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22章 追虹人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22章 追虹人

作者:云影流光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31 02:41:30 来源:武林小说网

闽地多山,山多雾,雾里藏着许多故事。

其中最缠人的一桩,是关于一个叫阿陶的老陶工,和他毕生追逐的七彩虹釉。

阿陶本是泉州府同安县一个寻常陶匠,十五岁跟着师父学拉坯,二十岁能单独烧窑,三十岁上已能烧出“雨过天青”

的青瓷,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

那时他娶了邻村的绣娘阿秀,生了对双生儿女,日子虽清苦,倒也像窑里烧出的粗陶碗,踏实温暖。

变故起在他三十五岁那年。

清明上祖坟时,他见山脚下老樟树下躺着块碎陶片,釉色斑斓如彩虹浸了水,闪着珍珠般的光泽。

守墓的老丈说,这是前朝万历年间的残片,传说是位云游道士所制,釉料需得在彩虹垂落时取了山雾,混着七种特定的矿石,用晨露调和,再入窑经七七四十九日煅烧,方得此色。

老丈还说,那道士最后是追着彩虹进了深山,再没出来。

阿陶听得心跳如鼓。

他本就痴迷釉色,见这碎片的虹光比世间任何瓷器都惊艳,当下便把祖坟前的三柱香插得东倒西歪——他要去寻这七彩虹釉。

阿秀得知时,他正蹲在院角磨石杵,要把祖传的制陶秘籍上的字迹磨下来,好腾地方写新的釉方。

“你要抛家舍业去寻什么彩虹?”

她攥着刚给小女儿缝好的虎头鞋,指节发白,“两个娃才会喊阿爹,你倒好,要去追虚无缥缈的东西。”

阿陶把碎陶片往桌上一放:“你瞧这颜色,比咱窑里烧的青瓷强上百倍。

若能烧成,咱们的娃就能穿绸衣,吃白米,不用再跟着我啃红薯干。”

他说的时候眼睛发亮,像窑火烧到了最旺处。

阿秀望着他发灰的眼窝——这半年他为了找矿石,已经在深山里睡了三个月草棚——到底没再拦,只把个布包塞给他:“里头是晒干的梅干菜,路上煮面吃。”

这一去,便是八年。

头三年,阿陶沿着闽浙交界的山脉转,见山就爬,见溪就淘。

他学了苗疆的“望气术”

在雨后守着山尖等彩虹;跟畲族的药农学认矿石,在悬崖边凿下带虹纹的石头;甚至跟着马帮去过苗寨,用半车粗瓷换了本残缺的《洞玄子·外丹篇》,里头记着“虹光入釉,可通天地”

的说法。

可他烧了百窑,不是釉色浑浊如浆,就是烧裂成碎片,最好的也不过是普通的青釉。

第五年,阿秀带着娃来寻他。

小女儿如今能跑能跳,扑进他怀里时,脖颈还挂着当年他走时系的红绳。

“阿爹,娘说你不要我们了?”

小儿子攥着块泥巴,是他蹲在窑边捏的歪脖子罐子,“我用泥巴给你做了个娃娃,跟娘说的一样,红鼻子红眼睛。”

阿陶摸着孩子的头,喉咙发紧。

夜里,阿秀坐在窑前的草堆上,看他用竹片拨弄窑灰。

“你看这灰,”

她轻声说,“当年你烧青瓷时,我总说这灰太脏,可现在倒觉得,它比那些亮得扎眼的釉色实在。”

阿陶没说话,只盯着跳动的火苗。

火光照着他眼角的皱纹,像道道裂开的冰纹。

第七年,阿陶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他卖了祖屋,典了田产,连阿秀最后托人送来的银镯子都熔了做釉料。

这年冬天,他在武夷山脉深处的一个破庙里落脚,庙里的老和尚见他形容枯槁,每日蹲在灶前研究草木灰,便叹口气:“施主,你这是在追虹,还是在追自己的执念?”

阿陶没听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