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616章 至今德胜碑前语,犹说当年解袍功

卷首语

《大吴史?帝纪?德佑帝传》载:“德佑中,瓦剌解京师围,德胜门余寒彻骨,京营卒三万皆困冻馁。时天寒雪虐,卒手裂足跛者十之七八,甚者指节冻落,仍拄刀守垛。帝萧桓闻之,恻然动容,遂轻车简从,登德胜门劳军。见正九品卒王勇,双手裂如蛛网,渗血结霜,指掌与刀柄冻连一体,犹挺腰握刃,帝流涕抚其手曰:‘朕为万乘之君,竟令忠卒曝寒受苦,是朕负尔等也!’遂解身上紫貂袍赠之 —— 袍乃元兴帝御赐,紫貂为漠北珍裘,暖可御极寒,帝平日未尝轻用。

时吏部尚书李嵩、侍郎张文等,私匿工部上年冬拨发军暖具:狐裘百件、手炉五百,或藏于府中密室,或赠亲友邀宠,京营卒苦寒无措,彼等竟视若无睹。玄夜卫指挥使秦飞侦得实据,奏于帝前,帝怒命追缴,尽分卒伍,无敢私留者。史臣赞曰:‘桓帝此役,解袍见赤心,沥泪慰寒卒。此前军民疑君忘战,经此一晤,始知帝心与卒心同,京师乃固如磐石。’”

《玄夜卫档?劳军录》补:“帝登城日,德胜门寒风卷雪,如刀割面,卒甲胄结厚冰,触之脆响。有卒饿晕于垛下者三,冻僵不能言者二,皆为守御多日、未得暖食之故。初,李嵩阻帝登城,谓‘天子登险地,非礼制;卒多粗鄙,恐惊圣驾’。太保谢渊斥之曰:‘卒以血肉守国门,帝以诚心慰忠卒,此乃天下最大礼制!若因 “礼制” 忘卒之生死,何异于弃社稷?’嵩语塞而退。

及追缴暖具,玄夜卫于李嵩府中地窖得狐裘三十,皆以锦缎裹藏,毛色如新;于张文府中柴房搜手炉百个,炉内余炭犹温 —— 此皆工部专为京营制办之军资,嵩、文竟私匿半载,置卒冻馁于不顾。罪证一一封识,存诏狱署东库第五十一柜,编入《萧桓德胜门劳军案勘卷》,以备后世稽考。”

德胜门寒雪未消,卒持长刀冻皴腰。

指裂渗血冰粘刃,帝见垂泪解貂袍。

佞吏私藏暖具在,忠兵忍冷守疆遥。

此日宸衷融酷寒,军民同心固紫霄。

城上寒风吹骨冷,卒衣单薄手皴红。

萧桓登垛观忠勇,泪落沾襟解御绒。

藏暖佞臣终败露,分衣赤子尽归同。

至今德胜碑前语,犹说当年解袍功。

京营困守雪霜侵,手裂刀寒志不沉。

帝幸城楼亲慰卒,泪垂御袍赠丹心。

私藏暖具奸邪露,遍散棉裘暖意深。

不是君王知体恤,何能万众护京林。

德胜门的寒风裹着雪粒,刮在城楼上,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是在诉说战后的残寒。从二品都督同知岳谦拄着长枪,站在城头,看着身边的卒子们 —— 正九品卒长王勇靠在城垛上,双手揣在怀里,却仍止不住地发抖。岳谦伸手去拉他的手,刚触到指尖,就被冰碴硌得生疼 —— 王勇的双手肿得像萝卜,指节处裂着数道深口子,渗出来的血珠早已冻成冰,粘在甲胄的缝隙里,一扯就疼得他皱眉。

“还能撑住吗?” 岳谦声音发哑。王勇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块干硬的麦饼,咬了一口,却因冻僵的脸颊嚼不动,只能慢慢咽下去:“都督,没事…… 只要能守住京师,冻点不算啥。” 可他说话时,牙齿却在打颤,嘴唇早已冻得发紫,连话都说不连贯。

不远处,两名卒子正蹲在地上,用雪搓着冻僵的脚。他们的棉鞋早已湿透,鞋底磨穿,露出的脚趾冻得发黑,有的甚至已经失去知觉。“要是有件厚点的棉甲就好了……” 一名卒子喃喃道,另一名卒子苦笑:“还棉甲呢,能有个手炉暖暖手就不错了 —— 听说工部上月拨了暖具,可咱们连见都没见过。”

岳谦听着这话,心里像被针扎一样。他早已知晓,工部尚书张毅(正二品)去年冬曾拨发军用暖具 —— 狐裘两百件、棉甲五百套、手炉八百个,交由户部侍郎陈忠(正三品)调度,可陈忠奏报说 “暖具需核验质量,暂存户部仓库”,这一存,就没了下文。他曾找陈忠询问,陈忠却支支吾吾,只说 “李嵩大人(正二品吏部尚书)有令,需等京营整编后再分发”—— 岳谦心里清楚,这是官宦们在私藏,可他无凭无据,只能眼睁睁看着卒子们受冻。

消息传到御书房,萧桓(德佑帝)正与李东阳(正一品内阁首辅)看德胜门的战损奏报 —— 此战京营卒折损三千余人,冻伤两千余人,现存卒三万,能战者不足两万。“陛下,” 李东阳叹了口气,“德胜门卒子们苦啊,天寒地冻,无暖具,无饱食,再这样下去,恐生变故。”

萧桓放下奏报,手指攥得发白:“朕竟不知,卒子们过得如此艰难!陈忠为何不发暖具?李嵩又为何拦着?”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德胜门的方向,心里满是愧疚 —— 他身居深宫,锦衣玉食,却让守国门的卒子们冻裂双手,饿肚子守城。“传旨,朕要亲自去德胜门劳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东阳连忙劝阻:“陛下,德胜门余寒未散,且瓦剌虽退,恐有残兵,陛下万金之躯,不可冒险!”

“冒险?” 萧桓苦笑,“卒子们在城楼上冻得要死,朕在宫里烤火,这才是真的对不起他们!朕意已决,明日就去!” 他命内侍即刻传谢渊(正一品太保)、秦飞(从二品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入宫,商议劳军事宜 —— 他要亲眼看看,自己的子民,到底在承受怎样的苦难。

次日清晨,萧桓身着常服,带着谢渊、秦飞、李东阳等人,准备前往德胜门。刚出午门,就见李嵩带着张文(正三品吏部侍郎)、刘焕(正二品户部尚书)等官宦拦在路中。李嵩身着绯色官袍,躬身道:“陛下,臣等闻陛下欲往德胜门,斗胆劝阻 —— 德胜门乃边防线,瓦剌残兵未清,恐有危险;且陛下劳军,需循礼制,备卤簿、设仪仗,怎可轻装前往?”

萧桓看着李嵩,眼神冰冷:“礼制?卒子们在城楼上冻裂双手,朕去看看他们,就是最大的礼制!危险?朕的子民在那里守着,朕有何惧?”

张文立刻上前附和:“陛下,李尚书所言极是!德胜门卒多是粗鄙之人,恐惊扰圣驾;且暖具之事,陈侍郎已在核验,不日便可分发,陛下无需亲自前往。”

谢渊上前一步,声音沉如潭水:“李尚书,张侍郎,陛下劳军,是为安抚军心,尔等却以‘礼制’‘危险’为由阻挠,莫非是怕陛下看见卒子们的惨状,查出暖具的下落?”

李嵩脸色微变,强辩:“谢太保说笑了!臣只是为陛下安全着想,怎会怕查暖具?暖具确实在核验,陈侍郎可以作证!”

陈忠站在一旁,脸色发白,支支吾吾:“是…… 是在核验,臣…… 臣尽快分发。” 他不敢看萧桓的眼睛 —— 他知道,暖具早已被李嵩、张文等人私分,自己只是被推出来挡枪的。

萧桓看着陈忠的模样,心里已然明白。他冷笑一声:“李嵩,你说需循礼制,朕问你,永熙帝(对应宣德帝)当年巡边,也曾轻装登城劳军,这难道不是礼制?你说卒子粗鄙,朕问你,没有这些粗鄙的卒子,你能在吏部安稳做官?”

李嵩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跪在地上:“臣…… 臣不敢!”

“不敢?” 萧桓上前一步,“朕看你是敢!” 他命秦飞:“秦指挥使,你带玄夜卫,看住这些官宦,若再敢阻挠,以‘抗旨’论处!”

秦飞领命,率玄夜卫卒上前,将李嵩等人围在中间。李嵩看着玄夜卫卒手里的刀,心里慌得厉害 —— 他知道,萧桓这次是真的动怒了,再阻挠,自己恐怕性命难保。

萧桓不再看他们,转身继续往前走。寒风刮在他的脸上,却让他更加清醒 —— 这些官宦,只知贪图享乐,私藏军资,根本不顾卒子死活。今日,他不仅要去劳军,还要查出暖具的下落,给卒子们一个交代。

前往德胜门的路上,萧桓看到的景象,比他想象的还要惨烈。街道两旁,百姓们穿着破烂的棉衣,有的甚至光着脚,在雪地里捡柴禾;有的孩子冻得瑟瑟发抖,怀里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弟弟;城根下,几名饿晕的百姓躺在地上,无人照料,只有好心的妇人递上一碗热水。

“这是怎么回事?” 萧桓停下马车,指着那些百姓,对身边的陈忠道,“户部不是拨了赈济粮吗?怎么还有人饿晕?”

陈忠脸色惨白,连忙道:“陛下,赈济粮…… 粮已分发,可能是…… 是有的百姓没领到。”

谢渊在旁补充:“陛下,臣昨日接到奏报,部分赈济粮被地方小吏私吞,有的甚至以次充好,给百姓的都是发霉的谷子。”

萧桓气得手发抖:“这些蛀虫!连赈济粮都敢吞!秦飞,你立刻派人去查,凡私吞赈济粮者,一律斩!”

秦飞领命,即刻派人去查。萧桓看着那些受苦的百姓,心里满是愧疚 —— 他身为帝王,却让自己的子民过着如此凄惨的生活,这是他的失职。

马车继续前行,快到德胜门时,萧桓看到几名卒子正拖着受伤的腿,往城楼上走。他们的甲胄上沾着雪和血,有的卒子甚至拄着断枪,一步一挪。萧桓下车,走到一名卒子面前,轻声问:“兄弟,你伤得重吗?”

那名卒子抬起头,见是萧桓,连忙跪下:“陛下!臣…… 臣没事!” 他想磕头,却因冻僵的膝盖站不稳,差点摔倒。萧桓连忙扶住他,触到他的手时,心里一震 —— 那双手比冰块还冷,指节肿大,裂口处渗着血。

“你的手怎么了?” 萧桓问道。

卒子低下头,声音沙哑:“回陛下,是冻的…… 不碍事,只要能守住京师,臣不怕冻。”

萧桓看着他,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摸了摸卒子的甲胄,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件单薄的布衣:“怎么不穿棉甲?”

卒子苦笑:“回陛下,棉甲…… 棉甲还没发下来,听说在仓库里存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桓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扶起卒子,帮他拍掉身上的雪。他知道,再问下去,只会更心痛。他转身对谢渊道:“谢太保,今日过后,朕要彻底清查军资,凡私藏者,无论官阶,一律严惩!”

谢渊躬身:“臣遵旨!”

萧桓重新上车,心里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他知道,德胜门的城楼上,还有更多这样的卒子,在寒风中坚守着 —— 他们是大吴的脊梁,却也是最受苦的人。

德胜门的城楼终于出现在眼前。萧桓下车,踩着积雪,一步步往城楼上走。寒风卷着雪粒,刮在他的脸上,生疼,可他却毫不在意 —— 比起卒子们承受的苦难,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刚登上城楼,萧桓就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数百名卒子靠在城垛上,有的在搓手取暖,有的在啃干硬的麦饼,有的则靠在墙边,闭着眼睛休息,却仍紧紧握着手里的长刀。他们的甲胄上结着冰,有的甲胄缝隙里还沾着血,双手无一例外,都冻得红肿,有的甚至裂着深口子,渗出血珠,冻在刀柄上,与刀柄融为一体。

萧桓走到王勇身边,王勇正靠在城垛上,双手握着长刀,指节泛白。萧桓轻声问:“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王勇连忙睁开眼睛,见是萧桓,连忙想站起来,却因冻僵的腿差点摔倒。萧桓扶住他:“不用多礼,坐着就好。” 他看着王勇的双手,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 王勇的双手裂着数道深口子,最深的一道几乎把手指分成两半,渗出来的血珠冻成了冰碴,刀柄上沾着血冰混合物,可他仍死死攥着,仿佛那不是刀,而是救命的稻草。

“疼吗?” 萧桓声音沙哑。

王勇摇摇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回陛下,不疼…… 习惯了。只要能守住京师,不让胡骑进来,臣这点疼不算啥。”

萧桓看着他,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他知道,王勇说的是假话 —— 那么深的伤口,怎么会不疼?只是为了京师,为了百姓,他在硬撑。萧桓解开自己身上的紫貂袍,这是元兴帝(对应永乐帝)当年赐给他的,用整张紫貂皮制成,暖和异常。他将紫貂袍披在王勇身上,声音哽咽:“兄弟,委屈你了…… 朕这个皇帝,没当好,让你受这么多苦。这件袍子,你先穿着,暖和点。”

王勇愣住了,眼泪瞬间掉了下来。他想推辞,却被萧桓按住:“拿着!这是朕的心意,也是朕对所有卒子的愧疚。”

周围的卒子们看着这一幕,有的默默流泪,有的甚至跪了下来:“陛下!”

萧桓扶起他们,声音朗朗:“兄弟们,你们是大吴的英雄!是你们守住了京师,守住了朕的子民!朕向你们保证,今日过后,凡私藏暖具、苛待卒子的官宦,朕一律严惩!你们的苦,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冻挨饿!”

卒子们齐声呐喊:“陛下圣明!愿为陛下死战!” 声音震得城楼上的积雪簌簌落下,也震得萧桓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一刻,他与卒子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萧桓的话音刚落,秦飞就带着玄夜卫卒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陛下,臣查到了!工部去年冬拨发的暖具,狐裘两百件、棉甲五百套、手炉八百个,其中狐裘一百五十件、手炉三百个被李嵩、张文、刘焕等官宦私藏,有的赠给亲友,有的留作自用!臣已派人去他们府中查抄,不日便可将暖具追回!”

萧桓看着清单,气得脸色铁青:“好个李嵩!好个张文!朕让他们管理朝政,他们却私藏军资,苛待卒子!传旨,将李嵩、张文、刘焕等人押入诏狱,彻查他们私藏暖具、贪赃枉法的罪行!凡参与私藏的官宦,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谢渊躬身:“陛下,臣建议设‘军资督查司’(从四品),隶御史台,专司军资调度与核验,防止再出现私藏军资的情况。同时,命陈侍郎即刻将追回的暖具分发下去,优先给德胜门的卒子们使用。”

萧桓点头:“准!就按谢太保说的办!陈忠,你现在就去办,若再拖延,朕唯你是问!”

陈忠连忙领命:“臣遵旨!臣即刻去办!”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 幸好陛下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不然他也难逃惩罚。

萧桓看着城楼上的卒子们,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只要能将暖具分发下去,卒子们就能少受点苦;只要能严惩那些佞臣,就能给卒子们一个交代,给百姓一个交代。他走到城楼边,望着远处的京师,心里暗下决心:朕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让子民安居乐业,让大吴长治久安。

当日午后,陈忠就将追回的暖具全部运到了德胜门。狐裘、棉甲、手炉堆在城楼上,像一座小山。卒子们排着队,领取属于自己的暖具。王勇穿上萧桓赐的紫貂袍,又领到一件棉甲和一个手炉,心里暖烘烘的。他捧着暖炉,对身边的卒子们说:“陛下心里有咱们,咱们更要好好守城,绝不能辜负陛下的心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他卒子们也纷纷点头。有的卒子穿上棉甲,活动了一下冻僵的身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的卒子捧着暖炉,暖着手,眼泪却掉了下来 —— 他们终于不用再受冻了。

百姓们听说陛下亲自劳军,还追回了暖具,纷纷赶来德胜门。周老汉(德胜门乡勇教头)带着乡勇们,扛着粮食和热水,送到城楼上:“兄弟们,你们守城辛苦,这点粮食和热水,你们拿着,暖暖身子!”

卒子们接过粮食和热水,感动得说不出话。有的卒子甚至哽咽着说:“谢谢乡亲们!有陛下和乡亲们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守住京师!”

萧桓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只要军民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

当日傍晚,萧桓回到宫中,立刻下旨:追赠在德胜门保卫战中战死的卒子为 “忠勇校尉”,家属由户部按月发放抚恤金,入祀 “忠勇祠”;对冻伤的卒子,由太医院派医官诊治,所需药材由工部负责供应;设 “军资督查司”,由从四品御史统领,定期核查军资调度情况,防止私藏;命工部加快制造军用暖具,确保明年冬天之前,所有京营卒都能穿上棉甲,用上暖炉。

数日后,李嵩、张文、刘焕等人的罪行被彻底查清。李嵩私藏狐裘三十件、手炉一百个,还贪污军饷白银五万两;张文私藏狐裘二十件、手炉五十个,参与构陷忠良;刘焕私藏狐裘十件、手炉三十个,私扣边军粮饷。萧桓下旨,将三人斩于西市,首级传九门示众,抄没其家产,充作军资。其他参与私藏的官宦,有的被贬谪,有的被充军,吏治为之一清。

谢渊则牵头改革军资制度:“军资督查司” 正式设立,由御史台直接管辖,每季度核查各军镇的军资储备与使用情况,确保军资专款专用;工部设立 “军器军资局”(正五品),专门负责军用暖具、甲胄、兵器的制造与供应,规定每年冬前必须将暖具发放到卒子手中;户部设立 “军饷专项库”,确保军饷及时足额发放,防止私扣。

这些制度的改革,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军资危机,还为大吴后续的边防稳定奠定了基础。数年后,德胜门的卒子们再也不用受冻挨饿,京营的战斗力也大幅提升,瓦剌再也不敢轻易南犯。

萧桓后来多次登上德胜门,每次都会去看看当年王勇等卒子守过的城垛,摸摸城墙上的砖缝。他会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朕永远忘不了,当年那些卒子冻裂双手仍握刀的模样。是他们,让朕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民心。一个国家,只有军民同心,才能长治久安。”

德胜门的百姓们为了纪念萧桓劳军、解袍赠卒的事迹,自发在城楼下立了一块 “解袍碑”。碑身取房山青岩,高两丈,宽一丈,额题 “宸衷慰卒” 四字,碑阳刻着萧桓解袍赠卒的始末,碑阴刻着王勇等卒子的名字。每至初一、十五,百姓们都会来碑前祭拜,有的献上鲜花,有的焚上香火,有的甚至带着孩子,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

王勇后来因战功升为正七品校尉,他一直珍藏着萧桓赐给他的紫貂袍,逢年过节都会拿出来晾晒。他常对家人说:“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袍子,这是陛下对咱们卒子的心意。咱们要永远记住,陛下心里有咱们,咱们也要永远忠于陛下,忠于大吴。”

京营的卒子们也将萧桓解袍赠卒的事迹编成了歌谣,传唱在军营里:“德胜门,雪纷纷,陛下解袍赠卒身。裂手握刀守国门,军民同心保大吴。” 这首歌谣,一传就是数十年,成为大吴军民同心的象征。

《大吴史?帝纪?德佑帝传》在记载此事时,评价道:“桓帝在位,虽屡遭边患,然能亲赴前线,慰劳士卒,解袍赠暖,此乃明君之举。当是时,佞臣藏暖具,卒子冻裂手,帝不以自身安危为念,登城见卒,落泪解袍,此非仁慈不能为,非爱民不能为。自此,军民同心,京师乃安,大吴中兴之基始定。”

《玄夜卫档?劳军录》的末尾,还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瓦剌的使者后来到京师议和,看到德胜门的 “解袍碑”,听了萧桓解袍赠卒的故事,感慨道:“大吴有如此爱民之君,如此忠勇之卒,何愁不兴?我等再不敢犯矣。”

时光荏苒,德胜门的 “解袍碑”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却依然矗立在城楼下。它像一座丰碑,记录着萧桓与卒子们的故事,也记录着大吴军民同心的岁月。每当后人登上德胜门,看到这块石碑,都会想起当年那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想起那位落泪解袍的帝王,和那些冻裂双手仍坚守国门的忠勇卒子 ——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大吴的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家国,为了百姓,挺身而出,坚守到底。

片尾

萧桓下旨,将 “德胜门劳军解袍” 之事纳入《大吴祀典》,规定每年冬月(对应农历十一月)初一,帝需率百官至 “解袍碑” 前祭拜,缅怀当年的忠勇卒子,重申 “军民同心” 之理。礼部编撰《劳军录》,详细记载萧桓劳军的始末,颁行天下,让军民皆知 “君爱民,民忠君” 的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渊晚年致仕后,仍心系边防,曾多次向朝廷上书,建议加强军资储备,改善卒子待遇。萧桓感念其功,特赐 “忠勇柱国” 匾额,悬挂于谢府门前。岳谦、秦飞、陈忠等人,也皆成为大吴的栋梁之臣,为边防稳定与朝政清明,贡献了毕生之力。

京师百姓为了纪念萧桓与谢渊,自发在正阳门内立了一块 “军民同心碑”,碑上刻着 “君解袍,臣尽忠,民效力,国乃兴” 十二字。每至冬月初一,百姓们都会聚集在碑前,唱着当年的歌谣,缅怀那段军民同心的岁月。香火袅袅中,老人会对孩子说:“当年,陛下为了卒子,连自己的紫貂袍都送出去了;卒子们为了京师,冻裂了手也不放下刀。咱们大吴,就是靠这样的君臣、这样的军民,才一直安稳到今天啊。”

卷尾

《大吴史?列传第三十二?谢渊传》载:“德佑德胜门劳军,渊辅帝登城,斥佞臣,助帝追缴暖具,卒得安。帝尝谓渊曰:‘非卿,朕难见卒之苦,难肃佞之奸。卿乃朕之左膀右臂,大吴之柱石也。’”

《玄夜卫档?劳军录》补:“劳军案后,大吴始重军资管理,设军资督查司、军器军资局,军卒待遇乃定。德佑以后数十年,京营卒无冻馁之苦,边军亦渐强,瓦剌远遁漠北,京师晏然。时人谓‘解袍一役,安邦百年’,非虚言也。”

德胜门寒雪满阶,卒持长刀指裂皆。帝登城垛见忠勇,泪落沾衣解紫貂。佞吏藏裘终伏法,良臣献策定军条。至今碑上留佳话,军民同心万古昭。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