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商君书?定分》云:"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
谢渊悬榜于衙,非为立威,实为立信——当《工程物料清查榜》贴上值房外墙,当完整寒梅在榜角绽放,二十年前的血谏终于化作今日的雷霆手段。
砖纹里的证据、账册中的数字、梅枝间的暗号,皆在宣告:清正之刀已出鞘,且看这把用匠人骨血铸就的霜刃,如何剖开贪腐的铁幕,让二十载沉冤重见天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永熙三年四月十四,卯时三刻。
工部值房的朱漆大门前,谢渊亲手贴上《工程物料清查榜》,桑皮纸上的墨字未干,已引得过往胥吏驻足。
榜文首句"
照得工部诸般工程,物料折耗须遵《大吴律》成例,敢有浮冒者,虽远必诛"
高悬榜首,右下角用朱砂画的完整寒梅纹尤为醒目——五瓣舒展如刃,花蕊处暗藏"
丙戌"
二字,正是二十年前清流党重启的暗号。
"
谢大人,这是各坊匠人领单。
"
书办抱着一尺高的账册,指尖在"
西华门修缮案"
的封皮上敲了敲,"
自元兴朝至今,折耗银累计四十三万两,涉及匠人六千七百二十名......"
他的声音忽然压低,"
太府寺的人方才来过,说这事关体统......"
谢渊的目光扫过账册上的"
太府寺右曹批注"
忽然冷笑:"
体统?匠人冻饿至死时,他们可曾顾全体统?"
他抽出父亲遗留的狼毫,在榜文"
首查西华门"
处重重勾划,笔尖划破纸张,在"
物料折耗不得过一成"
的律条上留下深痕。
巳时初刻,第一位匠人颤巍巍递上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