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修行王朝 > 第4章 桥头乡

修行王朝 第4章 桥头乡

作者:一清二白的白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8-04 21:30: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二十几里路对于一群身强体壮且身带武艺的汉子来说,是轻松的,但是,对于大病初愈的李逸来说,是累死累活的。

走上一段路,往前一看,大部队已经超过自己几百米了。好不容易紧跑慢赶的追上大队伍,没走一段路又被甩了。这种感觉挺糟糕,就像是遛狗,李逸忍不住心里吐槽,这不是欺负一个快五十岁的老人嘛,一点都不知道尊老爱幼。

从牛家湾去往桥头驿的这段路有很长一段都是在河边,此时河岸边的水田里,都是忙着秋收的百姓,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全部出动。水稻稻穗被从根部上方一拳多高的地方隔断,尽量保持稻草的完整。老人、女人在前面割稻子,割好的稻子呈X形状摆放在地上,然后小孩子抱着稻穗往后跑,跑到一个大木桶边上放下稻子,再跑回去。

男人弯腰拿起地上的稻穗,用两只大手握住稻穗的底部,抓紧抓牢,之后狠狠的摔向大木桶的内壁。金黄色的稻谷与桶壁亲密接触,然后在力的作用下开始脱离稻穗。反复几次之后,手里这一把稻穗上的稻谷就到了木桶里。

稻草也不能扔,打个结之后一部分堆在田里,还有一些要带回家。稻草是好东西,既是燃料,也是充当瓦片的优质资源。李逸家院子里放柴火的地方,上面就搭了一个小棚子,稻草棚子。鸡鸭鹅住的窝棚也大多是盖的稻草,可以说水稻全身都是宝。

除了当做瓦片,干燥的稻草还能作为床垫使用。简单点弄的人家直接在床上铺上稻草,讲究一些的人家用稻草编织成床垫,然后铺到床上。

还有当蓑衣的,编草鞋的,搓草绳的,稻草对于南方的百姓们来说,这是宝贝,是家庭生活的重要保障。

脱离了稻穗的稻谷不能马上脱粒,需要在大太阳底下暴晒,晒的干干的,晒的透透的,然后用那种石碾子慢慢的脱壳。

稻壳也是宝贝,建房子的时候可以掺杂到泥土里面,这样的墙体更稳固。还能将稻壳磨碎,然后充当动物的饲料。

前世,宋朝在长江流域推行双季稻之后,到明朝,南方有些地区已经种植三季稻了,当时流传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到了清朝,康乾时期,民谚称为湖南熟、天下足。由此可见,牛家湾水稻能熟两季,地理位置应当是处于南方。

话说牛家湾是哪个布政司管理的?他倒是在家里见过自家户贴,上面写的是宁常府长吉县桥头乡五里民户。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地方是属于宁常府境内的长吉县,他们牛家湾是桥头乡的五里。然后他们李家是民户,如果是匠户,户贴上就会写匠户。

还不知道桥头乡有几里,不过牛家湾都排到五里了,看来桥头乡人不算少。在一些户贴中,可能还会出现某某乡一二三管,这意思就是这个乡还管理了一些还没有达到里的村子,例如有的地方只有几户、十几户,那么这些地方就是乡管。

可是宁常在哪里?常宁倒是知道,前世湘省的一个县级市。前世虽然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一些州府还是听说过的,这个宁常府却是真陌生。

二十几里路,终于在太阳开始西斜的时候走完了,桥头乡就在眼前。眼前的桥头乡远不能与前世的乡镇比较,前世某些乡镇建设的比许多县城还要好,但来到此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人流如织可能夸张了,但是人来人往却是真实写照。

小镇没有城墙,一座牌楼矗立在前方,上书桥头乡,这就算是城门了。走过牌楼是夯实紧实的泥土路,上面铺上一层细沙石。两侧有饭店、杂货店,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条横向的街道与现在的道路相交。

横向街道的一端延伸到河边,那边是桥头乡的码头,街道两边多是客栈与饭馆,这会儿已经是颇为热闹。

现在还不是码头最热闹的时期,过一段时间,等到粮食收割完,在此地将会聚集县里甚至是州府里的粮商。一车一车的粮食运到桥头乡,然后在码头装船运往县城、府城。

当然这些都是在来的路上牛大说的,看着一直落在后面的李逸,不知道是出于不忍,还是想催促快一点,后半程路程牛大主动跟着李逸落在了最后面。这一路说说话,确实是没有那么累了。

十字路口另一端就比这边幽静多了,那是桥头乡富豪们居住的地方,从路口向那边延伸的石板路就是明证。

十字路口,一家名叫十方客栈的大门前甚是热闹,却是一个书生被两个带面衣的女子拉扯,正上演二女争一夫的戏码。

听周围的议论,却是前不久镇上突然来了一个书生,住在这个十方客栈。这书生住下后,也没见怎么出去,然后有一天,镇上富商朱家的小女儿突然来找,与那书生到华灯初上还不舍得离开。

这自然引起了朱家的注意,第二天朱家大女儿气势汹汹的来质问,原以为会是一场热闹可看,结果大家发现朱家大女儿待到夜晚才出来,面颊红润,脸带微笑。朱家怎么说也是桥头乡乡绅家族,家里两个女儿与男子待了这么久,这怎么行,要脸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修行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于是今天朱家管家带着下人过来质问书生,要么入赘要么见官。入赘的话,娶谁呢?听到消息的朱家两位小姐闻讯赶来,于是上演了这么一出二女争一夫的情况。

朱家两位小姐虽然带着面衣,但是依然能看出来是美人。美人在骨、在姿态,面容才是加分项。

呸,加起来快五十岁的李逸在心里不免有些唾弃这个书生了。前世三十几都还没交过女朋友,今世还是一个十六岁的雏鸟,这种事自己怎么没遇见过?呸,在心里再吐一口,同时给那个书生一个白眼,也不管他看不看得到。

“走了走了,别看了。”牛大自己也看的津津有味,但是作为领队,还是知道该做什么的。一行人将目光从那边转回来,跟着牛大前往驿站。

身后依然传来人群的议论声,走在后面的李逸转头,却正好对上了那名书生的视线。那眼神中不见了先前被两名女子拉扯的慌乱,也不见了不堪,此时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似乎还带有一丝戏谑。

可是再一眨眼,书生还是那个书生,在两名女子拉扯之下略显慌乱的应对着,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李逸的幻觉。

是幻觉吗?李逸知道那不是,前世三十多年,见过打交道的人多不胜数,官员、成功商人、创业者、打工仔,那个书生戏谑的眼神怎么可能会看错。前世那种眼神他看到过,那是自认为掌握主动权,瞎指挥别人,看别人团团转的眼神。那是自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俯瞰人间的眼神。

那个书生有问题,这不用怀疑的,但是自己能做什么呢?跑回去和那朱家人说这个书生有问题,他在戏弄你们?明显已经沉浸在那个书生魅力中的两位朱家小姐是不会相信的。真不知道那两位朱家小姐看上了这书生哪里,长得还没有自己帅,可惜了可惜了。

看着越走越远的一行人,书生抬起头,再次看了一眼落在最后的那名身穿文士长衫男子的背影,书生心里闪过一丝疑惑,没有修为?没有修为刚才盯着自己看?再次确定了那人没有修为,书生心里松了一口气,随后在这场二女争一夫的戏码中更加投入,看热闹的人群更是爆发出叫好声,仿佛看到了更为精彩的表演。

桥头乡驿站在镇子的另一头,他们是从镇子牌楼进来的,等于是径直穿过了整个桥头乡。驿站主楼不算小了,两层的木楼,一楼可以吃饭,二楼住宿。前面的院子挺大,靠墙的一侧还有一排马厩。

王二已经在驿站等待多时,以马的脚程,这二十几里路还真用不了多久。他已经安排好了,晚上十几个人睡两间大通铺,明天一早赶路,争取在中午前赶到驻地。牛大则拉过牛家湾的驿夫们叮嘱着什么,大抵是注意安全、一起回家之类的。

晚上,大伙儿吃过了饭,一些人去镇上闲逛,牛虎在这批人中间,硬拉着李逸,说带他去个好地方。从驿站出来往十字路口的方向走,天色已经有些黑,但是太阳的余晖却还未消散,在天边织成上好的锦缎,等待着织女拿走给牛郎做衣服呢!

十方客栈门前已经没有热闹看了,李逸又想起了白天见到的那个书生以及两位小姐,呸,在心里再次呸一口。

从路口往码头走,经过两旁的客栈与饭店就到了河边,往两边一瞧,原来这河边也有上好的锦缎。却是河边有好几家两层、三层的房屋,门面不大,此时家家都挂上了赤红的、粉色的灯笼,赤红、粉色不就是天边的颜色嘛。

走近一看,这家叫芳菲院,那家叫云良室,还有茶芳班。

“怎么样,这可是好地方啊,嘿嘿嘿。”

看着牛虎跃跃欲试的样子,李逸略带嫌弃的瞥了他一眼,搞半天你说的好地方就是青楼?

“走走走,去芳菲院。”说着也不管李逸同不同意,硬拉着李逸走进那栋三层的木楼。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修行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