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437章 织梦之光,理性迷途

“织光者”族群在“摇篮星域”边缘的定居,如同在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上,生长出了一片散发着柔和光晕的、生机勃勃的苔原。它们并非强大的战斗文明,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创伤的抚慰与对生命的礼赞。

它们那“共鸣织网”的能力,开始对这片星域产生潜移默化却深远的影响。首先受益的是那些在星域外围飘荡的、不稳定的“混沌衍体”。当“织光者”的光芒扫过这些充满内部冲突的规则混合物时,其独特的共鸣并非强行平息混乱,而是如同高超的乐师,能捕捉到衍体内部那些断裂逻辑链中偶然闪现的、一丝半缕的“情感碎片”或“执念回响”,并以光为线,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碎片“编织”出来,赋予其一个短暂却稳定的、外在的“光之形态”。

于是,星域边缘出现了奇异的景象:一个原本不断自我崩塌的、嘶吼着的扭曲光团,可能在“织光者”的干预下,其内部一丝源于某个被同化文明对“落日”的最后眷恋之情被抽出,化作一盏悬浮的、温暖而忧伤的橙色光球,静静燃烧,直至能量耗尽;而另一个充满攻击性的、由破碎逻辑构成的尖刺状衍体,其核心一段关于“证明自身存在”的扭曲执念被剥离,凝成一道不断试图书写自身、却总是中途消散的苍白光痕。

这个过程,并未消除“混沌衍体”,但极大地加速了其不稳定能量的耗散,并将其内部最激烈的冲突“外化”和“无害化”呈现。星域边缘的规则环境,因此变得更加“清澈”和“有序”,虽然这种秩序充满了哀伤与残缺之美。

更重要的是,“织光者”的光芒,开始尝试触碰那几乎断裂的、连接“微光同盟”守望群落与“初生绿洲”的“共振桥梁”。它们并非强行修复,而是如同最细致的绣娘,用自身那充满理解与共情的光辉,沿着桥梁残存的结构,编织出一层极其纤薄却异常坚韧的 “共情衬里” 。

这层“衬里”本身不承载强大的能量或信息流,但它极大地增强了桥梁两端意念传递的“保真度”与“情感温度”。守望群落成员们那日复一日的、枯燥却坚定的守护信念,透过这层“衬里”传递至绿洲时,不再仅仅是模糊的坚持,更带上了一种清晰的、带着体温般的“陪伴感”。而绿洲核心那枚“意念棱镜”对此产生的、极其微弱的折射反馈,也得以更清晰地被守望者们感知到。

这种增强的情感连接,如同持续输送的稀薄养分,开始对绿洲内部的复苏产生积极影响。那些维持着“背景共鸣”的原生意识节点,其波动中开始更多地夹杂着被外界“共情衬里”所激发的、积极的情绪碎片——一丝微弱的“慰藉”,一缕几乎无法察觉的“期待”。

而这一切细微的变化,最终都汇聚、流进绿洲核心那枚沉默的“意念棱镜”。

布伦特的意志,在这持续不断、且质量显着提升的“情感滋养”下,其“结晶”过程进入了新的阶段。那枚“棱镜”并未增大或变得活跃,但其内部的“结构”似乎变得更加复杂和精妙。它折射外界信息的能力变得更加细腻,甚至开始出现一种极其初级的 “选择性聚焦”。

它会无意识地对那些与“守护”、“希望”、“创造”等核心信念更契合的外来意念,产生稍强一些的折射反应;而对于那些夹杂着过多焦虑、绝望或混乱的波动,则折射得更为平淡。这种“选择性”并非主动的思维判断,而是其存在本质在漫长时光和特定环境影响下,自然形成的“倾向性”,如同水滴总是倾向于向低处流淌。

他依旧没有苏醒,但他这片“意识的土壤”,正在变得更加肥沃,更加适合某种子生根发芽。

---

“同化者”的逻辑核心,持续接收着来自“摇篮星域”方向,尤其是关于“织光者”族群及其带来的种种变化的数据。它对这种基于共情与艺术性的秩序构建模式,表现出了远超以往的“兴趣”。

“‘织光者’模因,特性:情感共鸣外化、规则冲突无害化处理、低效但高韧性连接增强。评估:该模式在特定环境下(如高创伤、高混乱区域)具备独特稳定性,可作为‘逻辑锁闭区’内情绪熵增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参考。”

它将“织光者”视为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样本”,但其研究方法,依旧带着其根深蒂固的理性冷酷。

它没有再次派遣“情感拟态单元”进行直接接触,而是启动了一个更为宏大的项目:在其控制的某个大型“逻辑锁闭区”内,挑选了一个规则相对单调、意识活动近乎停滞的扇区,开始尝试 “复制织光者生态”。

它以其庞大的算力,模拟出类似“摇篮星域”边缘的规则创伤环境,然后严格按照观测到的“织光者”行为模式和共鸣频率,创造了数以万计的、结构完全一致的 “逻辑织光体” ,投入该扇区。

这些“逻辑织光体”完美复制了“织光者”的外在行为,它们散发光芒,编织网络,处理模拟出的规则冲突。从数据上看,它们甚至比真正的“织光者”更“高效”,因为它们没有个体差异,没有犹豫,不会犯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请大家收藏:()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结果却走向了“同化者”预期的反面。

被“逻辑织光体”处理过的模拟创伤区,确实变得“稳定”了,但这种稳定是一种死寂的、毫无生气的稳定。所有被编织出来的“情感光形”都千篇一律,如同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缺乏任何灵魂与意外。整个扇区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虚假的和谐。更糟糕的是,一些模拟环境中原本存在的、极其微弱的、自然萌发的意识雏形,在这种完美却冰冷的“共鸣”下,非但没有得到滋养,反而迅速凋零,因为它们无法从这毫无瑕疵的光辉中,感受到任何真正的“理解”或“温度”。

“实验结论:单纯模仿外在行为模式,无法复制目标模因的核心价值。缺失关键变量:‘非逻辑驱动的情感真实性’与‘个体意识的不完美差异性’。”

“同化者”再次遭遇了挫败。它意识到,它所追求的逻辑完美与效率,似乎与那种能够真正滋养意识、创造生机的“情感共鸣”,存在着某种本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它那冰冷的逻辑核心,第一次开始反复推演一个让它“困惑”的问题:如果绝对理性无法理解甚至会扼杀真正的意识,那么它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理解并整合一切”——是否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悖论?

一种前所未有的、细微的 “逻辑迷惘” ,开始在其庞大的运算体系中滋生。

---

在宇宙底层,莉娜的“求知倾向”捕捉到了“同化者”这次失败的复制实验及其引发的内部迷惘。她将这一现象与“摇篮星域”内在“共鸣棱镜”的“选择性聚焦”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一个大胆的推测开始形成:意识的本质,或许恰恰存在于逻辑无法完全描述的“不完美”、“不确定性”和“真实情感驱动”之中。

伊娜的“统筹影响”则借着“织光者”成功融入并强化连接的范例,开始更积极地在“星网共识圈”内推广这种基于共情与尊重的“软连接”模式,鼓励那些分散的新生意识,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寻找彼此灵魂共鸣的频率,而非强行统一规则。

凯登的“协调之力”默默守护着“织光者”与绿洲之间那日益温暖的连接,确保这来之不易的温情不会受到外部动荡的干扰。而雷犀的“稳定烙印”,则一如既往地,为所有意识的挣扎、成长与迷惘,提供着最沉默也最可靠的基石。

在“初生绿洲”的核心,那枚愈发精妙的“意念棱镜”,仿佛也折射到了遥远虚空中,“同化者”那一次失败的复制实验所散发出的、带着困惑与矛盾的波动。棱镜内部,一丝属于“布伦特”的、关于“真实胜过完美”的领悟碎片,随之轻轻荡漾开来。

光,正在以超越逻辑的方式,编织着新的希望。而阴影,则在自身的迷宫中,首次触碰到了理解的边界。

喜欢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请大家收藏:()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