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踏入那扇石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腥甜气味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扑面而来,仿佛我一头撞进了一个盛满了陈年血酒的酒窖里。那股味道如此强烈,以至于我几乎要被它淹没,我的喉咙里涌起一阵恶心,差点让我当场呕吐出来。
然而,真正让我僵在原地、甚至忘记了呼吸的,并不是那股难闻的气味,而是眼前所呈现出的景象。这完全不是我所预期的北派墓葬的样子,而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
墓室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宝顶,它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宝顶的表面覆盖着青灰色的琉璃瓦,在那诡异的红光映照下,这些琉璃瓦竟然泛着一层冷冽的寒光,让人不寒而栗。而宝顶檐角的走兽雕刻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它们被雕刻得狰狞毕露,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可能从宝顶上扑下来,将我撕成碎片。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些走兽的雕刻竟然是清陵特有的“龙、凤、狮、马”组合!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这里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北派墓葬,而是与清朝有着某种关联的特殊地方?
宝顶前的月台铺着一层汉白玉石板,这些石板原本应该是洁白如雪的,但现在却被一层暗绿色的黏液所覆盖,那黏液在石板的缝隙里积聚着,形成了一滩滩令人作呕的污渍。而这些黏液的颜色和质地,竟然与我之前在金属管道里看到的液体一模一样!
“不对劲。”
叶小孤的声音略微低沉,其中还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他缓缓蹲下身子,将手指轻轻触碰在月台边缘的石板上,仿佛在感受着什么。
“清陵的月台通常不会使用汉白玉来铺满整个地宫,而且这龙纹……”他的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石板上的纹路,“这龙纹分明是康熙时期的样式,怎么会出现在秦岭深处呢?”
我连忙伸手扶住身旁的老胡,生怕他一个不稳摔倒在地。然而,就在我触碰到他手背的瞬间,一股灼热感袭来,就像是被火烤过一般,手背上的青痕更是烫得让我几乎要叫出声来。
我定睛一看,那原本青灰色的痕迹此刻竟然变得通红,仿佛有鲜血要从皮肤下面渗出来似的。
与此同时,我的目光被月台两侧的石像生吸引住了。那两尊石像生原本应该是文臣武将的位置,可如今却立着两尊黑袍人像,它们的身上没有任何的装饰,甚至连脸部都没有五官,只有在对应眼窝的位置,嵌着两颗暗绿色的珠子,与镇邪碑顶上的珠子如出一辙。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两尊石像生脚下的基座上,竟然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满文。叶小孤见状,立刻凑近去查看,然而,当他看清那些满文的内容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
“上面写着‘镇龙脉,锁阴兵’。”他喃喃说道,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敬畏。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划过那些扭曲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
“这不是清陵的制式,”他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那些文字,“是北派用满文刻的镇邪咒。”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似乎对这种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墓葬体系强行糅合在一起的做法感到十分诧异。
老胡举着荧光棒,缓缓绕到宝顶的后方。突然,他发出了一声惊叫,那声音在寂静的墓室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他娘的!这破坟还带后门?”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愕和困惑。
我被他的叫声吸引,急忙循声望去。果然,在宝顶的后墙上,竟然开着一扇朱漆木门。门钉排列得整整齐齐,是标准的清陵“九九八十一颗”,然而,在门板上,却贴着北派的黄符,那用朱砂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案,在水中浸泡后已经发涨,边缘卷曲成了波浪状,显得有些诡异。
突然间,手背上的青痕像被火灼一般刺痛起来,我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目光也随之被吸引到了木门上的那张黄符。仔细端详之下,我惊讶地发现符纸的边缘竟然绣着极其细小的桂花图案,那细密的针脚,竟然与老胡奶奶寿衣上的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宝顶檐角的铃铛突然毫无征兆地自己响了起来,“叮铃铃”的声音在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我心头一紧,侧耳倾听,竟听到有细碎的脚步声从宝顶内部传来,仿佛有人穿着绣鞋在青砖上轻盈地行走。
“这不可能!”我失声叫道,“清陵的宝顶是完全密封的,根本不可能有后门啊!”一旁的叶小孤也站了起来,他的军靴踩在汉白玉上,发出“咯吱”的轻响。他皱起眉头,凝视着那宝顶,沉声道:“而且,这琉璃瓦的胎质也有问题,里面似乎掺了磁石粉,敲击时的回音比正常瓦片要低三个调。”
说着,他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地质锤,小心翼翼地走到檐角,轻轻地敲了敲。只听“砰”的一声闷响,那声音竟然和我在沙漠雅丹遇到的空心岩壁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老胡小心翼翼地将工兵铲插入月台边缘的石板缝隙中,然后用力撬动。随着“嘎吱”一声,石板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了下面的景象。
然而,让我们震惊的是,石板下面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夯实黄土,而是密密麻麻的黑色细线,这些细线交织在一起,就像头发丝缠绕成的网一样。仔细一看,网中还包裹着一些细小的骨头,虽然已经破碎不堪,但隐约还能辨认出是孩童的指骨……
喜欢新北派盗墓笔记请大家收藏:()新北派盗墓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