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骨贞心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是被栽赃的

绣骨贞心 第一百二十六章 是被栽赃的

作者:阿林不怕冷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1 01:19: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姜承瑾看着懂事的弟弟,心里一阵温暖。就在这时,她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连忙抱着念安,拉着承风躲到树后。

只见几个樵夫扛着柴,从旁边走过,嘴里还说着:“听说了吗?湖州最近来了个大官,正在查通缉犯呢,说是个通敌的绣娘,带着弟弟和孩子。”

姜承瑾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她没想到,周大人承诺让她先认罪,再放了她,只要她离开扬州,但她带着弟弟和念安离开后,通缉文书竟然传得到处是。

看来,湖州也不能去了。

看来,是不想让她好过。

他们只能继续往前走,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念安突然发起了高烧。姜承瑾抱着她,急得团团转。村里的人见他们面生,又穿着破旧,都不愿意帮忙。就在姜承瑾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老奶奶走了过来,看了看念安,说:“这孩子是发了急病,我家有草药,或许能治好她。”

姜承瑾连忙跪下:“大娘,求您救救奴家的孩子,奴家给您磕头了。”老奶奶扶起她:“快起来,都是可怜人,老奴怎么能不帮你。”

老奶奶把他们带回家里,给念安熬了草药,又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在老奶奶的照顾下,念安的病渐渐好了起来。

姜承瑾感激不尽,便帮着老奶奶做家务,还教村里的妇人绣活。村里的人见她手巧,又为人和善,也渐渐接纳了他们。

可姜承瑾清楚,他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有一天,老奶奶拉着她说:“小娘子,老奴知道你是个好人,不是什么通缉犯。老奴听说,南边的泉州城很大,鱼龙混杂,官兵查得也不严,你们去那里,或许能好好过日子。”

姜承瑾想了想,觉得老奶奶说得有道理。便在第二天,带着承风和念安,向老奶奶辞行。老奶奶给她塞了些晒干的草药和粮食:“路上小心,到了泉州,好好过日子。”

他们一路向南,走了半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泉州。泉州果然是个大城市,街上人来人往,有不少外国商人,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逃难来的人。姜承瑾找了个偏僻的小巷,租了一间小房子,暂时安顿下来。

为了养活承风和念安,姜承瑾便在巷口摆了个绣摊,给人绣手帕、香囊。她的绣活做得好,很快就有了不少顾客。承风也在附近的杂货铺找了个帮工的活,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补贴家用。

日子渐渐安稳下来,姜承瑾偶尔还是会想起扬州,想起绣坊的姐妹们,想起后院的那棵桃树。有一天,念安拿着一块桃花形状的绣片,问她:“小娘,这是什么花呀?好漂亮。”姜承瑾看着绣片,想起扬州的桃花,笑着说:“这是桃花,等念安长大了,小娘带念安去看真正的桃花。”

这天,姜承瑾正在绣摊上忙活,突然听见有人喊她:“姜小娘子?”她抬头一看,竟是张姐的远房表弟,之前在扬州见过几面。张姐的表弟走到她面前,笑着说:“我就说看着像你,没想到真的是你。张姐让我给你带个信,说陛下已经知道你是被冤枉的,周大人也被革职查办了,你可以回扬州了。”

姜承瑾手里的绣花针掉在地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陛下知道奴家是被冤枉的?”

“是啊。”张姐的表弟说,“陛下收到张姐的信后,就派人去扬州查了,查出是周大人为了邀功,故意诬陷你,那金兵探子也是周大人故意放进来的,就是为了栽赃给你。现在周大人已经被抓起来了,陛下还说,让你要是想回扬州,就回去,绣坊还等着你呢。”

姜承瑾看着身边的承风和念安,又想起在泉州的日子,心里百感交集。她知道,扬州是她的家,那里有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但泉州也给了她安稳的生活,让她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奴家知道了,多谢你告诉奴家。”姜承瑾捡起绣花针,笑着说,“奴家会好好想想的。”

当天晚上,姜承瑾哄睡念安后,坐在灯下,打开了那个装着《盛世图》的包袱。她拿起针线,继续绣着那幅没绣完的图,绣着农田里劳作的百姓,绣着战场上英勇的士兵,绣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模样。

她想起陈柏说的“能为抗金护百姓而死,此生无憾”,想起赵构信里说的“望念安平安长大”,想起张姐和姐妹们的帮助,想起老奶奶的善良。她知道,不管是在扬州,还是在泉州,只要心里有希望,有牵挂,有守护的人,就能好好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姜承瑾对承风说:“承风,我们回扬州吧。”

承风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好啊,我早就想回扬州了,想看看后院的桃树,想和姐妹们一起做绣活。”

姜承瑾抱着念安,看着巷口来来往往的人,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她知道,回去的路或许还会有困难,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心里有希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回到那个满是桃花的扬州城,回到那个属于她的绣坊,继续绣着那幅属于天下百姓的《盛世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扬州的路。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就像他们未来的日子一样,充满了希望。

回扬州的路比来时顺遂许多。姜承瑾抱着念安坐在骡车的软垫上,这软垫是离开泉州前,常来绣摊的李夫人送的,说孩子经不起颠簸。承风坐在一旁,手里攥着张姐表弟捎来的信,时不时给姜承瑾读两句——信里说绣坊的姐妹都盼着她回去,后院的桃树今年开得格外艳,张姐还特意留了些桃花瓣,说要给念安做桃花糕。

念安趴在姜承瑾怀里,小手指着窗外掠过的稻田,咿咿呀呀地喊着“花”。

姜承瑾顺着她的手望去,只见田埂边开着零星的小野花,金灿灿的,像极了扬州绣坊里常用的金线。她想起离开扬州时,雪还没化尽,如今已是盛夏,这一路的光景变换,倒像是过了半辈子。

行至半途,路过一个小镇,姜承瑾让车夫停下,想给念安买些糖葫芦。刚走到街边的小摊前,就听见有人喊她:“这不是姜小娘子吗?”

她回头一看,是扬州布店的王掌柜,正挑着布担站在不远处。王掌柜快步走过来,脸上满是愧疚:“姜小娘子,之前周大人逼我指认你,我也是没办法,你可千万别怪我。”

姜承瑾看着他满头的白发,想起以前在布店买丝线时,他总多送她两束边角料,便笑了笑:“王掌柜,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你也是身不由己。”

王掌柜松了口气,从布担里拿出一匹水绿色的绸缎:“这是新到的料子,软和得很,给念安做件小衣裳正好,就当我给孩子赔个不是。”

姜承瑾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多付了些银子,王掌柜却执意不肯要,最后还是承风把银子塞进了他的布担里。

继续赶路时,念安抱着糖葫芦,小口小口地啃着,糖汁沾得嘴角亮晶晶的。姜承瑾替她擦了擦嘴角,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抬头一看,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人穿着禁军的服饰。承风顿时紧张起来,下意识地挡在姜承瑾身前。

那队骑兵到了骡车旁停下,为首的将领翻身下马,对着姜承瑾拱手道:“姜小娘子,末将奉陛下之命,前来接应你回扬州。”姜承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赵构得知她要回去,特意派了人来护驾。她连忙道谢,将领又递过来一个锦盒:“陛下说,念安生辰时,他没能亲自到场,这是补送的生辰礼。”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对银制的长命锁,上面刻着“平安”二字,比之前那只更小巧精致。念安伸手去抓,将领笑着把银锁递给她,又说:“陛下还说,等你回了扬州,他会派人去绣坊看你。”

骡车重新启程,有了禁军的护送,走得更安稳了。姜承瑾抱着念安,手里摩挲着那对银锁,心里暖暖的。承风坐在一旁,正拿着《盛世图》的绣稿翻看,忽然说:“姐姐,等咱们回了绣坊,以后帮你一起绣这幅图。”姜承瑾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点了点头:“好啊,等回去了与你一起绣。。”

越靠近扬州,空气里似乎都飘着熟悉的气息。远远望见扬州城的城门时,姜承瑾看见张姐和绣坊的姐妹们正站在城门口张望,她们穿着平日里做活的衣裳,手里还举着绣着桃花的幡子。念安看见张姐,兴奋地挥着小手,喊着“张姨”。

骡车刚停下,张姐就跑过来,一把抱住姜承瑾:“承瑾小娘子,你可算回来了!”

姐妹们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绣坊的事,有的说新收了两个学徒,有的说最近订绣品的人越来越多。姜承瑾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笑脸,眼眶不由得红了。

走进绣坊,后院的桃树果然还在,枝繁叶茂,虽然花期已过,但枝叶间还能看出几分热闹的痕迹。张姐拉着她走进里屋,桌上摆着刚做好的桃花糕,散发着甜甜的香气。念安跑过去,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塞,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姜承瑾走到窗边,看着院中的桃树,又看了看手里的《盛世图》绣稿,忽然觉得,所有的颠沛流离都值得了。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