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49章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卷首语

《大吴会典?刑律志》卷十二载:“鞫狱之道,贵在原情定罪,毋枉毋纵。凡宗室涉讼,必集三法司,据典章而裁,依刑统以断,使皇亲国戚,同凛王法森严。” 永熙八年仲秋,金銮殿阙之下,一场关乎律法尊严与宗室权柄的生死博弈轰然上演。谢渊持验报而立,火漆残片与铁砂标本为刃;诸王执笏板相争,言辞如箭,诡辩似盾。当物证链环环相扣,当权谋计层层拆解,律法的天平在龙椅前剧烈震颤,每一次争辩、每一项举证,皆在史册上刻下深刻的印记,昭示着王朝秩序与宗室私欲的激烈交锋。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金銮殿内,烛影摇红,蟠龙柱投下的阴影在群臣衣袍上游走,恍若魑魅攒动。太子萧桓趋前半步,笏板几乎要触到御案:"父皇," 他的声音里带着破竹之势,"秦王手札现于东宫值房,火漆铁砂验于刑部司房,此等铁证," 目光扫过秦王时如利刃出鞘,"纵是苏秦张仪复生,也难辩白!"

秦王萧槿蟒纹袍服下的指节几乎掐入掌心,却以极稳的语调开口:"太子引《春秋》论罪,却忘了《左传》有云 ' 众恶之,必察焉 '。" 他转身直面谢渊,眼中灼灼如焚:"谢御史曾在江西断狱,为三十八名茶农洗冤时,可曾仅凭物类相似便定人罪?" 袍袖一甩,指向太子手中的手札,"赤焰铁砂虽独产齐王封地,却非禁物 —— 天下匠人皆可采买,何以断定必是本王所用?"

他忽然提高声调,震得殿中铜灯晃动:"且看这手札笔锋," 指尖划过纸面,"起笔带徽派折角,分明是江南书吏习性。本王久居盛京,麾下多是关东健儿," 目光扫过太子近卫,"倒是太子东宫," 顿了顿,"豢养的江南清客," 又望向谢渊,"御史可曾查过?"

这番话如重锤击在丹墀之上,殿中群臣皆交头接耳。秦王深知,既无法否认税单存在,便要从笔迹习性撕开缺口 —— 这是他昨夜与幕僚熬至子时,从《书法考》中寻得的破绽。

"更可怪者," 他忽然冷笑,"齐王榷场的火漆配方," 指向谢渊案头的《工部典章》,"载于官牒明明白白,若本王真要作案," 捶胸声如擂鼓,"岂会照搬旧制,给御史大人送这等把柄?" 又向永熙帝长揖及地,"恳请陛下明察:这分明是有人熟知典章," 意味深长地瞥向齐王,"故意按图索骥,构陷宗亲!"

谢渊垂眸凝视案牍上的验报,骨节分明的手指缓缓抚过泛黄的卷宗,须臾,他抬眼扫视众人,目光如淬了寒铁:“《工部典章》有云:‘物各有宗,质各有别。’这赤焰铁砂六棱结晶,独产于庐峰北麓,经千年地火淬炼而成,其色如朱砂,其质坚硬异常,寻常铁砂与之相较,不啻云泥。”

他倏然抓起案上的手札,扬至众人面前,朗声道:“诸位请看,此手札之墨,研磨后可见细密朱砂色反光,此等异相,唯有混入三成赤焰铁砂方可得之。而齐王榷场火漆配方,恰需赤焰铁砂三成!”

谢渊猛地转身,验印锥如利剑般指向齐王,厉声质问:“敢问殿下,天下矿脉万千,为何偏偏这手札之墨,其铁砂特征与您榷场火漆用料严丝合缝?是天意如此,还是殿下蓄意为之?”

“更蹊跷的是,” 他展开另一卷验报,语调愈发冷峻,“据《榷场出入录》记载,此等赤焰铁砂,自神武年间便限制开采,唯有藩王具表奏请,方得采买。而近三年间,采买赤焰铁砂的奏请记录中,唯有齐王之名!”

谢渊逼近几步,眼中寒芒大盛:“殿下若说这一切皆是巧合,那这巧合也太过精准,精准得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阴谋!如今物证俱在,殿下还要狡辩到何时?”

齐王萧杼轻叩笏板:"御史大人倒背如流《工部典章》,却忘了《盐铁论》' 山海有禁,而民尤盗之 '!" 他斜睨秦王,嘴角扯出阴鸷的笑,"皇兄持玄夜卫金符出入榷场,本王纵有疑虑," 忽而长叹,"难道要学那迂腐书生,拦着钦差大人不成?" 话里话外,竟将秦王采买铁砂坐实为钦差公务。

永熙帝指节叩在龙案上,声如闷雷:"既称公务,人证何在?"

萧杼袖中税单被捏得发皱,面上却笑得从容:"张大人亲盖通关印信,自然作得证。" 他刻意拉长尾音,将殿角老臣逼得踉跄出列 —— 那目光如刀,分明是提醒对方莫要失了分寸。

张大人面如死灰,喉结滚动数下,声音发颤:"陛下,今秋确有玄夜卫持金符通关..." 话到此处突然顿住,不敢再看秦王喷火的双眼。

秦王萧槿血气上涌,颈间青筋暴起:"老大人受先帝重托监守榷场," 他强压怒火,声音却似淬了冰,"如今却为虎作伥,置先帝赐的 ' 清慎勤 ' 匾额于何地?" 转而怒视齐王,"分明是你私改榷场记录,嫁祸本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渊的验印锥几乎戳穿案牍:"《刑律志》写得明白:' 察狱以物证为纲,人言为末!'" 他抖开描图纸,声如滚雷,"死者肩胛灼伤呈波浪状," 指尖狠戳印模修补处,"与这道三年前凿出的凹陷 ——" 目光如刀剜向齐王,"李大人,你当年监修时特意留下的防伪痕,可还记得?"

李侍郎叩头及地,额头抵着金砖:"陛下明鉴!此印模修补时,臣亲令工匠凿出此痕,全吴上下绝无仅有!"

齐王喉间发苦,面上却笑得愈发森然:"御史大人翻出三年前旧账,不过是欲加之罪!" 他突然转向永熙帝,扯着嗓子高喊,"太祖遗训 ' 亲亲之义大于律法 ',难道陛下要违逆祖训,对宗亲开刀?"

"住口!" 太子萧桓跨前半步,笏板几乎点到齐王鼻尖,"太祖更有遗训 '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你曲解祖训,形同谋反!《商君书》云 ' 法不阿贵 ',今日若纵你," 环视满朝文武,"天下人必笑我大吴律法,不过是宗室手中的玩物!"

永熙帝猛然拍案,震得御案上的玉玺移位:"齐王萧杼,欺君罔上,构陷宗亲!即刻革去王爵,押入宗人府候审!" 他胸口剧烈起伏,显然被齐王的祖训之说激怒。

齐王如遭雷击,踉跄着扶住玉柱,怨毒目光剜向谢渊:"好个铁面御史!不过是仗着伶牙俐齿颠倒黑白," 忽而惨笑,"待本王出狱之日 ——"

"殿下还是先顾好自己吧。" 谢渊打断他,验印锥在掌心划出红痕而不自知,"三法司会审时,赤焰矿的开采账册、玄夜卫的密报,怕不是只有今日呈的这些。" 他望着齐王被拖走的背影,听着殿中议论如潮,只觉掌心刺痛 —— 那是方才握锥太紧,指甲早已掐入肉里。

金殿烛火明明灭灭,照不清诸王眼底的阴翳。谢渊知道,自己这把律法之刀,今日虽斩了齐王,却也让满朝宗室视他为眼中钉。袖中未拆的卷宗里,赤焰矿的开采记录、玄夜卫的密报,正泛着冷光,仿佛在提醒他:这场与权欲的厮杀,才刚刚拉开帷幕。

片尾

暮色如墨,宗人府的青砖墙在夕照中投下森冷阴影。齐王萧杼被玄夜卫扯着衣袖踉跄前行,腰间玉珏与铁链相撞,发出细碎的响。他猛然回头,望向皇宫方向的飞檐斗拱,眼中翻涌的不甘几乎要化作实质 —— 今日金殿之上,谢渊的验印锥如同一把利刃,将他精心编织的局一点点剖开。

"看什么看!" 玄夜卫校尉狠狠推了一把,铁甲护手在齐王肩上留下淡淡凹痕。萧杼却似未觉,目光死死钉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喉间泛起腥甜 —— 他清楚,这一去,怕是再难见到金銮殿的太阳。

刑部衙门前,谢渊的皂靴碾碎最后一片残叶。手中的卷宗尚未结案,火漆封印在暮色中泛着暗红,像极了金殿上齐王被拖走时,袍角染上的烛火颜色。他忽然伸手,指尖抚过卷宗上的云雷纹 —— 那是齐王榷场的印记,此刻却成了罪证的封印。

寒风穿过街巷,掀起他的衣摆。谢渊抬头望向宗人府方向,那里传来隐约的闭门声,如同重锤敲在心头。他知道,齐王的入狱不过是冰山一角,卷宗里未拆的密报、赤焰矿的开采记录,每一页都写满了宗室的贪婪与权欲。

"大人," 周立抱着新收的卷宗匆匆赶来,"玄夜卫送来急报 ——"

谢渊摆了摆手,目光依旧凝在暮色深处。远处,秦王的车驾正匆匆驶过,车帘翻动间露出半幅蟒纹;太子的仪仗也从另一条街传来,玉磐声中带着说不出的急切。他忽然握紧卷宗,指节发白 —— 这场九王夺嫡的大戏,今日不过唱了半折,更狠的角力,怕是要在三司会审时,才真正拉开帷幕。

刑部的灯笼次第亮起,将谢渊的影子拉得老长。他低头看着卷宗上自己的官印,朱砂色在暮色中格外刺眼。验印锥还别在腰间,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 那上面沾着的,不只是齐王的阴谋,还有整个大吴律法的重量。

夜风呼啸而过,吹得刑部匾额上的金漆剥落几片。谢渊深吸一口气,转身踏入衙门,卷宗上的字迹在灯笼下明明灭灭,如同宗室权斗的阴影,永远不会真正消散。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