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847章 千石林初雪?羽客叩南宫

玄桢记 第847章 千石林初雪?羽客叩南宫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1 09:05: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2集 千石林初雪?羽客叩南宫

千石林者,上古神鳌背骨所化也。昔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神鳌自北冥跃出,以背承天,阻洪水滔天之祸,终力竭而堕。其背骨经万年寒气化育,凝玄冰之精、聚苍松之魂,成此嶙峋石林,石峰如剑指苍穹,石缝藏幽泉映星月,遇雪则焕琉璃光,遇戾则生青芒,实乃南宫之天然屏障。

时玄冥神司北方寒令,四野凝素,南宫周遭三百里,琼枝玉树缀霜,玄冰垂檐若水晶帘幕,风过檐角,冰棱相击,声如上古玉磬,回荡于石林间,恍若亘古未变之境。南宫非寻常宫阙,乃伏羲画卦定址、女娲补天后所建 “镇厄宫”,宫下地脉通玄冰狱,狱内镇压蚩尤残魂 —— 三百年前,蚩尤残魂借共工戾气破封,祸乱三界,太上皇以自身为 “镇厄印”,引伏羲血脉灵力封狱,自此困守南宫,不得半步逾越。

是日初雪方霁,寒鸦啄枝,鸣声穿寒雾,落于玉甃阶前。那玉甃阶乃女娲补天遗留的五色石所砌,阶面隐现八卦纹路,雪落其上不积,霜覆其表自消,唯留数点霜声,碎入殿内。

忽有一道青影自西而来,踏雪无痕。来者乃终南玄真观传人青冥子,衣青氅,氅角缀霜花 —— 那霜非寻常雪霜,乃终南 “玄真池” 畔万年冰魄所凝,沾衣不化,却无半分寒意;持藜杖,杖身乃上古玄真木所制,木纹如流云,杖端嵌玄珠,珠名 “混沌伴生”,乃开天辟地时混沌之芯旁生的灵珠,映雪若寒星,能辨戾气、显真形。

青冥子至南宫朱扉前,见扉上铜环覆冰,冰下刻 “镇厄” 二字,乃伏羲手书,隐隐有金光流转。他以藜杖轻叩铜环,三声清越,如玉磬击空,震得阶前寒鸦惊飞,石林间松枝轻颤,落雪簌簌如碎玉。

宫门两侧,立二守宫卒,皆披玄冰铁所铸甲胄,甲缝凝霜却不侵体 —— 此二人乃 “镇厄卫” 后裔,三百年前镇厄卫随太上皇封狱,半数战死,余者后裔世代守南宫,甲胄内织有女娲补天神丝,能抗蚩尤戾气。左卒瞋目,执长戟指青冥子,声如寒铁相击:“南宫乃镇厄禁地,太上皇静居之所,汝野客何敢擅闯?速退!”

青冥子抬目,眸中似有星斗流转,笑曰:“吾自终南玄真观来,携‘静守’之道,为解南宫困厄而来。汝可禀太上皇,言终南青冥子至,知其有‘困鸟无枝’之叹,愿为解之。”

右卒沉吟,甲胄上神丝微闪 —— 神丝能感来人善恶,此刻丝色泛青,显是善人。他谓左卒曰:“太上皇近日每倚窗望雪,叹声彻殿,若此客真能解闷,或可禀之。昔年镇厄卫祖训有云,‘遇玄真传人,当以礼待’,若失此机,恐负祖训。” 言罢,蹑足过回廊。那回廊地面铺 “忘忧石”,踏之能平心绪,乃怕宫中人受戾气扰心而设,三百年间,除守宫卒外,鲜有人踏过。

南宫正殿名 “玄元殿”,殿内烛火乃 “长明魂烛”,以上古火神祝融残魂所燃,烛火昏黄却不熄,映得太上皇银发垂肩。太上皇着素色龙袍,袍上暗金龙纹乃伏羲八卦衍化,三百年灵力耗损,龙纹已褪光泽,仅余淡淡金光。他倚窗而立,窗外千石林白雪皑皑,残雪覆石,如困兽伏莽 —— 那石兽之形,恰与玄冰狱内蚩尤残魂的轮廓相似,触目惊心。

闻卒入殿,太上皇未回首,声含沧桑,如老树枯藤:“何事扰吾?”

卒伏地禀曰:“宫门外有终南羽客青冥子,衣青氅,持藜杖,杖嵌玄珠,言携‘静守’之道,闻陛下叹‘困鸟无枝’,欲入内进言,冀解烦闷。”

太上皇闻言,身躯微顿,转而望向卒,眸中闪过一丝怅然,复又黯淡如寒潭:“朕困此南宫三百年,上不见伏羲先祖之灵,下不闻三界苍生之声,如鸟囚樊笼,枝折巢倾,何谈‘静守’?然三百年未尝闻‘玄真传人’之名,昔年女娲补天时,玄真道曾助其炼石,今既来此,便令其入,看其能言何语。”

卒领命,出殿传旨。青冥子闻言,颔首一笑,随卒入内。过三重宫门,第一重 “镇戾门”,门楣刻女娲像,像旁悬 “诛邪” 玉牌;第二重 “守心门”,门侧立伏羲卦石,能测来人本心;第三重 “归真门”,门内飘 “静心雾”,能散戾气。三重门皆铜锁锈迹,宫墙爬满苍苔 —— 那苍苔乃 “镇厄苔”,吸戾气而生,三百年间已将宫墙染成深青,唯阶前积雪洁净,映得人影孤清如幻。

至玄元殿外,青冥子整衣,藜杖顿地,雪屑纷飞如碎星,而后入殿。殿内四壁绘上古壁画,左壁绘女娲炼石补天,右壁绘伏羲画卦定地,后壁绘诸神战蚩尤 —— 画中蚩尤青面獠牙,持 “灭世斧”,众神浴血相抗,伏羲以八卦阵困之,女娲以玄冰狱镇之,笔触苍劲,似有灵力流转,恍若活物。

见太上皇踞于殿上龙椅,那龙椅乃神鳌背骨所制,椅背刻 “镇厄天帝” 四字,乃太上皇昔年封号。青冥子不拜,仅拱手曰:“终南玄真观青冥子,见过镇厄天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上皇眸色一沉,指节叩击龙椅,背骨相击声如惊雷:“见朕不拜,汝恃何能?”

青冥子笑曰:“吾恃天地之道,恃玄真门‘守真’之理。陛下以‘困鸟’自比,然鸟困樊笼,或因翼折,或因心囚。陛下三百年居此南宫,是翼折乎?是心囚乎?”

太上皇闻言,指节叩案更急,沉声道:“三百年前,蚩尤残魂借共工戾气破玄冰狱,祸乱三界,凡人生灵涂炭,仙者魂飞魄散。朕率镇厄卫、召三界神众迎战,却中其奸计 —— 蚩尤以凡人为质,诱朕入伏,镇厄卫半数战死,众神灵力耗损。朕不得已,以自身伏羲血脉为引,化‘镇厄印’,重封蚩尤于玄冰狱。然此印需朕守之,不得离南宫半步,否则玄冰狱破,三界再遭浩劫。朕非翼折,亦非心囚,乃为天下困于此!” 言及此处,声有哽咽,眸中雪光闪烁,映得殿内烛火忽明忽暗,壁画上诸神似也随之悲戚。

青冥子闻言,藜杖轻挥,杖端玄珠射出青芒,拂过后壁壁画。刹那间,壁画如活,三百年前大战之景扑面而来 —— 血色染红云霄,镇厄卫持剑冲锋,蚩尤戾气化作黑雾,吞噬仙魂,太上皇立于玄冰狱前,血脉金光冲天,与蚩尤黑雾相撞,天地震颤。此乃 “神识幻境”,借玄珠之力显过往真容,如梦似幻,太上皇见此,眸中泪落,滴于龙椅,竟融开少许积霜。

青冥子曰:“陛下为天下守此封,乃大仁大义。然‘静守’非枯坐待毙,非困守一隅。陛下可知,玄冰狱下,除蚩尤残魂,尚有一物?”

太上皇蹙眉,忆及封狱之时:“当年封狱,朕引伏羲八卦测地脉,遍查玄冰狱,唯见蚩尤残魂,别无他物。”

“陛下所见,乃表象也。” 青冥子步至殿中,藜杖点地,地面忽现裂纹,裂纹中透出青芒,芒中似有混沌气流流转,“玄冰狱下,藏有‘混沌之芯’—— 开天辟地时,清浊分离,余一混沌本源,坠于北冥,后女娲补天时,引其入玄冰狱,镇蚩尤戾气。三百年间,蚩尤残魂以戾气蚀玄冰狱,陛下以灵力补之,实则是以己之灵力,养蚩尤之戾气 —— 陛下灵力耗损一分,蚩尤戾气便增一分。若能引混沌之芯之力,既可加固封印,又可解陛下困厄,此乃‘静守’之真意 —— 守其本(护天下),变其法(借混沌)。”

太上皇闻言,起身离椅,趋步至青冥子前,执其手,掌心伏羲血脉与玄真木灵力相触,竟泛出金青光晕:“先生此言当真?若能如此,三界幸甚,朕亦幸甚!然混沌之芯深藏玄冰狱下,蚩尤残魂环伺,如何可取?”

青冥子摇头,藜杖玄珠再闪,幻境又生 —— 只见千石林深处,一冰窟内,一株灵芝通体雪白,顶端泛青芒,芒中与地下混沌之芯隐隐相牵。“非取之,乃引之。千石林中,有一株‘雪魄芝’,乃三百年前陛下封狱时,血脉灵力所化,藏于石林最深处冰窟之内。此芝与陛下血脉同源,能感应混沌之芯;吾藜杖玄珠乃混沌伴生珠,能为媒引。若以陛下灵力为引,以玄珠为媒,可引混沌之芯上浮,与雪魄芝相契,届时戾气自散,封印自固,陛下亦可离南宫,重掌镇厄之责。”

太上皇眸中重燃光彩,如寒星破雾,映得殿内壁画诸神似也展露笑颜:“先生既有此法,朕愿听先生调度。只是千石林虽近,却因玄冰狱寒气外溢,常有妖物出没,恐难抵达。”

青冥子笑道:“陛下勿忧。吾携终南‘清心符’,符以玄真木皮、混沌伴生粉所制,可驱妖邪;陛下伏羲血脉灵力虽三百年耗损,然根基尚在,只需凝神静气,随吾前往即可。明日黎明,雪霁风停,玄冥神换令,寒气压戾,正是动身之时。”

太上皇颔首,命宫人备酒食。宫人端上 “凝露羹”—— 以千石林松露、玄真池泉水所煮,能补灵力;“雪魄糕”—— 以雪魄芝旁积雪所制,能清戾气。二人对坐殿中,烛火摇曳,映二人身影于壁画上,恍若上古诸神与玄真传人共商大计。窗外寒鸦已息,千石林雪光映窗,似有祥瑞之气悄然弥漫,殿内长明魂烛忽焕金光,如祝融火神相贺。

次日黎明,天微亮,雪已止,风渐息。玄冥神换令,寒雾渐散,晨光透石林,映得石峰琉璃般璀璨。太上皇换玄冰铁轻甲,甲上织女娲神丝,能护血脉;青冥子仍着青氅,藜杖玄珠映晨光,如星落掌心。二人出南宫,守宫卒皆跪送,甲胄神丝泛金光,声呼 “天帝归来”,眸中满是期盼,三百年压抑之泪,终落于雪径,融作小泉。

千石林中,石峰林立如剑,积雪覆石莹莹发光,石缝间苍松挂雪,松针凝霜,风过松枝,声如仙乐。行至石林深处,寒气渐浓,砭人肌骨,太上皇伏羲血脉微动,甲上神丝泛青,抵挡住寒气。青冥子取出清心符,贴于二人衣襟,符纸泛青芒,寒气顿减,符上玄真道纹流转,似与石林松魂相和。

忽闻林中异响,似有女子低吟,循声望去,见一女子立于石峰下,衣冰绡,发覆霜,眸如寒泉 —— 此乃 “寒渊冰姬”,上古冰神残魂所化,因蚩尤戾气影响,堕为妖灵,专诱入林者失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者何人?敢闯吾之领地?” 冰姬低吟,声如冰裂,指尖凝冰刃,向二人袭来。

青冥子藜杖一挥,玄珠射出青芒,击向冰刃:“冰姬乃上古冰神后裔,何忍助纣为虐?蚩尤戾气蚀汝魂,吾可助汝净化。” 言罢,清心符飞出,贴于冰姬眉心,符上青芒流转,冰姬眸中戾气渐散,身形渐淡,化作一缕冰魂,融入松枝 —— 原来冰姬本愿守护石林,只是被戾气所困,今得净化,终归本心。

太上皇叹曰:“三界万物,皆有本心,若被戾气所扰,便失归途。朕三百年困守,亦如冰姬,险些失了‘护天下’之本心。”

二人续行,至一松荫下,忽有松针汇聚,化作一青衣童子,手持松枝:“吾乃千石林松魂使者,奉伏羲先祖之命,考验镇厄天帝本心。若天帝愿弃南宫之困,可随吾入松魂幻境,享永世安宁;若愿守护天下,便需过此‘本心关’。”

言罢,松针化作幻境 —— 只见南宫之外,三界太平,凡人耕作,仙者游乐,太上皇居于宸宫,无需困守,无需担责。此乃 “安乐幻境”,最易诱人失心。太上皇见此,眸中微动,却忽忆及三百年前镇厄卫战死之景,忆及女娲补天时的嘱托,断然道:“吾乃镇厄天帝,护天下乃吾之责,安乐虽好,却非吾所求。”

话音落,幻境消散,松魂使者颔首:“天帝本心未失,可入冰窟。” 言罢,化作松针,落回松枝。

行至石林最深处,见一冰窟,窟口寒气蒸腾,隐约有青芒透出,窟壁冰晶剔透,映出二人身影,如入水晶宫阙。青冥子曰:“雪魄芝便在窟内,陛下随吾入内,切记勿被蚩尤戾气侵体。”

二人入冰窟,窟内冰晶映出上古景象 —— 女娲炼石、伏羲画卦、诸神封蚩尤,一幕幕如梦似幻。行至窟底,见一株灵芝立于冰台之上,通体雪白,顶端泛青芒,正是雪魄芝;芝旁有一冰柱,冰柱内黑影晃动,戾气冲天,正是蚩尤残魂。

“陛下,速以灵力引雪魄芝,吾以玄珠为媒。” 青冥子话音刚落,藜杖玄珠射出青芒,缠向雪魄芝。太上皇凝神聚气,掌心伏羲血脉金光乍现,覆于雪魄芝上。

刹那间,雪魄芝青芒大盛,与玄珠青芒相融,如长虹贯日,向地下延伸。冰窟地面震动,裂纹蔓延,混沌之芯自地下缓缓升起 —— 通体浑圆,色如墨玉,泛着幽光,芯外绕混沌气流,能化戾为祥。

“蚩尤残魂感应到混沌之芯,恐要异动!” 青冥子大喝,藜杖一挥,青芒化作结界,罩住混沌之芯与雪魄芝。

果不其然,冰柱内黑影狂躁,撞击冰柱,冰柱裂纹渐多,戾气如黑雾般溢出,化作蚩尤虚影,持灭世斧向二人劈来:“镇厄天帝,玄真传人,吾乃不死之魂,岂容汝等坏吾大事!”

太上皇见状,灵力大增,伏羲血脉金光注入结界,与青冥子合力加固:“蚩尤,汝祸乱三界,吾必镇之!”

混沌之芯与雪魄芝相触,墨玉色与青白色光芒交织,化作一道光柱,直冲冰窟顶端,穿透石林,直上云霄。光柱所过之处,玄冰狱寒气消散,蚩尤残魂的咆哮渐弱,虚影渐淡;光柱映得三界皆明,凡人见之跪拜,仙者见之欢呼。

光柱散去,混沌之芯与雪魄芝相融,化作一枚玉符,符上刻伏羲八卦、女娲神像,泛着温光,落于太上皇手中。此乃 “镇厄新印”,比昔年太上皇血脉封印更固,且无需天帝守之。太上皇握符,只觉三百年耗损的灵力渐复,伏羲血脉金光更盛,南宫方向传来异响,似是玄冰狱封印加固之音,殿内长明魂烛焕出万丈光芒。

“成矣!” 青冥子笑道,“混沌之芯与雪魄芝相融,化作‘镇厄新印’,可保玄冰狱万年无虞。陛下再无需困守南宫,可重掌三界,护佑苍生。”

太上皇手持镇厄新印,泪落沾衣,向青冥子深揖:“先生此恩,朕与三界苍生永世不忘。不知先生此后欲往何方?”

青冥子藜杖一挑,身形渐飘,似要乘风而去,氅角霜花映晨光,如仙踪缥缈:“吾自终南来,当归终南去。玄真道‘守真护世’之责已尽,天下安宁,吾心足矣。” 言罢,身影化作青芒,融入石林松枝,唯余藜杖轻叩之声,渐远渐淡,似仍在诉说 “静守” 之理。

太上皇立于冰窟,手持镇厄新印,望向南宫方向。晨光穿透雪雾,照在千石林上,积雪消融,石缝中渐生新绿,松枝泛青,似有生机盎然。三百年困厄终解,三界重归安宁,南宫玄雪,终成过往;唯有 “守本变易” 的 “静守” 之理,随镇厄新印、随千石林松魂,流传于三界,为苍生所记,为上古诸神所赞。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