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鲁国,夫子府邸。
陈玄并子路,子贡上门,迎面便撞上了正要架着马车独自出游的夫子。
夫子佩剑,背着行囊,体格威猛。
看上去像是要出门打仗,而非负笈游学。
子路,子贡连忙作揖:“夫子!”
陈玄愣了一下,也作揖道:“夫子。”
多年未见夫子,在此虚妄世界之中观道一场,却见夫子已经头生白发,神情失落。
往昔问礼于老子之时,仍是青壮年,如今却已步入中年。
中年仕途不顺,最是令人服老。
夫子与他们还礼,叮嘱道:“子鉴,子路,子贡,我走之后,鲁国便交给你们了,学业一事,不可荒废,教书育人,为鲁国培育栋梁之材,是身为君子的本分。”
子路捉急道:“夫子,让弟子随您同去吧!
您一人外出,方今各国战乱不断,没个人在身边保护您,可如何是好?”
他孔武有力,精通武艺,若能随夫子游学,也能护卫一程。
子贡依旧劝告道:“夫子,弟子之见,还是留在鲁国比较安全,外出游学,实在太危险了。”
他虽不如子路那般勇武,却聪明睿智,熟知各国形势,认为此时不是游学的时候。
两位弟子各执己见,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夫子的安全着想。
夫子微微沉吟,看向一旁一言不发的陈玄:“子鉴以为如何?”
陈玄说道:“方今天下大乱,夫子既然对鲁国失望,我等不过是夫子的弟子,即便留在此处教书育人,又能改变什么?不如虽夫子游学而去,合众人之力,行遍周遭列国,定有国君赏识夫子,任用贤能。”
劝不劝夫子,他都已经没有留在这个令人失望的鲁国的打算了。
留在鲁国观道,无非是看到贵族专权,礼崩乐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改变现状。
圣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一个还未诚其意,正其心的弟子,可不会仗着自己知晓些许因果,便自诩集百家之所长,自信能开万世之太平。
夫子抚须道:“既如此,我们便同行。”
子路闻言,立即去替夫子驾车。
子贡说道:“夫子此行一路,不可无钱粮,请夫子容许弟子跟随,将昔日夫子所著书籍,并路上所需盘缠,一并带好,如此万事俱备。”
夫子说道:“你们都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既如此,便同去游学。”
三人并一辆马车,行至都城外,早有夫子门下众弟子,背着粮食书籍,架着马车等候在城外。
“夫子!”
“夫子!”
数十位弟子早已听闻消息,要随夫子同去游学。
年过半百的夫子望见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弟子,不禁感慨道:“我之政见虽未推行,有这些弟子,便是百年千年万年之后,礼乐仁义仍旧不会消亡。”
夫子郑重地朝着众弟子作揖行礼。
陈玄见那众弟子亦朝着夫子行礼,想起当日在周都洛邑,夫子曾问老子一个问题。
如何令各国推行礼乐仁义,使得纲常有序,不悖人伦,天子勤政爱民,诸侯恪尽职守,士大夫仁政爱人,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