此国相之任。你这般才学,若只在朝中做个循规蹈矩的官员,未免太屈才了。”

诸葛瞻终究是少年心性,被杨继祖这一激一捧,胸中顿时涌起一股热血,只觉得眼前的路豁然开朗。

只见他猛地一拍石桌,站起身道:“兄长既如此看重小弟,小弟岂能畏缩!父亲那边,我自会去说。便是他一时不允,我也会用实绩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说罢,他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他日若真能辅佐兄长治理豫地,瞻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好!”杨继祖也站起身,眼中闪过一抹亮色,“你我击掌为誓!他日待我接任了父亲的豫王之位,瞻弟可切莫忘了今日之约啊!”

“这是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诸葛瞻伸出手掌,掌心因激动微微发红。

杨继祖也伸出手,两掌相击,发出清脆响声。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透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们身上落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桩约定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就在此时,张飞已与众人从书房方向大步流星走来,扯着嗓门喊道:“继祖!思远!你俩小子躲在这儿偷懒呢?方才不是说要比划枪法吗?俺的蛇矛都快等不及了!”

杨继祖与诸葛瞻忙转身行礼,杨继祖朗声道:“三叔祖稍候,继祖这便去取枪!”

诸葛瞻也跟着道:“瞻愿同往,正好看看继祖兄长的枪法!”

两人说着便往兵器架跑去,张飞看着他们的背影,哈哈大笑:“这才对嘛!年轻人力气足,就该多练练!”

黄月英无奈地摇摇头:“翼德还是这般急性子。”

甄宓笑着起身:“月英嫂子,咱们也去看看热闹吧。继祖平日练枪虽勤,却难得有三叔这般厉害的对手指点,今日正好让他长长见识。”

几人相携着往演武场走去,远远便听见兵器碰撞的脆响与张飞的吆喝声,伴着少年清亮的应答,在庭院中回荡开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少年相谈意气投,约期将来共宏图。书房议定出征事,且看扬鞭踏征途。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