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646章 残躯报信破重围,忠勇能令日月辉

卷首语

《大吴卫所志》载:“亲卫者,帝之爪牙,战则先登,退则断后,存亡之际,常以血肉护君。” 德佑年间落马坡之变,亲卫百人殉国,唯余赵安一卒突围,负重伤、冒九死,奔至谢渊军营,报 “帝可能被困山中” 之讯。此讯非仅军情,更牵庙堂暗流 —— 内奸窥伺,欲阻援军;忠良疾呼,力排众议。今唯述残兵报信始末,不涉前因后果,以细节显突围之烈、报信之艰、人心之险,为后续救驾留径。

血透征袍路几重,残躯突围报君踪。

山中龙困谁相救,满座奸邪意未从。

残躯报信破重围,忠勇能令日月辉。

龙返京师奸未除,且提剑戟待霜飞。

落马坡西的荒沟里,赵安蜷缩在断壁后,左臂的箭伤仍在渗血,浸透了破烂的亲卫甲胄。三天前,亲卫统领卫峥率百人断后,他是唯一突围的人 —— 瓦剌兵的弯刀劈中他的右腿,箭簇穿透他的左臂,若不是弟兄们用身体挡住追兵,他早已成了刀下亡魂。此刻,远处传来瓦剌兵的搜捕声,火把的光芒在沟谷间晃动,如同鬼魅的眼睛。赵安死死咬住嘴唇,不让疼痛的呻吟溢出 —— 他怀里揣着半块兵符,那是卫峥临死前塞给他的,“带信给谢太保,陛下被困在黑松谷,快救陛下”,这句话,支撑着他熬过了三天的逃亡。

瓦剌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赵安屏住呼吸,将身体埋进厚厚的腐叶里。一名瓦剌兵走到断壁前,长刀拨开枝叶,刀尖几乎碰到赵安的甲胄。赵安的手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算死,也要把信带到。可那瓦剌兵却忽然转身,对着同伴喊道:“这里没人,去前面搜!” 原来,瓦剌兵误将他的甲胄当成了腐叶下的石头。赵安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才敢大口喘气,冷汗顺着额头流下,混着脸上的血污,在下巴凝成血珠。

待到夜深,赵安才敢起身。右腿的伤口已化脓,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左臂的箭簇仍插在肉里,稍一动弹便剧痛难忍。他没有水,只能趴在溪边喝几口浑浊的溪水;没有粮,只能啃树皮、嚼草根,饿到极致时,甚至抓过一只死鼠生吃。他不敢走大路,只能绕着山林边缘,朝着记忆中谢渊军营的方向挪 —— 亲卫的训练告诉他,直线距离虽近,却易遇瓦剌兵,唯有绕路,才有一线生机。

走了约莫半天,赵安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马蹄声。他心中一紧,忙躲进一处山洞。马蹄声越来越近,他从洞口缝隙望去,见是一队玄夜卫骑兵,甲胄上的 “玄夜” 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赵安心中一喜,刚要冲出去,却又停下 —— 他想起瓦剌军中混有伪扮玄夜卫的密探,不敢贸然上前。直到骑兵走近,他看到为首者腰间挂着玄夜卫北司的令牌,才敢颤声喊道:“玄夜卫的弟兄,我是亲卫赵安,有要事禀报谢太保!”

玄夜卫骑兵闻声停下,为首的校尉翻身下马,警惕地走近山洞:“你既是亲卫,可有信物?” 赵安从怀中摸出半块兵符,递了过去:“这是卫峥统领的兵符,另一半在陛下身边。我突围出来,是要报陛下被困的消息!” 校尉接过兵符,见上面刻着亲卫营的专属印记,又看了看赵安满身的伤势,便不再怀疑,忙令士兵将赵安扶上备用的战马,朝着谢渊的军营疾驰而去 —— 他知道,这消息或许关乎皇帝的性命,耽误不得。

谢渊的军营设在落马坡南的平地上,中军帐外,士兵们正在加紧操练,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自瓦剌设伏后,谢渊便在此扎营,一边收拢残兵,一边派人搜寻帝踪,心中早已焦虑万分。此时,帐外传来校尉的通报:“太保,亲卫赵安突围而来,说有陛下的消息!” 谢渊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兵部文书掉在地上也顾不上捡,快步走出帐外:“快带他进来!”

赵安被两名玄夜卫士兵搀扶着走进帐内,刚见到谢渊,便 “扑通” 一声跪下,泪水与血污混在一起:“太保!臣…… 臣无能,没能保护好陛下!卫峥统领与百名弟兄都战死了,陛下…… 陛下被困在黑松谷!” 他的声音颤抖,刚说完,便 “哇” 地吐出一口鲜血,身体晃了晃,险些栽倒。谢渊连忙上前扶住他,见他甲胄上的血已发黑,左臂箭簇外露,右腿伤口化脓,心中一痛:“赵护卫辛苦,先坐下说话,慢慢讲。”

帐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诏狱署提督徐靖与吏部侍郎张文一同走进来。徐靖看着赵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语气带着刻意的平静:“这位亲卫,你说陛下被困黑松谷,可有证据?如今瓦剌多伪扮亲卫的密探,可别是假消息,误导了我军部署。” 张文也附和道:“是啊,赵护卫,你突围三日,如何确定陛下仍在黑松谷?说不定陛下早已转移,或已脱险,你这消息若是不实,恐会让太保白跑一趟。”

赵安闻言,气得浑身发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谢渊按住。谢渊看向徐靖与张文,眼神冰冷:“徐大人、张大人,赵护卫满身是伤,突围而来,若不是为了报信,何苦如此?况且他持有卫峥统领的兵符,兵符上的印记是亲卫营专属,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可验,绝非伪造。” 徐靖却仍不罢休:“太保,兵符也可能被瓦剌缴获,再让密探拿来骗人。不如先将赵安关押,待查清身份,再做定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此时,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与文勘房主事张启走进帐内。秦飞刚勘察完瓦剌布防回来,听闻有亲卫报信,便立刻赶来。张启接过赵安手中的半块兵符,从怀中取出放大镜(大吴工部仿制的西域器物,用于勘验痕迹),仔细查看兵符上的印记:“太保,兵符是真的。印记边缘有亲卫营特有的凿痕,且兵符内侧刻有卫峥的名字,与兵部存档一致,绝非伪造。” 秦飞也上前查看赵安的伤势:“赵护卫的箭伤是瓦剌特制的狼牙箭所致,刀伤也是瓦剌弯刀的痕迹,伤势时间与突围时间吻合,确是亲卫无疑。”

徐靖见张启与秦飞都证实赵安的身份,脸色微变,却仍不死心:“就算身份是真,消息也未必可信。黑松谷地形复杂,瓦剌搜山三日,若陛下真在那里,为何没被发现?说不定赵护卫记错了地点,或陛下早已不在那里。” 张文也跟着道:“太保,援军调动需谨慎,若贸然前往黑松谷,恐中瓦剌埋伏。不如再派探马核实,待确认消息后,再出兵不迟。”

赵安听到这话,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徐大人、张大人!臣怎么会记错?卫峥统领临死前,亲手在臣手心写了‘黑松谷’三个字,还说陛下的坐骑‘踏雪’受了伤,走不了太快!臣逃出来时,还看到瓦剌兵在黑松谷外围设了岗哨,显然是在围困陛下!再拖延,陛下就危险了!” 他说着,摊开左手手心 —— 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正是 “黑” 字的形状,是卫峥用匕首刻下的,为的就是让他记住地点。

谢渊看着赵安手心的疤痕,又看了看徐靖与张文,心中已然明白 —— 两人是故意拖延,想阻扰救援。他沉声道:“徐大人,按大吴律,亲卫报君危,当优先处置,探马可同步派出,无需等核实结果。张大人,兵部调兵有‘君危先援’的先例,元兴帝年间,漠北寇边,先帝遇困,当时的兵部尚书便是先调兵救援,再补奏文书,何来‘贸然’之说?”

秦飞也附和道:“太保所言极是。瓦剌搜山三日未得陛下,说明陛下藏得隐蔽,黑松谷多山洞,正是藏身之地。若再拖延,瓦剌一旦找到陛下,便悔之晚矣。臣愿率玄夜卫先去黑松谷勘察,确认陛下位置,再引大军救援,可保万无一失。” 张启也补充:“臣已查验赵护卫的甲胄,甲胄内侧沾有黑松谷特有的松脂,与他所说的地点一致,消息可信。”

徐靖与张文见谢渊态度坚决,又有秦飞、张启佐证,再也找不到理由阻挠,只能悻悻地闭上嘴。徐靖心中暗忖:“若真救出萧桓,我与石崇的计划便难成,必须想办法误导救援。” 张文则悄悄摸了摸怀中的密信 —— 那是石崇写给瓦剌的,让他们加强黑松谷的布防,如今看来,只能尽快派人将信送出去。

谢渊不再理会徐靖与张文,转头对赵安道:“赵护卫,你再仔细想想,黑松谷的岗哨有多少?陛下大概藏在谷中哪个位置?有没有看到陛下身边还有其他人?” 赵安努力回忆着突围时的情景,眉头紧锁:“回太保,瓦剌岗哨约莫有五十人,都在谷口两侧的山坡上。卫峥统领说,陛下藏在谷深处的‘龙隐洞’,洞口有大石块遮挡,不易发现。臣没看到陛下身边有其他人,想来亲卫都战死了,只有陛下一人。”

秦飞闻言,立刻对谢渊道:“太保,龙隐洞臣知道,是黑松谷最深的山洞,洞口有巨石,洞内干燥,确是藏身的好地方。臣率玄夜卫北司的弟兄,乔装成瓦剌兵,从谷侧的小路进去,先找到龙隐洞,确认陛下安全,再用烽烟为号,引大军前来。” 谢渊点头:“好,秦指挥使速去准备,务必小心。另外,派两队玄夜卫,分别监视徐大人与张大人的动向,防止他们通风报信。”

徐靖听到 “监视动向”,心中一慌,忙道:“太保这是何意?难道怀疑臣通敌?” 谢渊冷冷道:“徐大人多虑了。如今局势复杂,瓦剌多细作,监视各方动向,是为了确保救援顺利,并无他意。若徐大人清白,何惧监视?” 徐靖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秦飞领命离去,心中却在盘算:“就算被监视,也要想办法把消息传出去,绝不能让萧桓被救出来。”

张文见徐靖被怼,也不敢再多言,只是悄悄退到帐外,对身边的亲兵使了个眼色。那亲兵会意,转身朝着营外走去 —— 他是张文的心腹,也是旧党成员,张文要他去给瓦剌送信,告知救援计划。可他刚走出营门,便被两名玄夜卫拦住:“张大人的亲兵,要去哪里?” 亲兵忙道:“奉张大人之命,去附近村落买些粮草。” 玄夜卫却不相信,搜了他的身,从怀中搜出了那封密信。

玄夜卫将密信呈给谢渊,谢渊展开一看,上面写着 “谢渊派秦飞乔装救萧桓,速加强龙隐洞布防”,字迹正是石崇的。谢渊看完,将密信递给秦飞:“秦指挥使,你看,果然有人通风报信。这信,你带在身上,可利用它反制瓦剌 —— 故意让瓦剌看到信,以为我们会从谷侧小路进,实则从谷后绕过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秦飞接过密信,点头道:“太保妙计!臣定不辱使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飞离开后,谢渊又对赵安道:“赵护卫,你伤势过重,先去军医营疗伤,待伤愈后,再随大军行动。” 赵安却摇头,眼中满是坚定:“太保,臣要随秦指挥使一起去!臣熟悉黑松谷的地形,也认识陛下,或许能帮上忙!” 谢渊看着他,见他虽重伤,却眼神明亮,知道他心意已决,便不再劝阻:“好,你便随秦指挥使去,但务必保护好自己,若有危险,先顾自身,不可逞强。”

徐靖在帐外看到赵安随秦飞离去,心中更加焦虑,便找借口去军医营 “探望伤员”,实则想找机会接近赵安,打探更多消息。可他刚到军医营门口,便被玄夜卫拦住:“徐大人,太保有令,军医营只许伤员与医护人员进入,其他人不得入内。” 徐靖没办法,只能在营外徘徊,心中暗恨:“谢渊防范如此严密,看来只能等瓦剌那边自己应对了。”

张文则被玄夜卫 “请” 回了自己的营帐,名为 “休息”,实则软禁。他坐在帐内,焦躁地踱步,时不时看向帐外的玄夜卫,心中满是恐惧 —— 密信被截,若谢渊追查下来,自己通敌的罪行便会暴露。他越想越怕,竟开始后悔加入旧党,可事到如今,已无退路,只能盼着瓦剌能成功阻拦救援,抓住萧桓。

谢渊则在中军帐内,与兵部侍郎杨武、都督同知岳谦商议大军调动事宜。杨武铺开黑松谷的舆图,指着谷口道:“太保,瓦剌在谷口设岗,大军若从正面进攻,恐伤亡惨重。不如分三路:一路从谷侧佯攻,吸引瓦剌注意力;一路从谷后绕到龙隐洞附近,接应秦指挥使;一路留守大营,防止瓦剌偷袭。” 岳谦也附和道:“杨侍郎所言极是。臣愿率京营士兵从谷侧佯攻,吸引瓦剌火力。”

谢渊点头:“就依杨侍郎与岳将军之计。杨侍郎,你负责调度粮草,确保大军补给;岳将军,你率五千京营士兵,明日拂晓从谷侧进攻,务必声势浩大,让瓦剌以为我们主力在此;我率其余大军,从谷后绕路,待秦指挥使的烽烟响起,便全力进攻。” 杨武与岳谦齐声应和,各自领命而去。帐外,夜色渐深,一场关乎皇帝性命的救援,即将在黎明时分展开。

赵安随秦飞来到玄夜卫的营帐,军医正在为他重新处理伤口 —— 箭簇已拔出,敷上了工部特制的金疮药,右腿的刀伤也包扎妥当。秦飞看着他,语气温和:“赵护卫,待会儿乔装成瓦剌兵,你伤口刚处理,若疼得受不了,便说出来,我们放慢些速度。” 赵安摇头:“秦指挥使放心,臣能撑住!只要能救出陛下,这点疼不算什么!” 他说着,摸了摸怀中的半块兵符,仿佛能感受到卫峥统领的嘱托。

玄夜卫士兵将瓦剌兵的服饰递给赵安与秦飞,服饰上还沾着淡淡的血腥味 —— 是此前缴获的瓦剌兵衣物。赵安穿上服饰,虽有些不合身,却也能以假乱真。秦飞则拿起一把瓦剌弯刀,递给赵安:“拿着,待会儿若遇到瓦剌岗哨,尽量别说话,瓦剌兵多听不懂汉话,我来应对。” 赵安接过弯刀,紧紧攥在手中,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 这是他第一次乔装深入敌营,成败与否,关乎陛下的性命。

子夜时分,秦飞率五十名玄夜卫士兵,与赵安一同出发,朝着黑松谷的方向奔去。夜色如墨,林间寂静,只有马蹄声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刺耳。赵安骑在马上,时不时看向远处的黑松谷方向,心中默念:“陛下,臣来了!卫峥统领,弟兄们,臣不会让你们白死!” 他的伤口仍在隐隐作痛,却被救主的决心压了下去。

行至黑松谷附近,秦飞令士兵下马,徒步前进。谷口的瓦剌岗哨隐约可见,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晃动。秦飞对赵安与士兵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绕到谷侧的小路 —— 这条路是赵安突围时发现的,极为隐蔽,只有本地人知道。小路狭窄陡峭,赵安的右腿刚包扎好,走起来格外艰难,秦飞见状,便扶着他,慢慢前进。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接近谷深处的龙隐洞。赵安指着前方一块巨大的岩石:“秦指挥使,那就是龙隐洞的洞口!岩石后面就是洞门!” 秦飞点头,示意士兵们隐蔽,自己则与赵安悄悄靠近岩石。刚走到岩石旁,便听到洞内传来微弱的咳嗽声 —— 是陛下的声音!赵安心中一喜,刚要喊 “陛下”,便被秦飞按住,秦飞做了个 “嘘” 的手势,指了指洞外的两名瓦剌哨兵。

秦飞与赵安躲在岩石后,观察着洞外的瓦剌哨兵。两名哨兵正靠在树干上打盹,手中的弯刀放在脚边,毫无警惕。秦飞对身边的两名玄夜卫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们会意,悄悄绕到哨兵身后,同时出手,捂住哨兵的嘴,一刀刺穿他们的喉咙,哨兵连哼都没哼一声,便倒在地上。

秦飞与赵安走进洞内,洞内漆黑一片,秦飞从怀中摸出火折子,点燃后,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洞内的景象 —— 德佑帝萧桓正靠在洞壁上,脸色苍白,左臂的伤口仍在渗血,龙袍上沾满了灰尘与血迹。“陛下!” 赵安激动地喊道,快步上前,跪在萧桓面前,“臣赵安,奉卫峥统领之命,突围来报,谢太保与秦指挥使已率援军前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桓听到声音,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赵安与秦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疲惫取代:“赵护卫,秦爱卿…… 你们终于来了!卫峥他们……” 赵安听到 “卫峥” 二字,泪水忍不住流下:“陛下,卫峥统领与百名弟兄…… 都战死了,他们是为了护陛下突围,才……” 萧桓闭上眼睛,泪水也流了下来:“都是朕的错,若不是朕轻信内奸,也不会让这么多忠勇将士丧命……”

秦飞上前,扶住萧桓:“陛下,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谢太保已率大军在谷外,待臣发出烽烟信号,大军便会进攻。臣先为陛下处理伤口,我们尽快离开这里,瓦剌兵随时可能过来巡查。” 赵安也附和道:“陛下,臣带了金疮药,先敷上,免得伤口感染。” 萧桓点头,任由秦飞与赵安为他处理伤口,心中满是感激 —— 若不是这些忠勇的将士,自己恐怕早已成了瓦剌的阶下囚。

伤口处理完毕,秦飞从怀中摸出一支信号箭,走到洞外,朝着天空射去。“咻” 的一声,信号箭在夜空中炸开,形成一道红色的光团 —— 这是与谢渊约定的信号。秦飞回到洞内:“陛下,信号已发出,谢太保很快就会过来。我们先躲在洞内,等大军到来,再一起出去,外面还有不少瓦剌兵。” 萧桓点头,目光落在赵安身上:“赵护卫,你突围三日,受苦了。待回京后,朕定要重赏你,追封卫峥与百名弟兄。”

信号箭炸开后不久,谷口便传来激烈的厮杀声 —— 是岳谦率京营士兵发起了佯攻。瓦剌兵果然中计,以为大军从谷侧进攻,纷纷朝着谷口跑去,龙隐洞附近的瓦剌兵只剩下寥寥数人。秦飞听到厮杀声,对萧桓道:“陛下,机会来了!我们趁现在瓦剌兵混乱,出去与大军汇合!” 萧桓点头,在秦飞与赵安的搀扶下,走出龙隐洞。

刚走出洞,便遇到三名瓦剌兵巡查过来。秦飞与赵安立刻拔出弯刀,迎了上去。秦飞身手矫健,一刀便砍倒一名瓦剌兵;赵安虽伤势未愈,却也凭着一股狠劲,刺穿了一名瓦剌兵的胸膛。第三名瓦剌兵见势不妙,转身想要逃跑,却被赶来的玄夜卫士兵一箭射中后背,倒在地上。

朝着谷后方向走了约莫半里,便看到谢渊率大军赶来。谢渊见到萧桓,立刻翻身下马,跪拜道:“臣谢渊,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 萧桓扶起谢渊,眼中满是激动:“谢爱卿无罪,是朕拖累了大家。若不是谢爱卿、秦爱卿与赵护卫,朕今日恐难脱险。” 谢渊起身,对身边的士兵道:“快,护送陛下回营,军医营已备好汤药与食物。”

徐靖与张文在营中听到谷口的厮杀声,心中满是不安。徐靖悄悄问身边的亲兵:“外面怎么回事?是不是救援成功了?” 亲兵摇了摇头:“不清楚,只听到厮杀声,没看到陛下回来。” 张文则坐在帐内,双手合十,祈祷瓦剌能抓住萧桓,可他心中也明白,这恐怕只是奢望 —— 信号箭已经升起,救援大概率成功了。

萧桓在谢渊与秦飞的护送下,回到了军营。军医为他检查了身体,除了左臂的箭伤与些许擦伤,并无大碍。萧桓坐在营帐内,喝着温热的汤药,看着眼前的谢渊、秦飞与赵安,心中满是感慨 —— 大吴有如此忠勇的将士,何惧瓦剌与内奸?他放下药碗,对谢渊道:“谢爱卿,徐靖与张文通敌之事,已有证据,待回京后,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为卫峥与百名弟兄报仇!” 谢渊点头:“陛下放心,臣已将密信收好,待回京后,便交由刑部审讯,定不会让内奸逍遥法外!”

次日清晨,谢渊率大军护送萧桓启程回京。赵安因伤势未愈,坐在马车上,陪在萧桓身边。萧桓看着窗外的景色,对赵安道:“赵护卫,你给朕讲讲,卫峥统领战死时的情景。” 赵安眼中闪过一丝悲痛,缓缓道:“陛下,那日瓦剌兵重围,卫峥统领率弟兄们拼死抵抗,用身体挡住瓦剌的箭雨。他为了让臣突围,亲自断后,被瓦剌将领一刀刺穿胸膛,临死前,还喊着‘保护陛下,突围报信’……”

萧桓听到这里,泪水忍不住流下:“卫峥是朕的好兄弟,从朕还是太子时,便随侍在侧,如今却为朕战死,朕心中有愧啊!” 赵安也跟着流泪:“陛下,卫峥统领说,能为陛下战死,是他的荣幸。弟兄们也都这么说,他们都心甘情愿护着陛下。” 萧桓擦了擦眼泪,心中暗下决心:“回京后,朕定要追封卫峥为镇国将军,百名弟兄皆追封校尉,厚葬于忠烈祠旁,让他们的忠名流传后世。”

徐靖与张文被玄夜卫押在队伍后面,两人脸色惨白,一言不发。徐靖悄悄对张文道:“若回京后谢渊拿出密信,我们便一口咬定是被陷害的,反正没有其他证据。” 张文点头:“只能这样了。石崇还在外面,或许能想办法救我们。” 可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不过是自欺欺人 —— 密信上有石崇的字迹,赵安也能作证,他们通敌的罪行,恐怕难以抵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飞率玄夜卫在队伍前后巡逻,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他知道,瓦剌虽退,却可能在途中设伏,徐靖与张文的旧党也可能前来营救,必须确保陛下的安全。一名玄夜卫士兵悄悄对秦飞道:“指挥使,后面有两队不明身份的人马,跟了我们约莫半个时辰了。” 秦飞点头:“知道了,密切监视,若他们有异动,立刻禀报。”

队伍行至一处山谷,那两队不明身份的人马果然发起了袭击 —— 是石崇派来的旧党成员,想要救出徐靖与张文。秦飞立刻率玄夜卫迎了上去,与旧党展开厮杀。旧党成员虽人数不少,却不敌玄夜卫的精锐,很快便被击溃,大部分被擒,少数逃脱。秦飞将被擒的旧党成员押到谢渊面前:“太保,这些都是石崇的旧党,想要营救徐靖与张文。” 谢渊点头:“押起来,回京后一并审讯,彻查旧党余孽!”

队伍继续前行,离京师越来越近。萧桓坐在马车上,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心中渐渐平静下来。他对谢渊道:“谢爱卿,回京后,先将徐靖与张文打入玄夜卫诏狱,由秦爱卿与刑部尚书马昂共同审讯,务必查清旧党的全部罪行,一网打尽。另外,赵护卫突围有功,封他为明威将军,赏黄金百两,良田千亩。”

谢渊躬身应道:“臣遵旨。赵护卫忠勇,此赏实至名归。” 赵安听到皇帝的封赏,连忙从马车上下来,跪拜道:“陛下,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受此重赏!若不是卫峥统领与弟兄们拼死掩护,臣也无法突围报信。这份功劳,该归于卫峥统领与弟兄们。” 萧桓扶起他,语气坚定:“赵护卫,这是你应得的。卫峥与弟兄们的功劳,朕也不会忘,待回京后,便会追封。你若再推辞,便是不遵朕的旨意。” 赵安只能点头:“臣遵旨,谢陛下恩典!”

徐靖与张文看到赵安受封,心中更加嫉妒与恐惧。徐靖低声对张文道:“萧桓如此信任谢渊与秦飞,我们回京后,恐难有活路。不如趁现在混乱,再找机会逃跑?” 张文摇头:“玄夜卫看得太紧,根本跑不了。只能盼着石崇能在外围制造混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再趁机脱身。” 可他们等了许久,也没看到石崇的人马,心中的希望渐渐破灭。

秦飞来到谢渊身边,低声道:“太保,据玄夜卫密探禀报,石崇已率旧党逃往漠北,投靠瓦剌了。” 谢渊点头:“知道了。石崇逃走也好,待我们肃清京师的旧党,再出兵漠北,将他与瓦剌一同剿灭。眼下最重要的,是护送陛下安全回京,稳定朝纲。” 秦飞应道:“太保所言极是。臣已令玄夜卫提前回京,通知都督同知岳谦加强京师防务,防止旧党余孽作乱。”

夕阳西下,队伍终于抵达京师安定门。城门大开,吏部尚书李嵩、户部尚书刘焕等朝臣早已在城门等候。见到萧桓,众臣纷纷跪拜:“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平安归来,实乃大吴之幸!” 萧桓扶起众臣,语气沉重:“朕虽平安归来,却有百名亲卫战死,此乃朕之过。回京后,首要之事便是肃清内奸,追封忠烈,再议抵御瓦剌之策。” 众臣齐声应和,簇拥着萧桓,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卷尾语

大吴残兵报信之役,亲卫赵安负重伤、冒九死,突围传讯 “帝困黑松谷”,终引谢渊、秦飞率援军救主。此讯之传,非仅赖赵安之忠,更显谢渊之明、秦飞之慎 —— 力排徐靖、张文之阻,凭兵符勘验、伤痕核验辨真伪,借密信反制瓦剌,终护帝脱险。然徐靖、张文虽被押,石崇遁漠北投瓦剌,旧党余孽未清;瓦剌虽暂退,仍窥伺中原。赵安受封、忠烈待追,然内奸之审、边疆之防,尚需后续绸缪。此报信一事,虽毕,却为大吴朝堂涤荡污垢之始,待续笔详陈后续诸般。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