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62章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卷首语

《大吴会典?宗人府》载:"凡宗室涉讼,宗人府须十日内勘明具奏。若涉外臣勾连情事,御史台得持驾帖调取玉牒、宗人府档案,三司会审不得阻挠。" 永熙三年九月初三,晨雾还未散尽,宗人府正堂的铜鹤香炉已腾起袅袅青烟。可这香气再浓郁,也掩盖不住谢渊官袍上沾染的诏狱血腥气。他攥着浸透血污的供状,獬豸补服下摆的泥渍还在往下滴水,那是昨夜冒雨从诏狱赶来时留下的痕迹。此刻,他目光如炬地扫过满堂宗正、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今天,必须让真相大白。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永熙三年九月初三,辰时三刻。宗人府正堂的金砖泛着冷硬的光泽,每一块都像是宗室贵胄冷硬的脸。谢渊跨步而入,官靴踏在砖面上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大堂里格外刺耳。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自己身上,有疑惑、有不屑,更多的是警惕。而他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中握着的,是打开黑暗之门的钥匙。

昨夜在诏狱受刑的赵安,此刻被两名玄夜卫架着跪在堂下。谢渊看着赵安脸上凝结的血痂混着冷汗,在烛火下显得狰狞可怖,心中却没有一丝快意。他想起昨夜赵安在刑架上痛得浑身抽搐,却仍断断续续说出关键线索时的模样,那不是因为屈服,而是良知未泯。这份供状,是用鲜血和痛苦换来的,容不得任何人质疑。

"诸位请看!" 谢渊扬手将供状甩在丹陛上,宣纸展开时发出的声响,像一道惊雷划破凝滞的空气。供状上暗红的指印还未干涸,墨迹被血水晕染得模糊却依然可辨。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赵安供认,宗人府签发的漕运船符,与黄河沿岸私军调动所用兵符暗纹一致!"

宗正老王爷的象牙笏板重重磕在案几上,震得香炉里的香灰都跳了起来:"御史台办案也敢空口白牙?我宗人府的船符,向来......"

"向来只供官船往来?" 谢渊毫不客气地截断话头,向前迈出一步,目光如剑刺向老王爷骤然收紧的瞳孔。他能看到老王爷眼中闪过的慌乱,这更坚定了他的决心,"赵安,把你在诏狱的供述,当着宗人府的面再说一遍!"

赵安喉咙发出嗬嗬声响,挣扎着抬头,肿胀的眼皮半掩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张了张嘴,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风箱:"魏王府... 萧烈... 给了我十万两银票,让我用宗人府船符,帮他私运兵器..." 每说一个字,都像是在抽干他最后的力气,"船符上的痕迹... 和黄河兵符... 一模一样..."

满堂哗然。宗人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谢渊站在原地,看着众人骤变的脸色,心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怒火。他想起那些在砖窑里被虐杀的匠人,想起漕船上累死的船工,他们的惨状此刻在他眼前不断闪现。这些宗人,平日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实在可恨!

未时初刻,宗人府后衙突然腾起滚滚黑烟。谢渊正在查看档案,闻到烟味的瞬间,心脏猛地一缩。他冲出门时,正看见库房方向的天空被火光映得通红,热浪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那一刻,七年前砖窑那场吞噬匠人的大火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喉咙瞬间发紧,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绝望的时刻。

"保护档案!" 他大喊着冲向火场,全然不顾火星溅在身上。官袍很快被燎出焦痕,头发也被热浪烤得发焦,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证据毁掉。当他从坍塌的梁柱下抢出半片烧黑的木牌时,掌心传来钻心的灼痛,可这疼痛远不及心中的震撼 —— 木牌边缘残留的字样,与在私矿查获的管事腰牌残片如出一辙。

暮色渐浓时,谢渊蹲在余烬旁,指尖轻轻拂过木牌上扭曲的刻痕。夜风卷起灰烬,落在他染血的袖口,恍惚间他又听见匠人陈六的女儿在砖窑废墟哭喊父亲的声音。他紧紧攥住木牌,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这半片木牌,或许就是打开宗藩谋逆黑幕的关键钥匙,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真相水落石出。

戌时三刻,永熙帝紧急召见群臣。大殿内气氛凝重,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废太子萧桓跪在御案前,蟒袍下摆沾满灰烬,声音带着哭腔:"儿臣监管宗人府不力,致使档案损毁,恳请父皇降罪..."

谢渊的目光死死钉在萧桓腰间的玉佩上,那是块雕工繁复的和田玉佩,他曾在魏王府私军统领的尸身上见过相似的款式。当萧桓伏地叩首时,内侧浮现出用朱砂填色—— 与三个月前查抄魏王府时,在密信火漆印上发现的 "秋祭" 暗号,从纹路走向到朱砂沁色都如出一辙。

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咙像是被人猛然攥紧。七日前在镇刑司验看的逆党密信,此刻在脑海中清晰浮现:每封密信的封口处,都有用匠人血混着朱砂绘制的纹章,与赵安供词中 "秋祭时打开黄河闸门" 的暗号图示完全吻合。眼前玉佩里的纹路,不是什么神秘印记,正是逆党用来调兵的暗语符号,是用三十七名匠人断指血调制的朱砂所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殿内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将萧桓颤抖的影子投在御案上,像条扭曲的毒蛇。谢渊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看见永熙帝冕旒下露出的指尖骤然收紧,指腹在御案上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是帝王震怒前的惯有动作。他想起在宗人府火场抢到的半片木牌,边缘残留的刻痕,此刻正与玉佩纹路在视线中重叠,终于拼凑出逆党贯通宗室与私军的完整证据链。

殿内空气仿佛凝固。谢渊想起赵安供词中提到的 "秋祭时节必有异动",想起宗人府那场蹊跷的大火。此刻看着萧桓颤抖的指尖,他突然明白,这场阴谋的网,早已将宗室贵胄层层笼罩。那些看似尊贵的身份下,藏着的是贪婪与背叛。

片尾:

亥时已过,谢渊立在御史台庭院中。月光洒在他手中的半片木牌上,那些焦黑的刻痕像一道道伤口。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梆子声里仿佛夹杂着漕船的摇橹声、砖窑的惨叫声。

"大人," 千户捧着验玉报告疾步而来,"太子玉佩里的血沁,确与魏王府私军所用朱砂成分相同。"

谢渊将木牌贴在心口,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望着紫禁城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知道这才是真正风暴的开端。太子的认罪、宗人府的大火、玉佩里的秘密,每一个线索都指向更深的黑暗。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夜色渐深,秋风卷起满地残叶。谢渊握紧木牌,转身走向书房。案头的《漕运密账》还未合上,新誊抄的宗人府船符样式铺满桌面。他铺开宣纸,蘸饱墨汁。笔尖落下时,仿佛看见无数匠人期盼的目光。这场与宗藩逆党的较量,他定要用律法这柄利剑,劈开迷雾,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 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他也绝不退缩半步。正所谓 "法者,天下之公器" 。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