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75章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卷首语

《吴史?食货志笺注补遗》载:永兴十三年秋,韩王萧柠奉旨勘查成王义仓,御史谢渊随行核验。自霉变粟米的微生物痕迹,至账册宣纸的纤维密码;从勘灾银斗的合金配比,到弹劾奏疏的漆料成分,各方势力的权谋算计,皆隐匿于细微物质之中。韩王于矿料同源、墨料同款、信物同炉的证据迷局前,面临情义与法理的艰难抉择,这场由物质证据引发的伦理困境,将九王夺嫡的纷争推向新的**。

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永兴十三年秋,某日辰时初刻。成王义仓的厚重木门缓缓开启,腐臭之气裹挟着潮湿的霉味汹涌而出,谢渊喉间泛起一阵酸涩,手中帕子下意识捂得更紧。脚下的木板在重压下发出垂死般的吱呀声,每走一步都似要陷入这藏污纳垢的深渊。

银簪挑开霉变粟米的瞬间,青绿色霉斑如同恶魔的鳞片,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取《工部仓储考》卷十二。” 谢渊声音低沉如冰,周立匆忙捧来典籍时,书页间扬起的灰尘在光束中狂舞。“青霉孢子滋生,需湿度持续超六成、通风不足三月。” 他指尖摩挲谷粒,瞳孔猛地收缩,“与赵王铁坊兵器库那年霉变的温湿度记录,分毫不差!” 眼前仿佛浮现出赵王党羽在仓库中刻意封闭门窗、调节湿度的场景,愤怒如同烈火在胸腔中燃烧。

铁凿刮擦梁柱的刺耳声响中,防虫漆下的黑驼山铁矿粉暴露无遗。“《漆作则例》载,此乃秦王私军甲胄专用防腐配方。” 谢渊将样本置于磁石之上,矿粉立刻如群蚁附膻般聚拢,“用军事物资建仓,却任粟米腐烂,分明是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当光谱仪显示仓顶瓦片釉面铅含量,与三年前铸币案残币配比完全一致时,他重重捶在木案上,震得案头砚台里的墨汁四溅:“他们把百姓救命粮,当作争权夺利的筹码!”

巳时三刻,谢渊将义仓收支簿铺展在特制的透光板上。阳光穿透宣纸夹层,五枚缎织法的帘纹如水中涟漪般清晰可见,他眉头紧锁,喃喃自语:“江南织造局贡品文书专用纸,怎会用在区区义仓账册?” 放大镜下,朱批墨色中的辰砂颗粒闪烁如血,与成王私藏丹霞墨的光谱检测报告逐字比对后,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过量辰砂固色,果然是成王的手笔。”

水浮法检测改账处的修补纸时,实验室里蒸腾的水汽模糊了众人面容。当庐山枯松脂在水面聚成油膜,与伪造矫诏工坊的密纹绢纤维完全吻合,谢渊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秘术,成了他们篡改账目的帮凶!” 指尖抚过账册封皮锦缎边缘,那若隐若现的 “卍” 字痕迹,与铸币案钱袋的显微照片重叠,他猛地将物证重重拍在案上:“贡品文书、王府墨料、战略物资,好一个环环相扣的舞弊铁证!”

未时,韩王验看的勘灾银斗置于精密天平之上,指针微微晃动。谢渊手持游标卡尺,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叹息:“锡铅配比三比七,与韩王令牌同出一炉。” 金属探伤仪下,斗身云纹的弧度与成王书房镇纸阴刻图案严丝合缝,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 那年永兴帝寿宴,韩王亲手将刻有云纹的香药匣赠予成王,兄弟二人相视而笑的场景,与眼前的证据形成残酷的对比。

松脂香气在密闭容器中愈发浓烈,与韩王库房留存的香药匣成分分析报告完全一致。显微镜下,斗内残留粟壳上 “永兴三年” 的压痕若隐若现,那是韩王初封藩王时的年份。谢渊望着银斗,脑海中浮现出韩王看到这些证据时的神情:震惊、痛苦、挣扎,曾经的手足情深,如今却成了指控兄弟的证据,这让他不禁为韩王感到悲哀。

申时二刻,秦王《请劾成王疏》的竹简在酸液中微微冒泡。谢渊用镊子夹起竹青碎屑,语气冰冷如霜:“防虫漆砷含量超标三倍,正是黑驼山铁矿伴生矿特征。” 光谱分析仪的显示屏上,疏中 “贪墨舞弊” 四字的墨色曲线,与通敌账册的河湟杂墨完全重合,他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伪造墨色,居心叵测!”

简绳编织的纹路在投影仪下放大百倍,清晰呈现成王封地的水系脉络。当绳结铜片的金相分析显示,与韩王令牌同属永兴七年某铸坊三号炉时,谢渊将竹简狠狠摔在地上:“用兄弟合金构陷手足,秦王这是要挑起宗室相残!” 他仿佛看到秦王在密室中谋划这一切的场景,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感到愤怒不已。

酉时,韩王书房内,铜炉中沉香袅袅,却驱不散满室的压抑。谢渊将玉镇纸置于《皇舆矿脉图》上,声音低沉而有力:“白玉水线与义仓梁柱木纹走向一致,墨玉矿脉正是秦王奏疏防虫漆的铁矿来源。” 当霉变粟米的孢子样本、账册纤维切片、勘灾斗合金碎屑、奏疏漆料粉末在显微镜下依次呈现,整个桌面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权力棋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王的手死死攥着扶手,指节泛白如骨,额间青筋突突跳动。“义仓霉变与秦王矿料同源,账册舞弊用成王墨料,勘灾银斗藏兄弟信物...”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该如何是好...”

最终,韩王颤抖着抓起朱砂笔,笔尖在砚台里反复搅动,迟迟未落。谢渊盯着那支笔,喉结艰难地滚动 —— 墨锭中的过量明矾,与账册朱批成分完全相同。当笔锋落下,“仅治下臣” 四字力透纸背,韩王猛地将笔折断,掩面而泣:“国法在上,手足情深,我... 我只能如此啊!” 谢渊望着韩王悲痛欲绝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韩王重情重义的敬佩,又有对这复杂局势的无奈。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如铅。秦王萧槿甲胄未卸,大步出列,玄色披风扫过青砖,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陛下!韩王包庇成王,纵容贪腐,此等欺君之罪,若不严惩,何以服天下?” 他的声音如惊雷般在大殿中炸响,眼神中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气势。

韩王萧柠踉跄着向前半步,官袍下的双腿止不住地颤抖,声音带着哭腔:“秦王殿下!义仓之事尚未彻查清楚,仅凭几样物证,怎能断定成王...”

“物证不足?” 秦王猛地抽出佩剑,寒光一闪,指向谢渊手中的证物箱,“御史台的检测报告,工部的典籍记载,难道都是假的?韩王如此偏袒,莫不是同谋?”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韩王的心脏。

谢渊挺身而出,展开《工部仓储考》的泛黄书页,声音铿锵有力:“诸位请看!义仓霉变是人为调控温湿度所致,账册舞弊有完整证据链。秦王奏疏看似弹劾,实则包藏祸心 —— 用兄弟合金构陷,居心叵测!” 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

成王党羽中的礼部侍郎突然站出,尖声反驳:“御史仅凭器物材质定罪,荒谬至极!韩王殿下重情重义,岂是你等可以污蔑!”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成王党羽纷纷附和,指责声此起彼伏。

“够了!” 永熙帝萧睿重重拍案,震得冕旒剧烈晃动,“韩王三日内再呈奏疏,若再包庇...”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眼中满是失望和疲惫,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当夜,御史台验功房内,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谢渊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忽大忽小,宛如鬼魅。周立跌跌撞撞闯入,官帽歪斜,脸上满是惊恐:“大人!秦王党羽散布流言,说韩王与成王密谋造反;成王的人正收买仓库官吏,妄图销毁剩余物证!还有几位御史中丞,也被...”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中满是担忧。

谢渊将卷宗狠狠摔在案上,震得墨砚翻倒,黑墨如血般蔓延:“传玄夜卫!胆敢销毁证据者,不论是谁,一律格杀!”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这场较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窗外,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与此同时,秦王王府密室中,萧槿把玩着黑驼山矿料标本,嘴角勾起一抹阴笑:“韩王妇人之仁,倒是省了不少功夫。通知下去,继续造势!” 成王王府内,萧栎望着被篡改的账册,冷汗湿透后背:“快,把剩余的霉变粟米全部销毁!” 而韩王独坐书房,望着永兴三年的旧物,泪水滴落在勘灾银斗上,晕开一片苦涩的涟漪。黑暗中,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下一步行动,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戌时,狂风裹挟着暴雨席卷京城,瓦片在风中发出凄厉的哀鸣。谢渊立在御史台露台,任凭雨水打湿官袍,望着皇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那微弱的光芒,在风雨中显得如此脆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大人,韩王开始重新勘查义仓,但各方阻挠不断。” 周立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模糊。

谢渊握紧腰间早已生锈的佩刀,刀刃在闪电的照耀下泛着寒光:“告诉韩王,御史台全力支持!无论有多少阻碍,有多少权贵阻挠,真相必须大白于天下!” 他的眼神坚定如铁,转身踏入雨幕,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中。而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兄弟情义的终极考验,正等待着众人去面对。

卷尾

太史公曰:观永兴朝义仓之变,可知权力之争,情义亦为筹码。韩王萧柠于矿料同源、墨料同款、信物同炉的证据迷局中,艰难抉择。以军事物资建仓却任粟米霉变,用贡品文书记账暗藏舞弊玄机,勘灾器物浸透兄弟旧情,弹劾奏疏挑起宗室争端。谢渊循物质之证抽丝剥茧,然朝堂黑暗,官官相护,利益盘根错节。韩王一念,虽全兄弟情义,却难堵悠悠众口。正义之路,荆棘遍布,谢御史能否冲破重重阻碍,还朝堂清明?吾辈唯有拭目以待,盼浩然正气涤荡乾坤,使大吴朝堂少些权谋算计,多些清正廉明,护天下苍生免受纷争之苦,得享太平盛世。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