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外,暮色如血,浸染着厮杀后的战场。
郭靖立马高坡,望着眼前惨烈的战局,眉头拧成了死结。
身后,他亲自带出的兵马早已是强弩之末,将士们盔甲染血,兵刃卷刃,连坐下的战马都在不住喘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疲惫。
他们拼杀了整整大半日,早已体力穷尽,连举起刀剑的力气都快没了,若非靠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强撑,怕是早已溃散。
可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前方——远处的烟尘中,大小武带着的一支兵马正被蒙古大军渐渐合围。
蒙古骑兵如黑色潮水般层层逼近,将那片小小的阵地越缩越小,隐约能看到武敦儒、武修文兄弟在阵中奋力拼杀,却已是强弩之末,招式间的破绽越来越多。
“将军,撤吧!再不走,我们都要被困死在这里了!”
副将在一旁急声呼喊,声音里满是焦灼。
只因已经有了数队蒙古兵马过来了。
郭靖紧握铁枪,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想带身后的弟兄们撤回襄阳,他们已经拼尽了力,不能让他们白白送命。
可大小武是他的亲传弟子,更是为了守护襄阳才陷入重围,他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殒命?
一边是同生共死的袍泽,一边是需要守护的后辈,两种念头在他心中激烈冲撞,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大侠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左右为难,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
“罢了!”
郭靖猛地一咬牙,眼中闪过决绝。
“你带着弟兄们先走,快回襄阳城!我去救大小武!”
他知道自己这一去怕是九死一生,但身为大侠,他做不到弃人不顾。
然而,就在他调转马头,正要孤身冲入敌阵的瞬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惊雷般从侧后方传来。
“郭伯伯!”
一道青影快如闪电,带着一支精锐骑兵如风似火地冲了过来。
那身影挺拔矫健,正是杨过!
他身后的兵马虽不多,却个个精神抖擞,甲胄鲜明,一看便是以逸待劳的精兵。
杨过甚至来不及与郭靖多说一句话,只在擦身而过时留下一个坚定的眼神,便带着队伍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直直射向蒙古大军的包围圈。
“是……杨过!?”
被困阵中的武敦儒一眼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顿时精神一振。
原本——蒙古大军将武敦儒、武修文兄弟的残部越围越紧。
刀光剑影中,兄弟二人身上早已添了数道伤口,汗水混着血水浸透了衣衫,握着兵刃的手都在不住颤抖——他们已经拼杀了太久,力气快要耗尽,连眼前的视线都开始模糊。
“哥,看来今天咱们兄弟要交代在这儿了。”
武修文喘着粗气,反手劈开一名蒙古兵,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武敦儒没说话,只是咬着牙横刀格挡,可眼角的余光扫过四周,心里比谁都清楚弟弟的话没错。
蒙古骑兵像疯了一样往前涌,包围圈缩得只剩丈许之地,再撑片刻,不是力竭战死,便是被擒受辱。
他从前被擒过一次,丢了好大的脸。
是郭靖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兄弟给救回来的。
所以他们兄弟才一直在师父郭靖麾下,一直忠心耿耿,为了襄阳拼杀。
时至于此,要他们再被擒受辱,这二人只愿自己是死的。
武氏兄弟拼命求生。
他们甚至能看到远处高坡上师父郭靖的身影,那道平日里如定海神针般的身影,此刻却显得孤独无力。
他们知道。
自己体力将尽。
郭靖的兵马自然也是——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
虽然师父郭靖勇武过人,但他再怎么厉害也就是一个人,纵有盖世武功,也难分神来救他们。
绝望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淹没兄弟二人的心。
恍惚间,武修文的眼前竟闪过郭芙的笑脸——那个他们兄弟俩从小争到大的姑娘,最终却跟着杨过走了。
这些年,他们嘴上从不说什么,见了杨过也能客气寒暄,可心里的疙瘩却从未解开。
凭什么?
凭什么杨过能得到芙妹的青睐?
他们自问对郭芙的心意不输任何人,当年为了她,兄弟俩甚至差点反目成仇。
这份芥蒂,像根细刺,扎在心里许多年。
武敦儒似乎看穿了弟弟的心思,嘴角扯出一抹苦涩。
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时夜里想起,还会暗暗恨杨过几分,觉得若不是他,或许……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疾风般撕裂了战场的喧嚣。
“是他?!”武修文猛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一道青影带着一队精兵,如利剑般从蒙古军阵中硬生生凿开一条通路,直奔他们而来。
那马上的身影挺拔孤傲,不是杨过是谁?
他身后的士兵个个悍勇,刀光霍霍间竟无人能挡。
杨过挥枪横扫,将围在最外围的蒙古兵挑飞出去,沉声对他们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跟我冲!”
简单的九个字,却像惊雷般炸在大小武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请大家收藏:()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