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644章 一死酬君意自甘,密林深处护龙潜

卷首语

《大吴宫闱志》载:“贴身太监者,选谨厚忠勤之辈,侍帝起居、随帝扈从,非心腹不得任。” 德佑年间落马坡之困,帝萧桓遭瓦剌追击,贴身太监陈伴伴随驾逃亡,于箭矢穿胸之际,以身代帝受创,临死前奋力推帝入密林,以己之死换君之生。此非仅仆主之谊,更藏庙堂之诡 —— 追兵中混有伪扮玄夜卫者,箭镞带诏狱署锻造痕迹,皆指向旧党与瓦剌勾连。今唯述陈伴伴护主始末,不涉后续清算,以细节显忠仆之烈、人心之暗,为后续查奸留径。

箭透胸膛血溅尘,推君入密护龙身。

忠魂虽逝名长在,不负深宫数十春。

一死酬君意自甘,密林深处护龙潜。

忠魂不逐寒烟散,留与青史作美谈。

夜色如织,落马坡东侧的荒林间,德佑帝萧桓与贴身太监陈伴伴踉跄奔逃。萧桓龙袍下摆已被树枝刮破,左臂旧伤因颠簸隐隐作痛,每一步都踩在松软的腐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陈伴伴紧随其后,手中攥着一把短刀 —— 那是亲卫战死前塞给他的,刀身还沾着干涸的血渍。他比萧桓年长十余岁,自永熙帝时便入宫,随侍萧桓三十余年,此刻虽气息急促,却仍时刻留意身后动静,声音沙哑却沉稳:“陛下,再撑片刻,前面便是密林深处,瓦剌兵恐难深入。”

萧桓扶着一棵枯树喘息,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衣领。他自幼长于深宫,从未经此奔逃之苦,更遑论身后还有步步紧逼的瓦剌追兵。“陈伴伴,” 他声音带着颤抖,“你说…… 我们还能等到谢爱卿的援军吗?” 陈伴伴上前,轻轻为他擦去额角汗水,动作一如往日在宫中侍疾时那般轻柔:“陛下放心,谢太保忠勇,秦指挥使勘查缜密,定会寻来。只是方才那队追兵,恐非寻常瓦剌兵 —— 臣见他们中有人穿玄夜卫甲胄,却操瓦剌口音,定是奸人伪装。”

萧桓心中一沉,想起此前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曾禀过 “旧党可能伪扮玄夜卫通敌”,当时他未及细想,如今想来,竟是真的。“是徐靖?还是张文?” 萧桓咬牙问道 —— 诏狱署提督徐靖掌刑狱锻造,吏部侍郎张文曾篡改路标,两人皆有通敌嫌疑。陈伴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从怀中摸出一小块金属碎片:“陛下,方才臣在逃亡时,捡到这个。” 碎片呈箭镞尾端形状,上面刻着细微的 “诏” 字 —— 那是诏狱署锻造兵器的专属印记。

“诏狱署的箭镞!” 萧桓瞳孔骤缩,“徐靖果然通敌!他竟将诏狱署的兵器给了瓦剌!” 陈伴伴点头,将碎片重新藏入怀中:“陛下,此事需暂埋心底。眼下首要之事是躲进密林,待脱险后再与谢太保细说。臣方才观天象,密林在北,我们需往东北方向走,避开瓦剌兵常走的山道。” 他说着,伸手搀扶萧桓,指腹触到萧桓手臂的伤口,动作不自觉放轻 —— 三十年来,他看着萧桓从稚童长成帝王,早已将其视作亲人,而非仅仅是侍奉的君主。

两人刚要动身,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夹杂着瓦剌兵的呼喊:“萧桓跑不远!快追!” 萧桓脸色骤变,下意识后退一步,险些绊倒。陈伴伴立刻将他护在身后,握紧短刀,眼神变得决绝:“陛下,您先往东北走,臣去引开他们!” 萧桓却抓住他的衣袖,眼中满是慌乱:“不行,你一人如何敌得过他们?要走一起走!” 陈伴伴心中一暖,却仍摇头:“陛下乃万乘之尊,不可有失!臣这就去,您切记,入密林后寻粗壮古木藏身,莫要出声!”

陈伴伴不等萧桓再劝,提着短刀朝着与密林相反的方向跑去,同时故意踢动脚下碎石,制造声响。瓦剌追兵果然被吸引,马蹄声朝着陈伴伴的方向追去。萧桓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又愧又急,却也知道陈伴伴的苦心,只能咬着牙,朝着东北方向的密林奔去。他跑了约莫半里,忽然听到身后传来陈伴伴的惨叫声,心中一痛,脚步却不敢停下 —— 他知道,自己每多跑一步,都是陈伴伴用命换来的。

陈伴伴奔出数里,被瓦剌兵围在一处土坡上。为首的瓦剌将领是也先的部将巴图,他看着陈伴伴,眼中满是戏谑:“你这太监,倒有几分胆色!萧桓在哪?说出来,饶你不死!” 陈伴伴呸了一口血沫,握紧短刀:“狗贼!想找陛下,先踏过我的尸体!” 巴图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士兵进攻。两名瓦剌兵策马冲来,陈伴伴虽不善武,却也凭着一股狠劲,用短刀划伤一名士兵的马腿,那士兵摔下马背,被陈伴伴趁机刺中咽喉。

另一名瓦剌兵见状,举刀便砍,陈伴伴侧身躲过,却被刀风划伤了胳膊,鲜血立刻渗了出来。他知道自己难敌,却仍不肯后退 —— 只要多拖一刻,陛下便多一分安全。就在此时,他瞥见人群中站着一名伪扮玄夜卫的人,那人手中握着一把弓,箭镞正对准自己的方向,而箭尾的 “诏” 字在月光下格外刺眼。“徐靖的人!” 陈伴伴心中一凛,刚要提醒远处可能潜藏的陛下,那支箭已离弦,朝着他的胸口射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伴伴下意识侧身,箭却擦着他的肋骨划过,带出一串血珠。他闷哼一声,却趁瓦剌兵不备,扑向那名伪扮玄夜卫者,一把扯下他腰间的玄夜卫令牌 —— 令牌是伪造的,边缘粗糙,与真令牌的精细纹路截然不同。“这便是通敌的证据!” 陈伴伴将令牌塞进怀中,转身朝着密林方向跑去,他知道,必须将证据交给陛下,交给谢渊。巴图见他要逃,怒喝:“放箭!别让他跑了!”

数支箭同时射向陈伴伴,他的左腿、后背接连中箭,剧痛让他几乎晕厥。但他看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密林轮廓,想着陛下还在里面等着,便咬牙继续奔跑。他的视线渐渐模糊,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喘息声和马蹄声,直到一支箭精准地射中他的后心,他才踉跄着停下脚步,口中喷出一口鲜血,重重摔在地上。

陈伴伴趴在地上,意识渐渐涣散,却仍能听到瓦剌兵逼近的脚步声。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挣扎着从怀中摸出那枚伪造的玄夜卫令牌和诏狱署箭镞碎片,用尽力气将它们埋在身下的腐叶中 —— 只要陛下或谢太保能找到这些,内奸的罪证便又多了一分。就在此时,他听到不远处传来萧桓的呼喊:“陈伴伴!”

萧桓躲在密林边缘,见陈伴伴中箭倒地,再也按捺不住,冲了出来。陈伴伴见他现身,眼中满是焦急,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陛下!快回去!危险!” 巴图见状,大笑道:“萧桓,果然在这里!抓住他!” 瓦剌兵纷纷朝着萧桓围去,一支箭带着风声,直取萧桓的胸口 —— 那是巴图亲自射出的,箭镞锋利,带着寒光。

陈伴伴眼睁睁看着箭朝陛下飞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陛下死!他猛地从地上爬起,踉跄着扑到萧桓身前,那支箭瞬间穿透了他的胸膛,箭尾的羽毛在他背后微微颤动。萧桓瞳孔骤缩,看着胸前插着箭的陈伴伴,泪水瞬间涌出:“陈伴伴!你为什么…… 为什么要替朕挡箭!”

陈伴伴靠在萧桓怀中,嘴角不断涌出鲜血,却仍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陛下…… 臣…… 臣侍奉您三十余年…… 能为陛下死…… 是臣的福气……” 他的手紧紧抓住萧桓的衣袖,指腹在萧桓手腕上轻轻划过 —— 那是他们之间的秘密暗号,意为 “腐叶下有证据”。萧桓感受到他的动作,心中一震,却来不及细想,便见陈伴伴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

“陛下…… 快…… 入密林……” 陈伴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双手猛地推向萧桓的后背。萧桓被他推得踉跄着后退,跌入密林深处。而陈伴伴则失去支撑,重重倒在地上,巴图的第二支箭接踵而至,射中了他的额头。临死前,他的目光仍望着密林方向,嘴角带着一丝安心的笑意 —— 陛下安全了,这就够了。

萧桓跌入密林,重重摔在地上,额头磕到石头,却顾不上疼痛,回头望去,只见陈伴伴的尸体被瓦剌兵围住,巴图正俯身去搜他的身体。“不要碰他!” 萧桓嘶吼着,想要冲出去,却被一棵粗壮的古木挡住。他想起陈伴伴最后推他时的动作,想起那暗号,心中猛地一醒 —— 陈伴伴定是留下了什么。

瓦剌兵在陈伴伴身上搜了一圈,却没找到任何东西 —— 那枚伪造令牌和箭镞碎片早已被他埋在腐叶下。巴图怒极,一脚踹在陈伴伴的尸体上:“没用的东西!” 他抬头看向密林,冷哼一声:“萧桓躲进密林又如何?传令下去,围了这片林子,等天亮再搜!我就不信,他能躲一辈子!” 瓦剌兵齐声应和,开始在密林外围布置岗哨,火把的光芒将林子边缘照得如同白昼。

萧桓躲在古木后,捂着嘴不敢出声,泪水无声地滑落。他想起陈伴伴平日里的样子:清晨为他端来温热的汤药,深夜陪他批阅奏章,在他因朝政烦恼时轻声劝慰,在他巡边遇雨时脱下自己的外衣为他挡雨…… 三十年来,陈伴伴从未有过半分懈怠,如今却为了护他,死得如此惨烈。“陈伴伴,朕定会为你报仇,定会查清内奸!” 萧桓在心中默念,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渗出血来。

待瓦剌兵的脚步声远去,萧桓才缓缓起身,循着记忆中陈伴伴倒下的方向,悄悄摸索过去。他不敢靠近林子边缘,只能在密林深处,朝着陈伴伴尸体的方向,寻找那处 “腐叶下的证据”。夜色中,他的手指在腐叶上轻轻划过,每一次触碰,都像是在触碰陈伴伴的体温,心中的愧疚与愤怒愈发浓烈。

终于,他的手指触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 —— 是那枚伪造的玄夜卫令牌!他连忙拨开腐叶,将令牌和藏在一旁的箭镞碎片一同捡起,紧紧攥在手中。令牌边缘的粗糙感、箭镞上的 “诏” 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奸的罪行。萧桓将它们藏入龙袍内侧,贴在胸口 —— 那里离心脏最近,仿佛能感受到陈伴伴的忠魂在指引着他。

萧桓在密林中辗转,找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挡,不易被发现。他钻进山洞,靠在石壁上,才敢喘口气。洞外传来瓦剌兵的巡逻声,脚步声、说话声清晰可闻,每一次靠近,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他紧紧攥着怀中的证据,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陈伴伴牺牲的场景,泪水又一次模糊了视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知过了多久,洞外的火把光芒渐渐稀疏,瓦剌兵的巡逻声也变得遥远。萧桓推测已是深夜,瓦剌兵或许也累了,巡逻变得松懈。他想起陈伴伴曾教过他的野外求生技巧 —— 在山洞中点燃枯枝驱赶野兽,用树叶擦拭伤口。他摸索着找到一些干燥的枯枝,用随身携带的火石点燃,微弱的火光在洞中跳动,映出他苍白的脸庞。

火光中,他再次拿出那枚伪造的玄夜卫令牌,仔细查看。真的玄夜卫令牌由玄铁锻造,正面刻 “玄夜” 二字,背面刻持牌者的编号与所属司署,边缘光滑,有玄夜卫北司特有的火漆印记;而这枚伪造令牌,材质是普通铁器,“玄夜” 二字刻得歪歪扭扭,背面无编号,边缘还带着锻造时留下的毛刺。“定是徐靖的诏狱署伪造的,” 萧桓咬牙,“他掌管诏狱,有锻造兵器的工坊,要伪造令牌易如反掌。”

他又拿起那枚箭镞碎片,上面的 “诏” 字虽小,却清晰可辨 —— 大吴兵器锻造有严格规制,诏狱署的兵器皆刻 “诏” 字,兵部的刻 “兵” 字,玄夜卫的刻 “玄” 字。这枚箭镞既是诏狱署锻造,又出现在瓦剌兵手中,徐靖通敌之事,已是铁证。萧桓将碎片与令牌放在一起,心中暗忖:“待见到谢爱卿,定要将这些证据交给秦指挥使,让他彻查徐靖,为陈伴伴报仇。”

洞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萧桓立刻吹灭火光,握紧了身边的短刀 —— 那是陈伴伴留下的短刀。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洞口的藤蔓外。“陛下?”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试探。萧桓心中一喜 —— 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他连忙拨开藤蔓,探出头去:“秦爱卿,是你!”

秦飞见萧桓平安无事,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躬身行礼:“臣秦飞,参见陛下!臣奉谢太保之命,前来寻找陛下,终于找到您了!” 他身后跟着两名玄夜卫队员,手中皆持兵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动静。萧桓扶起秦飞,眼中满是激动:“秦爱卿,你可来了!陈伴伴…… 陈伴伴为了护朕,被瓦剌兵射死了!”

秦飞闻言,脸色骤变,语气沉重:“陛下,陈伴伴忠勇,臣定会奏请陛下,追封他的爵位,厚待他的家人。” 萧桓点头,从怀中摸出那枚伪造令牌和箭镞碎片:“秦爱卿,你看!这是陈伴伴留下的证据 —— 伪造的玄夜卫令牌,还有诏狱署锻造的箭镞。徐靖通敌之事,已是确凿无疑!”

秦飞接过令牌与碎片,仔细查看,眉头紧锁:“陛下,这令牌的锻造工艺粗糙,确是伪造无疑;箭镞上的‘诏’字,与诏狱署平日锻造的兵器印记一致。徐靖掌管诏狱署,竟将兵器给了瓦剌,还伪造玄夜卫令牌,其罪当诛!” 他顿了顿,又道:“臣在来的路上,遇到几名被瓦剌兵追杀的玄夜卫哨探,他们说,有伪扮玄夜卫的人在传递消息,目标正是陛下的逃亡路线 —— 想来,是徐靖在暗中指引瓦剌。”

萧桓闻言,心中愈发愤怒:“徐靖身为诏狱署提督,本应监察奸佞,却勾结瓦剌,害死陈伴伴,若不将他绳之以法,难慰陈伴伴在天之灵!” 秦飞道:“陛下放心,臣已派人将此事禀报谢太保,谢太保令臣先护陛下脱险,再回京师捉拿徐靖。只是瓦剌兵仍在密林外围,我们需小心行事,待天亮后,谢太保的援军便会赶到。”

萧桓点头,目光望向洞外陈伴伴牺牲的方向,心中满是愧疚:“陈伴伴随朕三十余年,朕却连他的尸体都无法带回…… 秦爱卿,待脱险后,你一定要将陈伴伴的尸体寻回,好好安葬。” 秦飞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定会寻回陈伴伴的遗体,让他入土为安。”

天色微亮时,谢渊率神机营与宣府卫援军赶到密林外围。都督同知岳谦率先冲阵,手中长枪挑飞数名瓦剌岗哨,高声喊道:“谢太保率援军至!瓦剌兵速速投降!” 瓦剌兵本就因彻夜围困疲惫不堪,见明军援军到来,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后退。

谢渊策马奔至密林边缘,见秦飞从林中走出,连忙问道:“秦指挥使,陛下何在?是否安全?” 秦飞躬身道:“太保放心,陛下在林中山洞内,安然无恙。只是…… 陈伴伴为护陛下,已被瓦剌兵射死。” 谢渊闻言,脸色一沉,语气沉重:“陈伴伴忠勇,是我大吴之幸,也是陛下之幸。待战事结束,定要为他追封谥号,厚葬于忠烈祠旁。”

秦飞引谢渊进入密林,来到山洞前。萧桓见谢渊到来,心中一松,连忙走出山洞:“谢爱卿,你可来了!陈伴伴他……” 话未说完,便哽咽着说不下去。谢渊躬身行礼:“陛下平安,便是万幸。陈伴伴的牺牲,臣已知晓,臣定会为他报仇,查清内奸的全部罪行。”

萧桓将怀中的伪造令牌与箭镞碎片递给谢渊:“谢爱卿,这是陈伴伴留下的证据。徐靖伪造玄夜卫令牌,将诏狱署的兵器给了瓦剌,还指引瓦剌追杀朕,害死了陈伴伴!” 谢渊接过证据,仔细查看,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徐靖竟敢如此大胆!臣回京师后,定将他捉拿归案,交由刑部审讯,让他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时,宣府卫副总兵李默匆匆赶来,禀报说瓦剌兵已溃逃,正在追击残敌。谢渊点头:“李将军,你率部继续追击,务必重创瓦剌,不让他们有机会再犯。岳将军,你率部守护陛下,先回废弃驿站休整。臣与秦指挥使留下,寻回陈伴伴的遗体。” 李默与岳谦齐声应和,各自领命而去。

谢渊与秦飞在密林边缘找到了陈伴伴的遗体。他的尸体仍保持着倒下时的姿势,额头与胸口的箭镞尚未拔出,龙袍上沾染的血迹已凝固成暗红。谢渊蹲下身子,轻轻为他合上眼睛,语气带着敬重:“陈伴伴,你护主有功,陛下与朝廷不会忘记你。”

秦飞仔细检查陈伴伴的尸体,发现他身下的腐叶有被翻动过的痕迹,心中一动,拨开腐叶,却什么也没找到 —— 想来,那枚伪造令牌与箭镞碎片已被陛下取走。他抬头看向谢渊:“太保,陈伴伴心思缜密,临死前还想着留下证据,这份忠诚,实属难得。” 谢渊点头:“是啊,这样的忠仆,世间少有。我们需将他的遗体妥善收敛,带回京师,让陛下亲自为他送行。”

两名神机营士兵拿来担架,小心翼翼地将陈伴伴的遗体抬上担架,盖上白布。谢渊亲自护送担架,朝着废弃驿站走去。途中,他对秦飞道:“秦指挥使,徐靖通敌之事,已有证据,但他在京师经营多年,诏狱署中定有不少旧党成员。你需率玄夜卫先行回京师,控制诏狱署,防止徐靖销毁罪证或逃脱。”

秦飞领命:“臣遵旨!臣这就率部回京师,定不让徐靖逃脱!” 他转身对身后的玄夜卫队员道:“传令下去,即刻启程回京师,目标诏狱署!” 队员们齐声应和,策马朝着京师方向奔去。谢渊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暗忖:“徐靖,你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抵达废弃驿站时,岳谦已将驿站收拾妥当,太医院的医官正在为萧桓处理额头的伤口。萧桓见谢渊护送着陈伴伴的遗体进来,连忙起身,走到担架旁,掀开白布,看着陈伴伴苍白的面容,泪水再次涌出:“陈伴伴,朕带你回家了…… 回京师了……”

驿站内,谢渊与萧桓商议后续事宜。“陛下,徐靖通敌之事已有证据,秦指挥使已率玄夜卫回京师捉拿他,” 谢渊道,“臣意待您休整一日,便返回京师,主持审讯徐靖之事,同时加强京师防务,防止瓦剌反扑。” 萧桓点头:“就依谢爱卿所言。只是陈伴伴的遗体,需妥善安置,待回京师后,朕要亲自为他举行葬礼,追封他为‘忠勤伯’,让他的家人能享受到朝廷的抚恤。”

谢渊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已令户部侍郎陈忠核算抚恤金,待回京师后,便发放给陈伴伴的家人。另外,臣已派人去查陈伴伴的家世 —— 他早年入宫,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住在京师城郊,臣会派人将她接到宫中赡养,以报陈伴伴护主之恩。” 萧桓闻言,心中稍安:“谢爱卿考虑周全,如此,陈伴伴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此时,一名玄夜卫队员匆匆赶来,禀报说秦飞已抵达京师安定门,正在攻打诏狱署 —— 徐靖已察觉风声,关闭诏狱署大门,派旧党成员抵抗。谢渊眉头一皱:“徐靖果然要负隅顽抗!” 他对萧桓道:“陛下,臣需即刻回京师支援秦指挥使,否则徐靖恐会逃脱或销毁罪证。岳将军会留下守护陛下,待臣平定诏狱署,再派人来接陛下。”

萧桓点头:“谢爱卿快去,务必拿下徐靖,查清他与瓦剌的全部勾结细节。陈伴伴的仇,不能只算在徐靖一人身上,所有参与通敌的旧党,都要绳之以法!” 谢渊躬身行礼:“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他转身对岳谦道:“岳将军,陛下的安危便交给你了,务必小心谨慎,若有任何情况,即刻传信给臣。” 岳谦躬身道:“太保放心,末将定护陛下周全!”

谢渊策马离开驿站,朝着京师方向奔去。萧桓站在驿站门口,望着他的背影,又看向陈伴伴的遗体,心中暗下决心:“朕定要整肃朝纲,清除内奸,不让陈伴伴的血白流,不让大吴的江山毁在奸佞手中!”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却未能驱散他心中的沉重 —— 陈伴伴的牺牲,像一道烙印,深深刻在了他的心上。

暮色降临,驿站内一片寂静。萧桓坐在陈伴伴的遗体旁,手中拿着一块陈旧的玉佩 —— 那是永熙帝赏赐给陈伴伴的,陈伴伴一直戴在身上,后来转赠给了萧桓,说是 “能保陛下平安”。如今玉佩仍在,而它的主人却已不在。萧桓摩挲着玉佩,眼中满是思念:“陈伴伴,你说这玉佩能保朕平安,可它却没能保住你……”

岳谦走进来,见萧桓如此模样,心中也不好受,轻声道:“陛下,夜深了,您该歇息了。陈伴伴若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您如此伤怀。” 萧桓抬头,眼中满是疲惫:“岳将军,你说…… 朕是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君主?若朕能早点察觉徐靖的阴谋,若朕能不听张文的误导,陈伴伴就不会死,亲卫们也不会战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岳谦躬身道:“陛下,臣不敢妄议君上。但臣知道,陛下仁厚,只是被奸人蒙蔽。如今陈伴伴已用生命为陛下换来证据,亲卫们的血也让陛下看清了奸佞的真面目,接下来,陛下只需振作精神,与谢太保一同肃清内奸,守护大吴江山,便是对陈伴伴与亲卫们最好的告慰。”

萧桓沉默良久,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朕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中。陈伴伴用命护朕,是希望朕能活下去,能守护好大吴。朕若不振作,怎对得起他的牺牲?” 他将玉佩重新戴在身上,站起身,眼神变得坚定:“岳将军,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回京师。朕要亲自看着徐靖伏法,亲自送陈伴伴最后一程。”

岳谦躬身应道:“臣遵旨!” 他转身走出驿站,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 陛下终于从悲痛中走了出来,这对大吴来说,是天大的幸事。而驿站内,萧桓则静静地守在陈伴伴的遗体旁,直到深夜,才在岳谦的劝说下,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歇息,却一夜无眠,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陈伴伴护主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昨。

卷尾语

德佑忠仆护主之役,贴身太监陈伴伴以身代帝受箭,临死推帝入密林,以己之死换君之生,其忠烈可昭日月。帝萧桓得脱,携陈伴伴所留伪令牌、诏狱箭镞碎片为证,确证诏狱署提督徐靖通敌。然徐靖仍据诏狱署顽抗,秦飞率玄夜卫攻之未下,谢渊驰援京师,战局未明;瓦剌虽溃逃,却未远遁,仍窥伺边疆;旧党余孽亦未肃清,朝堂暗流仍在。陈伴伴遗体待归京师厚葬,其忠名待诏封,而后续审奸、御敌、安内诸事,尚需步步为营,待续笔详陈,以全此段忠烈史事。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