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601章 孔明启程赴犍为,飞仙关内闻异事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杨再兴一行在前往犍为郡的途中,张飞与杨再兴谈及过往,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与此同时,身在成都的诸葛亮收到杨再兴的信函后,决定前往犍为郡相助,黄月英与诸葛瞻为其送别,一行人各自踏上行程,朝着犍为郡方向赶去。

成都司徒府的晨雾还未散尽,黄月英已将收拾好的行囊递到诸葛亮手中。

行囊不算厚重,却叠得方方正正,最底层还压着两包诸葛瞻爱吃的蜜饯——听闻父亲要远行,少年特地从书房跑出来,塞了这两包东西,只为父亲路上嘴馋时能垫垫。

“路上多加小心,”黄月英指尖拂过行囊边角,将系带系得更紧些,“黄老将军那边我会常去探望,家书我会定时让仆役随信差寄出,你……莫要惦记。”

诸葛亮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过她指腹的绣线痕:“夫人~难为你了。瞻儿正读《孙子》,若有不解处,可让他先记着,待我回来再与他细讲。”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少年的朗朗书声:“兵者,诡道也”。诸葛瞻捧着书卷站在廊下,见父亲望了过来,红着脸将书往身后藏了藏:“父亲,孩儿……孩儿祝父亲一路顺遂。”

诸葛亮朗声一笑,大步上前揉了揉他的头,目光中满是期许:“吾儿,读书最要不得死记硬背,得学会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才行。待我回来,可要考较你兵法注解的,切莫偷懒敷衍哦!”

他稍顿了顿,又温言道:“为父不在时,你可多去关索哥哥与……黄老将军那里走动走动。这二位皆是历经沙场的猛将,尤其是黄老将军,论起战场经验,更是无出其右,对兵书战阵的理解,自有旁人不及的独到之处。这些皆是用多少金银也换不来的真学问,可得细细请教。”

黄月英在旁看着,眼底泛起暖意,嘴上却催道:“时辰不早了,再耽搁怕赶不上渡口的船啦!”

诸葛亮点点头,最后望了眼妻儿,转身带随从踏出院门。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府内的书声与叮咛渐渐被晨雾远抛在身后。

他一路晓行夜宿不敢稍歇,途中快马换了五次,鞍马劳顿间,一旬光阴倏忽而过。遥遥望去,犍为郡的地界已在视野尽头,终是提前一步赶到了。

而另一边,杨再兴一行正走在崎岖的蜀道上,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嗒嗒”的声响。沿途山峦叠嶂,林木渐密,空气中多了几分湿润的水汽。

“这鬼天气,又湿又闷的,憋得人胸口发堵!”张飞勒住马,扯了扯衣襟,粗声抱怨,“这都走了好几日了,硬是连半滴雨都没落下,俺这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关羽闻言,勒马驻足,望向前方云雾缭绕的山口:“翼德稍安勿躁,过了前面的飞仙关,便是犍为地界了。据先行士卒来报,关内有处驿站,我等正好歇息补给。”

话落,李彦冷哼一声,目光扫过路边丛生的荆棘:“当年老夫随师尊云游时,这一带常遇山洪断路。如今官道平整,你倒嫌天热口干了。”

张飞挠了挠头,嘿嘿笑道:“老李你是不知道,俺这嗓子眼就认蜀中的米酒,喝别的总觉得寡淡。待进了犍为城,定要寻处酒肆喝个痛快!”

杨再兴在旁打趣:“三叔莫不是忘了,前番在江州喝多了,误了启程时辰,被二叔数落了半日?”

“那、那是特例!”张飞脖子一梗,随即又笑起来,“再说有你二叔盯着,俺还能真误事不成?”

一行人说说笑笑,顺着蜿蜒的官道往前赶。虽仍有暑气蒸腾,但想着前方驿站的清凉与酒水,倒也消解了不少疲惫。

待众人行至飞仙关下,只见关隘依山而立,青石垒砌的拱门透着斑驳古意,门楣上“飞仙关”三字已被风雨磨得有些模糊。

守关兵卒见一行人气度不凡,尤其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日光下泛着森然冷光,忙上前几步躬身问道:“不知可是关将军当面?”

关羽微微颔首,声如洪钟:“正是!”

兵卒闻言,脸上霎时堆起敬畏,又深揖一礼:“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关将军与诸位快请入关,驿站已备下茶水,容小人引路!”

关羽点头应下,一行人随着兵卒往关内走去。穿过拱门时,杨再兴抬头望了眼门楣上的题字,笑道:“这‘飞仙关’三字,笔力倒有几分风骨,想来当年题字之人也非寻常之辈。”

李彦闻言,冷哼了一声:“不过是故弄玄虚的噱头罢了。此关地势险要,早年原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于仙人……还真不知何时来过!”

话音刚落,杨再兴眼里顿时泛起兴味:“哦?李伯既如此说,莫非知晓这关名的来历渊源?”

张飞在旁粗声打断:“振武,管他有没有仙人,有好酒便成!老李你也别总扫人兴,咱还是先琢磨琢磨待会儿去哪儿打酒喝吧!”

兵卒在前头听着,忍不住回头笑道:“诸位将军有所不知,这飞仙关的名字,倒真与‘仙’字有些渊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相传百年前,有位云游的道长在此关修行,一夜忽有霞光自关顶亮起,次日便不见道长踪迹,只在崖边留下一双草鞋。百姓都说他是得道飞升了,这关便得名‘飞仙’。不过这位李老将军说得也在理,早年这里确是战场。

至于……饮酒,关内‘醉仙楼’的米酒最是地道,卤味也做得入味,不少过往客商都爱去那儿歇脚……”

杨再兴听得饶有兴致,忙打断道:“哦?竟还有这等事?不知那位道长可有名号流传?”

兵卒挠了挠头:“年代久远,倒没人说得清了。只知他常穿件洗得发白的道袍,见了谁都乐呵呵的,还常给山民们瞧些头疼脑热的小病。”

李彦撇了撇嘴道:“无非是些乡野传说,当不得真!”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拍着兵卒的肩膀道:“管他是仙是道,先带咱找那醉仙楼!若酒好,俺便信了这飞仙的说法!”

兵卒被他拍得一个趔趄,忙笑道:“将军放心,醉仙楼就在驿站前街,过了这巷口便是。”说话间,已引着众人到了驿站门口。

此时,驿丞早已闻讯候在门口,见众人到了,忙指挥着驿卒牵马卸鞍,又引着众人往正厅去:“诸位将军一路辛苦,快请进厅里歇息,小人已备下了凉茶与点心。”

这驿站是个两进的院落,院里栽着几棵老槐树,枝叶繁茂,投下大片荫凉,倒比外头清爽许多。

众人刚在厅内坐下,喝了半盏茶,张飞便已按捺不住,扯着嗓子道:“二哥,这驿站的茶哪有酒解乏?咱不如去那兵卒说的‘醉仙楼’喝上两杯?”

关羽本想先清点行装,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无奈摇头:“也罢,速去速回。”说罢,他转头对随行士卒吩咐道,“汝等在此照看物资,切莫懈怠。”

二十余名士卒齐声应诺,杨再兴与李彦起身笑道:“既如此,我等不如同去?”

关羽闻言微微颔首,脸上漾开几分温和笑意:“好!那便同往,也正好借此歇歇脚。翼德,只是……我等须先说好,绝不可贪杯误事,浅尝即止便好。”说罢,他整了整衣襟,率先迈步向前。

张飞早已按捺不住,闻言“啪”地一拍大腿,咧嘴大笑:“二哥说的是!这才像样嘛,人多热闹,喝起酒来才更有滋味!”

说着,他大步跟上关羽,还不忘回头朝杨再兴与李彦招手:“老李、振武,走快些!去晚了,好酒可就被旁人抢光啦!”

四人刚出驿站,行至前街,便见“醉仙楼”的幌子在风里摇得正欢。

众人刚上楼寻了处靠窗的位置坐下,小二已颠颠地跑过来,满脸堆笑:“客官要点些什么?小店的米酒可是本地一绝,刚出锅的卤肉最是下酒!”

“先来上十斤酒,两斤卤肉!”张飞一拍桌子喊道,旋即又补充道,“再添几个爽口凉菜!”

小二忙应声退下,杨再兴望着窗外往来行人,笑道:“这飞仙关虽小,倒比别处更显热闹。”

李彦捻着胡须回道:“此地乃是入犍为郡的要道,商客往来不绝,自然热闹。只是……”他目光扫过楼下几个背行囊的汉子,“你瞧那些人,行囊鼓鼓囊囊的,倒像是要远游。”

关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缓缓道:“近来总听闻峨眉山一带不太平,许是些四处寻生计的山民吧。”

话音刚落,邻桌两个酒客的闲谈飘了过来。一个瘦高个压低声音:“诶~听说了吗?前几日有个货郎从峨眉山回来,说夜里见山里头发光,怕是有宝贝要出世了。”

另一个矮胖子忙拽了他一把:“嘘——小声点!莫叫旁人听了去!”

张飞听得兴起,刚欲上前搭话,便被关羽用眼色制止了。待那两人结了账匆匆离去,他才粗声问道:“二哥,你这是做甚?怎不让俺上前问个清楚?”

一旁的杨再兴指尖轻敲着桌面,看向张飞时带了些笑意:“三叔,您没瞧见人家都特意噤声了,此时上前追问,能打探出些什么。倒是这夜间发光……莫非与金光洞有关?”

关羽点头:“多半脱不了干系。待入了犍为郡,我等先去郡守府问问详情。”

此时,小二已端着酒菜上来,张飞提起酒坛便往碗里倒,酒液“哗哗”作响:“管他那么多做甚!先喝酒再说!待见了军师,再合计不迟!”

四人碰碗,酒液入喉带着股辛辣,倒把一路的燥热驱散了不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孔明辞家赴前路,众人策马入飞仙。酒馆偶闻山中异,金光疑云初显现。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