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 > 第20章 会上的“门道”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 第20章 会上的“门道”

作者:大院书生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5: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是传达县委近期下发的几份文件精神。

韩天明负责宣读,他声音平稳,熟练地跳过套话,直接提炼出与乡镇工作相关的要点。

当读到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部分时,周梅忽然抬起头,笔尖在纸上轻轻一顿,轻声插话:

“韩主任,稍等一下。关于‘村级组织建设’这部分,县里最新下发的补充通知里,特别强调了要建立‘党员联系户’机制,这一点是不是需要补充进去?”

她说话的同时,目光转向张振国书记。张书记立刻点头:

“对,周委员提醒得好!这方面政策你熟,老韩,把这点加上,落实的时候也得注意。”

接下来轮到刘副镇长汇报夏粮播种和地膜推广的情况。他嗓门犟得很:“地膜推广不了!老辈人种了一辈子地,靠天吃饭都过来了,哪用这玩意儿?再说一亩地膜就得五六块钱,乡亲们舍不得!”

“舍不得?”张振国眉一拧,“去年石窑沟王老汉盖了地膜,一亩多收了两百斤,你怎么不说?”

“那是王老汉运气好!”老刘梗着脖子,

“咱大山镇的地薄,石头多,中午日头一晒,盖地膜保不齐烧苗!我看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法子稳妥。”他年纪大,说话带着老派的固执,眼里容不得新东西。

张振国刚要开口,李德海轻轻咳了声:

“张书记,老刘说的这个情况,也确实是个实际问题。”他声音低,却能压住场子。

“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不搞一刀切,就在龙头嘴村先搞个小范围的试点。就让王老汉牵头,再找两三户愿意尝试的,镇里适当给点补贴,让他们先做起来,收了粮再让大伙儿亲眼瞅瞅产量,比咱说破嘴管用。”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否定张书记推动新技术的要求,也照顾了刘副镇长所反映的现实阻力,给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台阶。

老刘紧绷的脸色明显松弛了一些,往椅背上靠了靠。

张振国思考片刻,也点了点头:

“嗯,德海这个办法稳妥。那就这么办,老刘,试点的事你亲自盯着,一定要搞出成效来,别怕麻烦。”

会议接着讨论石窑沟村低保核查的难题。

张振国拿起那份名单,用手指敲着其中几户:

“这三户,根据初步了解,明显不符合条件,怎么今年的名单里还有他们?”

民政办的老郑赶紧站起来,脸上有些窘迫:

“书记,这几户是前两年报上来的,当时情况有点模糊,村里说他们家里有病人,今年还没来得及逐户复核清楚……”

“没核就是工作没做到位!”

张振国声音沉了沉,眉峰压得低。

李德海镇长再次适时接话,语气比刚才沉了些:

“这样,老郑,你安排一下,下午就带人下村,集中精力把这几户的情况彻底核清楚。三天之内,必须把准确名单定下来,核完了立刻在村里张榜公示。让乡亲们盯着,谁符合谁不符合,亮出来才心服。”

他既接住了书记的批评,又给了老郑明确的操作指令和完成时限。

老郑如蒙大赦,连忙点头:

“是,是,李镇长,下午我们就去!”

这时,谭卫东副书记笑着插话了:

“我跟老郑一块儿去,石窑沟那几户我熟,有户姓王的,儿子在外头打工,听说挣了不少,说不定就不符合,我去问问,省得老郑跟人吵起来。”他笑着摆了摆手。

张振国闻言,紧绷的脸松了下来:

“看看,还是老谭有办法!行,那就辛苦你跑一趟。”

我坐在角落的小凳上,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词,心潮却难以平静。

这就是基层党委政府的运行?和大学里课本上讲的、电视里看的,似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里没有那么多高谈阔论,更多的是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琐事,地膜推广遇到的阻力、低保核查中的模糊地带、村干部的执行困难……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在政策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却又能真切感受到的压力,既是发展的压力,也是维系一方安稳的压力。

而端坐在这压力中心的书记张振国,像一头自信而强壮的头狮,定方向、压场子,说一不二。

镇长李德海,则像一头谨慎而隐忍的老狼。

谭副书记就像块温润的老玉,看着不起眼,却能把扎手的疙瘩捋得顺顺当当。

其他成员,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盘,但在会议这个舞台上,都必须遵循着某种不言自明的规则。

会议中途,韩天明见暖水瓶空了,朝门口使了个眼色。我立刻会意,抓起两个空暖瓶,踮着脚快步走出会议室。

等我提着满满的水瓶回到会议室门口时,正听见刘副镇长嘟囔:

“年轻人懂啥种地?”眼神似乎还往门口我这边瞥了一眼。

韩天明赶紧打圆场:

“刘镇长,您可别小看小林,他是正儿八经农学专业毕业的。下次您下村看苗情,把他带上,也能用科学道理给乡亲们讲讲地膜的好处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选调生的宦海生涯请大家收藏:()选调生的宦海生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振国书记闻言点头:

“嗯,是这个理。年轻人就是要多往村里跑,多接地气,别总窝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小林以后多跟老刘下去走走,把学校里学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散会时已近下午四点,领导们纷纷起身离开。

周委员收拾好她的笔记本,走到我面前,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印着 “**河清县委组织部” 红头的文件,递了过来:

“林涛,这是县里新修订的《选调生培养管理办法》,里面有基层锻炼、考核晋升的具体要求,你拿回去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问我。”

她又转头对韩天明说:

“韩主任,林涛就交给你了,平时多带带他,多压点担子。咱们镇好不容易分来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一定要替组织培养好、使用好。”

“您放心,周委员。” 韩天明笑着点头。

“谢谢周委员,我一定好好学。”我赶紧双手接过文件。

会议室里只剩下我和韩天明,我帮着收拾一次性水杯。他拿起张书记那个厚重的搪瓷杯,将杯底残水倒扣在托盘里。

“今天这会,看出点门道没?”

他忽然笑了笑。“在党政办干活,尤其是在领导身边,眼力见要活,手脚要勤快,心思要细腻。这些东西,比你在大学课堂上念十本教材都来得实在、管用。”

我把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会议记录本抱在怀里,纸页上的字还带着墨香,仿佛还回荡着会议上各位领导的发言声。

这间摆放着旧桌椅、弥漫着烟茶混合味道的小会议室,就是一个微缩的官场,每天都在上演着政策与现实的碰撞、理想与困难的较量。

而我,这个初来乍到的选调生,今天才刚刚得以窥见其复杂面貌的一角。

喜欢选调生的宦海生涯请大家收藏:()选调生的宦海生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