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224章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卷首语

《大吴律?刑律》载:" 诸审案时犯人暴毙,承审官须即时具结状,申送三司备案。仵作验尸必依五法:一观七窍有无溢血、白沫,二察指甲是否青黑、蜷缩,三验皮肤有无针孔、紫斑,四探喉间是否残留药渣,五辨衣物是否沾有毒粉。若系毒毙,需详记毒物色味、发作时辰,绘《毒毙图》附卷。承审官若隐匿刑伤、谎报病毙,以 ' 故纵 ' 论:仵作知情同谋者,杖一百,发配烟瘴之地;主官失察者,杖八十,降四级调用;通同舞弊者,斩立决,家属没入官为奴。其失于验明毒类、错判死因者,仵作杖六十,革除功名;主官以 ' 失察 ' 罪,杖五十,罚俸三年。"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永熙六年冬月,九江按察司的审讯室寒气逼人。谢渊盯着陈懋眉骨下的刀疤,那道斜贯眼角的旧伤在烛火下泛着青白,与宗人府档案里魏王案画押房的刑讯记录画像分毫不差。他的手指划过案几上的界石玉佩,玉坠刻着的 "宁" 字在陈懋瞳孔里投下阴影,对方袖口的茶渍在粗布上晕染出不规则的形状。

"谢渊的验印锥在案几上敲出三记短点,铜尖与黄花梨木纹碰撞出清越声响:"同知大人可记得," 他翻开宗人府调阅的刑讯图谱,"魏王府长史遇刺案,凶手左眉骨下的刀伤,与您这道疤的走向、深浅分毫不差 —— 当时画押房的《刑案绘像录》,可是盖着大理寺的朱砂官印。"

陈懋的喉结重重滚动,刀疤在烛火下扭曲成怪物的形状:"御史大人仅凭一幅画像便定人罪名?"谢渊将三司会验的土壤报告推至陈懋眼前,三张色卡并排铺开:"庐山隐田红壤含沙三成," 他用银针挑起靴底泥样,"而江州茶引司地处平原,土壤含沙量不足一成。" 针尖突然刺入茶梗碎屑,"更妙的是,这些茶梗的叶脉走向,与田册火漆印里的纤维完全一致 —— 宗人府火漆房的匠人说,这种螺旋纹,只有庐山五老峰的野茶才会生长。"

陈懋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仍强作镇定:"张某巡察庐山时沾染泥土,何足为奇?"

"巡察?" 谢渊突然翻开《九江府衙日志》,"今年三月初七,您申报病假,却在宗人府火漆房外出现 ——" 他抽出火漆房的出入记录,"守吏记得,您袖口沾着的蜡渍,与田册火漆的熔点相同。" 验印锥突然抵住火漆样本图,"这种能掺入茶梗的特制火漆,配方藏在宗人府典籍库,而能接触典籍的,只有当年在魏王府当账房的人。"

陈懋拍案而起,烛台里的牛油泼在案几上:"空口无凭!"

谢渊不慌不忙取出验印锥:"锥柄刻着 ' 风宪 ' 二字," 他展示锥尖的磨损痕迹,"与宗人府失窃的三号验印锥完全吻合 —— 匠人说,这种菱形缺口,是几年前您在魏王府改动火漆时留下的。"

烛芯突然爆出灯花,审讯室陷入三息黑暗。谢渊的绣春刀已横在陈懋颈侧,刀锋贴着对方跳动的血管:"玉牒链响。" 他低声道,"十三节青玉链,宗人府每年只打造三副,上一副出现在七年前御史刺杀案现场。"

门外传来玄夜卫甲胄撞击声,百户的声音带着不耐:"谢御史既审不出结果,便交由宁王殿下处置!"

陈懋的狞笑在火光中显形:"御史大人难道不知,九江知府是宁王表弟?这按察司的地砖,都浸着王府的银钱..." 他猛然咬向齿间毒囊,谢渊的银针已刺入他手腕,却迟了半步。

黑血从陈懋七窍涌出,他用食指蘸血,在案几划出歪斜的 "三" 字,指腹按在茶渍上:"三... 三杰..." 话未说完便气绝。谢渊盯着血字旁的指印,突然想起田册 "万顷" 二字的左手笔锋 —— 与陈懋批文时的习惯完全一致。

仵作掀开陈懋衣领,露出半截青玉链:"大人,玉牒链缺了第三节。" 谢渊的验印锥敲在链节上,清响与记忆中的刺杀夜完全相同。他翻开密报,"九江府库银流向宁王庄田" 的朱砂批注下,盖着知府的私印,印泥里混着与陈懋靴底相同的红壤。

"去查宗人府典籍库," 谢渊擦去案几血污,"重点查泰昌年间火漆配方改动记录。" 他望向窗外玄夜卫的灯笼,突然对周砚道:"你袖口的纹迹,与陈懋凳脚的刻痕一致 —— 不妨解释解释?"

周砚的脸瞬间煞白,手按在佩刀上:"大人说笑了..."

"说笑?" 谢渊举起陈懋的靴底,"这种红壤,只有宁王庄田的茶垄里才有。" 他的验印锥抵住对方胸口,"现在说实话,还能算你自首。"

周砚扑通跪地,腰间玉牌滑落:"大人,卑职只是... 只是按知府大人吩咐,在验泥笺上改了两笔..."

谢渊冷笑一声,将周砚的供词收进火漆封盒:"两笔?你改的是三代人的罪证。" 他望向夜空,乌云遮住星月,却遮不住案几上的血字 —— 那个未写完的 "三" 字,像把利刃,正剖开九江官场的黑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片尾

仵作的银针在陈懋袖口茶渍处轻点,针尖泛起的青黑色让他瞳孔骤缩:"大人,茶渍含朱砂、砒霜,与宗人府火漆印的毒蜡成分相同。" 他翻开《毒毙图》,指尖划过七窍溢血的朱砂批注,"与《大吴律》记载的 ' 火漆毒 ' 发作症状分毫不差。"

谢渊盯着尸体左手紧握的空拳,拇指指甲缝里嵌着半片茶梗 —— 与田册 "万顷" 二字间的纤维完全一致。他忽然想起陈懋上月批文时的左手颤笔,墨色在 "顷" 字收尾处自然晕开,与卷宗上被火漆掩盖的笔锋如出一辙。

窗外,玄夜卫的灯笼在青砖地上投下十字形阴影,甲胄碰撞声中夹杂着低声咒骂。谢渊的验印锥重重磕在案几,青铜锥身映出他紧咬的牙关:"备轿,去九江府衙。" 轿帘掀开时,周砚的身影从廊柱阴影中闪出,袖中牙帖边缘的花纹在月光下清晰可见 —— 与陈懋靴底红壤里检出的丝线经纬完全相同。

"周主事深夜在此," 谢渊按住腰间绣春刀,"可是要效法陈同知?"

周砚的喉结滚动,手按在佩刀上却不敢拔出:"大人说笑了,卑职只是..."

"只是来销毁证据?" 谢渊抽出陈懋的靴底泥样,"这种红壤,全九江只有宁王庄田的三号茶垄才有。" 他指着牙帖上的印记,"而这花纹,与宗人府玉牒上的宁王印信如出一辙。"

周砚突然跪地,官帽跌落在地:"大人明鉴!卑职只是按知府大人吩咐,在验泥笺上改了两行数字..."

"两行数字?" 谢渊冷笑,"你改的是 ' 三千顷 ' 为' 三万顷 ',是将庐山半座山的隐田都塞进了宁王名下!" 他望向府衙深处的灯火,那里传来文件焚烧的噼啪声,"去把刑房卷宗全调来,尤其是玄兴年间的火漆配方记录。"

夜风中,谢渊摩挲着案头陈懋用血写的 "三" 字,指尖的刺痛混着茶渍的苦涩。他忽然明白,这个未竟的血字,既是对 "三千顷" 隐田的控诉,也是对 "宗室三杰" 的警示 —— 宁王萧彬、襄王萧漓、魏王萧烈,这三位藩王正是三代改田的核心。

仵作的汇报声打断思绪:"大人,陈同知后颈有火漆烙痕,呈花朵字形状。"

谢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七年前魏王案的卷宗:同样的火漆烙痕,同样的茶山隐田,同样的官官相护。他深吸一口气,睁开眼时目光如刃 —— 当年的凶手至今逍遥,如今的同谋前仆后继,但这一次,他不会再让证据消失在黑暗中。

"传我的令," 他撕开验泥笺的火漆封套,"将茶渍、血字、玉牒链全部封存,快马送往应天书院。若我明日不能从府衙出来,就让天下学子看看,这层层叠叠的黑网下,究竟藏着多少冤魂!"

轿夫的脚步声消失在夜色里,谢渊摸着验印锥上的 "风宪" 刻字,他默默说着:"御史的笔,要像刀一样锋利。" 此刻,他手中的验印锥、案头的《毒毙图》、袖中的密报,都是这把 "刀" 的刀刃,而他,正要用这把刀,劈开九江官场的重重迷雾。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