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09章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

卷首语

《大吴会典?朝仪》载:"宗室听勘,必集群臣于奉天殿,鸿胪寺引班,刑部陈五刑之具,都察院列弹劾之章,亲王跪丹墀,不得着冠服,以示天威。" 永熙四年八月望,奉天殿的鎏金獬豸屏风映着晨光,萧烈身着赭衣跪于龟趺陛前,背后的《皇明祖训》碑刻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 那是二十年前泰昌帝亲书的警世文,此刻正与谢渊袖中带血的《魏王府人牲账》形成冰冷对照。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

永熙四年八月十五,辰时三刻。奉天殿的青铜鼎炉燃着艾草,七十二名御史的獬豸冠缨在殿风中轻颤。谢渊手捧都察院黄绫弹劾疏,靴底踏过的青砖上,还留着三日前槛车问罪时沾染的砖窑残灰 —— 那是匠人骨殖与逆贼罪证的混合物,此刻正随着他的步伐,在丹墀上留下淡灰色的痕迹。

"蓄兵乃太祖旧制," 萧烈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赭衣上的 "反" 字朱印被冷汗浸透,"臣欲为陛下清除奸佞,不料反遭构陷......奸佞?" 谢渊的铁尺重重击在青铜灯柱上,火星溅落在《魏王府人牲账》的血手印上,"你口中的奸佞,可是砖窑里被断指的匠人?是北疆马场被强征的百姓?" 他抖开账册,腐尸气息混着墨臭扑面而来,"元兴十九年至永熙三年,魏王府私铸兵器期间,砖窑活祭匠人三百二十名,每名匠人断指刻范后,再遭焚尸灭迹!"

宗人令萧渌的蟒袍在丹墀阴影里颤动,谢渊的目光骤然扫过其袖口:"掌印亲王可记得,三年前批给魏王府的 ' 秋狝从马 ' 文牒,用的正是砖窑匠人血调的朱砂?" 他取出半块残砖,砖面 "烈" 字火印下隐约可见指节压痕,"此砖出自丙巳位砖窑,每道刻痕都是匠人用断指所刻,与《匠人花名册》的失踪记录一一对应。"

萧烈忽然抬头,望向殿角悬挂的泰昌帝御笔 "铁骨冰心" 匾额:"谢御史如此执着,莫不是想借孤的人头,为谢家博个青史留名?青史留名?" 谢渊冷笑,从袖中取出染血的《砖窑地道图》,"我要的是大吴律法不被践踏!你看这地道图上的三十七处拐点,每处都标着匠人编号 —— 他们被你活埋时,有的刚满十六,有的还带着未满月的孩儿!"

刑部尚书萧睦之展开验尸格目,声音带着颤栗:"三百二十具骸骨,百分之八十缺无名指,与钱范刻痕所需指力吻合......" 他指向萧烈,"此等虐杀匠人、私铸兵器之罪,按《大吴律?谋逆篇》,当凌迟处死!"

殿外忽有惊雷滚过,谢渊趁机呈上《魏王府朋党录》:"宗人府右长史、茶马司千户等三十七人,皆受魏王府黄金贿赂,为其私购战马、隐匿兵器。" 他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更有人将匠人骨灰混入官印印泥,妄图用死者骸骨为逆贼铺路!"

萧烈的赭衣终于沾满尘土,他望着谢渊腰间的断笏 —— 那截断笏的裂痕里,还嵌着二十年前父亲谢承宗的血痂,忽然惨笑:"你以为斩了孤,宗人府的烂账就清了?那些用匠人血钱买官的......所以才要彻查!" 谢渊的铁尺重重拍在《皇明祖训》碑座,"太祖定下藩王不得私兵的铁律,不是为了某家某姓,是为了天下百姓!你纵兵虐民、私通外敌,践踏的不仅是祖训,更是千万匠人用骨血凝成的律法!"

片尾:

申时初刻,谢渊步出奉天殿,手中的弹劾疏已被汗水浸透。萧栎迎上前来,袖中露出半张宗人府密档:"刚才宗人令的袖口,绣着与砖窑匠人相同的断指暗纹......我早看见那三道针脚了。" 谢渊望着殿角獬豸雕像,其独角所指方向,正是宗人府所在方位,"从北疆马场到江南船厂,从砖窑地道到魏王府暗室,他们的每笔罪孽,都刻在匠人的骨血里。"

暮色漫过紫禁城,谢渊独坐值房,案头《魏王府人牲账》的血手印在烛下泛着微光。他忽然想起七年前在砖窑遗址捡到的半片瓦当,上面刻着 "匠人按名领粮" 的残句 —— 那是父亲谢承宗用最后力气刻下的律法誓言。如今这截断笏在手,那些被念出的匠人名字,那些被展示的断指骨殖,终将成为悬在贪腐者头顶的利剑。

亥时三刻,值房外传来打更声。谢渊抚摸着断笏上的血痂,忽然明白,这场廷辩斩的不仅是逆藩的诡辩,更是斩开了笼罩在宗人府头上的迷雾。当律法的阳光穿透奉天殿的阴霾,那些藏在官印里的骸骨、混在墨汁中的血泪,终将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清吏铁骨的深刻印记 —— 而他,不过是接过父亲的断笏,做了律法最忠实的执笔者。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