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大道(全书完)
从省委出来,祁同伟没有立刻返回吕州,而是让司机转道去了汉东大学。
高小琴和高小凤姐妹二人已于年前双双考入了汉大。
祁同伟每次来京州都来去匆匆,这次难得有空,决定去看看她们。
高小琴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立志毕业后进入明玉集团工作,回报明玉集团这些年对她们的资助。
高小凤则选择的是历史专业。
前段时间祁同伟到高老师家拜访,师母吴慧芬教授还提到她,说她对明史有比较独特的见解,认为她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有意让她本科毕业后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姐妹俩早已褪去了当年的怯懦与惶惑,行为举止间充满了大学生的自信与朝气,并肩走来,几乎一模一样的长相,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祁同伟在学校门口的餐馆请两人简单吃了个饭。
简单询问了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勉励她们珍惜时光,学有所成。
两人依然亲切地称祁同伟为同伟哥哥,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与敬重。
短暂的会面,平淡而温馨。
半个月后,省委酝酿已久的人事调整方案正式出炉。
祁同伟告别了工作数年的吕州,带着易学习和王大路奔赴林城,开启了新的征程。
高育良和李达康则留在吕州搭班子,分别担任市委书记和市长。
任命宣布后,高育良专门给祁同伟打来电话,语气很是感慨:“同伟,谢谢你。
赵书记都跟我讲了,老师感到很惭愧。”
祁同伟平静笑道:“高老师,您适合吕州,吕州也需要您,这是最合理的安排。”
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持续关注,祁同伟对林城的情况非常了解,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林远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赵东来提拔到林城市公安局任局长。
在祁同伟的强力支持下,赵东来迅速整顿警风警纪,严厉打击重新冒头的各类犯罪活动,很快就遏制住了全市治安滑坡的势头,为祁同伟后续布局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住大局后,祁同伟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他的施政纲领。
他借鉴在林远县的成功经验,将全市的矿产资源全部重新整合,强制推行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淘汰落后产能。
同时他还对林城市现有的产业进行了重新布局,在远郊规划了工业园区,将城区周边的所有的重工业全部外迁入园区,实行集中管理、污染统一治理。
紧接着,他又让市长易学习亲自挂帅,成立了一个生态恢复领导小组,将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其中最棘手的就是采煤塌陷区的治理。
按照常规惯例,采煤塌陷区通常以回填复垦为主,侧重于恢复土地农业或生态功能。
但这样的治理方式往往投入大、周期长,且经济效益有限。
祁同伟召集相关部门经过多次深入研讨之后,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方式,将塌陷区治理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围绕塌陷区打造一个生态湿地公园。
然后再以湿地公园为基础,搞商业开发,实现环境修复与经济效益双赢,化废地为宝地,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这个工程涉及到的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都非常庞大,必须要有一个绝对可靠的人来负责。
祁同伟直接点将了王大陆,让他来具体分管负责。
富源煤矿一案,当年杀得人头滚滚,光是死立执就超过三十人。
祁同伟在这个案子中展现的铁腕手段让无数人记忆犹新,其威慑力至今犹在,甚至在比起当初的郑铁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市上下无人敢怠慢,所有政令颁布之后,都得到了高效贯彻,执行力空前。
短短两年时间,林城这座社会问题丛生的城市,竟然奇迹般地焕发了新生。
不但社会环境质量显著改善,GDP排名更是从全省末尾一路飙升,直接跃升到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京州。
在这份政绩的推动下,祁同伟顺理成章地进入省委常委序列,成为汉东省乃至大夏国最年轻的省委常委。
第133章大道(全书完)
半年后,祁同伟卸任林城市委书记,升任汉东省委副书记兼任京州市市委书记。
林城市委书记的职务由易学习接任,王大路出任市长,确保林城的各项政策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