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393章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卷首

《大吴漕运志》载:"扬州码头,岁运盐三百万引,司验引,漕司核舱,缺一不可。" 德佑十七年夏,扬子江的浊浪中,晋商盐袋里的涿州铁砂与飞鹰纹火漆,撕开了漕运官商勾结的黑幕,盖因铁砂即私矿余孽,火漆乃镇刑司秘印,此二者同现,必涉通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扬州漕运码头的晨雾裹着咸腥,十艘漕船的盐袋在跳板上堆叠如墙。谢渊的靴底碾过散落的盐粒,触感却异于寻常 —— 这些盐粒棱角锋利,指间搓捻时竟发出金属摩擦声。林缚抓起一把凑到鼻前,硫黄气刺得人打喷嚏:"是涿州矿的铁砂混在里面。"

《大吴盐法》载明:"官盐需经盐司过筛,不得掺铁。" 谢渊让人剖开最顶层的盐袋,内里的 "盐粒" 竟有三成是黑褐色铁砂,磁吸后凝成的飞鹰纹,与王林案中的矿砂印记分毫不差。码头力夫突然跪成一片:"大人饶命!我们只知运盐,不知有铁!" 他们的袖口沾着与盐袋相同的桐油味 —— 这是镇刑司漕运专用的防腐油。

漕运总督李三才的官船泊在码头东侧,船帘半掀,他的指节在窗棂上叩出 "三短一长" 的暗号 —— 那是《玄夜卫密语》中 "事涉镇刑司" 的警示。谢渊回望官船,突然明白这盐船早已不是单纯的走私,而是飞鹰厂转运私铁的幌子。

"谢大人,这批盐有户部勘合。" 扬州知府捧着文书的手微微发抖,印鉴 "漕运总督府" 的朱色却比常印深三分。谢渊的指腹抚过印泥,颗粒感刺手 —— 这是镇刑司特有的 "飞鹰墨",含涿州铁砂粉末,遇水显纹。

李三才的官船突然传来咳嗽声,他隔着水喊:"三年前的改运令,许是... 盖错了印。" 这话如惊雷炸响,按《大吴漕运则例》,盐船通关需盖盐司、漕司双印,镇刑司无权干预。谢渊突然冷笑:"盖错的印,怕是盖了三年吧?" 他想起王林案中查获的《漕运账》,德佑十四年起,扬州码头的盐运量骤增三成,原来多出的都是私铁。

林缚在一艘空船的舱底发现褪色的朱砂印记,拓下后与镇刑司的通关印比对,鹰爪的缺痕完全吻合。"这船原是镇刑司的 ' 暗漕 '。" 他的声音发紧,舱板的木纹里还嵌着铁砂,"改运盐铁,是为了避开边军盘查。"

被玄夜卫拿下的老力夫抖着供词:"每袋盐掺二十斤铁砂,给我们二钱银子。" 他指着盐袋的缝口,"这种双线缝法,是晋商范家的记号。" 供词里的 "范记银号",正是周龙在大同使用的票号分号。

谢渊让人按供词清点盐袋,三百袋 "官盐" 竟掺铁砂六千斤。《大吴矿冶律》规定:"私运铁砂逾千斤者斩。" 他望着江心盘旋的水鸟,突然明白为何瓦剌的兵器总用涿州铁 —— 这些铁砂顺着漕运入江,再转陆路抵边,比直接运铁隐蔽百倍。

李三才的官船突然起锚,船尾的灯笼晃出 "风紧" 二字。谢渊知道,这位总督在暗示镇刑司的人已在码头布控,而他手中的盐袋铁砂,不过是冰山一角。

谢渊将盐袋的飞鹰纹火漆与王林案的证物并置,火漆中的铁砂颗粒在阳光下泛着青光。太学的金石博士用针挑开火漆层:"这是 ' 九转漆 ',第七转掺了涿州铁砂," 他指着鹰喙的缺口,"与王林在京城用的火漆,出自同一副模子。"

《大吴工器录》载,镇刑司的火漆模子由飞鹰厂专造,每副模子的鹰纹都有独特暗记。博士在放大镜下发现,两处火漆的鹰爪第三趾都有个针尖大的凹陷 —— 这是冯指挥使的私模特征,绝非官造。

晋商代表范掌柜突然闯入:"此乃民间仿印!" 他甩出的 "官盐执照" 上,火漆的铁砂含量却与官造不符。谢渊冷笑:"仿印能仿铁砂成分?" 他让人取来范家银号的印章,印泥中的铁砂与盐袋火漆完全相同。

林缚在码头账房的暗格里搜出《转运录》,上面 "盐三铁七" 的标注触目惊心。账房先生的指节抠着桌面:"是镇刑司的冯大人让掺的," 他盯着谢渊袖中露出的火漆,"说瓦剌缺铁,用盐换他们的战马最划算。"

录中 "周龙" 的名字出现二十七次,每次都与 "黑风**货" 的记录绑定。谢渊想起萧枫的密报,大同截获的瓦剌使者,票号折子的户名正是 "周龙",取款日期与《转运录》的交货日完全吻合。"周龙不仅没死," 指节叩着账册,"还成了盐铁换战马的总掌柜。"

码头的钟楼突然敲响午时,十二声钟响里,三艘快船从上游驶来,船头的飞鹰旗在阳光下刺目 —— 那是镇刑司的 "缉私船",实则是来灭口的。

扬州知府突然翻供,称 "盐袋铁砂是江浪混入的"。谢渊却甩出他与范掌柜的密信:"每船分利五百两,下月送镇刑司。" 信末的花押,与漕运总督李三才的私印有着相同的缺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大人让我照办的。" 知府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太皇太后的娘家也在里面参股," 指节叩着《转运录》,"这是 ' 通天的买卖 ',动不得。" 谢渊望着江心渐近的快船,突然明白这码头的水,比扬子江的浊浪还要深。

李三才的官船在江心抛锚,谢渊登船时,舱内的茶盏正泛着铁腥味。"大人可知 ' 三年前的改运令 '?" 总督的指节叩着船板,声音压得极低,"那印是冯指挥使逼着盖的,当时他说," 喉结滚动半天才吐出,"不盖,漕运司的人要掉脑袋。"

谢渊的指尖划过舱壁的划痕,那是 "飞鹰" 二字的暗刻。《大吴漕运秘档》记载,德佑十四年冯指挥使曾 "巡查扬州码头",此后漕船的查验权就从盐司转到了镇刑司。"您就甘愿被胁迫?" 谢渊的目光如刀,李三才突然掀开官服,肋下的疤痕狰狞如蛇:"这是不听话的代价。"

舱外传来快船的马达声,李三才突然塞给谢渊一块木牌:"码头西侧的 ' 哑吧仓库 ',有他们的总账。" 木牌的纹理里,嵌着与盐袋相同的铁砂。

漕运司郎中突然带官员围拢码头,为首者举着 "保漕运安稳" 的万民书:"谢大人若查抄盐船,江北大营的军盐就断了!" 他的朝珠缠着三圈 —— 那是镇刑司 "同党" 的标记。

谢渊却让人抬来江北大营的军盐样本,与码头盐袋的铁砂比对,成分完全相同。"原来大营吃的也是掺铁的盐。" 他的声音震得官员们后退,"你们断的不是军盐,是边军的命!"

一名老御史突然站出:"臣愿随大人彻查!" 他袖中露出的弹劾折上,列着漕运系统二十三名官员的姓名,"这些人每月都从范家银号领 ' 漕规银 '。" 官官相护的墙,终于裂开一道缝。

镇刑司的快船撞向谢渊的官船,弩箭穿透舱板的刹那,李三才突然将谢渊推入江 —— 浊浪中,他看见总督举剑自刎,船头的飞鹰旗在血水中倒沉。

"李大人!" 林缚的箭射死快船头领,玄夜卫的船队及时赶到。谢渊被救起时,紧握的木牌已刻入掌心,"哑吧仓库" 四个字浸着血 —— 那是总督用性命换来的线索。

扬州码头西侧的仓库挂着 "杂货" 招牌,守门的哑吧力夫见谢渊出示木牌,突然从舌下吐出半片盐引 —— 飞鹰纹火漆与盐袋的完全相同。

仓库的麻袋堆里,每袋都藏着夹层,林缚剖开后,微缩账册如蝶翅散落。蚕纸制成的账页上,"盐引换战马" 的记录密密麻麻:"德佑十五年,换瓦剌战马一千匹,经手周龙";"德佑十六年,冯指挥使取铁砂五千斤,制箭簇"。

哑吧力夫突然指向墙角的砖缝,那里嵌着一枚玉印,印文 "飞鹰厂" 三字的笔锋,与王林的笔迹如出一辙。

太学博士将微缩账册拓印放大,墨迹中的铁砂颗粒与涿州矿样本完全吻合。"这是用铁砂调的墨。" 他指着 "周龙" 二字的连笔,与大同截获的票号折子笔迹分毫不差。

账册中 "三虎" 的代号格外刺眼:"白虎掌刑,青虎掌财,黑虎掌军"。谢渊对照三法司的官员名录,突然冷笑:"刑部尚书、户部侍郎、京营提督," 指节叩着账页,"果然一个都没少。"

仓库外传来救火声,镇刑司的人竟放火烧仓。林缚抱起账册冲出时,衣角沾着的火星点燃了散落的盐粒,铁砂在火焰中爆出蓝焰 —— 与大同马市的银铃燃烧特征完全相同。

谢渊在烧焦的账册尾页,发现三枚叠刻的飞鹰纹:第一枚缺喙,对应刑部尚书(掌刑);第二枚断爪,对应户部侍郎(掌财);第三枚无眼,对应京营提督(掌军)。《大吴鹰纹考》载,飞鹰厂以纹残辨职,"缺者为残,残者为忠"—— 这是他们内部的认亲信物。

哑吧力夫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如破锣:"我是王林的矿丁," 他扯开衣领,胸口的飞鹰纹刺青已被烙铁毁去,"这些账,是用弟兄们的命换来的。"

扬子江的暮色中,谢渊望着燃烧的仓库,突然明白李三才的牺牲为何 —— 有些黑暗,唯有以命相搏才能照亮。

萧枫的密使在码头递上瓦剌使者的票号折子,"周龙" 二字的笔迹颤如惊弓。折子的流水记录显示,每月都有 "盐款" 从扬州范家银号汇入,金额与账册中的 "战马款" 分毫不差。

"使者招了," 密使的声音压得极低,"周龙在晋北铁山建了新矿,用盐引换的战马就藏在那里。" 他呈上的马印拓片,鹰纹中嵌着的铁砂,与盐袋的成分完全相同。

谢渊让人将折子与账册并置,周龙的签名在两处都带着相同的墨团 —— 那是他食指残疾留下的笔迹缺陷,再也无法伪装。

范家银号的掌柜在铁证面前崩溃,供认 "周龙是银号的暗东家",每笔盐铁交易都由他亲笔记账。"三虎每月都来取利," 掌柜的指甲抠着地面,"刑部尚书要的是兵器,户部侍郎要的是盐引,京营提督要的是战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