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56章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卷首语

《吴史?宗藩志》载:"亲王就藩,例赐庄田千顷,然永熙朝宗藩庄田多逾制,且与榷场、矿脉勾连。秦王萧槿邀韩王、成王密会畅春园,表面论庄田分布,实则图联宗籍之力。" 当血滴子划破秋夜的寂静,畅春园的假山石上留下的血书,正揭开九王夺嫡中情报战的血腥序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永熙十三年小雪前一日,畅春园的素心梅刚结花苞。秦王萧槿的玄色披风拂过九曲桥的汉白玉栏杆,腰间玉佩 "长乐" 二字在灯笼下若隐若现。他驻足太湖石畔,听着身后韩王萧柠的靴声 —— 比约定时辰早了一刻,这是对方一贯的谨慎。

"秦王殿下深夜相召," 韩王的声音混着呵出的白气,"可是为了山东庄田图?" 他手中的檀木匣刻着麦穗纹,正是宗人府专用的庄田清册匣。

成王萧栎的青竹纹灯笼远远飘来,衣袂带起的风惊落半片残叶:"二位殿下," 他的目光扫过假山后阴影,"畅春园的更夫," 顿了顿,"今夜该是玄夜卫当值吧?"

三人在水榭坐定,秦王展开的庄田图边角泛着新折痕,十三处王府封地用不同颜色标注:"诸位请看," 他的手指划过齐王封地,"青州庄田本应五千顷," 墨笔在 "榷场" 二字上圈了三圈,"实占却过万,且与..."

二、血书惊变

话音未落,西南角瓦当碎裂声如冰裂空。成王腰间 "龙吟" 剑鞘轻颤,三寸青锋已破鞘而出,映得素心梅影摇曳。三道黑影挟着北风扑入,手中短刃泛着孔雀蓝毒光 —— 此乃齐王私军 "天狼营" 独有的淬毒兵器,刃口淬着北元蛇毒,见血封喉。

韩王萧柠手中的青瓷茶盏应声掷出,滚水泼在为首刺客面门,碧螺春的清芬混着皮肉灼伤的焦臭在室内炸开。刺客闷哼一声,衣襟上的狼首暗纹随肢体动作隐现 —— 与铸钱案中火漆印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秦王萧槿趁乱扯断金丝帘,十二道铜环撞击声如急雨打荷。成王朝前半步,剑尖直取刺客咽喉,却见对方肩甲泛起冷光 —— 精铁护肩上的北斗纹,正是北元狼卫的制式装备。刺客短刃扫向他手腕,破风声响如狼嚎,成王旋身使出大理段氏 "凌波微步",剑锋在护肩上擦出火星,溅落的铁屑竟带着赤焰矿的蓝光。

"留活口!" 秦王的喝令被金属交鸣声吞没。最后一名刺客欺身直取秦王面门,韩王情急之下甩出檀木匣,匣中庄田清册纷飞如雪。匣子击中刺客手腕的瞬间,韩王靴底踢翻炭火炉,通红的炭块飞溅在刺客衣袍上,火舌舔过处,内里绣着的银线狼首暗纹毕现 —— 与齐王榷场封条上的印记完全一致。

为首刺客见同伴倒地,咬破口中蜡丸,黑血混着毒囊碎片喷向庄田图。成王剑鞘横挥,重重击在刺客后颈,对方闷声倒地时,手腕内侧的虎头刺青映入眼帘 —— 与铸钱案中被灭口匠人的刺青如出一辙,连虎目下方的三点朱砂痣都分毫不差。更令人心惊的是,假山石上用刺客鲜血写成的 "泄密者死" 四字,笔锋带着北地狼毫特有的粗犷,墨痕中隐隐透出赤砂密的暗红颗粒。

子时三刻,宗人府狱室的铜灯将成王的影子投在石墙上,恍若囚笼。他盯着刺客尸身,指尖抚过对方后颈的朱砂痣 —— 这是齐王私军 "天狼营" 的标记。"去调玄夜卫今年的刺青记录," 他对大理寺卿陈素说,"尤其齐王麾下的 ' 天狼营 ',查清楚刺青的朱砂配比。"

陈素的指尖在验尸格目上停留片刻,烛火将他眼下的青黑投在石墙上,恍若两道深沟。他展开浸透药香的验尸报告,十二道朱砂批注在泛黄纸页上格外刺目:"三具尸体的门齿内侧," 他的手指划过牙龈处外翻的裂痕,指甲几乎陷入纸页,"皆嵌着北元青金石玛瑙 ——" 忽然举起盛着碎玉的铜盏,"与去年大同关截获的细作所用,同属和林密矿所产,且每颗玛瑙内侧都凿有米粒大的凹点。"

成王凑近细看,发现玛瑙碎屑中混着细小的金箔:"这是..."

"北元右贤王的赏赐。" 陈素的声音低得像浸了水的火漆,"只有直属细作才能佩戴。" 他翻到验伤格目末页,用银签挑起刺客舌根,只见舌下三粒朱砂点呈品字形排列:"此等朱砂配比," 他沾取样本涂在验毒纸上,纸面泛起青斑,"与东宫药房的 ' 守宫砂 ' 相近。" 更蹊跷的是,仵作从刺客指缝里筛出的绢纤维,经药汁浸泡后显出血字:"庄田" 二字的笔锋转折处,留有与太子前日奏报相同的压痕。

石灯笼的光透过铁窗,在陈素脸上划出明暗交界。他指着刺客手腕的虎头刺青,指尖掠过刺青边缘的渗色:"看似与齐王铸钱案匠人一致," 忽然取出铸钱匠的验伤记录,"但墨色里掺的赤焰矿粉," 用银针挑起刺青残墨置于火上,青烟中泛着异样的蓝光,"比匠人刺青多出两成 ——" 话尾隐在炭火噼啪声中,却让成王听懂了未说之言:有人刻意模仿齐王私军标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人," 狱卒突然呈上半片密信,"从刺客靴底夹层发现的。" 陈素接过时,发现信纸上的折痕是东宫常用的三叠法,展开后只见 "秦王矿脉" 四字,落款处的印泥经水浸后显露出太子太保属官的刻痕。他的手指在 "矿脉" 二字上摩挲,墨迹渗透纸背的力度,与太子近臣的书写习惯别无二致。

成王盯着素绢上的隐墨残字,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御花园,太子曾抱怨齐王庄田逾制。此刻素绢在烛火下显形的字迹,与太子袖口残留的香露气味,共同在验尸房的药气中交织。"将这些证物封存,"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冷硬,"包括刺青残墨、朱砂样本 ——" 目光扫过陈素手中的密信,"和信纸上的压痕。"

陈素知道,成王已察觉这起刺杀案的复杂。当北元玛瑙的金箔、东宫朱砂的毒性、模仿刺青的矿粉在验尸格目上汇聚,他忽然明白,齐王的栽赃术里,藏着将太子拖下水的毒计。那些看似确凿的证据,不过是浮在水面的浮沫,真正的暗流,正裹挟着太子党与齐王党的明争暗斗,向宗人府的狱墙涌来。

成王的指尖在石桌上敲出急点,目光扫过狱卒腰间的镇刑司腰牌 —— 那是永熙帝新设立的监察机构,此刻却泛着诡异的光。他忽然想起,午后曾在御花园撞见齐王与镇刑司指挥使低语,对方袖口沾着的朱砂粉,正与刺客指甲缝里的相同。"去查镇刑司最近三个月的用印记录," 成王忽然开口,"特别是调派玄夜卫的手令。"

次日卯初,永熙帝的御案上摆着染血的庄田图和十三份宗人府密报。他盯着 "泄密者死" 四字,冕旒下的目光扫过殿下诸皇子:"亲王夜会," 声音里带着冰碴,"成何体统!" 忽然拍向《皇明祖训》,"庄田逾制已是重罪," 又指向血书,"竟还牵扯北元细作!"

秦王正要分辩,永熙帝已甩下圣旨:"统统闭门思过!" 目光转向大理寺卿,"你主查此案," 又看向宗人府丞,"协同镇刑司," 特意加重语气,"若再出现泄密," 手指划过血书,"罪同谋逆。"

退朝时,成王留意到齐王的袍角沾着新鲜朱砂粉,与刺客指甲缝里的别无二致。而镇刑司指挥使经过时,腰间玉佩轻响 —— 正是昨夜畅春园刺客携带的同款。他忽然明白,这起血案,不过是齐王借北元细作之手,行栽赃嫁祸之实。

晌午的刑部,谢渊对着庄田图上的血字皱眉。验印锥轻点 "泄" 字末笔,发现墨迹里混着赤焰矿粉:"这是北元狼卫的密墨," 他对周立说,"去查齐王最近三个月的矿脉交易,特别是赤焰矿的流向。" 忽然想起铸钱案中的火漆印,"再调镇刑司今年的用印记录,对比玄夜卫调令上的印泥。"

周立捧着宗人府送来的刺青档案,手几乎握不住卷宗:"大人," 他的声音带着惊惶,"齐王的天狼营," 翻开夹着狼毛的页脚,"去年冬至后新增三百人,调令上的镇刑司印," 喉结滚动,"与铸钱案中伪造的镇刑司印," 咽了咽口水,"出自同一刻刀,连印泥里的赤焰矿粉比例都一样。"

谢渊的验印锥突然刺入桌面,溅起的木屑混着朱砂粉:"原来如此," 他盯着窗外镇刑司的旌旗,"借密会之名,行栽赃之实," 又想起永熙帝的圣旨,"镇刑司早已被齐王渗透,那些刺青、密墨、火漆," 声音低沉,"都是他嫁祸的工具。"

戌初的宗人府,成王对着庄田图上的血手印发呆。那手印的尺寸,分明与齐王的相符。他忽然取出袖中密信,是昨夜从刺客身上搜出的残页,上面用隐墨写着 "秦王庄田连矿脉"—— 这正是今早永熙帝最愤怒的内容。"去准备马车," 成王对侍从说,"本王要面见陛下,带着庄田图和密信。"

"殿下,镇刑司来提人了。"镇刑司掌事太监洗着嗓子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躬览万机,夙夜兢兢,唯期宗藩协和、律法昭明。今畅春园夜会之事,竟致刺客突袭,血书惊阙,实乃宗藩之耻、朝堂之危!

秦王萧槿、韩王萧柠、成王萧栎,私议庄田逾制,致生事端,着即闭门思过十日,府中一应人等非经朕旨不得出入。尔等须深省宗亲之谊、君臣之分,毋再蹈结党之嫌。

着大理寺总理刑名,主掌本案勘问:

验伤格目、证物卷宗须逐日呈览,不得有片纸遗漏;

刺客身份、兵器来源、密信流向,务须追根溯源,勿使奸谋隐匿。

宗人府协同镇刑司监察:

宗人府专查宗藩庄田、矿脉、榷场关联,凡逾制之处,不论亲疏,据实奏闻;

镇刑司严核玄夜卫、天狼营等军籍刺青、调令印信,敢有伪造火漆、篡改底档者,立斩不赦。

朕念及天家骨肉,故先令诸皇子思过,非为宽纵!若查有宗藩私通细作、伪造印信、嫁祸栽赃等情,定当依《皇明祖训》严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私通外敌者,废为庶人,圈禁宗人府;

伪造官印者,凌迟处死,籍没全家;

阻挠查案者,同罪连坐,决不姑息。

各部门须凛遵圣训,限期月内具奏。敢有迁延怠忽、官官相护者,朕必以雷霆之法处之!

钦此!

永熙十三年小雪吉日

太监的宣读打断思绪。成王望着对方腰牌上的虎头纹,忽然轻笑:"告诉他们," 他的手指划过庄田图上的血字,"本王自会前往," 又指向残页,"但先要让陛下看看,齐王的栽赃手段。"

夜风掠过畅春园的素心梅,谢渊站在假山前,他知道,这起血案只是开始。当庄田成为权谋的棋子,当血书成为栽赃的工具,九王夺嫡的棋盘上,每一颗棋子都沾着鲜血。而他手中的验印锥,必须在这血色迷雾中,找出真正的执棋人 —— 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他也绝不退缩。

卷尾

太史公曰:秦王密会畅春园,欲联宗籍之力以制齐王,却遭天狼营刺客突袭。观其打斗,韩王掷盏、成王击剑、秦王断帘,各展其能,然刺客用北元密墨、玄夜卫刺青,嫁祸之术可谓精巧。幸得成王察朱砂、谢渊验矿粉,终现齐王借刀杀人之实。九王夺嫡,血雨腥风,然谢渊等孤臣,以验印锥为刃,以律法为盾,硬撼诸王权势,此等气节,当书于青史,令后人知:宗室之争虽恶,正义永不缺席!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