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悬疑解密档案 > 墨中影

悬疑解密档案 墨中影

作者:墨哥墨哥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0 14:02:58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在旧货市场淘到那方古砚时,它正被堆在褪色的绸缎堆里,砚台边缘的冰裂纹里嵌着些墨渍,像干涸的血。摊主是个瘸腿的老头,说这砚台是从湘西一座废弃的书院里收来的,原主是个姓周的秀才,写文章时突然七窍流血死了,手里还攥着支狼毫笔。

“这砚台邪性得很。”老头往铜烟锅里塞着烟丝,火星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明明灭灭,“听说那秀才写的文章能勾魂,读的人夜里会梦见浑身是墨的影子,缠着要替他写完没结尾的故事。”

我笑他胡扯。我叫周砚,是个古籍校勘师,对这类沾着文气的老物件有种天然的亲近。这方砚台是端石所制,砚池里的鱼脑冻晶莹剔透,砚背刻着“砚痴”二字,笔力苍劲,倒像是个真正懂砚的人留下的。付了钱揣进包里时,砚台突然发烫,烫得我指尖发麻。

回到租住的老楼,我把砚台泡在清水里。夜里伏案校勘《聊斋》,砚台就放在手边。凌晨三点,案头的台灯突然闪烁起来,灯光里浮着无数细小的墨点,像有谁在空气中挥毫。我抬头,看见白墙上映出个模糊的人影,穿着青色长衫,正对着我拱手,袖口滴落的墨汁在墙上晕开,化作“救我”二字。

我惊得打翻了墨水瓶,黑影瞬间消失,墙上的字迹也淡了下去,只留下几缕墨痕,像泪痕。

第二天,我在砚台的冰裂纹里发现了些东西。不是墨渍,是半张揉碎的纸,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咸丰七年,九月廿九,书院西厢房,烛火不灭,墨中见影,需以心头血饲砚,方得真相。”

心头血饲砚?我想起老头说的周秀才,翻出地方志查。咸丰年间,湘西确实有座“听雨书院”,山长姓周,名景然,因写得一手好文章闻名乡里,却在三十岁那年突然暴毙,死因不明,只留下满屋未完成的文稿,和一方刻着“砚痴”的端砚。

更奇的是,地方志里附了张周景然的画像,眉眼竟与我有三分相似。我爷爷说过,我们周家祖上确实出过读书人,只是后来家道中落,具体的事他也说不清。

当夜,我做了个梦。梦里是座古色古香的书院,银杏叶落了满地。周景然坐在窗前写文章,砚台里的墨汁冒着白气。他写着写着,突然捂住胸口,嘴角溢出黑血,滴在宣纸上,晕成个狰狞的鬼面。

惊醒时,案头的砚台正在“咕嘟”冒泡,砚池里的清水变成了浓稠的墨汁,散发着股淡淡的檀香——这香味很特别,像我奶奶生前供奉的线香味道。

我想起那半张纸上的话,咬破指尖,滴了滴血进砚台。血珠沉入墨汁,瞬间化作条红色的小蛇,在砚池里游走,最后钻进冰裂纹里不见了。

砚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砚背的“砚痴”二字渗出黑血,渐渐连成一行字:“书院地窖,有我骨殖。”

第三天,我请假去了湘西。听雨书院早已毁于战火,只剩下断壁残垣,被荒草吞噬。当地的老人说,当年书院里死过很多读书人,都是写文章时暴毙的,死状和周景然一样,七窍流血,手里都攥着笔。有人说他们是被“墨鬼”缠上了,那墨鬼是个落第的秀才,死后怨气不散,附在墨里,专找有才的人索命。

我在残垣断壁间徘徊,夕阳西下时,踩到块松动的青石板。石板下是个黑黢黢的地窖,一股腐朽的墨香扑面而来。地窖中央摆着个木箱,打开时,里面没有骨殖,只有一叠泛黄的文稿,和一支狼毫笔,笔杆上刻着“景然”二字。

文稿里的故事都没写完,结尾处都画着个相同的符号:像个“文”字,却在撇捺间多了几道弯钩,像鬼爪。最底下的文稿里夹着封信,是周景然写给妻子的:“卿卿,近日写文总觉心神不宁,砚台里的墨总在夜里发光,照出个无面黑影。昨夜那黑影附在我身上,逼我写篇《食人录》,说写完就能让我高中状元。我不肯,它便在我心口钻痛,似要夺我魂魄……”

《食人录》?我想起梦里的鬼面,突然明白那些读书人不是被墨鬼索命,是被胁迫写某种邪文。

回到老楼,砚台里的墨汁已经干涸,砚池里结着层黑色的痂。夜里,我把文稿摊在案头,台灯又开始闪烁。这次墙上的黑影不再模糊,能看清他穿着周景然的长衫,胸口有个黑洞,正不断涌出墨汁。

“救我……”黑影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磨过,“那东西要借我的笔写满百篇《食人录》,集齐百个文魂,就能跳出墨中,祸乱人间。”

“那东西是谁?”我握紧那支狼毫笔。

黑影的手腕突然扭曲成诡异的角度,指向文稿里的鬼爪符号:“它是……前朝的废帝,因文字狱被诛,怨气附在墨锭里,藏在这砚台里百年了。”

我突然想起历史课上学的,明朝有位建文帝,靖难之役后失踪,有传闻说他遁入空门,也有说他被朱棣派人暗杀,尸骨无存。难道这墨中的邪物,就是他的怨气所化?

当夜,砚台里的墨汁再次盈满,还浮着块墨锭,漆黑如漆,上面刻着“建文年制”。我查资料,建文年间确实有位御用工匠擅长制墨,所制之墨能“引魂入墨”,后来因牵涉文字狱被满门抄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悬疑解密档案请大家收藏:()悬疑解密档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七天夜里,老楼突然停电。黑暗中,砚台发出幽幽的绿光,绿光里浮着无数个虚影,都是穿着长衫的读书人,他们的胸口都有黑洞,正伸出手向我抓来。

“还差最后一篇……”个阴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周景然的文魂最纯,你是他的后人,你的文魂能补全最后一篇。”

我被一股力量按在案前,狼毫笔自动蘸满墨汁,逼着我的手在宣纸上写字。笔尖划过,纸上自动浮现出《食人录》的字句,字里行间都在描述人吃人的惨状,看得我胃里翻江倒海。

写到最后一句时,我猛地咬破舌尖,一口血喷在宣纸上。血与墨交融,那些鬼爪符号突然燃烧起来,化作灰烬。砚台里的绿光瞬间熄灭,黑影们发出凄厉的惨叫,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周景然的黑影跪在我面前,胸口的黑洞正在愈合:“多谢……它被你的心头血破了怨气,再也不能作祟了。”

“那些被它害死的读书人呢?”我问。

黑影指向砚台:“他们的文魂被锁在墨里,需用百篇正气文章超度。我已在砚中记下他们的名字,你若能替他们写完未竟的文章,他们就能入轮回了。”

说完,黑影化作一道墨光,钻进砚台里,砚背的“砚痴”二字变得鲜亮起来,像刚刻上去的。

第二天,我在砚池的鱼脑冻里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听雨书院的读书人。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根据他们留下的残稿续写文章,每写完一篇,砚台就会轻颤一下,砚池里的墨汁就会清澈一分。

三个月后,当我写完最后一篇时,砚台突然裂开,从中飞出百道白光,像百只萤火虫,在屋里盘旋一周,然后从窗户飞出,消失在月光里。

裂开的砚台里,躺着块玉佩,刻着“周”字,背面还有行小字:“文以载道,亦能镇魂,心正,则墨正。”

我把玉佩戴在脖子上,想起爷爷说的,我们周家祖上确实有块传家玉佩,只是在太爷爷那辈弄丢了。原来,它一直藏在这方砚台里。

后来,我在周景然的文稿里发现了首诗:“墨染青衫泪,砚藏万古魂。若得正气在,何惧鬼敲门。”笔迹苍劲,带着种释然的洒脱。

现在,那方裂开的砚台还摆在我的案头,虽然不能再研墨,却总在我写文章时散发出淡淡的墨香。有时深夜抬头,会看到白墙上映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青色长衫,正对着我微笑,袖口滴落的墨汁在墙上晕开,化作朵墨梅,清幽淡雅。

我知道,周景然和那些读书人,终于可以安心了。而这方砚台,也终于从百年的禁锢中解脱,成了真正的“砚痴”,守护着每个用心写字的人。

开春时,我去湘西的听雨书院旧址,在那里种了株银杏树。当地的老人说,自从我来过之后,夜里再也没人听到过书院里有读书声了,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有人在轻轻翻书,温柔得很。

喜欢悬疑解密档案请大家收藏:()悬疑解密档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