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95章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卷首语

《大吴会典?兵制》载:"藩王私设庄田者,按其兵甲多寡论罪,隐匿不报者,削爵为民。凡私铸兵器者,首犯凌迟,从犯杖一百流三千里。其兵器模具需刻铸造年月、匠人姓名,违者连坐。凡卫所私通藩王者,卫指挥斩立决,士卒发配极边充军。"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永熙三年腊月廿九,安庆卫所的寒风裹挟着铁屑与血腥气,如同无数细小的箭矢,狠狠刮过谢渊的脸庞。他身着粗布衣裳,混在铸匠队伍中,手掌因长时间紧握凿刀,早已磨出血泡。这双手曾翻阅无数卷宗,也曾握刀斩向贪腐,此刻却要伪装成匠人粗糙的手,只为探寻真相。寒风呼啸,他心中默念着过往案件里匠人们的血泪,脚步愈发坚定,踏入这弥漫着危险气息的铸坊。

铸坊内,十二座铁炉烧得通红,炽热的铁水在炉中疯狂翻滚,映得众人面容扭曲如鬼魅。谢渊低头盯着手中的凿刀,刃口那半道断桅纹,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 这是魏王府私产的标记,与他此前在扬州盐引、郑州庄田契上所见的暗纹如出一辙。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心头,他深知,这看似普通的铸坊,背后定藏着惊天阴谋。

忽有老匠人踉跄着撞向铁炉,谢渊本能地伸手拉住老人,掌心触到对方粗糙的老茧,厚得像层铁甲。这触感让他想起郑州那位老匠人布满伤痕的手,心中一阵酸楚。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觉,很快又转为无尽的悲凉:"这位兄弟,可知这铁水里掺的不是炭,是咱匠人的血?" 老人缓缓掀开衣襟,胸口纵横交错的疤痕呈暗红,每一道都像是诉说着曾经的苦难,"那年腊月,督造官说血能固铁,二十个兄弟的血,都融进了这些刀枪。"

谢渊的喉咙瞬间发紧,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他的视线掠过沸腾的铁炉,看见未凝固的刀身上,隐隐映着模糊的血字。他强装镇定,假装拨弄铁渣,指尖偷偷抹过刀身,触感黏腻 —— 是新凝的血,字迹虽浅,却能清晰辨出 "魏王府" 三字。刹那间,这些年查过的案宗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郑州匠人的断指、扬州盐工的血引、江宁织工的残页,此刻都化作铁炉中翻涌的血浪,几乎将他吞没。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心中的愤怒与悲悯交织,暗暗发誓要为这些受苦的匠人讨回公道。

夜愈发深沉,铸坊角落笼罩在浓重的阴影中。老人用凿刀在模具底部刻字,每一笔都带着颤抖,仿佛在书写生命的绝笔。"上个月," 老人压低声音,凿刀在铁模上轻轻敲出暗号,"新来的弟兄被砍了三根手指,就因为问了句兵器要运往何处。" 谢渊目光如炬,注意到模具边缘密密麻麻刻着极小的人名,每个名字旁都画着断桅 —— 正是匠人传递密信的标记。这些名字,或许就是下一个消失在铁炉中的亡魂,想到此处,他的心脏猛地抽痛。

突然,铸坊大门被粗暴地踢开,卫指挥李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佩刀在摇曳的火光中泛着冷光。"夜越深,老鼠越多。" 李通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谢渊手中的凿刀,最后停在老人袖口的烙痕上,"老东西,又在刻什么鬼画符?" 谢渊心中警铃大作,迅速将凿刀藏入袖中,指尖触到断桅纹的刻痕,萧栎曾说的 "魏王府的私军,连兵器都要饮匠人血" 在耳边回响。他暗暗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老人眼中闪过决绝,突然扑向铁炉,抓起尚未冷却的铁水泼向李通。惨叫声中,铁水在李通身上迸溅,腾起阵阵白烟。谢渊毫不犹豫亮明绣春刀,獬豸纹在火光中一闪而过,如同一道正义的光芒。李通的佩刀刚要出鞘,谢渊的刀刃已抵住他咽喉:"按《大吴律》,私铸兵器者,首犯凌迟。" 谢渊的声音混着铁炉的热气,字字如重锤,"这些模具上的血字,足够让你全家下狱。" 他死死盯着李通惊恐的双眼,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这些恶人继续逍遥法外。

丑时三刻,安庆卫所的地牢阴冷潮湿,月光透过狭小的铁窗洒落进来。谢渊借着微弱的月光,小心翼翼地拓印模具上的血书。每拓下一个字,都像是在揭开一个血淋淋的真相。老人蜷缩在草堆里,气息微弱,忽然指着他的绣春刀:"二十年前,我儿子也佩这样的刀,他说御史台的獬豸,能辨忠奸..." 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声震动胸腔,咳出的血沫落在谢渊手背上,滚烫得如同铁水。谢渊的眼眶瞬间湿润,他轻轻握住老人的手,感受到生命正在流逝,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捷报传回京城时,萧栎正在东宫梅树下读《孙子兵法》。新雪纷纷扬扬落下,压弯了梅枝,却压不住枝头绽放的花苞。他展开谢渊的奏疏,"臣愿为惊春冻雷,破这万马齐喑之局" 的字迹力透纸背,墨痕中竟混着细小的铁屑 —— 定是谢渊在铸坊拓印时不小心沾到的。看着这些铁屑,萧栎仿佛看到了谢渊在危险中奋力取证的模样,心中满是敬佩与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殿下,安庆卫查获魏王府私军印信。" 暗卫的禀报惊起栖鸟。萧栎望着梅枝上的新雪,想起那年与谢渊在太学论政,对方曾说:"律法若成冻雷,必能惊醒沉睡的春。" 此刻梅枝颤动,新雪纷扬,恰如谢渊在疏中所写,这一声冻雷,终将惊醒这寒夜里的万千生灵。他握紧奏疏,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默默为谢渊加油,期待正义早日到来。

片尾

卯时初刻,安庆卫所的铸坊迎来初雪。谢渊站在十二座铁炉前,看着匠人小心擦拭模具上的血字 —— 这些用血泪刻下的证据,即将送往京城,成为魏王府的罪证。老人的烙痕还在渗血,却坚持要为谢渊修补衣裳:"御史大人的衣,可不能破了獬豸纹。" 老人颤抖的手在布料上穿梭,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信任与希望。

雪越下越大,谢渊解下外袍盖在老人身上,自己只着单衣走向驿站。寒风穿透单薄的衣襟,却暖不了他胸口的冰凉 —— 那些在铁水中逝去的匠人,那些在断指时咬牙的铸工,都化作他怀中的奏疏,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他深知,这一路艰难险阻,但为了这些受苦的百姓,他绝不退缩。

京城方向,萧栎的密信随雪花飘落:"梅枝已动,春信将至。" 谢渊望着漫天飞雪,想起陆游的诗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此刻的安庆卫所,十二座铁炉的火星尚未熄灭,恰似漫山梅花初绽,在这寒冬里,预告着春天的到来。他握紧拳头,朝着京城的方向坚定走去,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寒夜终将过去,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