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修行王朝 > 第114章 如仙姑娘,好久不见!

修行王朝 第114章 如仙姑娘,好久不见!

作者:一清二白的白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8-04 21:30: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荠县毕竟只是一个山区里的小县城,娱乐业没有那么的发达,但是上虞不一样啊。

前面提到过,南平府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地方,更南方的省份以及旁边省份的长吉县要来莹川,第一站就是南平府。

因此,这里虽然比不上杭州、南京、苏州等江南地区的大城市,但也是一座繁荣之城,至少给李逸的感觉是这样的。

入夜之后衙役们到永丰码头抓人丝毫没有影响此刻南街的热闹,甚至此次抓捕行动还成为了消息灵通之辈炫耀的资本。

走在南街之上,李逸忍不住感慨,“荠县确实比不上上虞,荠县本身人口就少,还大多分散在山里,哪像上虞,外城比内城还热闹。”

“南平府相对来讲偏僻,不过要说热闹,我们长吉也很热闹,这时候说不得外城花灯夜市已经人山人海了。”

“哦,忘了二哥是在长吉县当差了,不过说起来,我这个长吉县人却没去过几次县城,反而跟着徐大人跑来了南平府,哎……”

王二拍了拍李逸的肩膀,“伤感什么,跟着哥哥走,哥哥带你去消愁。”说完走到李逸与徐肆二人前面带路。

后面两人相视一笑,这时候李逸突然道:“对了,徐大哥,上虞乃是南平府府治所在,而南平府守备力量又在荠县,这万一发生什么事?是吧,你懂的!”

闻言,徐肆笑着道:“上虞城内设有城守营,就在东边的迎恩门内。”

李逸恍然大悟,原来地方已经出现了营兵,之前在荠县看到夏家军,还以为陈汉朝目前只有卫所兵呢。

要说这营兵制的出现,并最终迫使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改革军制,还要从卫所制度的崩溃开始说起。

到了明中叶之后,卫所军战斗力堪忧。明嘉靖二十七年正月,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发生兵变。当时的蒙古降将因为不堪忍受汉将的排挤,在除夕夜发动兵变,攻占宁夏镇城,杀死巡抚、总兵。

此后联合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攻陷平鲁、灵州,切断了明军的粮道,随后利用火器与蒙古骑兵的灵活性,先后攻占武营、韦州,此时已经到了五月份,叛军主力光骑兵就有三万多人,兵锋直指固原。

所幸在固原守将的努力之下,勉强守住了城池。但当时不光守军战力堪忧,整个陕西三镇能调动的所占之兵也不足原本兵额的一半。《宁夏新志》记载,当地驻军“多老弱充数,弓马火器十不习一”。

在这种情况下,固原能守住,不得不说真的是拼命守城了。最终在嘉靖二十七年的十月,这场持续将近一年的兵变才被平定。

这场兵变从开始到结束,有两个地方需要关注,一个是卫所制度的崩溃,另一个则是营兵制度改革后的战果。

这次平定兵变,算是嘉靖兵改之后的第一次实战,此后车营炮兵成为对抗骑兵的主要军种。步营大量装备火器,火绳枪配合车营装备的弗朗机炮形成多层火力。

最重要的一点,营兵制度改革让士兵脱产,从半军事半农业逐渐成为准军事人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让士兵有更多的时间锤炼战法,有更多的时间熟悉火器。

但细心的你可能也发现了,要完成职业化军队改革,是很费钱的,需要朝廷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财政后勤保障体系,但是当时的明朝并未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最终“养兵百万,反噬百姓”。

因此,对于陈汉朝出现了营兵,李逸还是很感兴趣的。

“对了,徐大哥,所以现在朝廷是卫所与营兵共同存在吗?”

徐肆想了想,随后点点头。

既然上虞有一个城守营,那岂不是有上千士兵在城内?李逸之前还想着,要是白莲教拿下上虞,那身处荠县的夏家军还不能第一时间赶过来呢!

如今来看,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不过这样一来,如果白莲教甚至说之前猜测的何家在军方也安插了暗子呢?晃了晃脑袋,李逸将这些有的没的通通清理出去,这些和他一个普通百姓相距的还太远了。

话说内城这时候已经宵禁了,但是南街这边却没人来管理,一打听才知道,并非是没有人来管理,而是整条南街隶属于一个坊市,嘿,在自己坊市内就可以进行娱乐性活动了。

不得不说,上虞的官员们是懂得寻找条例的漏洞的。

王二向李逸说了一个大致的情况,像是青楼楚馆这类主要经营活动在室内的,基本是通宵营业的;像此时南街之上流动小摊贩,还有一些杂耍表演的,最晚到子时就都回家了,也就是营业到晚上十一点多。

而一些表演杂剧的,大概在戌时末就散了,大概晚上八点多钟。

此时,李逸拉了拉王二,指了指前方一处戏台,问道:“二哥可是他们是在唱什么?”

只见前方戏台上,一名旦角扮相妩媚,抱着月琴弹奏,一位书生扮相的中年人坐在外侧,中间一道帷幕将两人分割。

台上一场定场诗,将这一段剧情囊入其中。只听定场诗道:“玉指冰弦十三柱,拔不尽廿载愁烟。锦帐欢浓,绣衾春暖,都是假红颜虚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修行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后,便听那旦角唱道:“往事流年君不就,想当年,奴也曾绣帷香车丫鬟相随。想当日,蒙君青衫遮冷雨,此身如絮坠深渊。偷觑君清似寒竹,凄然……”唱到此处,声音带着几分哭腔,随即唱道:“怕相逢已是孽缘!”

女生嗓音极为动听,带着几分对往事的追忆,也带着几分对如今局面的哀婉。

这时候在外间已经喝醉的书生听得此言,突然拉开帷幔,与里面的琴娘四目相对。对视了许久,书生声音带着轻微颤抖,唱道:“这眉痕分明旧仙苑!”

女生唱腔此时也带着一些哭腔,“这眸清恍若画桥边!”

却见书生喃喃自语,似是不敢看,也似是发现自己此时的身份不同寻常,“不可认!章台柳怎配蟾宫眷?”

女子见书生似乎不想和自己相认,泪花带雨道:“不敢言!堕污泥怎敢攀青天雁!”

见人家姑娘泪花带雨,书生还假装不认识,台下看戏的观众们顿时义愤填膺。

“什么东西,前面相遇时你这书生可不是这么说的。”

“小姐莫哭,那书生嫌弃小姐,吾等疼惜小姐还来不及呢!”

“负心汉,枉读圣贤书!”

“打倒负心汉,拯救心上人……哎哎,你拉我干什么?”

李逸急忙拉着王二离开人群,这厮看戏把自己还带入进去了。本来想着让他去打听一下这唱的是什么剧,结果倒好,自己带入进去了。

“行了,那小姐爱的是书生,你只是一个粗鄙武夫,不对,你甚至连武夫都算不上!”

王二一下挣脱李逸,怒目而视,却听徐肆道:“与其听这幽怨唱词,不如去旁边的艳翠楼再去找找你的那位好妹妹?”

就王二还有好妹妹了?李逸不理会王二挣脱的动作,反正他脱不开,转过头看向王二,揶揄道:“徐大哥,好好讲讲,什么好妹妹?”

许是觉得被人当众开玩笑有些丢人,王二罕见的脸红,支支吾吾,“徐大哥,求你了,别说了,咱们走吧!”

说着拉着李逸往前方的艳翠楼而去。

而在他们一行三人往艳翠楼去之时,在艳翠楼四楼临街的一扇窗子边,一个头戴面衣的女子正看着下方的戏台。

此女子虽戴着面衣看不清容貌,但是看眼睛,真真是眼波流转似秋水盈盈,睫毛清扬如羽扇拂过湖面,想来,有着这么一双似喜似含情的美眸,此女的容貌不会差。

“小姐,别看了,你都看了好久了!”

女子没有回头,依然看着底下的戏台,却听身后再次传来丫鬟的声音,“小姐,莫不是想起了李公子?听闻李公子也来了上虞,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一面。”

“哎!”

叹息一声,女子转过身看着自己的侍女,眉眼带着几分愁怨,似是那戏台上的小姐。此女,正是李逸曾在桥头乡遇到的花魁,柳如仙,这丫鬟自然是绿萼了。

“小姐,今晚来的公子不少,那何家二少爷何鹄也在,可是要……”说着手在眼睛上一滑,这是控制的意思。

“再看看吧!”声音清冷,完全没有当初遇到李逸之时的媚态。

这时候窗外隐隐传进来外面戏台上的欢呼,柳如仙转身,看向下方戏台。

女旦角坐在梳妆台前,对镜自怜。

定场诗在这时响起,“烛泪偷滴芙蓉面,照见玉峰双软。忆当年深闺豆蔻,也学鸳鸯交颈眠。到如今,腰肢凭人揽,樱唇忍客怜,衾浪翻红,香汗透绢。”

定场诗一出,台下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此时却看到台上女子掩面而泣,我见犹怜。

台上场景转换,女子坐在梳妆台前,突然背后一双大手握住了她擦拭眼泪的小手,原来是书生从背后拥住了女子。

“莫道章台花事贱,君是雪里芝兰!”

说着解下身上的青衫长袍披在女子身上,“这青衫曾护卿娇怯,今朝再遮风霜寒。”

女子转头看向身后的书生,颤声道:“君真不弃?”

书生伸出三根手指指天,“有天为证!”

一行清泪从女子的眼角流下,书生附身擦拭眼泪,随后在女子耳边道:“纵使他人笑我痴,也要与你,莲瓣分香,云鬓私缠,丁香舍底尝甘甜。”

这话就相当于男女之间的闺房话了,女子红着眼睛,此时也颇为羞涩,轻道一声,“且慢!”

随后台上场景再次发生变化,一道帷幔将台上演员们全部遮挡,蜡烛被吹灭,只能看到两道模糊的身影。

却听这时候有声音响起,其实就是类似于旁白,“罗带轻分春光泄,玉杵暗渡桃花源。休道巫山远,今宵魂儿颠,愿化并蒂莲!”

台上只剩下帷幔晃动。

而台下的观众已经沸腾了,这明显带着一丝**的剧本,在大晚上实在是让人兴奋。这时候观众不吝啬手上的赏钱,纷纷往台上扔。

那晃动的帷幔让人浮想联翩,可就是这犹抱琵琶更能撩动人的心。

“小姐,让戏班子撤吧,那边有衙门的人过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修行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