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骨贞心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丹心

绣骨贞心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丹心

作者:阿林不怕冷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02 02:28: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雪初落时,扬州的绣坊添了新面孔。一群十四五岁的姑娘揣着绣绷挤在门口,为首的少女叫阿桃,手里攥着半块绣着歪扭梅花的布帕,红着脸对姜承瑾说:“姜小娘子,俺们想跟着您学刺绣,也想给将士们绣旗子、补铠甲。”

姜承瑾看着姑娘们冻得发红的指尖和眼里的光,想起了当初执意要回汴京的自己。她笑着把人都让进绣坊,指着案上的丝线说:“学刺绣要耐得住性子,针脚歪了可不行,但只要你们真心想为将士们做事,我就把本事都教给你们。”

自此,绣坊里多了叽叽喳喳的笑声。姜承瑾从穿针引线教起,阿桃手笨,总把丝线缠成一团,急得眼圈发红;另一个叫春杏的姑娘心思细,学绣缠枝纹时,针脚比老绣娘还整齐。

姜承瑾因材施教,白天教她们绣简单的纹样,夜里就着烛火,把自己多年攒下的绣谱拿出来,逐页讲解如何让纹样更耐磨、更显色——毕竟这些绣品要跟着将士们上战场,半点马虎不得。

这天刚下过雪,阿桃捧着件刚补好的铠甲跑进来,铠甲胸口的刀痕处,被她绣了朵小小的迎春花。

“姜小娘子你快看!”她眼里闪着光,“我想着春天快到了,绣朵迎春花,将士们见了也能想起家里的春天。”

姜承瑾摸了摸那柔软的绣线,又看了看窗外覆雪的屋檐,忽然觉得这寒冬里,好像真的有了春的暖意。

可暖意没持续多久,军营里就传来消息:岳飞要率军北上,收复被金军占领的蔡州。

消息传到绣坊,姑娘们都停了手里的活计,春杏小声问:“姜小娘子,北上是不是很危险?咱们能为将士们多做点什么吗?”

姜承瑾沉默了片刻,转身从布包里翻出一卷深蓝色的粗布——这是她特意托人从蜀地运来的,布面厚实,浸过桐油后防水又抗风。“咱们给将士们绣披风吧。”她指着布卷说,“北方比扬州冷,披风既能御寒,还能在行军时挡些风雪。”

绣娘们立刻动了起来。姜承瑾设计了披风的样式,领口和袖口都绣上厚实的绒毛纹样,披风的边角处则绣上“守土”二字,用的是加粗的棉线,针脚密得能挡住寒风。阿桃绣得格外认真,手指被针扎破了,就用布条裹住继续绣;春杏则带着几个姑娘,把绣好的披风一一叠好,用麻绳捆紧,方便将士们携带。

岳飞率军出发那天,姜承瑾带着绣娘们把两百多件披风送到军营。岳飞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披风,又看了看姑娘们冻得通红的手,对着她们深深行了一礼:“多谢诸位小娘子!有了这些披风,将士们在北方定能多一分暖意,多一分力量!”

姜承瑾还把那幅早已绣完的《山河图》送给了岳飞。图上的长江波涛汹涌,青山连绵不绝,黄河岸边还绣着几个放牧的孩童,一派安宁景象。“将军,”她说,“这是民女绣的《山河图》,盼着将军此去,能早日收复失地,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岳飞接过《山河图》,郑重地卷起来揣进怀里:“小娘子放心,我定不辜负百姓的期望,定要把金军赶出大宋的山河!”

将士们走后,扬州的日子依旧忙碌。绣坊里的姑娘们除了绣旗帜、补铠甲,还开始绣手帕、绣荷包——这些小物件要送给留在军营的伤兵。阿桃在荷包里绣了“平安”二字,春杏则在帕子上绣了家乡的小桥流水,姑娘们说,伤兵们见了这些,就像见了家里人,能早点好起来。

可没过多久,前线就传来了坏消息:岳飞在蔡州城外遭遇金军埋伏,虽然最终突围,但伤亡惨重,还丢了不少粮草。消息传到扬州,百姓们又开始慌了,有人说金军很快就要打过来,有人说岳飞将军怕是撑不住了。

绣坊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重。阿桃绣着荷包,眼泪忽然掉在布面上,晕开了丝线:“姜小娘子,咱们的披风是不是白送了?将士们会不会……”

姜承瑾放下手里的绣针,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放晴的天空。她想起了在婺州遇到的暴雨,想起了楚州军营里那名士兵的兰花帕子,想起了岳飞将军接过《山河图》时坚定的眼神。“不会的。”她说,声音平静却有力,“将士们在前线拼命,不是为了让咱们害怕的。咱们要做的,是绣更多的旗帜,补更多的铠甲,让他们知道,后方还有咱们在等着他们回来。”

她转身从案上拿起一卷红色的丝线:“咱们绣‘必胜旗’吧!每面旗子上都绣上‘必胜’二字,再绣上咱们扬州的城徽,让将士们知道,扬州永远是他们的后盾。”

姑娘们听了,纷纷擦干眼泪,重新拿起绣针。阿桃把眼泪擦干,绣“必”字时,针脚比往日更用力;春杏则在旗子边缘绣上了一圈祥云,说这样能保佑将士们平安。绣坊里的“沙沙”声再次响起,比往日更响亮,像是在和前线的厮杀声呼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姜承瑾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浑身是伤的士兵骑着马,跌跌撞撞地冲进扬州城,嘴里大喊着:“援军!岳将军的援军到了!咱们的援军从楚州赶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百姓们都围了上去,士兵激动得声音发颤:“岳将军在蔡州城外死守了三天三夜,就在咱们快撑不住的时候,楚州的援军到了!现在咱们不仅把粮草夺回来了,还打退了金军,守住了蔡州!”

姜承瑾心里一震,连忙带着绣娘们往城门跑。到了城门口,就见远处的路上,一队宋军正朝着扬州赶来,为首的正是岳飞!他的铠甲上还沾着血污和雪屑,却依旧身姿挺拔,手里举着一面“必胜旗”——那正是姜承瑾她们前几日刚绣好的旗子,旗面上的“必胜”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百姓们都欢呼起来,有的递水,有的送干粮,阿桃和春杏则跑上前,把刚绣好的荷包塞给将士们。岳飞翻身下马,走到姜承瑾面前,举起手里的“必胜旗”,笑着说:“姜小娘子,你看!有了这面旗子,将士们士气大振,咱们真的打赢了!”

姜承瑾看着那面飘扬的旗子,又看了看岳飞身后的将士们,眼里含着泪,却笑着说:“将军辛苦了!这是咱们扬州百姓的心意,只要将军需要,咱们就一直绣下去!”

那一夜,扬州城再次灯火通明。百姓们在街头巷尾摆起了宴席,将士们和百姓们一起喝酒、唱歌,庆祝这场胜利。姜承瑾坐在绣坊里,看着窗外的灯火,手里握着那枚铜制护心镜,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胜利不是结束,未来还有很多仗要打,还有很多旗帜要绣,但她不怕——因为她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绣娘,有英勇善战的将士,有支持她们的百姓。

转年春天,扬州的花开了。绣坊里的姑娘们不仅学会了绣旗帜、补铠甲,还开始教城里的妇人刺绣。阿桃成了绣坊的小师傅,教妇人们绣简单的纹样;春杏则带着人,把绣好的帕子、荷包送到周边的军营,让更多的将士感受到后方的温暖。

这天,姜承瑾正在绣一幅新的《春耕图》,画面里有农民在田里插秧,有孩童在田埂上放风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忽然,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她抬头望去,只见秦护卫带着几个护卫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姜小娘子,好久不见!”

姜承瑾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秦大哥!你们怎么来了?”

秦护卫笑着说:“陛下听说您在扬州做得风生水起,不仅教百姓刺绣,还为将士们做了这么多事,特意让我们来看看您,还带来了陛下的赏赐。”说着,他让护卫打开宝箱,里面是一批上好的蜀锦,还有一本手抄的《绣谱》。

“陛下说,”秦护卫继续说,“您用绣针守护山河,是大宋的骄傲。他还说,若是您有需要,宫里随时都能给您提供丝线和布匹。”

姜承瑾看着那些赏赐,又看了看窗外盛开的桃花,笑着说:“多谢陛下厚爱!请秦大哥转告陛下,民女在扬州很好,这里有需要民女的人,有民女想守护的山河。民女会一直留在扬州,用自己的绣针,绣出大宋的太平盛世。”

秦护卫点了点头,又和姜承瑾聊了许久,才带着护卫离开。送走秦护卫,姜承瑾回到案前,拿起那本《绣谱》,轻轻翻开。里面不仅有各种复杂的纹样,还有赵构的批注,写着“此纹样可用于军旗,显大宋威仪”。

她放下《绣谱》,拿起绣针,继续绣《春耕图》。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布面上,让画面里的春耕景象更显生动。绣坊里的“沙沙”声依旧,伴着城外将士们的操练声,还有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山河守护图。

喜欢绣骨贞心请大家收藏:()绣骨贞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