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491章 不是将军轻国法,只因黎庶盼求生

卷首

《大吴史?食货志》 载:“冬十一月,宁武关告急,岳峰督援兵至太原,请提粮草五千石。户部以‘秋饷已发,冬粮未核’为由拒之,主事王敬称‘需三日内覆奏’。峰以‘军法从事’为由,率缇骑直入太原粮仓,强提粮草五千石,书‘军情紧急,后补文书’于仓册。史称‘岳峰强提,非独恃军威,实因户部为勋贵所控,粮草久滞,宁武关危在旦夕’。”

朔风卷甲赴危城,粮道空悬赤子惊。

朱印锁仓推故纸,青锋指廪破虚名。

军书急奏催肠断,朝议犹争罪与荣。

不是将军轻国法,只因黎庶盼求生。

十一月初三的风雪比往日更烈,岳峰的军帐被狂风抽打得噼啪作响。传令兵掀帘而入时,身上的雪沫子瞬间融化,在帐内积成小小的水洼。他 “噗通” 跪在冰凉的地面上,甲胄碰撞的脆响里混着哭腔:“都督!宁武关南城垣被投石机砸塌三丈,守兵拼了一夜,伤亡过半,现在连搬石头堵缺口的力气都没了!”

岳峰伸手接过急报,麻纸被血渍和雪水浸得发皱,上面 “粮只够三日” 的字迹被指腹磨得发亮。案上已摊着三封户部回文,最上面一封的墨迹还未干透,朱批写着 “冬粮未核入库,需三日内奏请陛下,不可擅动”。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帐帘被怒火掀得老高,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三日内?宁武关的士兵今夜就得嚼雪守城!”

亲卫捧着暖炉上前,炉壁的温度却暖不透帐内的寒气:“都督,太原粮仓的秋粮结余明明有五千石,户部主事王敬是李嵩的门生,昨儿还见他和英国公府的管家在酒楼密谈,定是故意拖着不发。” 岳峰望着帐外连成一片的烽火,那是宁武关在求救,他将急报拍在案上:“备马!带缇骑去太原粮仓,今日必须提粮!”

太原粮仓的朱漆大门在风雪中紧闭,门环上的铜锈被冻成青黑色,门楣 “山西都转运盐使司粮仓” 的匾额蒙着积雪,字迹模糊不清。岳峰勒住马缰,呼出的白气刚散开就被风雪吞没,他对守门小吏亮出兵部与都督府的双令牌:“五军都督府调令,提粮五千石驰援宁武关,即刻开仓验粮!”

小吏缩着脖子搓手,棉袍下摆沾满雪泥,眼神躲躲闪闪:“都督稍等,小的这就去报主事大人。” 说罢转身溜进侧门,半个时辰过去,粮仓大门纹丝不动。岳峰心头火起,挥令缇骑推门,门轴 “吱呀” 惨叫着转动,他闯入时正撞见户部主事王敬坐在账房,手里拨着算盘,账册摊在桌上,“秋粮结余五千石” 的字样被红笔圈住,旁注 “待拨英国公府采买,每石扣三成损耗”。

“王主事好兴致!” 岳峰将急报拍在账册上,纸页震颤的声响惊得王敬手里的算盘珠子散落一地。王敬慌忙起身,青布官袍上还沾着酒渍,他扶正官帽,皮笑肉不笑:“岳都督怎敢擅闯粮仓?按《大吴粮储律》第七条,军粮提调需户部勘合、兵部令牌、都督府文书三证齐全,您这令牌还差两证呢。”

岳峰的目光扫过账册,指尖点在 “待拨英国公府” 的批注上:“宁武关危在旦夕,英国公府采买竟能压过军粮?” 王敬弯腰捡算盘珠子,动作慢悠悠的,声音却带着得意:“都督有所不知,这是户部李大人的安排,‘公府采买关乎京畿用度,军粮可暂缓’。” 他偷瞄岳峰身后的缇骑,见他们按刀而立,又补充道,“李大人特意交代,‘程序不能乱,出了差错谁也担待不起’。”

岳峰抓起账册翻到入库台账,九月秋粮入库记录写着 “实收六千石”,出库栏却只有 “拨边军一千石”,结余五千石的数目旁盖着王敬的私印。他忽然冷笑:“我记得山西镇秋粮实际征了八千石,这两千石去哪了?” 王敬脸色微变,强作镇定:“路上损耗,账册都有记录。” 岳峰将账册拍在桌上,墨迹洇开的痕迹里藏着猫腻:“损耗三成?王主事当我没读过《大吴漕运损耗律》?规定最多损耗一成,你这是借损耗之名行克扣之实!”

王敬往后退了半步,后腰撞到粮囤,麻袋里的麦粒发出 “哗啦” 声响,他梗着脖子喊:“都督休要血口喷人!账册有凭有据,印章齐全,您再逼问就是藐视国法!” 岳峰忽然转身对缇骑道:“取《大吴军法》来!” 缇骑捧着蓝布封皮的法典上前,书页翻动的声响在粮仓里格外清晰。

岳峰指着 “军前急务篇” 念道:“‘凡边城告急,粮道阻滞,主将可凭都督府令牌提调就近粮仓,先拨后奏,阻挠者以通敌论处’—— 王主事,这条律法你熟不熟?” 王敬的额头渗出冷汗,顺着脸颊滑进衣领,他攥紧算盘:“可…… 可户部有令,没有尚书印信不得开仓。”

“军法大于部令!” 岳峰的声音陡然拔高,甲片碰撞声惊飞了梁上的麻雀,“宁武关两千守兵今夜若因无粮弃城,北元铁骑三日就能打到太原,到时候你这粮仓留着给谁?给英国公府当私库吗?” 他按住腰间佩刀,刀柄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最后问一次,开不开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敬咬着牙不吭声,算盘珠子被攥得咯咯作响。岳峰对缇骑使个眼色,缇骑拔刀出鞘,寒光在粮囤间闪烁,王敬吓得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开!开仓!别动手!” 粮仓大使慌忙指挥兵丁搬开顶门的木杠,五千石粮草堆成的小山映入眼帘,麻袋上 “山西镇秋粮” 的红字被雪水浸得发黑。

岳峰抽查粮袋,手指戳进麻袋缝隙,麦粒从指缝漏出,混着细小的沙土。他抓起一把麦粒,沙土簌簌落下,忽然发现麻袋缝里藏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英国公府采买,每石抽三成手续费,王敬亲收”。岳峰将纸条塞进怀中,对押粮官厉声道:“今夜三更前必须送到宁武关,缺一斤粮,少一人马,军法处置!”

他提笔在仓册上写下 “军情紧急,强提五千石,后补文书 —— 岳峰”,笔尖划破纸页,墨痕里藏着决绝。王敬望着他的背影,颤抖着摸出密信,蘸着唾沫写下:“岳峰擅动军粮,违逆国法,请李大人速奏陛下治罪。” 窗外的风雪更紧了,粮车轱辘碾压冻土的声响。

岳峰一把夺过账册,指尖划过 “待拨英国公府采买” 的批注,墨迹尚未干透。他翻到前页,九月秋粮入库记录写着 “实收六千石”,十月出库却记着 “拨边军一千石,余五千石”,可旁边的粮仓入库台账上,十月实际入库只有五千石 —— 明显少了一千石。

“这一千石去哪了?” 岳峰的声音冰冷,王敬脸色一白,强作镇定:“许是记账疏漏。” 岳峰冷笑,指腹点着账册上的朱印:“这是你的私印,疏漏?我看是故意少记,好挪用军粮给英国公府!” 他忽然想起偏关粮尽的惨状,怒火中烧,“宁武关若破,这账你敢担?”

王敬攥紧算盘,红木框子被指节捏得咯咯作响,算珠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粮仓里格外刺耳,暴露了他强装镇定下的慌乱:“都督莫血口喷人,开仓需户部勘合文书,我…… 我只是按章办事,做不了主。” 他往后退了半步,后腰重重撞到粮囤,发出 “咚” 的闷响,麻袋里的麦粒簌簌滚落,那里藏着张懋昨夜派人送来的密信,信纸边角硌着皮肉,“拖一日,岳峰便多一分罪” 的字迹仿佛还在发烫。

“做不了主?” 岳峰转身对缇骑沉声道,“取《大吴军法》来!” 缇骑捧着蓝布封皮的法典快步上前,法典边缘磨损的布纹里还沾着陈年墨渍。岳峰手指翻飞,精准翻到 “军前急务” 篇,泛黄的纸页上 “凡边城告急,军粮阻滞,主将可凭都督府令牌提调就近粮仓,先拨后补文书,阻挠者以通敌论处” 的黑体字在烛火下格外醒目,他声音掷地有声:“王主事,这条律法你熟吗?”

王敬的额头渗出黄豆大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凝成水珠滴进衣襟,他喉结剧烈滚动:“可…… 可户部有令,无尚书印信不得擅动军粮……”“军法大于部令!” 岳峰厉声打断,眼神如刀般剜向他,“宁武关两千守兵今夜若因无粮弃城,北元铁骑明日就能踏平太原,届时你、我,还有背后下令扣粮的人,都要去诏狱署领死!”

粮仓大使缩在角落,棉帽上的雪水顺着皱纹往下淌,他颤声道:“主事,要不…… 先开仓吧?军法真的…… 真的马虎不得,去年大同卫驿丞阻粮,可是被缇骑当场斩了的……” 王敬猛地瞪向他,眼神淬着毒,可在接触到岳峰冰冷如霜的目光时,到了嘴边的呵斥突然卡在喉咙里,喉结上下滚动着说不出话来。岳峰的手缓缓按在刀柄上,鲨鱼皮鞘与甲片碰撞的轻响在粮仓里荡开,每一声都像敲在王敬心上:“最后问一次,开不开仓?”

王敬咬着牙别过脸,下颌线绷得发白,算盘被攥得几乎散架。岳峰突然转身对缇骑厉喝:“按军法,阻挠军粮者,缇骑可先斩后奏!” 话音未落,缇骑拔刀出鞘,寒光在粮囤间一闪而过,刀身在烛火下映出王敬惨白的脸。“开!开仓!” 他浑身一颤,终于崩溃般喊道,声音里带着哭腔。

粮仓大门 “吱呀” 惨叫着被推开,寒风卷着雪粒灌进来,五千石粮草堆成的小山在昏暗光线下泛着麦色,麻袋上 “山西镇秋粮” 的红字被潮气浸得发黑,边角还留着运输时的磨损痕迹。岳峰盯着粮堆眉头紧锁,突然对亲卫道:“每十袋抽验一袋!” 亲卫抽刀划开麻袋,麦粒滚落的声响里混着沙砾摩擦声 —— 十袋粮里竟有三袋掺着沙土,最底下那袋的麻袋缝里还藏着张油纸小纸条。

岳峰展开纸条,上面 “英国公府采买,每石抽三成‘手续费’,王敬亲收” 的字迹潦草却刺眼,墨迹里还沾着麦糠。他将纸条塞进怀中,对押粮官厉声道:“今夜三更前必须送到宁武关,用玄夜卫的令牌开路,沿途驿站换马不换人!若缺一斤粮、迟一刻到,提头来见!” 押粮官单膝跪地领命,甲胄碰撞声在风雪中格外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岳峰提笔在仓册上写下 “军情紧急,强提五千石,后补文书 —— 岳峰”,狼毫笔尖划破纸页,墨痕深透纸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王敬望着他的背影,手指抖得握不住笔,蘸了三次墨才写下密信:“岳峰持军法强提粮草,已违国法,粮中掺沙事或败露,请速示下。” 窗外的风雪卷着呜咽声掠过粮仓,粮车轱辘碾压冻土的声响渐行渐远,而这场关于粮草与性命的博弈,才刚刚撕开一角。

十一月初四清晨,王敬的密信裹在油纸里送入李嵩府邸。李嵩捏着信纸的手指泛白,墨迹在烛火下映出 “岳峰强提粮草” 的字样,他忽然低笑出声,将信纸凑到烛火边燎了燎,灰烬飘落在紫檀案上:“果然急了,擅动军粮可是抄家的罪名。” 他立刻从暗柜取出弹劾章,上面早已写好 “岳峰目无国法,擅提军粮,恐谋不轨”,又用朱砂笔在 “擅提” 二字上重重圈了圈,带着管家匆匆入宫。

紫宸殿内,李嵩刚跪下就捶胸顿足,锦袍前襟被泪水打湿:“陛下!岳峰绕过户部,仗着军法强提太原粮仓五千石,还说‘军法大于国法’!这哪里是提粮,分明是藐视朝廷,恐有反心啊!” 他膝行几步,将弹劾章举过头顶,声音嘶哑,“太原粮仓是山西镇全年救命粮,他一句话就提走五千石,置边军越冬于不顾,求陛下严惩!”

张懋紧随其后入宫,孔雀翎补子在晨光下泛着光泽,他捧着仓册副本,声音洪亮如钟:“陛下!《大吴律?军律篇》明文规定‘擅提军粮者斩立决’!岳峰仅凭都督府令牌就开仓,连兵部印信都没有,这是公然抗法!” 话音刚落,英国公府的门生故吏纷纷出列,户部侍郎颤声道:“臣附议!军粮调度关乎国本,若人人效仿岳峰,国库岂不乱套?” 勋贵们齐刷刷跪倒,“请陛下收回京营兵权”“将岳峰打入诏狱署” 的喊声震得殿梁落灰,偏关失陷的罪责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萧桓望着御案上堆叠的弹劾章,最上面那本还沾着李嵩的泪痕,而桌角的宁武关急报墨迹淋漓,写着 “士兵已日食雪块”。他指尖划过 “岳峰强提” 四字,眉心拧成疙瘩 —— 他何尝不知岳峰性急,但擅动军粮确是重罪;可若真严惩,宁武关今夜必破。殿内的争论声越来越烈,李嵩的哭诉与张懋的呵斥交织,他忽然抬手按住额头:“谢渊何在?让他立刻入宫!”

谢渊捧着账册闯入紫宸殿时,正撞见李嵩捶胸哭嚎。他袍角沾着雪水,靴底的冰碴在金砖上留下湿痕,却顾不上拂去,高举账册朗声道:“陛下!臣有风宪司勘验的账册为证,岳峰强提粮草实属无奈!” 账册 “哗啦” 展开,露出密密麻麻的批注,“太原粮仓五千石秋粮,实为英国公府以‘采买’名义挪用,十月十五便提走一千石,无兵部批文,无都督府调令,纯属私吞!”

他指着账册上的墨迹:“这笔‘采买’的字迹,与张懋大人给王敬的私函笔迹比对,起笔收锋如出一辙!” 谢渊将私函副本呈上,两张纸的 “采” 字都带着特殊的弯钩,“王敬账册上的‘秋粮结余五千石’,实际是克扣了两千石后的数据,真正入库的秋粮应有七千石!” 他转向李嵩,目光如炬,“李大人说岳峰置边军于险境,可真正让边军挨饿的,是这些私扣军粮的蛀虫!”

李嵩脸色骤变,指着谢渊怒斥:“你与岳峰勾结!伪造账册构陷勋贵!” 张懋立刻附和:“风宪司越权查核军粮,本就是违律!” 谢渊却寸步不让,声音掷地有声:“臣查的是贪腐,护的是国法!若军粮都成了勋贵私产,边关将士只能冻饿战死,那《大吴律》还有何用?” 他跪在地上,账册高举过顶,“陛下若不信,可传太原粮仓的库兵对质,他们亲眼见英国公府的管家抽走三成‘手续费’!”

萧桓拿起账册与私函比对,指尖在相似的笔迹上停顿 —— 他见过张懋的书法,那独特的弯钩确实错不了。殿内忽然寂静,李嵩的哭声戛然而止,张懋的脸涨得通红,勋贵们面面相觑,没人再敢出声。

押粮队在风雪中艰难前行,车轮碾过冻硬的驿道,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在啃噬着时间。岳峰骑马走在队前,甲胄上的积雪融化成水,顺着甲缝往里钻,冻得骨头生疼,却比不上心口的焦灼。他每隔片刻就勒马望向宁武关方向,那里的烽火越来越亮,像烧在天际的血。

“都督,京师怕是要参您擅动军粮了。” 亲卫裹紧棉袍,声音被风吹得发飘,“李嵩和张懋绝不会放过这个由头。” 岳峰望着火把连成的光带,那光带在黑暗中蜿蜒,像条求生的蛇:“参就参吧,总比眼睁睁看着宁武关陷落强。” 他忽然想起偏关冻饿而死的士兵,那些蜷缩的尸体与宁武关守兵的身影重叠,“我宁愿死在诏狱署,也不能让边城再成废墟。”

风雪更大了,打在火把上噼啪作响,火苗忽明忽暗。押粮兵们呵着白气,搓着冻裂的手推车,却没人抱怨 —— 他们都见过边关的惨状,这车上拉的不是粮,是命。岳峰翻身下马,帮着推陷进雪坑的粮车,掌心磨出的血泡沾着雪粒,钻心地疼,可他望着宁武关的方向,脚步却更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十一月初四三更,押粮队终于望见宁武关的城楼。守兵们在城头点燃火把,微弱的光线下,能看见他们冻得发紫的脸颊和干裂的嘴唇。“是援兵!是粮车!”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欢呼声瞬间传遍城头,震落的积雪簌簌掉在城下。游击将军亲自打开城门,棉袍上还沾着血渍,他扑到粮车前,抓起一把麦粒就往嘴里塞,麦糠混着泪水咽下去,喉咙里发出呜咽:“有粮了!我们能守了!”

岳峰看着士兵们围着粮车分粮,有人直接抓起麦粒生吃,有人用冻裂的手捧着粮袋哭,忽然觉得一路的风雪与委屈都值了。守兵来报:“北元刚列阵准备夜袭,见我们有了粮草,竟退兵十里扎营了!” 岳峰登上城楼,望着远处北元营地的篝火,嘴角刚露出笑意,指尖摸到怀里的纸条 —— 那 “每石抽三成手续费” 的字迹,像根刺扎在心口。

他转身对押粮官下令:“留一千石守城,其余分发给伤兵和百姓,今夜轮流休息,明日加固城垣。” 守兵们的呐喊声盖过风雪,岳峰却望着京师方向,那里的弹劾章怕是早已堆满御案。他抚摸着麻袋上 “山西镇秋粮” 的字样,忽然明白:这场仗赢了粮草,却输了朝堂的信任,而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片尾

《大吴史?论》 曰:“军粮者,三军之命也。德佑三十七年冬,宁武关之危,非缺兵而缺粮;岳峰之强提,非擅法而救急。户部以‘程序’为名,行‘私扣’之实;勋贵以‘国法’为器,图‘构陷’之谋。

岳峰挥剑开仓,非不知擅动之罪,知之而为之,因边关军民在水火;谢渊持册辩诬,非不知勋贵之威,知之而争之,因国法公道在人心。萧桓虽未严惩岳峰,然‘擅提’之嫌已入帝心,勋贵之怨更结,此为后日岳峰遭贬埋下伏笔。

故曰:军前急令,急的是粮草,更是民心;强提之举,提的是麦粒,更是公道。然朝堂之私未除,粮道之阻不绝,边军之危,终难根除。”

卷尾

《大吴史?德佑本纪》 载:“德佑三十七年冬十一月,岳峰强提太原粮仓五千石援宁武关,李嵩、张懋劾其‘擅动军粮’。帝查得粮仓确有克扣,终释岳峰,然斥‘行事鲁莽’。宁武关得粮后固守,北元攻城七日未克而退。

史称‘岳峰强提,虽违程序,实救危城。然户部为勋贵所控,粮草调度失公,自此边将多效岳峰,以军法提粮,朝堂与边军之隙渐深’。”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