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5章 整装待发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5章 整装待发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净乐国的秋意,总在不知不觉间浸满窗棂。坤宁宫偏殿的窗台上,昨夜落下的梧桐叶还带着露水,玄元正坐在案前,慢条斯理地收拾着行囊。案上摊着块素色麻布,是他让碧月找来的,代替了宫里常用的锦缎包袱——修道之人,行囊当简,心才能轻。

青锋剑早已被他用软布仔细擦拭过,剑鞘上的七星珠在晨光里流转着温润的光。他将剑轻轻放进麻布一侧,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这柄剑承载着父王的嘱托,更藏着“守心护生”的真意,往后千里路,它便是最可靠的伙伴。

“殿下,这《周易参同契》要不要带上?”碧月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摞书册,鼻尖红红的。她从昨日起就没停过哭,眼睛肿得像核桃,却还是强撑着帮玄元整理东西,仿佛这样就能多陪他一会儿。

玄元抬头,目光落在那本泛黄的丹经上。书页边缘已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从“铅汞非金石”到“胎息与天地同频”,字字都是他这几年的悟。他伸手接过,指尖拂过扉页上自己刻的小龟图案——那是去年悟透胎息后,随手刻下的,如今看来,竟像是冥冥中的预兆。

“带上。”他将丹经放进麻布中央,压在剑的上方,“这是引路的灯。”

碧月又拿起一本《道德经》,哽咽着说:“这本呢?您每日都要读的。”

玄元笑了笑,从她手里接过,却又放了回去:“道在心里,不在纸上。真要忘了,天地万物都是注解,不必非得捧着书。”

他说得轻描淡写,碧月却哭得更凶了。她知道,殿下不是不爱这些书,是怕行囊太重,累了赶路的脚,更怕俗世的牵绊,乱了求道的心。

收拾到一半,善胜皇后派人送来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幅绣品——素白的绢布上,用银线绣着只玄武,龟甲上的星辰纹路细密如真,蛇身缠绕处还缀着细小的珍珠,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针脚间藏着淡淡的兰花香,是母亲常用的熏香,沁人心脾。

“娘娘说,这是她连夜绣的。”送锦盒的侍女红着眼圈,“她说玄武是北方守护神,带着它,就像娘娘在身边护着您。”

玄元的指尖轻轻抚过绣品,银线有些硌手,却透着母亲指尖的温度。他想起母亲梦中所见的玄武踏云,想起她劝父王“顺天应人”时的坚定,眼眶忽然一热。这方绣品,哪里是护佑,分明是母亲把牵挂,一针一线缝进了里面。

“替我谢娘娘。”他将绣品小心地叠好,放进麻布的另一侧,与剑和丹经呈“品”字摆放,“告诉她,我会日日带在身上。”

三样东西,占不满半块麻布。碧月看着空荡荡的包袱,急得直跺脚:“殿下,再带些干粮吧?御膳房的米糕还热着呢!还有这伤药,万一路上磕着碰着……”

“不必。”玄元摇摇头,开始系包袱结。他打的是最简单的十字结,却系得紧实,“路上有炊烟处,自能讨到一碗粥;真要受伤,天地间的草木都是药。带多了,反成累赘。”

他望着那小小的包袱,忽然想起老丈说的“大道至简”。原来修行到最后,要舍弃的不只是荣华富贵,更是对“拥有”的执念。就像这行囊,空了,才能装下沿途的风雨,装下天地的启示。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细碎的说话声。玄元抬头,只见十几个宫人鱼贯而入——有伺候他起居的内侍,有教他读书的学士,甚至还有御马监的马夫,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包袱,脸上带着既紧张又恳切的神情。

“殿下,奴才们收拾好了!”为首的内侍是从小跟着玄元的小禄子,他捧着个大木箱,跑得满头大汗,“奴才带了您常用的笔墨纸砚,还有冬衣夏衫,保证路上冻不着、热不着!”

“殿下,臣愿随您同去!”刘学士上前一步,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武当山虽有道观,却未必有通经史的先生,臣可为您讲解典籍,助您悟道!”

“还有奴才!”马夫也挤上前来,手里牵着匹神骏的黑马,“这马是千里挑一的良驹,比殿下那匹白马快得多,奴才给您备着,路上能省些力气!”

宫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殿内瞬间热闹起来,却也透着股让人心头发酸的暖意。这些人跟着他多年,早已不是主仆,更像家人,此刻的追随,是最纯粹的牵挂。

碧月在一旁抹泪,想劝又不知从何说起——她既盼着有人照顾玄元,又知道这些“照顾”,恰恰是他要舍弃的。

玄元看着眼前的众人,心里泛起暖流,却还是缓缓摇了摇头。他站起身,对着众人深深一揖,动作郑重得像在告别:“诸位的心意,玄元心领了。只是修道之路,需孤身前行,方能见真章。”

小禄子急了,眼圈一红:“殿下,您这是嫌奴才笨?奴才保证不添麻烦,就给您铺床叠被、研墨铺纸……”

“不是嫌你们麻烦。”玄元打断他,目光扫过每个人,温和却坚定,“你们看这天地——日月独行,却照亮四方;草木孤生,却连成原野。孤身不是孤独,是让心不被外物牵绊,能专注地听风的声音,看云的形状,悟天地的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若心里装着苍生,装着大道,装着你们的牵挂,纵使孑然一身,也从未真的孤独。反之,若身边人多了,心却乱了,那才是真的‘孤’。”

刘学士愣住了,他读了一辈子书,此刻才懂“孤”与“不孤”的真意——原来修道的“孤”,是为了让心更“满”,满得能容下天地万物,容下所有牵挂,却不被任何一样困住。

“殿下说得是。”刘学士叹了口气,对着玄元躬身行礼,“是老臣愚钝了。”

小禄子还想再说,却被玄元按住了肩膀。少年的手掌虽瘦,却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小禄子,我走后,替我照看父王和娘娘。天凉了,记得提醒他们添衣;御花园的桂花该谢了,让花匠好好收着,明年还能再开。”

“奴才……奴才记住了。”小禄子哽咽着,把木箱往旁边挪了挪,“那殿下路上……一定保重。”

宫人们渐渐散去,每个人走时都红着眼圈,却没再提“追随”二字。他们或许不懂玄元说的“心不孤则道不孤”,却懂了他的决绝——这道途,只能他自己走,旁人插不得手,也帮不上忙。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玄元和碧月。碧月帮他将包袱系在马鞍上,动作轻柔得像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仪式。青锋剑悬在包袱一侧,丹经和玄武图被妥帖地裹在里面,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殿下,真的……不要奴婢送您到城门口吗?”碧月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期盼。

玄元望着她,忽然笑了,像小时候那样,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不必。送到城门口,还是要分别;不送,反倒觉得离得近。”

他翻身上马,白马轻轻嘶鸣了一声,仿佛也懂了离别的意。玄元勒住缰绳,最后望了一眼坤宁宫的飞檐,那里曾有他十年的光阴,有母亲的歌谣,有父亲的教导,有宫人的笑语,如今都化作了心底的暖,陪着他走向远方。

“走了。”他轻声说,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这座皇城。

白马迈开蹄子,缓缓走出偏殿的院门。玄元没有回头,腰间的青锋剑随着马蹄轻晃,包袱里的玄武图透着淡淡的兰花香,像母亲在耳边低语。

宫人们都站在廊下,望着那玄色的身影渐渐远去,谁也没有出声。他们知道,这位太子,不,这位求道者,带走的不只是三样东西,更是净乐国的希望——希望他在武当山证得大道,希望他如玄武般护佑苍生,希望他终有一日,带着满身星光归来,让这皇城的秋,永远温暖。

而玄元的白马,已踏出了宫门。他望着前方蜿蜒的长路,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知道,前路或许有风雨,有荆棘,有无数未知的考验,但只要怀里的丹经还在,腰间的剑还在,心里的玄武图还在,他便从未孤身。

因为道心在,天地便在;牵挂在,温暖便在。这或许就是“心不孤则道不孤”的真意——孤身前行,却与万物同行。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