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章 观内规矩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章 观内规矩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紫霄观的暮鼓响过第三声时,玄元刚把最后一片药圃的杂草除净。夕阳的金辉透过柏树叶的缝隙,在青砖地上织出细碎的网,他直起身捶了捶腰,看见尹喜正坐在观门前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那串桃木念珠,念珠的木痕里还沾着晨露的潮气。

“过来。”尹喜抬了抬下巴,石凳旁的另一块青石被擦得干干净净,显然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玄元走过去坐下,裤脚的泥土蹭在青石板上,留下淡淡的印子。入观半月,他已渐渐习惯了观里的节奏——寅时闻鸡起身,洒扫庭除时能听见山雀在柏树上打盹;辰时随师父诵经,《道德经》的字句混着檀香钻进心里;午时在药圃劳作,指尖能触到不同草药的脾性;申时打坐炼气,丹田的暖意像初春的溪水慢慢涨起来;酉时暮鼓响过,便跟着师父在观前看夕阳,听山风穿过竹林的声。

“你入了门,该立些规矩了。”尹喜的声音被晚风揉得很软,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他停下捻珠的手,目光望向远处渐沉的落日,余晖在他银白的鬓角镀上一层金边,“修道不是闭门造车,是在世间的烟火里炼心。这些规矩,你若守得住,道心便扎得稳;守不住,纵是得了内丹心法,也成不了气候。”

玄元正了正衣襟,双手放在膝上,听得格外认真。他知道,师父要讲的,定不是寻常的洒扫时序,而是修道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尹喜的目光转回来,落在他脸上,一字一句道:“第一桩,‘晨钟而起,暮鼓而息’。”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石凳:“钟鼓不是给你定时辰的,是让你知‘节律’。天地有昼夜,草木有枯荣,人也该有张有弛。寅时起身,是迎朝气;暮鼓而息,是合夜静。连时辰都守不住,何谈守得住心?”

玄元想起在净乐国时,常赖床到日上三竿,母后总要让碧月在窗棂外弹三遍琴才肯起。那时只当是寻常,此刻才懂,放纵的不是懒觉,是那颗易散的心。他低头应道:“弟子记下了。”

“第二桩,‘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尹喜的声音沉了些,像山涧的石头滚过水面,“修道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是为了‘兼济’。见人落难不伸手,见人急难不帮扶,见孤儿无依不怜悯,见人犯错不容忍,纵是修得长生,又有何益?”

玄元的眼前浮现出贫民窟那个抱着死婴哭的妇人,想起渡海时差点翻船的老陈,想起山中那些被贪念裹挟的精怪。这些“难”与“急”,不正是修道人该伸手的地方吗?他握紧了拳,应道:“弟子明白。”

尹喜点点头,继续说道:“‘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不必等大事,举手之劳也是善。给迷路的人指个方向,帮挑担的人扶把力,甚至夜里点灯时多留盏灯,让晚归的人能看清路——这些‘阴功’,比烧高香、拜神仙更能积德。”

他望着观门旁那盏尚未点亮的油灯,灯芯是新换的,油也添得满:“你前日在观门挂了盏风灯,说‘山里雾大,晚归的猎户能照着路’,这便是‘时时方便’。”

玄元没想到这点小事也被师父看在眼里,脸颊微热,心里却暖融融的。

“还有‘利物利人,修善修福’。”尹喜的目光扫过药圃,那里的草药长势正好,“你侍弄这些草木,是‘利物’;将来用它们救了人,是‘利人’。福不是求来的,是修善修出来的。就像这药草,你用心浇灌,它便长得壮,能治更多的病。”

夕阳渐渐沉进山坳,天边的云霞烧成了火。尹喜的声音在暮色里愈发清晰,像在玄元的心上刻字: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修道人要存正直心,替天地行公道;怀慈祥意,为家国解危难。你虽离了净乐国,那颗‘护佑万民’的心不能离。”

“‘存平等心,扩宽大量’。见了权贵不谄媚,遇了贫贱不轻视,这是‘平等’;被人误解不记恨,受了委屈能释怀,这是‘大量’。心宽了,道才能容得下。”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你虽弃了储君之位,对净乐国的百姓仍要存‘忠’;离了母亲,那份牵挂仍要藏在心里,这是‘孝’。往后在观里,对师长要敬,对同道要信,不可忘本。”

一条条规矩从尹喜口中流出,没有疾言厉色,却字字恳切,像春雨落在田地里,慢慢渗进玄元的心里。从“和睦夫妇,教训子孙”到“毋慢师长,毋侮圣言”,从“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到“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从“矜孤恤寡,敬老怜贫”到“举善荐贤,饶人责己”……

说到“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时,尹喜的声音低了些:“你在净乐见过流民冻饿,该懂这点。冬天给乞丐件旧衣,饥荒时匀碗粥,甚至看见路边的无名尸骨,寻块地方埋了,让它们不被野狗啃食——这些都是积阴德的事。”

玄元想起贫民窟那些无人掩埋的尸骨,喉间发紧,重重应道:“弟子记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暮色渐浓,尹喜点起了观门的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地上铺开一片暖。他指着油灯说道:“‘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若将来有能力,建处义冢,让无家可归的人有葬身之地;办所私塾,让穷人家的孩子能识字——这是大功德。”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富贵时不忘本,困厄时肯帮人,这是做人的本分,更是修道人的根基。”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哪怕是做买卖,秤要准,尺要足;对待下人,要留余地,不可苛责——心术不正,修什么都成不了。”

说到“印造经文,创修寺院”,尹喜从袖中取出一卷手抄的《道德经》,纸页泛黄,字迹却工整:“这是吾早年抄的,你若有闲,也多抄些,传给识字的人看。经文能醒人,寺院能安人,都是好事。”

玄元接过经卷,指尖触到温润的纸页,仿佛能摸到尹喜当年抄录时的虔诚。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这些都是寻常事,却最见初心。你在药圃种的药,将来多给穷人些;观前的茶炉,常年烧着水,让过路人能喝口热的——这些事,要做在平常。”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不必刻意,见了待宰的生灵,能救便救;初一十五持斋,是让你记着‘众生平等’,不可贪口腹之欲。”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走路时低头看看,别踩了蚂蚁;进山时小心火烛,别毁了草木——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化身,要存敬畏。”

最后,尹喜的目光变得格外郑重,像在托付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每日洒扫,而后学道’。这十六字是总纲。先学做人,再学修道;先扫净庭院,再扫净心尘。”

油灯的光晕里,尹喜的白发泛着银光。玄元望着师父,忽然明白,这些规矩哪里是束缚,分明是修道的“路标”——告诉你该往哪里走,该避开哪些坑,该守住哪些本。

他站起身,对着尹喜深深三拜。第一拜,谢师父传法;第二拜,谢师父立规;第三拜,谢师父指明方向。

“弟子玄元,”他的声音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带着少年人的赤诚与坚定,“定当恪守师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先扫心尘,再求大道。”

尹喜看着他额间的朱砂痣在灯光下亮得像颗星,忽然笑了。他抬手捻了捻念珠,念珠的木痕里,仿佛也映出了当年自己拜师时的模样。

山风穿过竹林,带着晚露的潮气,吹得油灯的光晕轻轻晃动。玄元站在灯影里,心里一片透亮。从今日起,这些规矩便不是文字,是要刻进骨血里的信条,是他道途上最坚实的根基。

暮鼓的余音在山谷间渐渐消散,观内的长明灯次第亮起,像一颗颗守在道途上的星。玄元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他会在晨钟暮鼓里守时,在举手投足间积善,在洒扫劳作里炼心,让这些规矩慢慢长成道心的模样,支撑着他走完这条漫长的求道路。

而这,才是入道的真意。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