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565章 三日骄阳蒸恨骨,一城黔首哭忠躯

卷首语

《大吴史?岳峰传》载:"德佑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昧爽,北元左贤王侦得谢渊援军距大同卫仅三十里,恐岳峰为吴兵所救,遽命其部将巴图执峰。时峰被缚于西城楼旗杆,甲胄尽剥,左臂断折处露白骨,犹斥敌不绝。左贤王怒,命以横刀断其首,悬于垛口铁钩,旁竖松木牌,朱书 ' 吴将岳峰降诛 ' 六字,欲沮吴兵士气。镇刑司降卒郑屠在侧,素怨岳峰查其贪墨事,进言 ' 宜曝首三日,使边民睹之,知抵抗大元者必遭此报 ',左贤王然其说,命亲兵守垛,禁人收殓。"

《玄夜卫档?北镇抚司密报》补:"峰就义前,乘北元兵换岗隙,以右指抠西城楼墙砖,刻 ' 镇刑司郑屠 ' 五字。指节崩裂,血珠沿砖缝渗至城下,与积血相融,深及寸许。北元兵搜其身,得麻纸半张,以血书 ' 李谟账册藏东瓮城砖窖,砖刻十字为记 ',左贤王见之暴跳,以火焚其纸,碎片随风卷落,为大同士民张老栓匿于瓦瓮 —— 其长子适死于巷战,老栓识峰笔迹,知为要紧物事,密藏至谢渊军入城,献于玄夜卫。"

西城楼畔血模糊,孤首悬风骂未枯。

三日骄阳蒸恨骨,一城黔首哭忠躯。

内奸犹笑头颅贱,外寇哪知肝胆殊。

莫道苍天无鉴照,砖痕血字记奸徒。

西城楼的砖缝里,血已经凝成了深褐的痂,像无数只干涸的眼。风从垛口灌进来,卷着悬在檐角的那颗头颅晃荡,绳结勒进脖颈的皮肉里,露出青白的骨茬。张禄的脸被三日骄阳晒得发皱,嘴唇干裂如老树皮,却仍保持着临死前的狞笑 —— 那是被玄夜卫按在刑场上时,他望着台下唾骂的百姓,突然扯出的笑,说 "不过是些贱骨头"。此刻,这笑容在风里颤巍巍的,倒像是在被无形的手抽打着,一声声应和着城楼下此起彼伏的骂。

"狗贼!还我儿命来!" 穿蓝布衫的老妇举着拐棍,往城楼方向猛戳,拐杖头磕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火星。她的儿子是守西城的小兵,前几日被张禄诱进秘道,活活被北元兵砍成了肉泥,尸首都没凑齐。老妇的衣襟上还别着块染血的碎甲,是从秘道里捡的,甲片内侧刻着个 "林" 字,是她儿子的姓。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里面缝补的补丁,针脚歪歪扭扭,是儿子临走前她连夜补的。

城楼的阴影里,守兵老赵正用布擦拭砖墙上的血字。那是个歪歪扭扭的 "杀" 字,是赵武临死前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写的,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道未干的血泪。血字被日晒雨淋得发暗,却在砖缝里洇出淡淡的红,老赵擦一下,就对着字磕个头,额头撞在砖上的声响闷闷的,像在敲一面破鼓。"老营官,您看这字还鲜着呢," 他喃喃着,从怀里掏出块饼,掰碎了撒在墙根,"您最爱的芝麻饼,俺给您带来了。"

第三日的骄阳毒得像淬了火,烤得城楼的木梁滋滋冒油。楼底下的尸堆还没清完,北元兵的尸身和吴兵的残骸叠在一起,被晒得发胀,腐臭的气味混着血腥味,在城里漫开,呛得人睁不开眼。有野狗拖着条断臂从尸堆里钻出来,臂甲上的 "忠" 字被啃得模糊,却仍能看出是岳峰亲卫的标记。百姓们举着石块砸狗,石块落在尸堆上,溅起的血沫子落在他们的衣襟上,没人拍掉,像是戴着枚沉重的勋章。

"哭啥?这群蠢东西!" 城墙根的阴影里,张禄的远房侄子缩在那里,啃着偷来的麦饼,嘴角沾着渣。他是镇刑司的小吏,李谟案时靠着张禄的关系躲了过去,此刻正对着哭嚎的百姓撇嘴,"死几个兵算啥?等北元再来,这城还不是咱们的?" 话没说完,块半截的砖就砸在他脚边,是个断了腿的老兵扔的,老兵的甲胄上还插着支箭,箭杆上刻着北元的狼头。"你这狗娘养的!" 老兵嘶吼着,挣扎着想爬过去,却被亲卫按住,眼里的血泪流进脖子上的伤口里,疼得他直抽气。

北元的残兵在关外徘徊,远远望着西城楼的悬首,用他们的语言叽里呱啦地议论。左贤王的亲卫摸着腰间的弯刀,那刀是张禄送的,刀鞘上镶着吴地的翡翠,此刻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这些南人真怪," 他对身边的小兵说,"为了几个死人,哭天抢地的。" 小兵没说话,只是望着城楼下列队的吴兵,他们的甲胄带着伤,手里的刀缺了刃,却一个个挺着脊梁,像插在地上的断矛。他突然想起昨夜偷袭时,有个吴兵抱着北元兵滚下城墙,嘴里喊着 "俺们的城",那声音里的狠劲,比草原上的狼还凶。

正午的日头最烈时,谢渊带着亲兵登上了西城楼。他的左肩还缠着绷带,血透过白布渗出来,像朵暗红的花。走到悬首下,他抬手解开绳结,张禄的头颅 "咚" 地落在事先铺好的黑布上,响声惊飞了檐下的乌鸦。"把他的骨殖,和那些被他害死的弟兄埋在一起," 谢渊的声音很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让他这辈子,都得听着弟兄们的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亲兵挖坑时,铁锹碰在砖上,发出 "当" 的脆响。谢渊弯腰捡起块碎砖,砖面上还留着半片血痕,是赵武那 "杀" 字的一角。他突然想起岳峰常说的话:"城墙是用砖垒的,可守墙的,是人心。" 此刻摸着砖上的血痕,粗粝的触感里,竟像是能摸到无数跳动的脉搏 —— 那是陈三的,李狗剩的,赵武的,还有无数没留下名字的兵,他们的血渗进砖缝,早和这城长成了一体。

城楼下的哭声渐渐低了,百姓们开始往砖墙上贴黄纸,纸上写着亲人的名字,有的还画着简单的像。个瞎眼的老汉用手指摸着墙上的血字,突然笑了,说 "这字活了",然后用拐杖在地上划,也划了个歪歪扭扭的 "杀","俺儿识字,他看得见。" 风卷着黄纸往上飘,有的贴在了悬首的木桩上,有的粘在了血字旁边,像给这惨烈的城,披了件带泪的衣。

谢渊走下城楼时,看见老赵还在擦那血字,布已经被染成了暗红。"别擦了," 谢渊拍了拍他的肩,"就让它在这儿。" 老赵抬起头,眼里的泪混着脸上的灰,淌出两道白痕:"将军,这字会褪吗?" 谢渊望着城楼外的荒原,远处的狼烟还没散尽,却已有百姓赶着牛犁地,犁铧翻起的土块里,混着细小的骨渣。"不会," 他说,"血写的字,太阳晒不干,雨水冲不掉。"

后来,西城楼的砖墙上,那 "杀" 字越来越深。每年雨季,砖缝里总会渗出淡淡的红,像在流泪。百姓们说,那是死去的兵在提醒活着的人:别忘喽,这城的砖,是用啥垒的。有个说书的先生,总爱在楼底下讲张禄的故事,讲到 "砖痕血字记奸徒" 时,总会指着墙上的血字,声音陡然拔高,惊得听书的孩子直往大人怀里钻 —— 而那些经历过血战的老兵,却会悄悄抹泪,因为他们知道,那血字里,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疼。

风又起了,卷起城楼下的纸灰,绕着西城楼转了三圈,才慢慢飘向远方。悬首的木桩上,不知何时被人系了串红绸,在风里抖得像团火。砖墙上的血字在夕阳下泛着微光,笔画间的凹痕里,积着新落的尘土,却怎么也盖不住那抹深褐的红 —— 就像这城经历的痛,无论过多少年,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从砖缝里钻出来,提醒着每个人:有些债,得记着;有些人,不能忘。

大同卫西城楼的晨雾里,北元左贤王的狼纛正对着东南方向摇动 —— 探马回报,谢渊的边军已过阳和口,前锋距城仅十里。左贤王摩挲着腰间的弯刀,刀鞘上还沾着昨夜巷战的血,他盯着阶下被缚的岳峰,喉间发出粗重的喘息:"你吴人援军来得快,却救不了你的命。"

岳峰的左臂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肱骨断裂处的白茬刺破皮肉,每动一下都带起血珠。他啐掉嘴角的血沫,目光扫过城楼垛口 —— 那里曾是他亲手督建的箭楼,如今却要成为自己的断头台。"左贤王," 他的声音嘶哑如破锣,"你可知镇刑司郑屠给你送的粮,是我边军将士的救命米?"

左贤王的瞳孔骤缩。他想起昨夜郑屠献的 "破敌策",说 "岳峰部粮尽三日,可诱其降",此刻才惊觉,这内奸连敌军虚实都敢瞒报。

郑屠捧着酒坛登上城楼。他给北元兵各斟一碗,独不给岳峰,反而将酒泼在他脸上:"岳将军,尝尝这北元的马奶酒?比你那掺水的边军粮强多了。" 酒液混着血从岳峰下颌滴落,在青砖上洇出深色的痕。

"你给李谟的密信," 岳峰突然笑了,笑声扯动胸口的箭伤,"是不是说 ' 大同可破,岳峰可除 '?" 郑屠的脸霎时惨白,手里的酒坛 "哐当" 落地,碎片溅起时,他看见岳峰藏在袖中的手正往墙角摸索 —— 那里有块松动的城砖。

左贤王的亲卫突然拔刀:"王爷,此獠留不得!" 岳峰却突然挺直身子,对着东南方向高喊:"谢渊!东瓮城砖缝有账册 ——" 话音未落,刀已劈至颈间。

岳峰的首级被悬上垛口。北元兵用铁钩穿过他的下颌,木牌上 "吴将岳峰降诛" 的字被血浸得发涨。郑屠站在牌下,对着城下百姓喊:"看见没有?这就是跟镇刑司作对的下场!"

人群里的张老栓突然往前冲,被北元兵用矛杆拦住。他怀里揣着儿子的布鞋,鞋面上还绣着 "吴" 字,是岳峰去年赏的布料。"岳将军不是降将!" 老人的声音抖得不成调,"他守了大同三年,你们这群豺狼懂什么!"

城楼上的左贤王看着这一幕,突然问郑屠:"你说吴人会怕?我怎么看他们眼里有火?" 郑屠忙低头哈腰:"那是吓的,过三日就好了。" 他没看见,张老栓趁乱将块沾血的城砖塞进怀里 —— 砖上有岳峰刻的 "郑" 字。

日头最烈时,谢渊的前锋抵至城下。副将老张看见垛口的首级,突然从马上栽倒,断臂撞在地上,血混着泪淌下来:"将军... 我们来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