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72章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卷首语

《吴史?食货志笺注补遗》载:永熙十三年末,朝堂因盐铁之政争论不休,诸王各怀鬼胎。御史谢渊援引《尚宝司造纸考》《工部漆作则例》等典籍,从奏疏纸张的矿物填料、简牍漆料的冶金成分等微观之处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揭开诸王假借经济政策之名,行战略物资争夺之实的隐秘阴谋。这场不见硝烟的物质博弈,将九王夺嫡的复杂局势推向白热化,尽显权力斗争的波谲云诡与残酷无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永熙十三年腊月廿八,巳时三刻。御史台验功房内寒气逼人,铜盆里的炭火早已熄灭,唯有案头摇曳的烛火,将谢渊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忽明忽暗。他双手微微发颤,却又死死攥着赵王呈递的《开海禁疏》,黄麻纸粗糙的质感从指尖传来,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某种隐秘。窗外呼啸的北风拍打着窗棂,发出刺耳的声响,可他却充耳不闻,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手中这份沉甸甸的奏疏上。

将清水缓缓滴在纸页边缘时,谢渊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渍晕开的方向。随着水渍慢慢扩散,纸张纤维间隐隐透出的白色粉末逐渐清晰,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尚宝司造纸考》卷五明确记载,闽广走私纸坊为增强纸张韧性,特以海蛤壳粉末为填料。这奏疏纸浆里的成分,与那年查获的海外贸易私货如出一辙!”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多年查案积累的直觉告诉他,这份奏疏背后,必定藏着惊天秘密。

目光移至疏中 “市舶司抽分” 条款旁那片异常的墨渍,谢渊的心脏猛地一紧。他颤抖着取出特制的牛角放大镜,镜片在烛光下泛着幽光。当墨渍晕染出的螺旋纹清晰地映入眼帘时,他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司礼监用墨则例》载,掺入南洋玳瑁屑的徽墨,晕染时会形成独特的螺旋纹路。而这种墨,曾出现在三起通敌账册中...” 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无数个深夜,他对着泛黄的卷宗和残旧的文书,苦苦追寻真相,而此刻,相似的墨痕再次出现,让他既兴奋又恐惧。

最后,他用火漆小心翼翼地加热封缄处的蜡油。火苗舔舐着蜡油,室内温度仿佛都随之升高。当胡椒与硫磺混合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时,谢渊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案头的砚台里墨汁四溅:“《太医院香谱》有载,西洋火器引信防潮蜡特具此味!赵王打着开海禁的幌子,实则是要打通兵器走私的渠道!” 他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艘满载兵器的走私船在夜色掩护下穿梭往来,赵王则躲在幕后,脸上挂着得意又贪婪的狞笑。而沿海百姓,却要因此陷入战火纷飞的险境,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使命感。

未时,冬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秦王的《屯田八议》竹简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谢渊戴上用獾皮特制的手套,拿起竹刀的手却异常沉重。轻轻刮取竹青表面的防虫漆时,每一下动作都像是在揭开一个不为人知的伤疤。粉末落入白瓷碟中,在阳光下泛着细微的金属光泽,那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

“《工部漆作则例》记载,黑驼山铁矿粉掺入防虫漆,是私军甲胄专用的防腐工艺。这竹简上的漆料,与秦王旧部兵器如出一辙!” 谢渊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愤怒与失望。他一直以为秦王的屯田策是利国利民之举,没想到竟是暗藏私心。

当对 “铁犁改良” 图示的墨线进行光谱分析时,谢渊盯着仪器的眼神近乎执拗。看到含砷量异常的数据,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唇也开始微微颤抖:“这矿脉特征,分明是赵王铁坊私铸兵器的来源!” 他又仔细观察简绳,编织纹路与某亲王榷场的兵器包装绳完全相同。这一刻,他只觉得一阵恶心,胸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好一个屯田八议,打着开垦荒地的旗号,行的却是军资储备的勾当!他们眼里只有权力,哪还有黎民百姓?”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心中只有对诸王自私自利的无尽厌恶。

三日后早朝,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谢渊抱着一摞证物,一步一步走向殿中央,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跳上。当他当庭展开《盐铁论》宋刻本时,殿内众人的目光如利箭般射向他,有好奇,有质疑,更多的是不安。

“诸位大人请看!” 谢渊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御史大夫批注用的朱笔,颜料含辰砂与明矾,此乃成王私藏的‘丹霞御墨’配方。而丞相折页夹的桑皮纸,帘纹与江南织造局进贡的西洋钟表锦出自同一织机!” 他的话语字字如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

当论辩聚焦 “盐铁官营” 时,谢渊突然指向殿柱,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再看这柱础铜锈,呈孔雀蓝色。经化验,含楚王铜矿伴生矿。赵王奏疏的海蛤纸、秦王简牍的铁矿漆,与这柱础铜锈,恰好构成‘海 - 陆 - 矿’资源三角!这大殿的一砖一瓦,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朝堂势力的物质根基!” 他的目光扫过诸王,看到赵王眼神闪烁,秦王面色阴沉,成王强作镇定,楚王则若有所思,心中一阵冷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成王萧栎应对时,手中的紫檀镇纸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可在谢渊眼中,那光泽却透着诡异。谢渊借观书之机,轻轻叩击镇纸,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紧张到了极点。当听到镇纸发出的特殊声响,他便确定了心中的猜测:“镇纸芯为铅锡三比七合金,与《武库甲仗谱》记载的私铸钱币同配比。表面嵌的和田玉,矿脉走向与秦王屯田策提及的西域渠坝一致。”

他翻转镇纸,底面阴刻的 “半亩桑田半亩海” 图案映入眼帘,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犁纹弧度与秦王铁犁图示相合,海浪皴法与赵王海禁疏的纸纹暗合。成王殿下这镇纸,表面上隐喻‘农工商并重’,实则是在为自己的野心铺路!这‘合金芯 - 玉石面’的结构,不正是在暗示治国之道不过是权力博弈的遮羞布?”

谢渊将三方证物并置于《皇舆资源图》之上,案头还摊开着《天工开物》《矿冶通考》等典籍,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赵王奏疏的海蛤纸纤维,源于闽广沿海;秦王简牍的铁矿漆渣,出自黑驼山矿脉;成王镇纸的合金碎屑,关联私铸钱币流通。”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每一个落点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而《盐铁论》书页间掉落的铜屑,与楚王铜矿成分一致!”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这场论辩,看似是经济政策之争,实则是各方争夺战略物资控制权的战争!他们口中的家国天下,不过是满足私欲的借口!为了权力,他们不惜牺牲百姓的安宁,将国家的命脉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胸膛剧烈起伏,心中满是对这些权贵的痛恨。

赵王萧桭率先发难,官袍因愤怒而剧烈抖动,脸上青筋暴起,活像一头发怒的狮子:“谢渊!仅凭几张破纸、几点墨渍,就想给本王定罪?分明是你嫉妒本王献策,妄图扰乱朝纲!你这是血口喷人,其心可诛!”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更多的是恼羞成怒后的疯狂。

谢渊举起《开海禁疏》,向前迈出一步,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如刀:“赵王殿下,闽广走私纸坊的填料、通敌账册的墨痕、火器防潮蜡的气味,桩桩件件,铁证如山!敢问殿下,开海禁到底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填满自己的私囊,为兵器走私大开方便之门?” 他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赵王,让对方不自觉地后退半步。

秦王萧槿冷笑着站出来,眼中满是轻蔑:“御史大人,屯田乃利国利民之策,你却恶意揣测,莫不是居心不良?还是说,你背后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的话语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

“利国利民?” 谢渊怒极反笑,展示《屯田八议》检测报告的手因愤怒而微微发抖,“铁矿粉防虫漆、含砷墨线、兵器包装绳纹路... 秦王殿下,你打着屯田的幌子,行的却是储备军资的勾当。你可曾想过,那些被征去屯田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这是在拿百姓的血汗,为自己的野心铺路!”

成王萧栎强作镇定,却难掩眼中的慌乱,他强撑着说道:“书画笔墨、器物工艺,不过是文人雅好,与朝堂政事何干?谢御史莫要牵强附会,混淆视听!”

“雅好?” 谢渊直指成王手中镇纸,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私铸钱币的合金配比、西域矿脉的玉石、暗含阴谋的图案... 成王殿下,你用器物隐喻治国,实则是在为自己的野心寻找借口。你以为用这些花言巧语,就能掩盖你的狼子野心?”

楚王萧权一直沉默,此刻却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谢御史,仅凭这些间接证据,就给诸王定罪,是否太过草率?执法当谨慎,不可冤枉无辜。”

谢渊望向楚王,目光坚定如铁:“楚王殿下,殿柱的铜锈,与各方势力的关联,您岂会不知?这场论辩背后的物质博弈,您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真的能独善其身吗?” 他的质问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楚王表面的平静。

永熙帝萧睿盯着满朝慌乱的诸王,眼神冰冷如霜,身上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压:“谢卿所言,朕会细细查证。退朝!”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却难掩声音中的疲惫与无奈,这场九王夺嫡的纷争,早已让他心力交瘁。

当夜,御史台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上投下诡异的图案。谢渊疲惫地坐在桌前,案头堆满了新的卷宗和物证,这些文件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周立匆匆赶来,神色慌张,连官帽都歪戴在头上:“大人,赵王党羽在御史台散播谣言,说您公报私仇;秦王府的幕僚也在四处活动,试图收买御史台的官员!还有人...” 周立的声音越来越小,眼中满是担忧。

谢渊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血痕:“让玄夜卫密切监视这些人,胆敢销毁证据、干扰办案者,格杀勿论!”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我既已走上这条路,就没打算回头。哪怕整个御史台都被他们收买,哪怕与整个腐朽的利益集团为敌,我也要还朝堂一片清明!就算前方是万丈深渊,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各王府中密议不断。赵王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不停地咒骂着谢渊,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恨不得立刻将谢渊除之而后快;秦王与幕僚围坐在火炉旁,低声商议着如何应对,不时露出阴鸷的笑容;成王则在密室中谋划新的阴谋,脸上满是不甘与疯狂;楚王依旧静观其变,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明月,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没人知道他在盘算着什么。黑暗中,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这风暴的中心,即将迎来最猛烈的冲击。

戌时,寒风如刀,刮得京城的街道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匆匆而过,仿佛都在躲避着什么。谢渊站在御史台的露台上,望着皇宫的方向,那里灯火辉煌,却照不亮他心中的阴霾。这场围绕盐铁论辩的物质博弈,让他更加看清了诸王的野心和朝堂的黑暗,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人,玄夜卫传来消息,江南士绅正在筹集资金,准备为成王疏通关系。而且,朝中多位大臣也开始为赵王和秦王说话...” 周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恐惧和不安。

谢渊握紧腰间的佩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寒光,他的眼神坚定如铁:“继续监视。无论他们如何算计,如何勾结,我都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是万劫不复,我也绝不退缩!我谢渊对天发誓,不肃清这些奸佞,不还天下一个公道,誓不罢休!” 他转身走进屋内,背影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坚定,却又充满了力量。而在这黑暗的夜色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拉开新的帷幕。

卷尾

太史公曰:观永熙朝盐铁之辩,可知权力之争,实藏于细微物质之间。诸王以奏疏为盾,以简牍为矛,借经济政策之名,行资源掠夺之实。谢渊以一人之力,穿梭于文书典籍之间,于纸张纤维、漆料粉末中抽丝剥茧,识破重重阴谋。然朝堂黑暗,官官相护,利益勾连盘根错节。正义之路,荆棘遍布,险象环生。谢御史能否冲破重重阻碍,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吾辈唯有屏息以待,盼浩然正气涤荡乾坤,还大吴万里山河清平,护天下苍生安居乐业,免百姓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