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98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卷首语

《大吴会典?宗人府》载:"藩王有罪,宗人府需会同都察院勘问,不得包庇。凡涉藩王田产、兵甲、人口诸事,宗人府需调阅玉牒、黄册、鱼鳞图册核验,若有隐匿篡改,宗正寺卿以下皆连坐。勘问供词需三法司画押,方为定案。若御史与宗人府所奏相悖,需当廷对质,以物证为凭。"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永熙四年正月初三,太极殿的龙涎香与烛油气息在梁间缠绕,浓稠得几乎让人窒息。谢渊的指尖死死抠住雕花铜柱,腹部的旧伤如毒蛇撕咬,每一次呼吸都扯动着伤口深处的疼痛。昨夜誊抄匠人血书时,墨渍浸透了指缝,此刻干涸的墨痕如同匠人结痂的伤口,提醒着他肩负的沉重使命。当魏王府长史甩袖跪叩的瞬间,对方后颈那道新鲜抓痕,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 这与安庆地牢墙上残留的指甲印,无论是形状还是新旧程度,都惊人地相似。他暗自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这或许就是撕开真相的关键缺口。

"臣所呈证物,皆系谢渊栽赃!" 长史尖锐的哭嚎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震得谢渊耳膜生疼。他凝视着对方刻意弄乱的官帽,眼前不禁浮现出扬州盐商翻供时同样惺惺作态的模样。这些权贵惯用的伎俩,他早已烂熟于心。展开泛黄信笺时,他的指尖微微发颤,并非因为紧张,而是想起北疆匠人顶着刺骨的风雪,用冻僵到失去知觉的手,一笔一划写下这封绝笔信的场景。那些在寒夜中流淌的血泪,此刻都凝聚在这薄薄的信纸上。

"此信末笔 ' 谢' 字,藏有三重暗记。" 谢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将信笺缓缓悬于烛火之上。放大镜下,笔画转折处三道若隐若现的极细刻痕,如同匠人刻进命运里的不屈印记。他用余光瞥见萧栎猛地握紧扶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默契 —— 这正是当年在太学梅树下,他们刻诗时约定的 "三击贪腐" 暗号。"北疆匠人如何得知御史台机密?" 谢渊的质问如利剑出鞘,直指长史要害,看着对方脖颈暴起的青筋,他故意拖长尾音,"除非......" 话音未落,长史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细微的变化逃不过谢渊的眼睛,"有人将暗记教给魏王府!" 这句话如巨石投入深潭,在殿内激起千层浪,群臣的交头接耳声此起彼伏。

谢渊的思绪瞬间回到那些暗无天日的查案时光,被割舌的证人、被焚毁的账本,每一幕都刺痛着他的心,胸腔里腾起的愤怒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当长史强作镇定反驳时,那半截从袖口露出的红绳,让他内心猛地一震 —— 这与安庆地牢悬挂刑具的绳索材质完全相同。他表面不动声色,继续有条不紊地陈述,内心却在飞速盘算,等待着将这致命证据抛出的最佳时机,就像猎人等待猎物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萧栎捧着《宗人府玉牒》上前的步伐,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谢渊注意到他拇指反复摩挲册页边缘的动作 —— 这是他们在宗人府查档时,每次发现关键证据都会有的习惯。"魏王府庄田三百六十处," 萧栎的声音因压抑的愤怒而微微震颤,玉牒上朱砂标注的田庄位置,与《江南民瘼图》上的红点严丝合缝,"远超洪武年间定下的五十处祖制!" 这句话如惊雷炸响,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魏王党羽拍案而起的瞬间,谢渊的目光如鹰隼般精准捕捉到对方袖中滑落的田契一角。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在江宁地窖,从匠人尸体下找到的半张地契,边缘的烧痕与此刻所见如出一辙。这个发现让他的心跳陡然加速,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外表,声音平稳地补充道:"这些田庄的鱼鳞图册编号,与户部存档完全不符。" 他的手指缓缓指向民图上的标记,"此处扬州盐场,本该是官产,却被魏王府以 ' 赏赐 ' 之名侵吞。"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脏,也一步步将魏王府的罪行揭露在阳光之下。

当长史开始声泪俱下地哭诉 "王府仁政" 时,谢渊的胃部一阵翻涌,泛起阵阵酸意。对方颤抖的声线、湿润的眼眶,与安庆地牢里那些施暴者折磨匠人后假慈悲的丑恶嘴脸如出一辙。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愈发浓烈的龙脑香混着麝香的气息,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拉回那个充满血腥与绝望的地方 —— 匠人断指处残留的药味,此刻在他鼻腔中挥之不去。

"好一个慈悲!" 谢渊怒喝一声,冲上前时带翻了青铜灯台,火焰在青砖上肆意蔓延,如同匠人流淌的鲜血。他死死攥住长史的袖口,布料下凸起的疤痕形状,与地牢刑架上的铁环完美契合。"魏王府独门伤药," 他转向永熙帝,眼前不断浮现出满地断指浸泡在药缸中的惨状,声音因悲愤而颤抖,"既能止血,亦能麻痹伤口!他们用这药吊着匠人性命,只为多榨取几日劳力!" 这句话字字泣血,让在场众人不寒而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着长史脖颈的抓痕开始渗血,谢渊知道,这是对方最脆弱的时刻。他压低声音,却字字清晰有力:"后山乱葬岗,埋着三十七具带镣铐的尸体,指甲缝里还嵌着魏王府秘制香料。"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长史最后的心理防线。长史瘫倒在地的瞬间,谢渊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那些在查案路上失去的证人、牺牲的暗卫的面容,在他眼前一一闪过,此刻,他们终于能够等到昭雪的这一天,而他所有的坚持和付出,也都有了意义。

片尾

京城的雪在暮色中悄然飘落,谢渊伫立在御史台的滴水檐下,目光落在卷宗上未干的墨迹。墨迹晕开的纹路,恰似匠人蜿蜒的血泪。萧栎的密信带着早梅的清幽香气,火漆印旁新刻的 “三十七” 数字,沉重地敲击着他的心房 —— 那是后山匠人遗骸的数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他的思绪回到庭审现场,长史崩溃前眼中闪过的恐惧,与安庆地牢里匠人面对烙铁时的绝望眼神重叠。这场胜利没有欢呼与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压在心头。谢渊缓缓将密信收入檀木匣,匣底那缕北疆匠人留下的头发,还沾着塞外的雪,仿佛在诉说着查案路上的艰辛与不易。

铺开新的案卷,狼毫饱蘸朱砂,他在扉页郑重写下 “彻查宗藩荫蔽”。窗外,早梅的暗香穿透风雪,正如柳宗元诗中那株高树寒梅,在最凛冽的寒冬里,坚守着绽放的信念。谢渊知道,追寻正义的道路永无止境,而他,将如这寒梅般,在黑暗中无畏前行,永不言弃,只为守护这世间的清明。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