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301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卷首语

《吴史?兵志》载:"雁门关边墙,永熙朝以糯米汁拌石灰夯筑,定五十年固若金汤之规。" 德佑十年夏,谢渊巡边见墙体坍塌二十余处,断砖茬口现木锯斜纹;太原草场马料掰之即碎,内中麸皮混杂。《武备志》记边墙规制,《马政志》载草场数目,而晋王府文书里,城砖三万块、草场五十顷、关税万两银,俱成边将贪墨之证 —— 九边之患,患在官心。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德佑十年六月廿五,辰初刻。谢渊单膝跪地,佩刀刀尖刺入墙基三合土,挑出指甲盖大小的土块置于《武备志》卷八十拓片之侧。永熙朝工部《边城营造则例》明载的 "石灰三成、河沙三成、黄土四成" 配比图示下,他碾碎土块的指缝间沙粒占比分明超过六成:"周参将可知," 刀锋划过墙基新茬,"永熙帝曾亲令,边墙夯土若河沙逾半,督造官需服劳役三年?" 刀鞘转向两里外浓烟滚滚的 "晋记砖窑",窑顶飘出的灰浆味里混着河泥腥气,"此窑三月间烧制的 ' 例砖 ',可曾入过卫所料账?"

参将周勇的锁子甲叶因身躯紧绷发出细碎脆响:"去岁秋雨浸坏地基......"

"秋雨能浸出木屑?" 谢渊靴尖踢飞半块断砖,锯齿切割的斜纹在晨露中清晰可见,砖侧模印的 "雁门左卫?甲字叁仟陆佰号" 编号已被刻意磨浅。他抖开玄夜卫连夜送来的晋王府《物料交割单》,朱砂笔圈住 "城砖三万块,每块价银三钱" 的记录:"《大吴律》兵律三 ' 盗卖军资 ' 条:' 边墙物料每十块折银一两,百块以上即斩。' 周参将这三万块砖," 指尖划过交割单上晋王府长史司的朱印,"换得的九百顷良田,可是在太原府阳曲县?"

关楼方向突然传来松木断裂的吱呀声。谢渊疾步登上烽火台,见守卒正将绘有晋王府徽记的陶罐踢入枯井,井底传来硫磺与硝石碰撞的噼啪声。他扒开枯黄的蒿草,七口半人高的陶缸整齐排列,缸沿残留的苜蓿马粪与晋王府马厩的用料完全一致:"《烽火台守御规程》第二十七条," 刀柄敲击空缸发出嗡鸣,"每台须储硝石十石、硫磺五石," 指腹抹过缸底残留的红色粉末,"如今只剩两石硝、半石硫," 目光扫过守卒腰间的晋王府腰牌,"而晋王府上个月的烟火戏用度," 敲了敲密报上的朱砂批注,"恰好申领了八石硝、四石硫 ——"

守卒突然跪倒,腰牌坠地发出闷响:"大人饶命!小的只是按长史司的令......"

谢渊望着井中漂浮的陶罐碎片,釉面暗纹与晋王府专用瓷器如出一辙。断砖的锯痕、砖窑的浓烟、空缸的马粪,这些看似零散的痕迹,此刻在《武备志》的图册间逐渐拼接成完整的舞弊链条 —— 原来早在半年前,晋王府就通过控制砖窑、收买守卒,将边墙物料化作了自家别院的基石。他指尖划过断砖编号,突然想起三年前大同卫的军资失窃案,案宗里消失的 "甲字砖",此刻正静静躺在晋王府的花园里。

巳初刻,太原草场。谢渊用佩刀劈开 "豆饼",刀刃与饼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断面光滑如纸:"《农政全书》卷四十一载," 他举起真豆饼样本,刀背轻敲蜂窝状气孔,"豆饼须七蒸七晒,经曲霉发酵方得此结构," 刀尖挑起麸皮碎屑,"此饼以麸皮混合米汤压制," 展开《当铺流水账》,拇指划过 "五月典出五千斤,得银一千两" 的记录,"草场额定豆饼三万斤,缺额恰为五千斤 —— 陈大使,你典出的豆饼," 刀鞘轻点对方腰间的钥匙,"可是开的草场西仓?"

草场大使陈宽的算盘珠子在袖中连续碰撞,发出慌乱的噼啪声:"这是... 新到的西北马料..."

"新马料致战马腹胀如鼓?" 谢渊翻开《马政志》,指腹划过 "每匹战马日需豆饼三斤" 的红笔批注,"兽医方记:' 麸皮充数者,马必拒食,三日腹涨难立 '," 他指向马厩中卧地的战马,"这些战马的牙口," 蹲下掰开马嘴,"还留着未消化的麸皮碎屑 —— 赵百户,步弓丈量!"

日中丈量毕,赵破虏的报数在草场回荡:"实勘九百五十顷,较《马政志》缺五十顷。" 谢渊用佩刀铲开新土,刀身突然顿住 —— 半卷地契露出一角,朱笔批着 "晋王府庄田",边缘的苜蓿根须带着夜露:"陈大使," 他抖开地契,编号与《草场清册》缺号完全吻合,"你家新田的地界," 刀背轻敲地契上的压痕,"可是比草场清册早划了半年?"

未初刻,大同马市。谢渊将《茶马互市簿》重重拍在胡桃木案上,震得算盘珠子滚落:"三月入关瓦剌马三千匹," 指尖划过 "每匹税银十两" 的蝇头小楷,"《户部关税册》却只记两千两," 抽出《商税则例》卷七,指节压在 "藩王市马,关税无特例" 的朱注上,"王某,你私扣的万两关税," 敲了敲对方手中的玛瑙算盘,"是不是按每马五两,转赠镇刑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牙行主王某的貂皮帽檐剧烈颤动,露出半只充血的眼:"镇刑司有令......"

"镇刑司令能大于国法?" 谢渊抖开密信,桑皮纸上 "晋王府马市抽成" 的标题刺目,"你与晋王府的手书明载:' 每马抽银五两,月终分润 '," 他突然提高声音,"按律,盗卖关税千两以上,罪当斩首 ——"

马市角落传来木箱倒地声。玄夜卫抬出十二柄短刀,刀鞘上的晋王府暗记清晰可见。谢渊转身逼视周勇,对方手按剑柄的指节泛白,甲胄下透出的金丝纹路在阳光下闪烁:"周参将," 他用刀尖挑起一片甲叶,"瓦剌锁子甲的织法," 刀刃划过对方僵硬的肩甲,"与你申报的 ' 燕云甲 ' 大相径庭 —— 私运兵器、私穿敌甲,按《军卫法》当如何论处?"

申时三刻,雁门关校场。谢渊展开《边防整改图》,红笔圈住二十处坍塌点:"调用绿营三千," 刀柄敲击《武备志》"五丁一碉" 篇,"每堡地基须铺三层石灰," 目光扫过噤声的边将,"周参将盗卖的城砖," 指了指堆在校场的带编号断砖,"正好用于重修边墙 —— 敢有偷工减料者," 刀鞘轻点周勇的项甲,"以此人为例!"

太原草场粮仓前,谢渊将真豆饼掰成两半,气孔在阳光下通透如蜂巢:"陈大使," 他将碎饼抛给战马,马嘴立即咀嚼起来,"今后每批马料," 举起《马政条例》,"须草料提举司、卫所、草场三方连署," 目光扫过围观的吏员,"敢以麸皮充数者," 指了指被押走的陈宽,"同罪连坐,家产充公!"

暮色漫过马市时,谢渊将晋王府边贸文书装入贴有十二道火漆的木匣:"赵百户," 他低声道,"明日卯时出发," 指尖划过匣面的 "天宪" 暗记,"若遇镇刑司阻拦," 拍了拍腰间关防,"可出示《差遣条例》第二十三条 ——" 话未毕,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镇刑司的快马正朝东北方向疾驰。他望着漫天黄沙,掌心的关防已沁出冷汗 —— 那些盖着晋王府朱批的文书,终将在乾清宫的烛影中,掀开九王夺嫡最危险的一页。

片尾

暮色中的雁门关在风沙中显得格外苍凉,谢渊望着校场上堆放的带编号断砖,每一块都刻着边将贪墨的证据。这些本应筑成壁垒的城砖,却成了晋王府庄田的基石,成了边将良田的交易筹码。他手中的关防似乎愈发沉重,那是天宪的象征,却也承载着整个王朝的安危。

太原草场的马厩里,战马终于吃上了带着蜂窝气孔的真豆饼,咀嚼声在空旷的草场上回荡。谢渊知道,这仅仅是揭开了边防舞弊的冰山一角。晋王府的田契、镇刑司的密信、瓦剌的兵器,这些看似独立的证据,正逐渐拼出一张庞大的贪腐网络,而网络的中心,直指九王夺嫡的核心势力。

大同马市的喧嚣渐渐平息,玄夜卫押送的木箱里,瓦剌短刀的冷光依旧刺眼。谢渊明白,私运兵器、私扣关税的背后,是宗藩势力对边防的渗透,是官僚集团对律法的践踏。当镇刑司的快马疾驰而去,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他抚摸着《边防整改图》上的红圈,每一处坍塌的边墙、每一座废弃的烽火台,都是律法的缺口,是贪腐的裂痕。谢渊深知,自己此次整饬边防,得罪的不仅是几个边将牙行,更是盘根错节的宗藩势力。那些盖着晋王府朱批的文书,那些记着镇刑司密令的账册,即将在乾清宫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风沙掠过他的鬓角,谢渊望向京城的方向,掌心的关防硌得生疼。他不知道这趟巡晋的结局如何,但他清楚,只要律法还在,天宪的威严还在,就绝不能让九边防务毁于贪墨之手。而那些被封存的晋王府文书,终将成为刺破黑暗的利刃,让九王夺嫡的暗战,在天宪之威下无所遁形。

卷尾

太史公曰:谢渊整饬边防,于断墙得锯痕,于假饼见麸皮,于地契查缺额,层层剥茧而贪腐现形。雁门之砖、草场之豆、马市之税,皆成贪墨者的枷锁。晋王府的朱批、镇刑司的特批,终不敌《武备志》的尺、《商税则例》的规。谢渊以律法为刃,斩关防之弊,整的是边备,饬的是官心。当暗堡立、豆饼真、关税明,九边之固,不在墙高池深,而在官不敢贪、吏不敢欺。此非一人之功,乃制度之胜,天宪之威。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