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564章 邺城遗骨葬忠魂,密档惊变起烽烟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太极殿前,曹植率三千老卒悲壮殉国,以诗剑扞卫大魏尊严。蜀汉大军虽取得胜利,但战后诸事纷扰。杨再兴下令厚葬曹植,妥善安置李氏母子,却在此时接到许昌守将暴毙、其子王广紧闭城门的急报,一场新的危机正在中原大地悄然酝酿。

残阳收尽最后一缕血光时,杨再兴勒马立在太极殿前的焚旗余烬旁。

焦黑的《白马篇》诗稿残片黏在青砖缝里,墨字被火舌舔成灰蛾状,唯有“捐躯赴国难”五字因着泪渍的浸润,竟在暮色里泛着暗红的光,像极了老卒们渗进泥土的血。

吕雯策马近前,画戟尖挑起半幅烧卷的帝袍,道:“大将军,曹植的尸首……”

“以诸侯之礼葬了吧!”杨再兴翻身下马,解下披风盖在曹植遗体上,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的酒碗碎瓷,轻叹一声道:“将那些老卒的腰牌收捡起来,待班师回朝时,再遣人送回他们各自郡县。”

姜维裹着染血的绷带走来,闻言低声道:“末将已命人统计过,三千老卒里,最远的来自幽州辽西郡,最近的……乃是从宛城过来的。想来应是当年宛城之战的生还者。”

杨再兴闻言,猛地想起独臂老卒腰间那半块“建安十年”的腰牌,那正是宛城之战的次年。

沉默良久后,他抬手轻拍姜维肩膀:“伯约,你去安排李氏母子的车马。记住,明日日出前务必出城。”

“诺。”姜维领命而去,马蹄碾碎一片凝固的血痂。吕雯却突然策马挡在他身前,兜鍪下的脸色比月光更冷:“凭什么放他们走?曹氏余孽留着便是隐患!”

“雯儿!”杨再兴厉声喝止,“适才在殿外,某已应了曹植。你可知军中最忌什么?”

吕雯咬着下唇默不作声,方天画戟在马鞍上磕出刺耳的声响。

关凤见状,轻轻拽了拽她的袖甲:“嫂嫂,典氏满门忠烈,我等若连孤儿寡母都容不得,传出去……”

“传出去又如何?”吕雯猛地转头,“当年在徐州……”话音未落,她忽然意识到什么,猛地闭了嘴,耳根却泛起薄红。

杨再兴望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他放缓语气:“当年之事,是曹孟德背信弃义。但今日我等若杀无辜妇孺,与他又有何异?”

说罢,他对姜维挥了挥手道:“去吧!明日辰时前将她们送至延津渡口,届时再换民船走水路。”

吕雯还欲再说,却见张渊领着李氏走来。那女子发丝上还沾着半片烧剩的旌旆碎布,怀中的幼子已然沉沉睡去。

“将军言出必行,妾身代亡夫谢过。”李氏屈膝行礼,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字字清晰,“他日,小儿平安长大……”她顿了顿,指尖抚过幼儿的眉心,“妾身会叫他记住今日之事。”

杨再兴避开她的目光,转身望向残破的承天门。那里的火光已渐次熄灭,唯有蜀军的“汉”字大旗在夜风里猎猎作响。

他忽然想起出征前庞统的叮嘱:“取邺城易,安河北难。”遂转头对吕雯道:“雯儿,明日你带飞影骑巡视四门,晓谕百姓:汉军只诛首恶,不殃黎庶。”

“诺!”吕雯拨转马头,却听见身后传来关凤的低语:“伯约,你说……若是今日换作你我被围,会有人留我等全尸么?”

姜维手中的缰绳突然绷直:“凤儿,好好的提这做甚?如今,邺城战事已歇,也是时候将泰山大人请来了……”

关凤攥着缰绳的手微微发颤,侧脸避开姜维灼灼的目光,耳尖泛红:“我不过随口问问……”

她轻扯缰绳,赤电不安地刨了刨蹄子,带起的尘土裹着几缕青丝落在颊边。

姜维策马靠近,两匹战马的马鬃几乎相触。他伸手要替她拂去发丝,却在半空停住,转而握住腰间玉佩晃了晃:“待泰山大人到来,我便持这玉佩去求他,将宝贝女儿许配与我。”

关凤闻言慌得勒紧缰绳,赤电突然昂首嘶鸣,惊得她险些不稳。稳住身形后,嗔怪的话刚到嘴边却软了三分:“就你这玉佩,拿来作聘礼会否……寒酸了些?再说,谁……谁说要嫁与你了?”

说着,她忙调转马头疾驰而去,飞扬的披风下,隐约露出绣着同心结的衣角。

卯时初刻,邺城西门吱呀开启。一辆覆着青布的马车在十余名蜀军士卒的严密护卫下缓缓驶出。

潮湿的石板路上,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细碎水花,发出若有若无的声响。

吕雯身披玄色披风,静静伫立在城头,望着那支车队渐渐消失在晨雾之中。

片刻后,她伸手探入怀中,取出一枚银哨——那枚银哨表面虽已微微泛黄,却依旧泛着冷冽的光泽,正是她昔日执掌曹氏暗卫时的身份信物。

尖锐的哨音划破寂静的清晨,刹那间,暗影里悄然闪出数名黑衣斥候,单膝跪地:“大人有何吩咐?”

吕雯收回银哨,目光如炬:“尔等随我归汉,也已有段时日了。如今,有桩隐秘差事需诸位出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着,她抬手指向车队消失的方向,语气愈发森冷:“紧盯方才出城的马车,但有异动,不必请示,即刻格杀!”

待黑衣斥候领命离去,吕雯握紧掌中的银哨,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李氏啊李氏,我本已动了恻隐之心,欲留你母子二人一条活路…

可汝千不该万不该触及我之逆鳞啊!你这蛇蝎心肠的毒妇,竟全然不知感激!夫君或许听不出你那句‘记住今日之事’背后的威胁之意,亦或许根本就不在意……但我吕雯绝不容你兴风作浪!”

与此同时,太极殿后的偏殿内,杨再兴正就着烛火查看地图。张虎推门而入,怀中抱着个朱漆匣子:“姐夫,此乃在御书房找到的,看这封泥像是……”

“先搁着。”杨再兴指腹划过地图上的“东莱”二字,忽然皱眉,“延皓,你可曾听过‘铜雀台密档’?”

张虎略作沉吟道:“未曾听闻!只是曾听父亲说过,曹操当年在铜雀台藏了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莫非……”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陈天琪浑身是汗地撞开门:“大将军!刚接到急报——许昌守将王凌昨夜暴毙,其子王广紧闭城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杨再兴猛地站起,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地图上,好似一柄出鞘利剑:“这王广是要复叛不成?传我将令:命张渊率飞影骑即刻开拔,前往延津坐镇;姜维、关凤领军绕道白马津,断其粮道;天琪,你随我带背嵬军直插许昌!”

“可是邺城尚未安定……”张虎面露忧色。

“等不得了。邺城便暂时交由你与幼节镇守吧!”杨再兴抓起案上的朱漆匣子揣进怀里。

刚走到门口,他忽然回头望向曹植遗体停放的方向:“告诉负责下葬的军吏,在墓碑刻上‘魏陈思王曹子建之墓’——毕竟……”杨再兴声音渐低,“他也算是个值得敬重的对手。”

此时的许昌城楼上,王广望着南方官道上扬起的烟尘,手中的竹简握着沙沙作响。他身后站着个灰衣老者,腰间挂着柄与年龄极不相称的锋利短刀。

“公子可想好了?”老者声音沙哑,“凭魏主差人送来这密档,足以让蜀军在中原寸步难行。只是若此刻起事……”

“无碍!父亲临终前说,魏武帝曾有遗训‘若社稷有危,可取密档以令诸侯’。”王广将竹简按在胸口,目光灼灼,“如今邺城已破,曹植殉国,正是我等复兴大魏之良机!说不得,那位置……”

老者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摸出枚青铜令牌,上面“虎卫军旧部”五个刻字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某这便去联络沛国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

王广点头,忽然瞥见城头墙脚处的蒲公英在风中轻颤。他伸手摘下一朵,绒毛落在密档竹简上,宛如撒下的星星火种:“传我命令,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再派人去告诉幽州刺史阎柔……”他顿了顿,眼中燃起火焰,“大魏的星星之火,要燎原了。”

晨雾渐散时,杨再兴的背嵬军已行至邺城南郊。他勒马回望,只见曹植的坟头不知何时已堆满了百姓自发供奉的酒碗。

一名老卒模样的百姓正跪在坟前,往土堆上撒着故乡的黄土。

“夫君,该走了!”吕雯轻声提醒。

杨再兴抬手按住剑柄,转头对身后千骑高声道:“今日凡过此墓者,皆下马步行!”言罢,他率先翻身下马,牵着赤焰雪蹄从坟前走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邺城遗骨埋忠烈,铜雀密档起祸殃。老卒遗风传故里,中原烽火又重燃。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