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68章 草木皆兵疑案起,铁证如山奸佞惊

卷首语

《大吴会典?宫卫》载:"御史台拟廷杖诸臣,名单需经司礼监朱批方得公示。若未奉旨泄露,掌印官与经手人同罪,家属发配岭南为奴。" 永熙三年九月十五,卯时初刻。司礼监值房内,铜漏壶的滴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谢渊看着刚誊抄完毕的《廷杖名单》,三十七道朱砂圈点在明黄宣纸上排成一列,每个圈点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头 —— 这些被圈点的勋贵名字,个个都与匠人血税、私军调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草木皆兵疑案起,铁证如山奸佞惊

永熙三年九月十五,辰时三刻。谢渊站在空荡的朝堂上,目光扫过丹墀上零星的朝靴印。按照惯例,此时应是三十七名勋贵跪呈《勋贵朋党录》的时刻,可如今朝堂上却空空如也,只有晨风穿过殿门,掀起他的獬豸补服下摆。他伸手抚过御案,指尖触到一丝湿润的墨渍 —— 那是昨夜在御史台,小吏誊抄名单时不小心滴落的墨迹。想起今早发现的小吏遗体,颈间那道触目惊心的勒痕,谢渊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拳头渐渐攥紧。

"大人!玄夜司截获密信!" 千户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谢渊转身,只见千户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绢帛,面色凝重。他接过绢帛,展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飘来 —— 这是密信常用的防蛀处理。绢帛上的字迹显形后,"廷杖廿七,速避秋祭" 八个字映入眼帘,笔锋苍劲却带着一丝颤抖,与赵安府邸查抄的《兵器监造账》上的字迹极为相似。

谢渊的拇指反复摩挲着绢帛边缘,那里有明显的褶皱,像是被人反复揉捏过。"廿七?" 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落款处的靴底印记上 —— 那是一个简单的刀形符号,虽不复杂,却让他想起魏王府私军那冰冷的兵器。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廷杖日是十九,而密信上却写着廿七,整整提前了八日。这个时间差,让他想起三年前在运河查案时,李邦华曾提到魏王府私军调动需要八日集结。想到这里,他的后背不禁冒出一层冷汗 —— 宫闱之中,竟然有逆党的耳目,将御史台的一举一动都实时传递给了勋贵。

巳时初刻,玄夜司指挥厅内,谢渊盯着面前铺开的《大吴舆图》。地图上,河套、运河、砖窑等地被用红笔一一标注,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匠人血税的重灾区,也无一不是私军活动的频繁区域。他深吸一口气,抽出一张空白名册,用左手握笔,模仿着密信上的笔锋,在名册上写下 "廷杖廿七" 四字。墨汁中掺着的黄河泥沙,让字迹显得有些粗糙,却与逆党常用的劣质墨料十分相似。

"传令下去," 谢渊放下笔,目光扫过厅内整装待发的玄夜卫,"十九子时,五路兵马同时突袭勋贵别庄。" 看到千户眼中的疑惑,他补充道:"密信泄露,他们必然会提前转移罪证,初九子时,便是他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说着,他的手指重重地按在舆图上的 "成国公庄"—— 那里,曾是匠人苦难的深渊,如今,也必将成为逆党罪行暴露的起点。

申时初刻,成国公庄的围墙上飘起阵阵青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臭味。谢渊带领玄夜卫闯入庄内,靴底碾碎了门口焚烧到一半的符纸。循着嘈杂的声响,他们来到一处暗室,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正在往熔炉里投掷骨殖,熔炉中溅出的铜汁落在他们的手臂上,烫出一个个血泡,可他们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只是机械地重复着动作。谢渊注意到,他们的手腕上都有一道深深的灼痕 —— 那是私军烙下的印记,代表着他们曾是被强征的匠人。

"停下!" 谢渊的声音在暗室中回荡。一个匠人手中的骨殖应声落地,滚到他的脚边。他弯腰捡起,骨殖的表面已经被烧得有些焦黑,但仍能看出这是一根食指的指骨。他的心头一阵刺痛,仿佛看到了这些匠人在砖窑、在私矿、在漕船上被折磨的场景。抬头望去,暗室的墙壁上,用新鲜的人血画着一幅大吴疆域图,河套、运河等要害处都标着一个小小的 "秋祭" 字样,旁边还用朱砂写着日期 —— 正是《廷杖名单》原定公示的日子。

就在这时,成国公穿着沾满铜锈的便服,从暗门中冲了出来,却被眼尖的玄夜卫当场按倒。谢渊走到他身边,看着他靴底沾着的铜渣和血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萧烈在密道中的冷笑。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勋贵,脚下踩着的,是匠人的骨血;心中想着的,是如何利用匠人血税来壮大自己的私军。

片尾:

酉时初刻,别庄砖窑前,谢渊看着几个幸存的匠人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未被熔毁的骨殖。熔炉的热气渐渐散去,但空气中的血腥味却久久不散。他走到一个匠人身边,看到他手中捧着几根残缺的骨殖,指尖轻轻颤抖着,眼中噙着泪水却不敢落下 —— 这是他们同胞的骨殖,也是他们苦难的见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人,这是从暗室搜出的兵符。" 千户递过来一个铜符,符身已经被烧得有些变形,但上面的印记依然清晰。谢渊接过兵符,指腹触到符底一处凹凸不平的地方,仔细看去,那里似乎有一道模糊的划痕,像是有人曾试图刻下什么,却又被强行抹去。他知道,这一定是匠人在铸造兵符时,试图留下的线索,却被逆党残忍地破坏了。

戌时,谢渊坐在别庄的临时办公处,借着烛光重新誊抄《廷杖名单》。笔尖悬在纸上,看着那三十七个名字,他的眼前又浮现出匠人被烙断手指的场景、被强征为船工的场景、被投入熔炉的场景。他咬了咬牙,在每个名字下方都写下 "匠人血税" 四字,字迹比往常更加用力,仿佛要将这些罪行永远刻在纸上。

霜风从窗外吹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谢渊望向京城的方向,那里的宫墙依旧高大,那里的铜漏依旧滴答作响,但他知道,今天在别庄找到的证据,已经足以撕开逆党的伪装。那些被熔毁的骨殖、被血绘的舆图、被泄露的密信,都是逆党无法抵赖的铁证。

正如片头诗所言,草木皆兵的疑云终将散去,铁证如山的事实必将让奸佞惊恐。谢渊站起身,整理好身上的獬豸补服,看着案头的名单和兵符,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 —— 他所做的一切,不为权位,不为名声,只为给那些被压迫、被残害的匠人讨回一个公道,让大吴的律法真正成为守护百姓的壁垒。

夜更深了,别庄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零星的更鼓声。谢渊知道,前方的路依然艰难,逆党的势力依然庞大,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身后,是无数双渴望公道的眼睛;在他的手中,是匠人用血泪凝成的铁证。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一定会让这些铁证照亮大吴的每一个角落,让那些践踏匠人血泪的奸佞,受到应有的惩处。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