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五点的工地,寒风裹着沙尘掠过核心筒的混凝土墙面,发出“呜呜”的轻响。顾沉舟站在起重机旁,手里拿着力矩限制器的检测日志,指尖在“力矩偏差0.5%”的记录上反复摩挲——这是昨晚他让设备组连夜排查出的细微异常,虽在允许范围内,却容不得半点侥幸。
“顾总,您怎么这么早?”苏晚裹着厚厚的工装外套,拎着装满检测工具的帆布包快步走来,鼻尖冻得泛红。她刚走近,就看到顾沉舟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杯壁贴着熟悉的便签:“温到55℃,刚好入口。”
“怕设备出问题,过来再核对一遍。”顾沉舟接过她手里的工具包,自然地挎在肩上,“力矩限制器有点偏差,我让设备组换了新的传感器,你再用检测仪测测,放心。”
苏晚拿出便携式检测仪,将探头贴在力矩限制器的接口处。屏幕上的数字跳动几下,最终稳定在“偏差0.0%”,完全符合规范。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带着笑意:“没问题了,你也太细致了,连0.5%的偏差都不放过。”
“钢结构吊装是高空作业,差一点都可能出危险。”顾沉舟的目光扫过她被风吹乱的头发,伸手轻轻帮她理了理工装领口,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垂,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又快速移开。苏晚的耳尖瞬间泛红,低头假装整理工具,心跳却像擂鼓一样。
六点半,项目团队和监理单位陆续到场。林晓雅抱着启动仪式的流程表跑过来,声音里带着兴奋:“苏工,顾总,所有准备都做好了!媒体的摄像机已经架好,钢结构构件也都运到指定位置,就等七点半仪式开始!”
老周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项目成本总控表”,激动地说:“苏工,咱们的累计节省成本已经到30.2%了!比预期还超了0.2%,顾总说的装修材料优化,一下子省了15万!”
苏晚接过成本表,看着上面清晰的核算数据,心里满是成就感——从最初竞标时的忐忑,到现在一步步达成目标,每一分节省都离不开团队的熬夜,更离不开顾沉舟始终如一的支持。
七点二十分,就在仪式即将开始时,设备组突然跑来汇报:“顾总,苏小姐,起重机的吊钩润滑不足,要是直接吊装,可能会影响起吊速度!”
顾沉舟眉头微蹙,立刻走向吊钩:“润滑脂呢?赶紧拿过来,我跟你们一起弄。”
苏晚也快步跟上,从工具包里拿出黄油枪:“我帮你递润滑脂,你负责涂抹,这样快。”
两人配合默契,顾沉舟半蹲在吊钩旁,精准涂抹润滑脂;苏晚站在一旁,每涂完一处就及时递上干净的抹布,避免油污沾染。晨光透过起重机的钢架落在他们身上,画面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旁边的监理王工忍不住感慨:“很少见甲方和设计方这么齐心的,顾总和苏工这配合,比我们老搭档还默契。”
七点半,启动仪式准时开始。顾沉舟站在话筒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在苏晚身上,语气比平时温和几分:“顾氏总部项目从启动到现在,最让我惊喜的,不是‘科技 地产融合’的定位有多亮眼,而是遇到了真正懂专业、敢较真的合作伙伴。苏晚工作室用数据修正结构漏洞,用优化方案节省30%成本,更守住了‘设计主权’的底线——这不是‘依附’,是平等的并肩,是我一开始就想要的合作模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苏晚站在人群中,看着顾沉舟挺拔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暖流。轮到她发言时,她握着话筒,目光坚定:“感谢顾总的信任,也感谢团队的付出。这个项目让我明白,好的设计不只是漂亮的图纸,更是数据的支撑、成本的把控,是有人愿意尊重你的专业,陪你一起解决问题。未来,我们会继续以‘标杆’为目标,不辜负这份信任。”
她话音刚落,顾沉舟就走上台,递过一把系着红绸带的剪刀:“启动剪彩,一起?”
苏晚接过剪刀,指尖与他的指尖轻轻相触。两人并肩站在彩带前,随着“3、2、1”的倒数声,剪刀落下,红色彩带飘向空中。台下的摄像机不停闪烁,记录下这并肩启航的瞬间——照片里,两人的笑容明亮,眼底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仪式结束后,正当众人准备开始第一根钢柱的吊装时,张涛突然带着两个华建的人挤进人群,对着媒体的摄像机大声嚷嚷:“你们这吊装方案有问题!刚才起重机还出了润滑故障,现在就敢吊装,要是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
记者们的镜头瞬间转向张涛,现场的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顾沉舟上前一步,挡在苏晚身前,语气冷了几分:“张总,说话要讲证据。起重机的润滑问题已经解决,力矩限制器刚换了新传感器,检测数据全部达标,有监理和设备组的双重签字。你要是质疑方案,我可以把三次专家评审的报告给你看,安全系数比规范要求高20%,你还有什么疑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星脉之心破渊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晚也冷静地补充:“华建之前做的城东商业楼项目,钢结构吊装时曾因力矩计算错误导致钢柱倾斜,我这里有当时的事故分析报告。张总与其关心我们的项目,不如回去完善自己的方案,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
张涛被两人的话噎得说不出话,看着记者们质疑的眼神,只能灰溜溜地带着人离开。现场的氛围重新轻松下来,监理王工笑着说:“顾总,苏工,你们这一唱一和,真是把张涛怼得没脾气!”
中午,顾沉舟在附近的餐厅订了包厢,犒劳项目团队。席间,他特意给苏晚夹了一块清蒸鱼:“你早上没吃多少,多补补。对了,之前给你说的‘扶持资金’,市里出了新政策,还款期限可以延长到五年,年利率还能再降0.3%,你要是需要,让陈特助帮你办手续。”
苏晚心里一动——她早就猜到“扶持资金”是顾沉舟匿名安排的,现在他又主动提延长还款,显然是怕她有压力。她轻声说:“谢谢,等工作室回款稳定了,我就尽快还上。”
“不用急。”顾沉舟放下筷子,目光认真,“我更希望你把精力放在项目上,而不是被资金问题困扰。你做的设计,比这几百万更有价值。”
下午两点,苏晚回到工作室,刚想整理启动仪式的照片,就看到顾沉舟拎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进来。他把木盒放在桌上,推到苏晚面前:“启动仪式的纪念,打开看看。”
苏晚打开木盒,里面是一个按1:100比例制作的钢结构吊装模型,钢柱上刻着一行小字:“2024.XX.XX 顾氏总部项目钢结构吊装启动 沉舟&晚晚 并肩同行”。模型旁边,还放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上面是核心筒与钢结构的结合图案。
“这是……”苏晚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她没想到顾沉舟会特意定制这样的纪念物,连“晚晚”这个私下里的称呼都刻了上去。
“模型是我让厂家按咱们的吊装方案做的,每个细节都跟实际一致。”顾沉舟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声音放得更柔,“徽章可以别在工装上,算是咱们共同推进项目的见证。”
苏晚拿起徽章,轻轻别在自己的工装领口,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满是温柔:“谢谢,我会一直带着的。”
晚上七点,顾沉舟送苏晚回家。车子停在小区楼下,苏晚解开安全带,刚想下车,顾沉舟突然叫住她:“苏晚,有句话我想跟你说。”
他转身面对她,眼神认真又坦诚,没有了平时的冷硬,只剩下温柔:“从第一次在办公室见你,你用数据指出方案漏洞,我就知道你不是只会依附别人的设计师。后来一起解决供应商问题、政策变动,一起熬夜改图、盯工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在意你——不只是因为你的专业,更是因为你这个人。我想,我们的关系,不该只停留在‘合作方’。苏晚,你愿意跟我以结婚为目标,认真交往吗?”
苏晚的心跳瞬间停了半拍,眼泪忍不住涌了上来。她看着顾沉舟眼底的期待与紧张,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我愿意。”
顾沉舟笑了,伸手轻轻擦掉她脸上的眼泪,动作温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以后,不用再自己扛着所有事,有我在。”
苏晚靠在他的肩膀上,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里满是踏实——从“图纸与决策的交锋”开始,到“专业认可”的共鸣,再到此刻“心意定锚”的承诺,她和顾沉舟终于跨越了所有界限,朝着共同的未来走去。
回到家,苏晚把钢结构模型放在书桌上,旁边摆着之前的纪念钥匙扣和星图投影仪。她拿起手机,给顾沉舟发了条消息:“模型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了,徽章也别好了。顾沉舟,谢谢你,让我在追求专业的路上,还能遇到心动的你。”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沉舟的回复:“该说谢谢的是我,遇到你,是我的幸运。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工地盯吊装进度。”
苏晚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的模型上,照亮了“并肩同行”的小字,也照亮了她心里悄悄绽放的幸福。她知道,第一卷“初遇:图纸与决策的交锋”已经圆满落幕,而她和顾沉舟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最温暖的篇章。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星脉之心破渊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