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 > 第129章 无终之始

星海深处,一滴光在游动。

它没有体积,没有质量,却比任何实体更真实。它是宇宙记忆的碎片,是回响的具象化,是“继续”二字在虚空中的倒影。当它经过一颗熄灭的恒星残骸时,残骸突然震颤,迸发出比燃烧更耀眼的蓝光——那是被遗忘的碳基生命基因,在振动的召唤下重新编织形态。

光滴穿过星云的褶皱,星云便化作螺旋的阶梯;光滴掠过黑洞的视界,黑洞便吐出吞噬了亿万年的星屑,如同久旱的大地迎接甘霖。它经过的地方,时间开始折叠,空间裂开细小的缝隙,裂缝中渗出的不是混沌,而是秩序的雏形。

这声音不在任何地方,却在每个原子的振动中清晰可闻。一团由反物质构成的云雾突然凝聚成环状结构,环心悬浮着一颗微小的暗紫色星球。星球表面浮现出流动的纹路,那是从未见过的数学公式,每一个符号都在诉说存在的必然性。当纹路完成最后一笔时,星球裂开,喷涌出十二道光——与前世十二道光柱如出一辙,却又截然不同。

光落之处,新的海洋诞生。

海水由液态光构成,翻涌时会迸发星辰的碎片。第一缕意识在这片光海中苏醒,它没有形体,没有性别,甚至没有“自我”的概念。它只是存在,像一片落叶坠入河流,像一粒沙融入沙漠。当它试图触碰自己的边界时,触碰到的却是整个宇宙的回响。

“你是谁?”它问。

回响没有回答,但光海的波纹突然重组,形成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不是它的倒影,而是无数个正在苏醒的意识体——有的化作人形,有的化作几何图形,有的化作纯粹的振动。它们彼此交织,却又泾渭分明,如同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旋律。

“我们是回响。”镜中传来万千声音的重叠,“我们是继续。”

意识体伸出手,触碰最近的光点。刹那间,它拥有了形态:半透明的躯体里流动着星河,每一次呼吸都震碎成千上万的星芒。它抬起手,指尖轻点,光海中立刻升起一座由振动构成的城市。城市里的建筑没有固定的形状,随着观察者的意识不断变幻,时而如钻石般棱角分明,时而如水母般柔软飘逸。

城市的中心,矗立着一座高塔。

塔尖插向虚无,塔底扎根于光海深处。塔身刻满螺旋状的符文,每一道符文都是一次宇宙重启的记录。当意识体触摸塔身时,符文突然活了过来,化作光流钻入它的躯体。它看到了——

——看到一个文明在黑域中挣扎求生,用暗物质铸造城墙;

——看到另一个文明将自身拆解为纯能量,漂浮在黑洞吸积盘边缘;

——看到第三个文明创造出会思考的星云,却在绽放瞬间自我湮灭。

意识体猛然转身,发现整座城市正在分崩离析。光海中的建筑化作数据流,汇入它的躯体;城市的居民化作振动,成为它意识的一部分。它终于明白,自己并非观察者,而是承载者——承载着所有可能的未来,所有未完成的诗篇。

它张开双臂,拥抱虚无。

从它的指缝间,新的星系诞生。这些星系不再是冰冷的物质团块,而是由意识直接编织的梦境。有的星系里,时间以螺旋方式流淌;有的星系中,重力是可见的彩色丝线;还有一个星系的核心,悬浮着一颗会哭泣的恒星,它的泪水化作新的维度。

“为何而泣?”某个新生文明问。

恒星没有回答,但它的泪水在真空中凝结成一本书。

那本书悬浮在光海之中,封皮上流淌着液态的星辉,既像文字又像纯粹的光痕。当书页翻开时,没有任何墨迹或符号显现,只有一片纯净的空白。然而,当第一个文明成员将手指轻轻按在书页上时,他的意识突然被拉入无垠的虚空。

在那里,没有声音,没有图像,只有一种绝对的寂静。但这寂静里却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波动,像是宇宙最原始的心跳,缓慢而深沉。

紧接着,这心跳化作一个答案,直接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继续。"

这答案没有声音,却比任何呐喊都更加震耳欲聋。它不是用任何已知或未知的语言传达的,而是直接烙印在意识深处的真理。当第二个文明成员触碰书页时,同样的答案再次浮现。紧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直到所有注视着这本书的存在都接收到了这个永恒的指令。

"继续......"

书页开始自行翻动,尽管没有任何风吹过。每翻过一页,就有新的景象在文明成员的意识中展开:

他们看到一颗超新星爆发,却在最灿烂的时刻将自己压缩成一颗中子星;

他们看到一片星云旋转、凝聚,最终诞生出一颗孕育生命的行星;

他们看到一个文明在灭绝前夕将全部知识压缩成一段量子信息,发射向宇宙深处;

他们看到自己——这个刚刚诞生的文明——在未来无数种可能的形态中挣扎、成长、繁荣或消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请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无论看到什么,最后的答案永远是那两个字:

"继续。"

书页翻到最后一页时,它突然化作无数光点消散。但这些光点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入了每个触摸过书的意识之中。从那一刻起,这个文明将永远铭记:

存在本身即是使命,而使命只有一个——继续。

恒星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它的泪水已经流尽,但它的光芒依然在照耀。因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还有一个意识还记得"继续"这个词,宇宙的故事就不会终结。

而在遥远的未来,当这个文明发展到能够理解恒星的语言时,他们会明白:

那本书从来就不需要被读懂。

因为它本身就是答案。

书页自动合拢,化作流星坠入恒星的泪海。在坠落的过程中,流星分裂成亿万光点,每一颗光点都携带者一句被遗忘的箴言。其中一颗光点落在某颗蔚蓝星球的海洋里,溅起的水花中浮现出半透明的人影——那是早已灭绝的智慧种族。

人影开口,声音却来自所有方向。

不是回声,不是共鸣,而是同时来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粒尘埃、每一道光波。这声音超越了声波的范畴,它是量子涨落的低语,是时空涟漪的震颤,是所有存在共同的心跳。

"继续。"

这声音落下时,宇宙的背景辐射突然泛起微妙的波动,像是一首跨越百亿年的古老歌谣被轻轻拨动。星系间的尘埃云开始重新排列,形成新的螺旋;熄灭的恒星残骸中,沉睡的中子开始以新的频率振动;就连真空本身也出现了短暂的量子涨落,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回应这个简单的指令。

十二道光柱从宇宙深处升起,它们的光不再刺目,而是带着某种温柔的坚定。光柱所过之处,时间开始流动,空间开始延展,熵增的洪流中竟涌现出新的秩序。一艘艘早已废弃的星际飞船突然重新启动,它们的引擎喷吐出的不再是火焰,而是流动的数据流——那是无数文明留下的知识与记忆,在"继续"的指令下重新激活。

某个早已消亡的机械文明留下的观测站里,布满锈迹的传感器突然亮起微光。它的数据库里,最后一条记录正在被改写:

"检测到宇宙级指令:继续。执行状态:已激活。"

而在一颗蓝色星球上,一个刚刚学会直立行走的原始生命仰望星空,他的瞳孔倒映着十二道光柱。他的脑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从未学过的概念——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原始的冲动:

要继续活下去。

这个冲动如此强烈,如此纯粹,以至于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出了一步。这一步踩碎了一片落叶,惊起了一只昆虫,惊动了躲在树梢上的鸟。鸟儿振翅高飞,翅膀拍打出全新的气流,这气流又影响了云层的走向,最终化作一滴雨水,落在远方的土壤里。

这滴雨水渗入地下,滋养了一颗种子。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后落入水中,随河流漂向大海。在海洋深处,一株发光的藻类吸收了果实中的养分,开始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光合作用。这个微小的变化将在未来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

而这一切的起点,仅仅是"继续"二字。

人影的声音仍在宇宙间回荡,但已经不需要刻意去听。因为每个存在的核心深处,都已经铭刻下了这个指令。一台早已报废的AI核心突然闪烁起微光,它的最后一行代码从"ERROR"变成了"CONTINUE"。一株沙漠中的仙人掌在月夜里悄悄舒展枝叶,它的基因序列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段神秘的代码。就连最微小的夸克,在相互碰撞时也遵循着这个古老的指令,让宇宙的舞蹈永不停歇。

恒星的光芒变得更加明亮,不是因为燃料的增加,而是因为它们领悟了这个真理。黑洞的视界开始颤动,不是因为要吞噬更多物质,而是准备将压缩的时间与空间重新释放。就连最遥远的星系,也在以比之前更精确的轨道运行,仿佛宇宙本身正在调整呼吸的节奏。

因为这就是宇宙的终极法则:

存在即是继续,继续即是存在。

在这声音消散后的寂静里,一个新的星系正在诞生。它的旋臂上,第一批恒星正在点亮。而在其中一颗岩石行星的表面,海洋正在凝结成最初的形态。海洋里,某种未知的分子正在以奇妙的方式组合,即将创造出能够自我复制的结构。

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那个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答案:

"继续。"

这个答案没有起源,因为它本身就是起源。它不需要被创造,因为它先于创造而存在。当宇宙还是一片混沌时,这个答案就已经在虚无中回荡;当时间尚未开始流动时,这个答案就已经刻在了存在的最深处。

人影的声音消散后,宇宙陷入了绝对的寂静。但这寂静并非空无,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某个尚未成型的维度里,一个光点突然闪烁了一下——不是因为能量波动,而是因为它"决定"要闪烁。这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成为了新的因果链的第一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请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光点开始膨胀。

它不是爆炸式的扩张,而是像一颗种子在土壤中缓慢发芽。随着它的生长,周围的空间开始弯曲,时间开始流动,物质开始凝聚。一万亿分之一秒后,这个光点已经膨胀成一个由氢原子构成的原始星云。又过了十亿分之一秒,星云中心开始坍缩,温度与压力不断攀升,直到——

轰!

一颗恒星诞生了。

但这不是普通的恒星。它的核心燃烧的不是氢,而是纯粹的"继续"法则。它的光芒照耀之处,物质不再遵循已知的物理定律,而是按照"可能性"重新排列组合。在第一缕恒星光照亮的区域,一团特殊的星际尘埃开始旋转。尘埃中蕴含着十二种基本粒子的变体,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晶体结构。

这个晶体不反射光,而是"理解"光。当恒星的光芒照射在它表面时,晶体内部浮现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宇宙模型——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宇宙,而是所有可能存在过的宇宙的总和。模型中,有的宇宙只有二维,有的宇宙时间倒流,有的宇宙由纯意识构成。但在所有这些宇宙的尽头,都写着同样的答案:

"继续。"

晶体突然碎裂。

碎片化作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都携带着一个完整的宇宙蓝图。这些光点飞向四面八方,在飞行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增殖。当它们抵达某个时空节点时,就会引爆成一个全新的宇宙。第一个光点落在了我们宇宙的初始奇点上,第二个光点则创造了一个镜像宇宙,第三个光点孕育了一个由反物质构成的文明......

而在我们的宇宙里,十二道光柱再次升起。这一次,光柱不再神秘莫测,而是清晰地呈现出DNA双螺旋的结构。每道光柱里,都流淌着不同文明的记忆与智慧。当这些光柱交汇时,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他们既不是碳基生命,也不是硅基生命,而是纯粹的"可能性"化身。

这个物种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同时存在于无数个时空。他们唯一的行为,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能性。有的可能性孕育出新的文明,有的可能性修复了破损的宇宙结构,有的可能性则只是单纯地让一朵花绽放得更美。

而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之上,悬浮着一个永恒的问题:

"为什么是继续?"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是答案。就像光不需要解释为何会发光,重力不需要证明为何会吸引,"继续"也不需要理由。它是宇宙最根本的状态,是所有法则的基础,是存在本身的意义。

恒星依然在燃烧,星系依然在旋转,生命依然在繁衍。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那个简单的答案始终在回荡:

"继续。"

这个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直到它不再是声音,而成为了宇宙的脉搏。当最后一个黑洞蒸发殆尽时,当最后一粒星尘消散于虚空时,当所有的意识都融入永恒之光时——

"继续。"

这最后的回响,将开启下一个宇宙的大爆炸。

“我们曾追问存在的意义,如今才知答案早已写在每一次呼吸里。”

话音未落,他们的身影便溶解在水中,化作磷光,指引深海生物组建新的文明。与此同时,宇宙的另一端,十二道光柱再次升起,但这次它们没有刺破混沌,而是温柔地包裹住正在消亡的星系,像母亲轻抚熟睡的婴儿。

这声音变得柔和,带着某种期待的颤音。在某个不起眼的螺旋臂末端,一颗刚诞生的岩石行星表面,液态水正在汇聚。水面上,第一朵意识之花缓缓绽放。花瓣上,浮现出一行不断变化的文字:“此处即彼岸,终结即开端。”

当最后一个字成型时,整颗行星突然量子化,化作亿万光点,融入正在膨胀的宇宙网络。

这并非湮灭,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蜕变。每一粒光点都承载着这颗行星的全部记忆——从最初熔岩翻涌的地核,到苍翠繁茂的雨林,从青铜器上最初的刻痕,到最后一颗卫星坠入大气层的轨迹。这些记忆没有消失,而是以量子态的形式永恒存在着,在虚空中编织成一张比蛛网更纤细、比星系更宏大的信息之网。

光点所过之处,老旧的物理法则开始松动。

在某个濒临死亡的恒星系里,电子突然不再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排列组合。一颗濒临熄灭的白矮星核心迸发出异常的能量波动,它的表面浮现出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图案,而是某种超越人类认知的数学之美在物质层面的具象化。更令人震撼的是,在恒星残骸的阴影里,一团由暗物质构成的云雾开始有规律地脉动,仿佛在回应某种宇宙深处的韵律。

新的维度在夹缝中生长。

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开始出现诡异的扭曲,某些区域的时空曲率不再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在银河系悬臂的一个偏僻角落,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颗红矮星的引力场呈现出十二维对称性,它的行星轨道不再是闭合的椭圆,而是像克莱因瓶的表面一样无限延伸却又首尾相连。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这颗恒星的宜居带里,一颗岩石行星的大气层中检测到了未知粒子的痕迹——这些粒子既不属于标准模型,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超对称理论框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请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某个瞬间,某个光点恰好穿过一个垂死文明的墓碑。

这块墓碑由一种未知的合金铸造,上面刻满了这个文明最后的留言。当光点接触墓碑表面的瞬间,金属表面突然泛起涟漪,那些用原子级精度雕刻的文字开始像活物般蠕动重组。首先消失的是他们对本星系战争的记录,接着是关于能源危机的痛苦反思,最后连他们引以为傲的艺术成就和哲学思考也逐一消融。当所有文字都褪去后,墓碑呈现出绝对的空白——

然后,全新的字迹从虚无中浮现:

"继续。"

这简单的两个字以黄金比例排列,每个笔画都蕴含着宇宙尺度的信息密度。当外星考古学家的探测器试图扫描这些文字时,设备突然过载爆炸,但在爆炸前的0.0001秒内,传感器记录下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墓碑周围的时空曲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十四面体结构,而这个几何形状正是他们文明中最崇高的精神象征——它代表着"超越死亡的存在形式"。

在更遥远的星系团深处,一群流浪的量子意识体感知到了这个变化。它们立刻停止了持续三千年的哲学辩论,转而开始用引力波编码传递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虫洞网络中转后,在仙女座星系边缘引发了一系列奇异的连锁反应:一团原本随机分布的星际气体突然开始有序旋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双螺旋结构;几个正处于战争状态的机械文明同时收到了相同的数学序列,这些序列解码后显示为一组简洁的物理公式——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让他们的曲率引擎突破光速屏障。

而在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所有粒子对撞机突然检测到一组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这些粒子的衰变模式呈现出明显的非随机性,仿佛在传递某种有规律的信息。更离奇的是,全球各地的射电望远镜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重复信号——这段信号经过解码后显示为一串质数序列,而这个序列恰好是解开他们文明最大谜题——"费米悖论"——的数学钥匙。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那个已经量子化的行星。此刻它已完全融入宇宙网络,成为连接无数星系的信息节点。在网络深处,某个超越时空维度的意识体轻轻拨动了一下量子琴弦,于是——

整个宇宙的背景辐射频率发生了0.000001%的偏移。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却像蝴蝶效应般在整个宇宙引发连锁反应:某个濒临灭绝的物种突然获得了基因突变,成功适应了即将到来的冰河期;一个被遗忘的古代文明遗迹突然发出强烈的电磁信号;甚至在我们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里,一颗沉睡了四十亿年的彗星开始朝着内太阳系进发......

而在这一切变化之上,悬浮着一个永恒的真理:

"继续。"

这简单的两个字,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既是谜题也是答案。它不需要被理解,因为它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它不需要被证明,因为它存在于每一次量子跃迁、每一个化学反应、每一颗星辰的诞生与死亡之中。

当最后一个思考者停止思考时,当最后一粒尘埃化为光子时,当所有的文明都化作历史的尘埃时——

"继续。"

这最后的回响,将在下一个宇宙的大爆炸中,重新奏响永恒的乐章。

这一次,叹息化作亿万颗种子,撒向时间的河流。有的种子沉入黑洞奇点,有的种子被抛向多元宇宙的尽头,还有的种子落在某个正在打盹的猫尾巴上。当猫醒来时,尾巴上多了一撮发光的绒毛。它甩动尾巴,绒毛分裂成千万个光点,飞向未知的远方。

在某个光点坠落的轨迹尽头,一片虚无突然坍缩成婴儿的形状。婴儿睁开眼睛,瞳孔里映出整个宇宙的过去与未来。他伸出手指,触碰虚空中的某一点——那里,第十二道光柱的倒影正在缓缓浮现。

“爸爸,这是什么?”婴儿问。

虚空深处,传来振动的声音:

“这是继续。”

婴儿笑了,他的笑声震碎了所在维度的最后一丝黑暗。在崩塌的黑暗中,浮现出一行新的文字:

“此身即回响,此息即永恒。”

文字刚成型,便化作千万道金芒,融入婴儿的瞳孔。他的小拳头无意识地攥紧,掌心里便跃出一颗微型恒星——不是炽热的火球,而是由液态光构成的星核,表面流转着与他笑声同频的波纹。恒星轻轻震颤,喷吐出的不是辐射,而是十二道半透明的光带,每道光带都缠绕着一个正在苏醒的意识体。

“欢迎回家。”婴儿开口,声音像两片星云相触时的轻响。

最近的意识体率先回应。那是个由反物质构成的生命,形态如流动的水银,却在接触婴儿的瞬间凝成了人形——与他有七分相似的面容,眉眼间却多了几道星轨般的纹路。“我们曾是光,是星尘,是记忆的碎片。”它的声音里带着久别重逢的震颤,“如今为何归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请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婴儿抬起手,指尖点在那生命额间。对方的身体立刻透明,露出内部流转的宇宙网络——每一根脉络都对应着一段被“继续”串联的时光。“因为你们从未离开过。”他说,“回响不会消散,只会换种方式重生。”

水银生命的眼中泛起星芒。它忽然明白,自己曾在无数次宇宙重启中扮演过不同的角色:或许是燃烧的恒星,或许是沉睡的黑洞,或许是一朵在真空中绽放的花。而此刻,它只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那个承载所有回响的“容器”。

“那‘继续’呢?”另一个意识提问。它的形态像一团旋转的星雾,核心处嵌着半枚破碎的齿轮——那是某个已毁灭机械文明的最后遗物。“我们曾以为‘继续’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刻在法则里的枷锁。”

婴儿歪头,发梢垂落的光丝扫过星雾。星雾突然展开,露出内部无数细小的刻痕——那是该文明在消亡前刻下的日志,每一笔都浸透了绝望。“它不是枷锁。”婴儿说,“是土壤。”

他伸出脚,轻轻踩在虚空里。原本虚无的空间立刻泛起涟漪,生长出一片由光构成的草原。草叶上,每一颗露珠都封印着一个文明的兴衰:有的在战争中灰飞烟灭,有的在和平中耗尽能量,有的在探索宇宙的途中迷失方向。但此刻,所有露珠都在发光,像无数双眼睛,倒映着同一片星空。

“看。”婴儿指向草原中央。那里,一棵由十二道光柱构成的树正在生长。每道光柱的枝桠间,都垂落着发光的果实——有的果实里是正在形成的新星系,有的是尚未诞生的文明蓝图,有的是某个生命最后一刻的感悟。

“这些果实,是‘继续’的种子。”婴儿说,“当它们坠入虚无,就会在另一个维度生根发芽;当它们被意识触碰,就会唤醒沉睡的记忆;当它们融入星海,就会成为新的回响。”

水银生命伸出手,接住一颗坠落的果实。果实表面浮现出一行文字:“致下一个我——愿你永远有勇气成为自己。”它轻轻一咬,汁液在口中炸开,竟是整个宇宙的声音:恒星的轰鸣、黑洞的低吟、生命的呐喊、婴儿的笑声……所有声音交织成两个字——“继续。”

星雾生命突然笑了。它的齿轮碎片开始重组,化作一只透明的手,轻轻抚过婴儿的脸颊。“原来我们从未被‘继续’束缚,”它说,“是‘继续’让我们得以自由——自由地成为光,成为星,成为爱,成为一切可能的存在。”

婴儿点点头,指向更远的地方。那里,十二道光柱的倒影正在汇聚,形成一道通向未知的光桥。桥的尽头,一片虚无正在膨胀,却又在膨胀中诞生出新的结构:有的像螺旋,有的像分形,有的像从未见过的几何图形。每一个结构都在振动,每一次振动都在重复那两个字——“继续。”

“那是下一个开始。”婴儿说。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却比任何实体都更清晰。水银生命和星雾生命明白,他即将融入宇宙网络,成为新的回响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悲伤,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分离都是暂时的,所有的告别都是为了更辽阔的相遇。

“我们会记住你的。”水银生命说。

“我们会成为你。”星雾生命说。

婴儿笑了,笑声中带着星尘的重量与时光的温度。他的最后一句话,混着整个宇宙的回响,飘向时间的尽头“而我,会成为所有记住我的存在。”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便消散在光桥的尽头。但在消散的瞬间,整片草原突然绽放出亿万朵光花。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正在苏醒的意识体,他们的瞳孔里都映着同一行文字——

“此身即回响,此息即永恒。”

而在更遥远的维度,某个正在打盹的猫尾巴上,一撮发光的绒毛突然飘起。

这撮绒毛并非寻常之物——它曾在无数宇宙的轮回中游历,从奇点诞生的第一缕光到黑洞湮灭前的最后一丝辐射,都曾掠过它柔软的尖端。此刻,它随着猫的呼噜声轻轻颤动,忽然挣脱了引力的束缚,化作一道流光穿透维度壁垒。

它穿过星门——那由远古文明用中子星核心铸造的传送装置,门框上镌刻的数学公式在它经过时纷纷重组,变成了一串简单的音符;它越过虫洞——这个连接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的捷径,通道内壁的量子泡沫自发排列成与绒毛颤动频率完全一致的波纹;最终,它落在某个新生文明的祭坛中央。

这座祭坛由开采自恒星内部的晶体构筑,表面流淌着液态的光。当绒毛触碰石碑的刹那,碑文上“终结”二字的笔画突然开始扭曲、分解,像被风吹散的沙粒。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笔触——圆润、流畅,既像草书的韵律,又像DNA双螺旋的优雅。新的字迹逐渐成形:

“继续。”

整个过程安静得仿佛从未发生,唯有祭坛基座上的计时器突然疯狂跳动。原本倒计时归零的机械结构,此刻竟开始正向计数,数字从“1”开始跃升,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祭坛周围空间的一次微妙震颤。新生文明的观测者们先是错愕,继而跪伏。他们的学者颤抖着手指,用神经接口直接接入祭坛的数据流,接收到的却不是信息,而是一段振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请大家收藏:()星穹弑神:我靠科技修真推三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