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10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卷首语

寒窗砺剑,墨染春秋。

当谢渊踏入科举考场,这不仅是个人仕途的起点,更是谢氏家风传承的见证。

历经盐政风波的淬炼,少年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王昌龄笔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的高洁志向,恰似谢渊在科举前夜的自白,在权谋交织的朝堂之外,他以笔为剑,誓要书写清正廉明的治国篇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泰昌九年冬,姑苏城腊梅初绽,暗香浮动。

贡院水号内,十六岁的谢渊身着粗布棉袍,正专注地研磨徽墨。

砚台里浓稠的墨汁泛着乌光,混着窗外飘来的梅香,在狭小的号舍内弥漫。

他握着刻刀的手微微收紧,目光落在面前的竹简上,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去年栖凤楼的那场论政。

那时的青衫客,那个指点他“范蠡之言深意”

的太学博士,竟在数月前官拜太傅,成为吴王最倚重的肱骨之臣。

谢渊至今仍记得陆凯离开时那句“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

此刻在脑海中回响,与父亲常说的“民为水,君为舟”

渐渐交融。

刻刀落下,竹简上浮现出苍劲的字迹:“夫官者,民之楫也,非民之网也......”

贡院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已是三更天。

谢渊放下刻刀,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透过号舍的小窗,他望见远处谢府灯火通明,那是父亲书房的方向。

想起这些年与父亲并肩查案的岁月,水牢里的生死与共,钱塘江上的惊心动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与此同时,谢府内,谢承宗望着儿子房间未灭的灯烛,眉头紧锁。

他转身看向妻子柳氏,语气中满是担忧:“此子锋芒过盛,科举若中,他日入朝为官,恐为江海所忌。

那些在盐政一事中失利的旧贵族,岂会善罢甘休?”

柳氏轻抚墙上悬挂的《寒梅图》,那是谢渊十岁时临摹父亲所作,虽笔法稚嫩,却将寒梅傲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我教他读《吴越春秋》,研习伍子胥、范蠡之谋,不正是为了让他做这浊世中的定海神针?”

她目光坚定,“玄桢继承了你的清正,也有自己的谋略,我们该相信他。”

谢承宗长叹一声,走到窗前,望着贡院方向:“但愿他能明白,这官场如江河,表面平静,暗礁丛生。”

而在贡院水号内,谢渊重新拿起竹简,开始构思策论。

他想起两浙盐政改革时的种种困境,想起盐工们布满老茧的双手,想起百姓捧着救济米粥时感激的泪水。

笔下的字迹愈发流畅,洋洋洒洒间,将“以民为本、革新盐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