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29章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卷首语

《大吴会典?舆图》载:"宗室庄田舆图,须以十三层桑皮纸叠绘,每层标注田界四至、水利沟渠、岁入税银,以庐山冰裂纹玉琢成十三节链装订。图成之日,宗正卿需持御赐勘舆尺丈量校对,依《舆图校准十二法》核验方位,钤五方印信,藏于宗人府地窖,每三年开窖查验。若舆图规制不符、藏匿不报,主事官杖一百,宗正卿降三级调用;私改图册者,斩立决,籍没家产。"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永熙六年腊月廿九,九江按察司刑房内烛火摇曳,松香混着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谢渊盯着地上排列整齐的十三口漆棺,棺盖上锯齿状的火漆封印泛着暗红,与鸿胪寺译馆存档的襄王府文书印记分毫不差。"周立," 他握紧腰间的验印锥,铜柄上 "风宪" 二字硌得掌心发疼,"取《舆图制作规制》《玉牒链勘合条例》,再把户部最新修订的《田赋丈量则例》也拿来。"

周立抱着厚重的典籍匆匆赶来,额角还沾着赶路时的雪粒:"大人,《工部物料则例》规定,宗室棺椁用漆需掺朱砂三钱、松烟墨二钱," 他小心翼翼用银针插入棺缝取样,针尖瞬间泛起黑斑,"可这漆层汞含量超标三倍,且..." 他凑近嗅闻,脸色骤变,"有浓烈的砒霜气息,分明是用来防腐的剧毒漆!"

谢渊的绣春刀出鞘半寸,刀光映出他紧锁的眉峰。当棺盖轰然落地,青白雾气中,一节刻着 "萧" 字的青玉链静静躺着,玉节内侧若隐若现的阴刻纹路在烛光下流转。"十二节旧链,一节新玉。" 谢渊戴上鹿皮手套,将玉节依次排列在铺着软绸的案几上,"按《玉牒链勘合条例》,每节内侧必刻宗室支脉代码与制成年份。" 他举起黄铜放大镜,镜片在新节上移动,"这 ' 漓' 字的玉筋篆笔锋,与襄王萧漓在宗人府备案的印鉴..." 突然,他的指尖停在玉节底部一道细微凹槽处,"取旧链第三节,比对接口的榫卯结构!"

当两节玉节严丝合缝嵌在一起,谢渊用验印锥轻敲连接处,清脆的声响在刑房回荡。其他玉节仿佛受到召唤,齿轮转动声从内部传来,玉牒链缓缓展开成一幅卷轴。十三层桑皮纸上,庐山区域赫然标着 "军屯",而数年前魏王案涉及的庄田被标注为 "马场",每处标记旁都用蝇头小楷记录着田亩数与税银数额。

"大人!这不对劲!" 周立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翻开《九江府田赋黄册》,"庐山这片标注 ' 军屯 ' 的区域,本该是抗税茶农的祖业,可这舆图..." 他突然僵住 —— 舆图背面,几行用茶汁书写的字迹在热气中若隐若现:"元兴始谋,永熙收官。"

谢渊的瞳孔骤然收缩,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猛地抽出《元兴帝实录》,泛黄的纸页快速翻动:"元兴三年,宁王萧彬获赐庐山万亩田产;永熙..."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指尖死死按住《永熙帝起居注》生辰那页,"永熙帝生于寅时,而茶汁显影需在寅时阳气初升时书写!" 验印锥重重敲在舆图边缘,"他们用天子生辰作掩护,谋划了整整..."

"谢御史!"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思绪,宗人府少卿带着二十名玄夜卫破门而入,蟒纹补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私毁宗室棺椁,该当何罪?"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的舆图,喉结剧烈滚动,"这等机密舆图,分明是你..."

"何罪?" 谢渊冷笑,展开卷帙浩繁的《大吴会典》,朱砂批注在 "舆图规制" 条款上猩红如血,"《舆图制作规制》明文规定,宗室庄田舆图需藏于宗人府地窖,私藏民间者斩!" 验印锥突然指向舆图上的 "军屯" 标记,"更遑论将民田伪造成官地!按《田赋丈量则例》,这些 ' 军屯 ' 多报的税银,足够装备..."

"空口无凭!" 少卿的手按上绣春刀,刀鞘摩擦声刺耳,"这舆图分明是你伪造诬陷!"

"伪造?" 谢渊猛地展开一卷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盖着江州、饶州等七府县衙的朱红印信,"这是抗税茶农的联名状,按满了血红手印!" 他抓起玉牒链,将玉节内侧翻转,"萧、烈、漓 ——' 萧氏三杰 ' 的名讳刻在玉节里,连起来正是 ' 萧氏三杰谋逆 '!"

玄夜卫同时拔刀,寒光映得室内一片森然。谢渊却不慌不忙取出火漆样本盒,里面整齐排列着从临江驿、襄王府密信、焚毁档案提取的火漆:"你们看," 他用镊子夹起舆图边缘的火漆碎屑,"临江驿火漆茶梗含量两成,襄王府密信四成,焚毁档案六成,唯独这舆图火漆..." 样本在烛光下晶莹剔透,"竟不含茶梗!按《工部火漆考》,这是宗人府特制的 ' 无痕漆 ',专供..."

"够了!" 少卿脸色惨白如纸,额角青筋暴起,"就算如此,你以为能扳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按《大吴律》谋逆篇," 谢渊展开红笔圈注的律法条文,每字每句都带着冰刃般的寒意,"首犯凌迟,从犯腰斩,知情不报者连坐九族!" 他突然扯开一名玄夜卫的衣襟,蟒纹补服内侧绣着的宁王徽记暴露无遗,"而你们这些身着亲王服饰的乱臣贼子,按《品官服制》,当处以..."

片尾

寒风呼啸着撞在窗棂上,谢渊独自坐在案前,舆图与户部田册铺满桌面。暗卫送来的密旨用明黄绸缎包裹,火漆封印光洁如新,不见半根茶梗。他的指尖抚过熟悉的封印纹路,呼吸突然急促 —— 这是泰昌帝亲定的御史专用火漆,自先帝驾崩后再未启用。

展开密旨,八个朱砂大字刺入眼帘:"宗室三杰,一体治罪。" 谢渊望向案头排列整齐的玉牒链舆图,冰裂纹在烛光下泛着幽光,恍惚间化作无数茶农绝望的眼神。他想起陈懋咽气前在地上划出的血痕,想起王三被玄夜卫拖走时那声凄厉的呐喊,眼眶不禁发烫。

"备马。" 他将密旨与舆图收入贴黄匣,特意在封口火漆中嵌入一片烧焦的茶梗,又重重盖上御史台的獬豸印。轿帘掀起的刹那,远处襄王府方向火光冲天,瓷器碎裂声混着喊杀声随风传来,与方才玉牒链展开时的机关声交织在一起。谢渊握紧腰间绣春刀,迎着风雪大步走向黑暗 —— 这场始于元兴、终于永熙的惊天阴谋,终于要在金銮殿上迎来最后的审判。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