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370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卷首语

《大吴盐法考》载:"盐引者,国之重器也。器正而商通,器歪而国危。" 德佑十五年腊月,谢渊的烛火映照着马行地窖的砖缝,卤砂的涩味混着账册的霉臭扑面而来,未及销毁的墨迹在火光中显形,那不是普通的商账,而是大吴边军的骨血清单。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子时三刻,谢渊的勘合符在马行地窖的第七块青砖上顿住,砖缝里渗出的卤砂在烛下泛着青灰。"林缚," 他的靴底碾过砖面,"《盐引规制》卷四载,私藏账册者断指为戒。" 声音压过滴水声,惊起的蝙蝠扑棱着翅膀掠过烛火。

撬砖的声响惊起蝙蝠,半幅账册从夹层中滑落,"盐引换马" 的标题在火光下格外刺眼。谢渊的指尖划过墨迹,发现用的是镇刑司专用的硫黄墨:"德佑三年后的账。" 他的指腹擦过 "战马壹千五百匹","正是边军缺马最甚之时。"

林缚借着火折子细看,账册每页都标着 "忠勇侯府专用" 暗纹:"大人,三年来换马叁千匹。" 他指向 "瓦剌" 一栏,"半数已入关。" 谢渊的目光扫过 "边军" 列,只有寥寥五百匹驽马,齿龄记录全被改小。

账册末页的卤砂画着三个重叠盐引,与周龙密牍的分赃符号如出一辙。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三法司"—— 这是飞鹰厂余党的新暗码。

地窖深处传来石门闭合声,谢渊的勘合符突然发亮,照见石壁上的镇刑司飞鹰纹。"是灭口!" 他拽住林缚冲向暗门,却见门闩刻着忠勇侯府的双狮纹,与商队领队的刀柄完全一致。

当他们撞开暗门,地道尽头的火光中,几个黑影正往井里倾倒账册。谢渊的勘合符扫过,发现那些未及销毁的残页,都标着 "三法司会签"。

回到驿馆,谢渊命医正化验账册墨迹:"硫黄墨中掺涿州赤铁矿。" 他敲着《文房墨谱》,"镇刑司王经历的独门配方。" 林缚比对字迹,发现与镇刑司存档的王富康笔录完全一致。

"三年前的缺马案。" 谢渊望着 "战马入关" 的日期,"正是王经历主管刑房时。" 账册里的每个数字,都像一把刀,剜着他心中的边关。

译官破解卤砂画的三叠盐引,发现每叠代表三法司的一个要害部门:上叠镇刑司掌印、中叠户部掌引、下叠太仆寺掌马。"大人,这是三法司内鬼的联络符号。" 译官的手在发抖。

谢渊的目光落在账册末页,三个盐引的叠角处,隐约可见 "王琼萧忠 李富" 的花押 —— 正是此前伏法的三巨头余党。

将账册与《盐引底册》《边军马籍》比对,发现每道盐引都盖着三法司的官印:"镇刑司批文。" 他的指节敲在 "病马淘汰" 章,"户部备案,太仆寺盖马印。" 谢渊冷笑,"好个三堂会审,实则通敌。"

林缚突然指着某页:"大人,这里的战马数目。" 他的声音低沉,"与萧将军的边报完全吻合。" 谢渊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是三千边军的性命。

丑初刻,马行的护院头目被押至,胸口的五瓣花烙在火光下泛着硫黄味。"说,三叠盐引是什么意思?" 谢渊的声音比地牢的风更冷。

头目盯着勘合符突然笑了:"谢大人查了三年,就没发现您的印信早被换了?" 林缚按住腰间的勘合符,发现暗扣有撬动痕迹。谢渊的瞳孔骤缩,终于明白为何每次查案,总会有证据提前销毁。

谢渊将头目供词与三法司官册比对,发现其袖口的飞鹰纹,与镇刑司掌印太监的服饰暗纹一致。"你是镇刑司的暗桩。" 他敲着《镇刑司暗桩名录》,"三年前的涿州矿难,也是你们干的。"

头目突然咬舌,血沫在地上画出三叠盐引。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三月合围"—— 比此前破获的密约早了半年。

从头目身上搜出的腰牌,在勘合符下显形出 "三法司行走"。谢渊望着腰牌,忽然想起周龙密牍里的 "三虎":"掌印虎、掌钱虎、掌马虎,还有一虎在三法司。"

头目临终前的冷笑,让谢渊意识到,官腐的根系,比他想象的更深。

谢渊命人化验三法司官印的印泥,发现户部印泥含涿州卤砂、镇刑司印泥含硫黄、太仆寺印泥含蓝铜矿 —— 正是账册暗码的三色标记。"每方官印,都是内鬼的信号。" 他望着化验单。

掌印官跪地禀报:"大人,三年前换印时,卑职被逼刻下飞鹰纹..." 话未说完,七窍溢血而亡,掌心攥着半片盐引,背面画着三叠暗码。

翻开《三法司官册》,谢渊发现三位新晋官员的花押,与账册末页的暗码完全一致:"礼部侍郎张大人。" 他指向 "张" 字缺笔,"镇刑司经历李大人,太仆寺丞王大人,你们的花押该给瓦剌汗王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缚的密报证实,这三人近期都与忠勇侯府有书信往来,信封上的火漆印,正是三叠盐引。

玄夜卫在三法司后堂,搜出与账册同款的硫黄墨密信,用瓦剌文写着:"新盐引已备,战马待发。" 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三个花押 —— 正是官册上的三位官员。

"好个 ' 三法司会签 '。" 他将密信拍在案上,"你们签的不是国法,是大吴的降书。"

五、边将密报?危机四伏

萧枫的急报在卯时送达,封皮的獬豸纹蜡印被冷汗浸透:"瓦剌斥候增多,战马掌纹现三叠盐引。" 谢渊展开军报,地图上的红点正沿着三法司内鬼的防区推进。

"三月合围。" 他的目光落在账册末页,"比预计提前了两月。" 军报的末句,萧枫用暗语写着:"三法司印,恐已全失。" 谢渊的勘合符在 "印" 字上发烫,那是玄夜卫的特级警讯。

谢渊命人拓下瓦剌战马掌纹,与账册暗码比对,发现蹄铁内侧的三叠盐引,正是内鬼的通关密码。"他们用我们的暗码,畅通无阻。"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甘。

验铁官呈上蹄铁样本:"大人,材质是涿州私铁。" 他翻开《矿物化验册》,"含硫量三成七,与镇刑司甲叶一致。"

大同总兵府传来急报:"各营战马倒毙率回升。" 谢渊望着《边军布防图》,标注战马的红圈正在逐个消失,"余者皆现改齿痕迹。" 他知道,这是内鬼在新战马中混入驽马。

"传令萧将军,用磁石马掌,专破三叠盐引纹。" 窗外,寒风卷起细沙,在地上画出飞鹰的轮廓,与账册暗码重叠。

六、刑房夜审?毒计揭晓

寅时,三位涉案官员被带入刑房,镇刑司的烙铁在火上泛着红光,却照不亮他们眼中的阴鸷。"张大人,您批的盐引,换了多少瓦剌的铠甲?" 谢渊晃动车马行账册。

礼部侍郎张大人冷笑:"谢大人以为,杀了我们,飞鹰厂就没了?" 他的袖口滑落,露出与头目相同的五瓣花烙。

烙铁落下前,太仆寺丞王大人终于招认:"每道盐引,镇刑司抽三成。" 他指向张大人,"礼部批文,太仆寺盖印,您以为忠勇侯府只是个幌子?"

谢渊的目光骤冷,终于明白,忠勇侯府不过是台前木偶,真正的操控者,是三法司的内鬼。

张大人突然服毒,毒丸表面的三叠盐引纹,与账册暗码完全一致。谢渊捡起毒丸,发现来自镇刑司的 "断舌丸"—— 这是内鬼最后的灭口手段。

卯时,谢渊与萧枫在驿馆密议,案头摆着账册、军报、三法司官印。"内鬼的暗码,是飞鹰厂的新联络方式。" 他的手指划过三叠盐引。

萧枫的手按在剑柄上:"末将愿带死士,夜袭三法司后堂。" 谢渊摇头:"他们要的是我们轻举妄动,真正的目标是开中制的新条制。"

谢渊命人伪造三叠盐引纹的磁石马掌,表面刻着飞鹰纹,内里嵌着獬豸磁芯:"《矿物妙用》载,磁石可吸私铁,也可破暗码。" 他递给萧枫。

萧枫接过马掌:"末将明日押运假盐引,引蛇出洞。" 谢渊知道,这是一场赌局,赌的是内鬼的贪婪。

辰时,玄夜卫带着盖有三叠盐引纹的假盐引出发,每道盐引的火漆里,都藏着磁石粉。"记住,只引内鬼,不伤商民。" 谢渊叮嘱领队。

窗外,镇刑司的缇骑正在巡逻,灯笼光映在账册的卤砂暗码上,像极了内鬼的眼睛。

巳时,假商队驶出大同,车辕上的三叠盐引旗在风中招展。谢渊隐在街角,袖中磁石与马掌共鸣,发出细微的蜂鸣 —— 那是内鬼接近的信号。

镇刑司的缇骑突然出现,领队的腰牌在阳光下闪过冷光。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 "三法司行走"—— 正是账册里的暗桩。

缇骑首领拔刀时,磁石马掌吸住了他的兵器。谢渊现身,勘合符照亮其胸口的五瓣花烙:"李经历,三叠盐引的暗码该结束了。"

从缇骑身上,搜出盖着三法司印的密信,用硫黄水写着:"新马已入关,按例分赃。" 谢渊的目光扫过密信,发现这次的分赃名单,多了一个陌生的花押。

商队夹层里,玄夜卫搜出改齿的驽马牙,每颗都刻着三叠盐引纹。谢渊知道,这是内鬼给瓦剌的 "投名状"。

午时,谢渊携账册、密信、毒丸入京,在金殿上铺开证据。德佑帝望着三叠盐引的暗码,玉镇纸砸在御案上:"朕的三法司,竟成了敌国的中转站!"

镇刑司掌印太监刚要辩解,谢渊已呈上《镇刑司暗桩名录》:"公公请看,贵司的行走,比玄夜卫的人还多。" 太监的脸瞬间青白,袖口的卤砂簌簌掉落。

户部尚书王琼的继任者还想分辩,谢渊甩出账册:"贵部的盐引,都成了瓦剌的战马,你敢说不知情?"

王琼的继任者扑通跪地,抖出了更惊人的真相:"三法司的内鬼,连陛下的密旨都能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毒丸的化验结果呈上,满朝皆惊。德佑帝的朱笔在《奸党罪》上落下:"三法司内鬼,一律诛九族!"

谢渊趁机呈上《风宪官特权制》:"请陛下许风宪官,三法司印信随时可验。"

未时,玄夜卫在三法司后堂,搜出十七方假印,每方都刻着三叠盐引纹。谢渊命人熔毁假印,铁水在模具中冷却,形成新的獬豸纹 —— 这是对飞鹰厂的无声宣战。

掌印官捧着真印跪地:"大人,卑职定当死守印信。"

随着内鬼伏法,边关开始接收真正的战马。谢渊亲自验马,每匹马的耳后都烙着新的獬豸印,再无三叠盐引的阴影。

萧枫的骑兵在操场上列队,磁石马掌与勘合符共鸣,发出清越的响声。

新的《盐引条制》规定:"盐引暗码,唯风宪官可解。" 谢渊的勘合符,成为破解所有暗码的唯一凭证,飞鹰厂的三叠盐引,永远成了历史的尘埃。

申时,江南传来急报,玄夜卫截获用卤砂写的密信,只有三个重叠的盐引。谢渊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七月决战"—— 这是飞鹰厂的最后通牒。

"看来,他们还不死心,那就战到底。" 他冷笑,握紧勘合符。

全国商队大清查中,谢渊发现了更多的三叠盐引纹,却再无内鬼敢启用。他知道,官腐的余毒,非一日可除,但新的制度,已为边关铸起铁壁。

每查到一处暗码,谢渊都会想起马行地窖的账册,想起那些未及销毁的数字,那是他继续查案的动力。

边民们自发组成护盐队,守护着每一道盐引。他们知道,这些白色的凭证,是大吴的命脉,是他们的护身符。

谢渊望着护盐队的身影,知道,只要民心在,国法就在,内鬼就无处藏身。

酉时,谢渊立于则例碑前,望着新刻的 "商民纳马,官不得预",手抚账册上的卤砂暗码。"神武爷,开中制的初心,臣守住了。" 他低声道。

老陈带着孙子前来,孩子手中捧着新制的盐引:"谢大人,这上面没有飞鹰了。" 他的声音清澈。

谢渊摸着腰间的勘合符,想起地窖里的惊险,想起内鬼的冷笑。如今,三法司的印信,终于回到了国法的手中,再无暗码可改。

"林缚,去把账册,刻在则例碑的背面。" 他忽然笑道。

望着远方的烽火台,谢渊知道,官制的改革,永远在路上。但只要则例碑不倒,獬豸角不折,飞鹰厂的暗码,就永远无法撼动大吴的根基。

风掠过碑顶,带起一声清越的哨响,那是边军的号角,是商民的欢笑,是国法的长鸣。

谢渊将账册、密信、毒丸封入铅盒,藏于风宪官署的密档阁。每任风宪官上任,都要在此盟誓,守护开中制的清白,破解飞鹰厂的暗码。密档阁的钥匙,由边民代表和凤宪官共同掌管,这是谢渊设计的最后一道防线。

《大吴官制》中新增条款:"私设暗码者,斩。" 这一条款,像一把利剑,高悬在所有官员头顶,让他们不敢再妄图通敌。谢渊的勘合符,被刻在条款旁边,成为风宪官执法的象征。

边镇的百姓,将谢渊破暗码的故事编成歌谣,代代传唱。歌谣中,三叠盐引成了邪恶的象征,獬豸角成了正义的化身。这些歌谣,成为制度最好的守护,让飞鹰厂的余党,听见歌声就心惊胆战。

片尾

地窖砖缝里的卤砂已被清理,却在第七块青砖下,发现新的刻痕:"三叠未灭,飞鹰仍在。" 他的勘合符扫过,显形出瓦剌文 "三月"—— 这是新的危机信号。

"大人,要追查吗?" 林缚低声道。谢渊望着地道深处,笑道:"不用,他们会来找我们。"

谢渊的勘合符在地道里亮起,獬豸纹照亮了黑暗的砖壁。他知道,只要印信在,民心在,任何暗码,任何内鬼,都将无所遁形。

"记着,真正的暗码,藏在官心里。" 他对林缚道。

《大吴盐法考》的末尾,谢渊的题记这样写道:"官腐如暗码,藏于牍,隐于印,匿于官心。然民心如磁,国法如锋,终能破之。吾辈当守印如守心,护制如护国,方保大吴万年。"

风穿过历史的长河,带着地窖的故事,飘向远方,仿佛在告诉世人:暗码易藏,初心难改,只要心怀獬豸,何惧深渊。

卷尾

太史公曰:观尾韵伏笔之变,知官腐之根,深扎于制;官奸之谋,暗藏于牍。谢公于地窖账册中见危局,于三叠暗码中辨内鬼,非独其明,乃其韧也。三法司之腐,飞鹰厂之谋,皆因官心失正,致国器重器蒙尘。然谢公以账册为矛,以民心为盾,终使暗码现形,国法重光。后之临政者,当以地窖为鉴,守器如守魂,护官如护民,方保暗码不生,边患不起。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